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西汉江山毁在了王政君的手上?你怎么看?

这个说法很不妥,只看皮毛,不见本质!

我想指责王政君毁了西汉江山的理由,无非就是因为她开启了王氏外戚专权,最后由她的侄子王莽“篡夺”了汉室江山。

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不能因此把汉室江山败落的责任推到她身上,这是典型的“红颜祸水”的说法,不负责任。

其实如果单纯从为人的角度看,王政君是一个非常有涵养,有德行的女人。

她自入宫后从来没有得到过汉元帝的宠爱,她的地位完全是因为偶然因素,她生了一个皇长子刘骜。在宫中,她深受骄横的傅昭仪欺辱和算计,但她始终以超脱的爱面对各种打击。迷信一点说,她能长寿,是上天可怜她,垂青她!

从为政的角度看,王政君根本算不上政治家。

她本人对政治也从来没有热情,之所以被迫走到前台,职掌大汉的权柄,是因为汉哀帝和汉平帝的早夭。实话实说,王政君也没有任何执政能力,坐上朝堂听政完全是被动的,这就是她的命。所以,她只能把权利移交给当世呼声最高的道德君子王莽,她这么做不是她的错,是朝臣们的选择,不是她的独断。

那么王氏外戚专权跟她有关系吗?

如果硬说有的话,那就是因为他们都是王政君的娘家人。其实外戚专权的惯例哪是王政君开端?开朝就有吕后,后来又有霍光,都是刘家老祖宗留下的惯例。

我仔细研究过成哀平三朝历史,个人认为,如果不是王氏外戚,大汉恐怕早就垮了!自汉元帝重要儒生开始,占据朝堂的都成了一群高谈阔论不做实事,甚至道德低下的伪君子,像王氏外戚这样能踏踏实实做事的,在朝中根本被看不起,根本立不住脚。

给大家说两个人,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凿壁偷光”少年匡衡,他后来官居丞相,此人就是典型的无能之辈,光会拿着书本说教,甚至勾结奸臣陷害忠良。他高谈阔论道德文章的同时,偷摸侵吞国家田地,最后被人曝光辞职。还有一位叫薛宣,这个人从最基层一路打拼上来,能力非常出众,但就一个短处:学业不精。因此他不断被人排挤打压,甚至连皇帝都看不起他。

这就是西汉末年的现状,王氏外戚专权是一个不好的政治形态,但当时如果没有王氏对薛宣这样的能人的力挺,西汉早散架了!

至于王莽“篡汉”,我一直认为这是以班固为首的东汉政权,对王莽的构陷,而且这个构陷直到今天仍然不能摘除。王莽就是那个时代必然的选择,而不是王政君把他推到那个位置,责怪王政君搞垮大汉就是无稽之谈!

为什么有人说西汉江山毁在了王政君的手上?你怎么看?

“诗词生活日记”认为,说西汉江山毁在了王政君的手上。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错误的。

【链接】王政君(前71年-13年),女,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时期(汉元帝)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阳平侯王禁的女儿,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

性情温顺,貌美聪慧。初以家人子身份入宫,侍奉皇太子刘奭。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生下儿子刘骜。汉元帝刘奭即位,册封婕妤,进封皇后,日益受到冷落;汉成帝继位,尊为皇太后,大力提拔王氏家族。汉哀帝继位,尊为太皇太后。随着外戚傅氏、丁氏的势力大增,逐渐失去权力。汉哀帝去世后,夺取传国玉玺,支持王莽出任大司马、录尚书事,把持朝廷大权。得知王莽篡位时,勃然大怒,将传国玉玺砸在地上,碎了一角。

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2月2日),王政君逝世,时年八十四岁,陪葬于渭陵。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仅次于清朝的孝惠章皇后(63年)。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理由如下:

首先,一个王朝的灭亡的原因是复杂的。

“诗词生活日记”总结西汉的灭亡大概有以下原因:

