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老师是谁?老子去探望病重的老师,老师为何问老子自己牙齿和舌头还在不在?
老子的老师据传叫常枞。常枞临终前,问病榻前的老子: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不在了。”常枞又问: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还在。”常枞问你懂我的意思了吗?老子说:“坚硬的东西往往不能长久,看似柔软的东西往往生命力更顽强!”常枞一笑:孺子可教也!
师徒俩的对话,实际上用一个非常通俗的故事阐明了道家的教义: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因此,人应该学会“知其雄,守其雌!”
道家最欣赏“水的德行”,认为水是世界上最刚强的实物,柔弱只是其表象,它可以经年累月“水滴石穿”,它可以摧枯拉朽一泻千里,坚硬的石头和坚固的大坝都不是它的对手。
这就是道家最朴素的辩证思想,由此推及开来,人们还应该“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认为懂得这些道理,人才可以拥有一个气势磅礴的大胸怀,才可以得到永恒的德行,才能与天地万物相通。人如此,政治亦如此。
其实道家思想对现实生活的最大的指导意义在于,当人们遇到困境的时候始总能看到光明的存在,不刻意违命行事,以看似柔弱的姿态坚强地生活,以磅礴的胸襟包容生活的不如意,如此我们就可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老子的老师是谁?老子去探望病重的老师,老师为何问老子自己牙齿和舌头还在不在?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后世人尊祟他至今,他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得到人们认同,而闻名于世界。他的老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鸿钧道人,这种基于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基础,太上老君的化身。另一种说法老子的老师是常纵,这种说法没有可信度,历史无记载,只留下:舌存齿亡。的成语,连那个朝代都搞不清楚,到底老子是否有无老师,无法下结论至今是个迷。
老子的老师是谁?老子去探望病重的老师,老师为何问老子自己牙齿和舌头还在不在?
孔子的老师称老子,而老子小时候的老师叫常枞。老师对老子所提的问题舌头软,牙齿硬,而软的存在,硬的崩落,是点拔老子世上的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按现在来说的话,个人理解好比人们常说的吃软 不吃硬,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遇事和平处理也许还能成为朋友!《道德经》
老子的老师是谁?老子去探望病重的老师,老师为何问老子自己牙齿和舌头还在不在?
谢邀,司马迁《史记》中有老子的传记,但是四人合传,非常简略,并没谈及老子的师承关系。关于老子的老师是谁?较早较完整的辑录,是西汉刘向编辑的《说苑》。老子的老师叫常枞,曾以舌头与牙齿的去留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教导老子。牙齿坚硬,舌头柔软,人老了,坚硬的牙齿却掉光了,而柔软的舌头仍然自如的存在。常枞的生平不可考。《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常枞《日月星气》二十一卷,可见是一个精通天文星象的史官。
老子的老师是谁?老子去探望病重的老师,老师为何问老子自己牙齿和舌头还在不在?
老子的老师是常枞,千年留下了(舌存齿亡亡)的故事!
老子的老师是谁?老子去探望病重的老师,老师为何问老子自己牙齿和舌头还在不在?
老子无师、师从生活、工作、自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