唐高祖李渊一系是汉朝李广的后人吗?
人总有追寻先人的冲动,正如小编的名字:寻根拜祖!对先人追寻的意义:一则以先人的荣光增强自豪感,二则以先人为目标增强动力,三则形成家族文化教育后世子孙。我猜质疑李渊是李广后人,大概基于李渊的鲜卑血统吧。
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出身陇右李氏,陇右李氏发源于陇西郡,所以也称陇西李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家族,两千多年以来,这个家族名人辈出,子孙后代根深叶茂,光分支堂属就有十几支。
李广的祖父叫李信,是秦代的大将军,李信的祖父叫李崇,是秦朝最早的陇西郡太守。
李渊是不是出身陇西郡李氏,历史已经无从考证。但李渊有一个先祖叫李暠,此人是西凉的开国君主,这个传承关系是确认无疑的。
李暠自称是李广的十六世孙,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是正统的陇西李氏后裔。由此,李唐后人都成为李广的后裔,也成为陇西李氏最出类拔萃的一个门第!
那么,李暠究竟是不是李广的后人呢?这个答案已经永远封存于历史的尘埃中,无解了。那么后人凭什么不相信李暠,对此他的说法有质疑呢?
其实,后人质疑的是李渊,并不知晓认李广为先祖的其实是李暠。在大家的意识中,李广是正统的汉人,李渊有鲜卑血统,怎么可能是一个家族呢?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民族大融合的时期,那段时期,包括鲜卑在内的少数民族,不断学习汉文化,主动追求汉化。而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的汉族人,与他们的通婚是很常见的事,远比满清开放得多。李渊的父亲就娶了北周贵族独孤信的女儿,生了李渊。李世民又娶了长孙氏,生了太子李治。所以有人说李渊李世民分别有多少分之一的鲜卑血统,不是纯种汉人。
其实,探讨这个问题一点意义都没有,汉民族跟周边的少数民族一直处于融合当中,在汉政权确立之前,秦地处西戎,秦人又是什么民族?我们今天有多少人是鲜卑、匈奴或者契丹的后裔?那都是曾经的历史,我觉得民族的划分,除了血统,更重要的是文化标志!
中国的文化就一个词:包容!所以有容乃大,汉民族就是在这个“容”的特性下越来越大!因而,不管李渊身上有多少鲜卑血统,他都是汉人!
我想,李暠、李渊家族以李广为根,就是在告诉大家:俺是正宗的汉族人呐!
唐高祖李渊一系是汉朝李广的后人吗?
这个问题没法判断了,只能说有可能。根据现有资料,李渊乃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七世孙,而根据《晋书》记载,李暠则是李广的十六世孙。根据现有资料,李暠至李渊的世系传承是可查的,但李广至李暠之间的世系传承却是已经无法考证了。
△唐高祖李渊
李渊是李暠的七世孙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李渊乃“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而且关于李暠至李渊之间的世系传承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按照记载来看,“凉武昭王李暠生李歆,李歆生李重耳,李重耳生李熙,李熙生李天锡,李天锡生李虎,李虎生李昞,李昞生李渊”。
李暠开创西凉之后,最终于417年病故,其子李歆即位。因李歆“繁刑峻法,宫室是务,人力凋残,百姓愁悴”,西凉国势日渐衰微,最终于420年被北凉所灭。
西凉国虽然被灭,但李氏族人却仍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李歆之子李重耳曾任北魏弘农太守,李重耳之子李熙也曾任北魏金门镇将,李熙之子李天赐则担任过幢主,李天赐之子李虎则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
由此可见,从凉武昭王李暠开始,李氏家族便一直是陇西的豪门望族,家谱记载应该是相当全面的,且隔代较短,李渊是凉武昭王李暠后人这件事应该可以确定,
李暠是否为李广之后根据《晋书·列传第五十七》记载,“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
△李暠之子李歆
根据这段记载来看,李广的曾祖李仲翔初期曾任将军,率军在素昌地区讨伐西羌,结果最终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因寡不敌众战死。李仲翔之子李伯考前往奔丧,将李仲翔安葬在了狄道东川,随后在此安家。而在李伯考之子李尚(李广之父)担任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令后,便将家安置在了陇西成纪。
在《中华李氏百世直线世系考》之中,从李广到李暠之间有着完整的世系传承,具体是这样的“李广生李敢,李敢生李禹,李禹生李丞,李丞生李先,李先生李长宗,李长宗生李君况,李君况生李本,李本生李次,李次生李轨,李轨生李龙(隆),李龙生李艾,李艾生李雍,李雍生李柔,李柔生李弇,李弇生李昶,李昶生李暠”。
△李广
而且根据史料记载来看,李广和李暠均为陇西成纪人,应该是出自李氏同支,唯一的问题在于李尚生有两个儿子,除了李广之外,另外一个儿子却没有找到相关记载。因此李暠是否为李广兄弟那一支或者其他陇西李氏的后人,实在无法断定。
综上所述,李渊是李广后人这一点并非没有可能,但要说是否有十足的把握,不敢断定。毕竟古人发达之后,为了给自己找个有名望的祖宗,可是下血本的,伪造一份家谱对他们来说并非什么难事。
唐高祖李渊一系是汉朝李广的后人吗?