1、汉和帝之后, 继位的君主年岁都较小,大多数都由皇后和宠幸的宦官辅政,导致了外戚和宦官实力大涨,扰乱了朝廷秩序。皇帝没有实权,王莽大权在握。 2、地方势力在经济上抢占土地,资源,占据大量的人口,慢慢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3、黄巾起义导致地方武装兴起,中央失去控制。 4、汉元帝刘奭过度推行儒学,汉成帝刘骜的愚孝,导致外戚一门独大, 动摇汉王朝中央集权的国本,才导致了后的土地兼并加剧、国力衰落的窘境。

其次,封建时代的一个女人难以扭转王朝灭亡的命运。另外,王莽善于玩弄权术。

王莽从董贤手中夺取兵权后,王政君依然被尊为太皇太后,并以中山王刘衎为帝,是为汉平帝。汉平帝继位时年仅九岁,由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称制,大司马王莽秉持朝政。王莽相当懂得讨好王政君,先是上言、尊王政君姐妹王君侠为广恩君,王君力为广惠君,王君弟为广施君,并且都领汤沐邑,姊妹们遂日夜赞誉王莽的美德。王莽又知道王政君虽是妇人,却也讨厌待在深宫中,便举办许多可以让王政君外出的活动。就连王政君的侍女之子生病,王莽也前去亲自侍候。

汉平帝死后,孺子婴继位,众人请求王莽效法周公辅佐周成王故事。王政君认为不可,但无力阻止。王莽遂辅佐孺子婴,自称是摄皇帝。王政君听闻后说:“众人所见者略同,我虽是一妇人,也知道王莽这样做必定会给自己招来灾祸,这种行为万万不可。”但已无力挽回。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便派安阳侯王舜去向太后索取玉玺。王政君怒骂:“你们父子一家承蒙汉家之力,才能世世代代都得到富贵,既没有报答他们,又在他人托孤之时,趁机夺取国家,完全不顾恩义之道。为人如此,真是猪狗不如,天子怎么会有你们这种兄弟!而且如果你们自以为得到天命而成为新皇帝,想要改变正朔服制,就应该自己做新的玉玺,流传万世,为何想要得到这个亡国的不祥玉玺?我不过是个汉家的老寡妇,随时都可能会死去,所以想要拿这颗玉玺陪葬,你们终究是得不到的!”王政君随即痛哭流涕起来,旁人也跟着垂泣。(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综上所述,认为西汉江山毁在王政君的手上,“诗词生活日记”认为是不妥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有人说西汉江山毁在了王政君的手上?你怎么看?

历史上,但凡能翻出浪花的,出生之时必有天地异象,或者生母有梦,比如西汉的王政君,她的母亲生她时,就梦到月光照在胸前,按照惯例,这个小女孩,绝非一般人。

而后来的两件事,也证明了这个观点。

一是豆蔻年华许配给一户人家,结果那人突然暴毙;二是东平王要纳此女为妾,八抬大轿还在半路,东平王就嗝屁了!

所以就有混吃混喝的神棍卜卦得出结论:“当大贵,不可言。”

衍生意思是说,这个王政君的命太好了,一般人消受不起,只有天子才有那么大的福缘。

因此,王政君老爹咬咬牙,让女儿学习各种才艺,并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将她送去了皇宫,然后,遇到了负她一生的男人——太子刘奭。

刘奭原本有个宠妾叫司马良娣,生的貌美如花,他大有红颜不老痴心不改的决心,不过,王政君进宫了,司马良娣只得腾出位子,生了场大病,死了。

于是刘奭郁郁寡欢,变成一枚禁欲系青年,皇帝刘询(就是那个刘病已)一看,这不行,万一刘奭变弯了,大汉江山交到他手中不就完了?

刘询便吩咐皇后,给他在宫中找几个长得好看得少女,送到刘奭宫里,皇后就挑了5名,其中包括王政君。

刘奭知晓皇后的用意,推脱不过,眼神扫了一圈,看见穿着大红衣服的王政君,点头说就是她了。《汉书》中这么记载:“时政君坐近太子,又独衣绛缘诸于,长御即以为是。”

当晚,刘奭临幸了王政君,十个月后,生下个儿子。这是天命呐,王政君也母凭子贵,荣升太子妃。

汉宣帝刘询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亲自为孙子取名为刘骜,字太孙(嗯??)。

然而,王政君却始终独守空闺,因为她的丈夫刘奭,根本不爱她,那一夜的‘灵犀一指’只不过是逢场作戏,最后假戏真做了而已。

汉宣帝驾崩后,刘奭即位,先册封王政君为婕妤,过了三天,才升她为皇后。

三天时间,第一次让这个民间女子,感觉到强大外戚的好处,如果她的父亲是朝中大臣,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

很快,王政君又一次认知到,外戚对于一个宫中女人的好处。

刘奭不爱她,她心里明白,但是儿子是未来的皇帝,起码的尊重得有吧?

可刘奭却喜欢傅昭仪的儿子刘康,差点取代王政君母子,逼得王政君的儿子刘骜小心翼翼,比如有次刘奭急召,刘骜不敢横穿驰道(皇帝专用),绕了好大一圈才跑过去。

假设,有外戚撑腰,傅昭仪怎么这么放肆?已是太子的刘骜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负了王政君一生的男人,没有想到那个永远乖巧的女子,心里出现了一头洪荒猛兽,而这头猛兽的下酒菜,就是整个西汉王朝!

刘奭很好色,他看画挑美女,但是途中出现了差错,以致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与他失之交臂,由此可以看出,纵情酒色的刘奭活不长,果然,他英年早逝。

于是,王政君心里的那头猛兽,蹦了出来!

其实,王政君娘家人很多,光是兄弟就有七个,以前没得机会,现在是皇太后了,立马让娘家组团当官,她的大哥王凤,就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霍光以君主年幼,代行天子事,就用这个名义控制尚书),这还不止,《汉书》记载:“十侯,五大司马,外戚莫盛焉。”

一家十人封侯,五个大司马,外戚势力达到了汉朝的巅峰!

然而,刘骜比他爹还不如,死在了女人肚皮上,谁呢?赵飞燕!更为关键的是,刘骜曾有四个儿子,可惜都夭折了。这西汉江山,辗转落到王政君情敌,以前的傅昭仪的孙子刘欣的头上!

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许俩外戚。

没了皇帝,王政君的娘家势力一落千丈,就连号称是穿越者的王莽,也只能乖乖回老家,大概是他觉得每个主角,都要有一段低谷期吧。

刘欣更不济,嗑药过多(你懂得),年仅25岁。

王政君听闻,立马带着老王家的子弟,冲进未央宫,把控大局,重启王莽为大司马,并刺死了赵飞燕、傅昭仪等人,老王家卷土重来,天下就再也没了一合之敌。

穿越者王莽,跟很多主角一样,忒不要脸,经常坐在王政君身前,一声一声姑妈喊得甜。王政君侍女的儿子生命了,知道王政君习惯了侍女伺候,就主动代替侍女前去照顾。同时,王莽举办了很多场外出活动,这时候的王政君也老了,喜欢热闹,讨厌待在深宫,就经常出去看看。

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大权在握的王莽,篡了西汉的江山,到这时王政君才看清这个家伙的险恶用心,可除了不痛不痒的扔掉传国玉玺外,拿王莽完全没办法!

他负了她一生,她覆了他的天下。

但那首歌怎么唱来着?

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为什么有人说西汉江山毁在了王政君的手上?你怎么看?

谢邀。

从表面看,王政君要对西汉的灭亡负重要责任,因为那篡汉立新的新太祖——王莽是她娘家的侄子。她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皇太后,汉哀帝、汉平帝的太皇太后,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说毫无责任,那是坟头烧报纸——糊弄鬼。

然“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王政君使一个默默无闻的市井家族(王政君出生时,她的父亲王禁只担任小小廷尉史一职)一跃成为西汉最大的外戚势力(一门两后五侯两大将军大司马)。王政君的过错在于对内不能规劝自己的丈夫汉元帝,儿子汉成帝使其亲贤远佞,对外扶持、放纵王氏外戚,使其娇纵无法,窥伺神器。王政君若贤能、约束子弟,必然能像汉光武帝光烈皇后阴氏,汉明帝明德皇后马氏那样为世人称颂。