李唐王室的血统,按李渊自己的说法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后裔。
按《晋书·卷八十七·列传第五十七》的说法,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是陇西成纪人,为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当然这个是自称,没有更直接的出处。
而李广有三个儿子:老大,李当户,遗腹子李陵;李椒,子嗣无载;李敢,儿子名李禹。在汉武帝末年的戾太子事件中,有人诬告李禹欲投奔李陵,“下吏死”。
所以就记载来看,没啥直接证据证明李暠是李广的后代。
而李暠就算是李广的后人,李唐王室的血统也不好说是李广的后裔。
因为李暠生十子,次子李歆即西凉后主。李歆生八子,其第三子李重耳在亡国后投奔南朝刘宋,任汝南太守。北魏进攻刘宋,李重耳以城归降,遂又在北魏做官。李重耳生子李熙,任金门镇将,后改镇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其家也随着迁居于此。李熙生李天赐,李天赐生三子,即李起头、李虎、李乞豆。李虎生李昞,李昞生李渊。这就是李唐王室的世系。这样看起来似乎很清晰,但是有一点中间有缺环。
因为按《新唐书》的记载:重耳字景顺,以国亡奔宋,为汝南太守。后魏克豫州,以地归之,拜恒农太守,复为宋将薛安都所陷。但是,当时的史料却没有李重耳的记载。当时的记载是这样的:“伪弘农太守李初古拔婴城自固,法起、安都、方平诸军鼓噪以陵城(《宋书·柳元景传》)”、“后自卢氏入寇弘农,执太守李拔等,遂逼陕城。时秦州刺史杜道生讨安都,仍执拔等南遁。及世祖(拓拔焘)临江,拔乃得还(《魏书·徐安都传》)”
而按陈寅恪先生的考证,“李重耳父子事实皆与李初古拔父子事实适合”。那个李拔才是李渊的真正祖先。他可能是赵郡李氏的后裔,但家世不高,在南北朝乱世中崛起,成为太守级别的人物,并被赐了个赐鲜卑名。而李唐王室觉得祖先的出身不够高,又羞于被赐名鲜卑名的这段历史,于是就将李拔与李重耳混合在一起,将自己的先祖家世提升到西凉武昭王和汉将军李广的层面上。
可实际上,李暠这个李广后裔的说法也不靠谱。所以李唐王室是李广后裔的可能性真的很低……
但无论是西凉武昭王,还是唐高祖,其事业与成就都远超李广。可就是因为有太多人,喜欢搞什么血统论。所以他们才会努力将自己的先祖家世往李广上攀附……
唐高祖李渊一系是汉朝李广的后人吗?