西汉的灭亡有王政君的推波助澜,但纠其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治均衡被打破。西汉的政治平衡是宗室、外戚、功臣三股势力势均力敌。外戚吕氏之乱,合汉朝宗室(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功臣(周勃)之力便可消灭外戚吕氏。宗室七王之乱,合外戚(魏其侯窦婴)、功臣(周亚夫)之力平定宗室之乱。而到了王莽时期,宗室经过汉武帝推恩令,功臣经过汉武帝酎金夺爵(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三足鼎立的均势已被打破,外戚势力一家独大,早在汉成帝时期,王氏五侯权倾朝野,汉成帝毫无权利,只能寄情酒色,声色犬马,最后死于赵飞燕、赵合德的温柔乡。

第二,西汉末年元成哀平四位皇帝一代不如一代,至使国是日非,民怨四起。汉元帝在太子位时就宠幸儒生,至使汉宣帝哀叹“乱我汉家者必太子。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汉成帝贪图女色亲佞远贤。汉哀帝断袖之癖,喜欢男宠董贤,为他花费巨资,甚至想把帝位传给董贤。汉平帝黄毛竖子,乳臭未干。正是汉皇室自身的原因,如世人将夏桀之错归罪于妹喜,商纣之亡归罪于妲己,周幽王之败归罪于褒姒,唐玄宗之逃归罪于杨贵妃。历来史家为尊者讳,那帝王身边的女人变成了祸水红颜,替罪羔羊。

第三,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遇到灾年便要卖妻鬻子。当时史书记载:诸侯王、列侯、公主、吏二千石及豪富民多畜奴婢,田宅亡限,与民争利,百姓失职,重困不足。可见民生之苦,而汉朝对于限制土地兼并、奴隶人数,都留于形式,至使民怨沸腾,百姓渴望改朝换代,对政府公信力严重怀疑。以至于汉哀帝采 纳阴阳灾异论者的主张,企图用“再受命”的办法来解脱西汉统治的 危机。

综上所述,西汉灭亡,王政君虽然不是罪魁祸首,但也在历史大潮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也有些许责任。

为什么有人说西汉江山毁在了王政君的手上?你怎么看?

长寿皇后王政君,见证了盛极一时的西汉王朝的灭亡,她却无可奈何,西汉的衰亡她难辞其咎。若非王太后引狼入室,也许大汉帝国还能再苟延残喘几年。


王政君之所以能当上皇后,只因她生了个儿子。她的丈夫汉元帝,没错,就是被画师所误导,失去了绝色美人王昭君的那个皇帝。虽然汉元帝对于王政君没多少感情,可是母凭子贵的她,在儿子登基后,就成了皇太后。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王太后在儿子当了皇帝后,开始大肆封赏她娘家人,甚至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亲戚也沾了她的光。王莽的父亲死得早,活着的时候没享多少福。为了弥补弟弟,王政君让王莽子承父职。

从此以后大汉朝堂遍布着王家人的势力,可谓风光无限。特别是王莽,他左右逢源,官职也是越做越大,有那么多叔叔伯伯照应着,王太后做他的靠山,王莽简直如鱼得水。

好景不长,汉成帝纵欲过度,死在了赵合德的怀里,汉哀帝上位。他开始扶植自己母家人的势力,借以对抗王家人,于是权倾朝野的王莽被贬,王太后的日子也不甚好过。

可惜汉哀帝英年早逝,王莽被王太后召回,并重掌大权,他还自封摄皇帝。不久王莽决定自己称帝,让人向王太后索要玉玺。王政君气得将东西摔了个了角,并感慨对不起列祖列宗。

如果王太后能早些识破王莽的虚伪面具,或许她会做出一些应对措施,这个女人虽然有私心,但她从未想过像吕雉一样取而代之,她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并不代表别人没有。

后来王莽建立新朝,西汉就此彻底灭亡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