其实历史上有两只比较著名的李氏家族:
一支是陇西李氏,也就是李广所在的这一家族,这一家族是战国时期秦国司徒李昙的后代,李昙的长子李崇做过陇西郡郡守,李崇的次子李瑶是南郡郡守,封狄道侯,李昙的孙子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李信曾经随着秦始皇征服六国,而他的后人就有李广,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李广的后人李暠建立了西凉政权,名贵一时。
而唐朝的皇帝追认的祖先就是李暠,按照《册府元龟》的《帝王部帝系门》声称:唐高祖神尧皇帝姓李氏,陇西狄道人。其先出自李暠,是为凉武昭王按照这个说法也就是唐朝皇帝确确实实是李暠的后人,而李暠出自陇西李氏,陇西李氏又是李广的后裔,那么唐朝皇帝确实是李广的后人。而且在唐玄宗的天宝二年(743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尊其为兴圣皇帝。
但是,凡事总有意外。按照陈寅恪先生结合唐光业寺碑的推测,李唐王室很有可能出自赵郡李氏之后,不过由于家道中落,后来又迁居北魏的武川镇,六镇大起义之后,李家人的李虎,也就是李渊的爷爷跟随宇文泰进入关中,当时的宇文泰改革,为了防止军中的军人思念处于东魏(北齐)控制下的故乡,一律要求改自己姓氏的郡望,于是李家的郡望就变成了陇西李氏,而实际李氏出自赵郡李氏。如果按照喜欢个说法,那么唐朝皇帝就不是李广的后人,但是和李广是同一个祖先李昙的后裔,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也是李昙的次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第一等的高门大族。唐高祖李渊一系是汉朝李广的后人吗?
谢邀
李渊建立唐朝后,追认西汉李广为先祖,那么,李唐皇室真的是李广后裔么?
李渊族系李渊的族系有明确记载的是到前凉李弇。李弇生下了李旭,李旭生李暠,李暠是西凉的开创者。李暠生李歆,李歆生李重耳,李重耳在西凉国国灭后逃奔北魏并生李熙,李熙生李天锡,李天锡生李虎,李虎生下李昞,李炳生李渊。所以李弇是李渊的十世祖,而李弇又是李广的十四世孙,据此,李渊追认李广为先祖。
李广的后代李广是陇西成纪人,历史中李广这一辈留有历史记录的只有一个堂弟李蔡,和他一个地方,所以李家氏族在陇西应该是留有血缘的。但李广的几个儿子历史上记录的很清楚,三个儿子中老大李当户和老二李椒都死的早,老三李敢后来也被霍去病射杀,孙子一辈中李陵投降匈奴,全家被杀。而李敢的一双儿女在巫蛊之祸中也被牵连处死。至此,李广唯一的后裔只有身在匈奴的李陵有可能留下后裔。
李唐亲戚李陵投降匈奴后,匈奴单于将女儿嫁给李陵,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后来他的儿子造反,被呼韩邪单于斩杀。但唐朝时,有一支游牧民族的朝贡团,其酋长失钵屈阿栈竟然要向唐朝宗室认亲,因为他自称是李陵的后裔。当时人们考证李陵投降匈奴后,匈奴单于让李陵掌管新疆阿勒泰以北,现今蒙古国叶尼塞河以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而这一少数民族就是前来认亲的游牧民族的前身,这个酋长有明显具有汉人血统,所以人们认为李陵有可能在此地区有留下后裔。这个少数民族所说的有可能是真实的。
强行贴金历史上上还有一人自称是李陵的后代,他就是南北朝至隋朝时的将领李穆,但他更多的是自己家族显赫后强行把李陵认为自己的先祖,并不可信。
由此看来李广的李氏和李唐宗室的李氏虽然都出自陇西,但李广的家族基本在西汉武帝时期就基本全部被杀,最多陇西还有李广的亲戚,不可能还有李广的后代,唯一有可能留下后裔的就是李陵,而他的后代有记载的又是死于匈奴内斗,只有那个少数民族酋长所说的有一点点的可信度。
所以说李唐宗室追认李广为先祖可以认为和隋朝时的李穆一样,为了讲究自己的家族起源强行贴金,为此李唐宗室不是还将老子李耳认为先祖么?
唐高祖李渊一系是汉朝李广的后人吗?
我们先捋一捋李渊他们家的家谱。
李渊→父→李昞→父→李虎→父→李天锡→父→李熙→父→李重耳→父→李歆→父→李暠。
最后这个李暠是西凉的开国皇帝,庙号西凉太祖,李渊是他的六世孙。李暠号称自己是李广的十六世孙,他是不是为了给自己提身价,专门吹牛呢?
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李家是高门大户,不需要攀附个名人来抬高自己。李暠的祖父李弇已经是前凉的亭侯,高祖父李雍、曾祖父李柔,都在晋朝做官,而且官阶都不低,基本都是郡守。这样的官宦世家,不是泥腿子出身,不需要给自己找个光鲜的祖先,因为自己祖先已经不是弱鸡了。
从这里看出,李渊家出自陇西李氏,可能确实跟李广沾亲带故。
关注厕读大历史,每天分享历史知识,品味历史智慧。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