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身为皇帝长子,大错一件未犯,汉景帝却为何废荣立彻?
汉景帝废刘荣立刘彻,是两方势力角逐的结果,一方是刘彻的母亲王娡和姑母长公主刘嫖,她们的目的就是把刘荣搞下台,把刘彻推上太子之位;另一方是刘荣的母亲栗妃,一心等着母以子贵登上皇后宝座。自始至终都是大人的游戏,跟年幼的刘荣和刘彻毫无瓜葛。
本来刘荣被立为太子,就已经处于遥遥领先状态,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的刘彻毫无获胜的可能。但愚蠢的栗妃硬是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她连出昏招,最终葬送了儿子的前途,也搭上了自己及家族的性命!一、栗妃对形势判断过于乐观,丝毫没有觉察到危机的存在。虽然刘荣被立为太子,但太子不等于一定就能成为皇帝,废太子的事比比皆是。栗妃恰恰误以为鸭子已经熟了,她都丝毫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儿子被立为太子,她没有被立为皇后?显然,汉景帝对她心存疑虑,这就是个危险的信号。
二、低估了敌对势力对她的杀伤力刘荣被立为太子后,长公主刘嫖第一时间来捧臭脚,她想把女儿嫁给刘荣做太子妃。但一贯对刘嫖不感冒的栗妃,毫不留情地损了刘嫖一通。即使你不想跟刘嫖结亲,但也犯不着得罪小人吧?她完全没想到刘嫖在汉景帝跟前的地位,正是刘嫖不断使坏,使汉景帝对栗妃越来越失望。
三、王娡跟刘嫖的结亲,显然是个政治联盟,栗妃却毫无觉察,还中了人家的圈套面对急于坐上皇后宝座的栗妃,王娡“好心”地给她出了个主意:你请朝中大臣帮你向皇帝请奏,立你为皇后。愚蠢的栗妃想都没想就照办了,结果震怒的汉景帝杀了栗妃全族!
四、面对汉景帝的托孤之情,栗妃竟然读不懂这个再明显不过的含义,白白扔了汉景帝有一次病得很重,认为自己可能挺不过去了,就把栗妃找来,请她日后善待诸皇子。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汉景帝这是在托孤,在他心目中,栗妃已经是皇后了,她只要答应所请,同时好言安慰皇帝,我想用不了几日就是她凤冠霞帔的时候。但栗妃像被门挤了脑袋,她居然拒绝照顾皇子们,还对汉景帝出言不逊。这下汉景帝对栗妃是失望透顶!
就这样,汉景帝在双方力量的角逐下,对栗妃彻底心寒,相反对王娡越来越器重。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的前途决定了儿子的命运,刘荣虽然没犯错,但有这样一位母亲,汉景帝怎么能放心?整个过程就是愚蠢的母亲毁了无辜的儿子!刘荣身为皇帝长子,大错一件未犯,汉景帝却为何废荣立彻?
刘荣是汉景帝的庶长子,本来是没有资格成为皇太子的。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就因为汉高祖与吕后嫡子、汉惠帝刘盈的存在而失去了皇位继承资格。在这一点上刘荣是幸运的,因为汉景帝与原配皇后薄氏关系冷淡且薄氏无子。因此,作为庶长子的刘荣得以幸运地以庶出的身份成为了皇太子。但是,刘荣又是悲催的,他摊上了一个“坑儿”的老妈,最终因为老妈的原因,丢掉了原本只差一步就将到手的皇位。
刘荣之所以被废,的确和自身关系不大,成为皇太子之后的刘荣几乎没有犯过什么明显的过错。可是,自己再谨小慎微也架不住“坑儿”的老妈瞎折腾啊……原本刘荣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在成为皇太子之后,连汉景帝的胞姐、他的亲姑姑馆陶长公主都上赶着巴结,主动提出要和刘荣结亲,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荣。如果按正常发展,刘荣拥有皇太子之尊,又通过馆陶长公主搭上了窦家的势力,地位更加稳固,继承皇位只是时间问题。只可惜,这一切都让他亲妈给毁了。
馆陶长公主放下身段主动向刘荣的生母栗氏提亲,本来是政治结盟最佳的契机。 不知道是栗氏低估了馆陶长公主的影响力还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当面回绝了馆陶长公主,直接让她下不来台。回绝也就罢了,这位“坑儿”的老妈居然还在私下数落馆陶长公主的种种不是。最可悲的是,这些数落还被加油添醋地传到了馆陶长公主耳朵里。这还得了?这位长公主直接气炸了!“不想让我闺女成为将来的皇后,还这么膈应我是吧?行啊,那你儿子也别想当皇帝了!”
别人说这话或许只是一句气话、空话,可是馆陶长公主不同,她是绝对有这个能力的。身为窦太后的亲闺女、汉景帝的胞姐,本来就和这二位关系密切。加之馆陶长公主和汉景帝没有胞弟梁孝王刘武那样的利益冲突,汉景帝更加乐意亲近这位姐姐。因此,馆陶长公主的话在汉景帝那里是很有分量的。得罪了她,离倒霉也就不远了。
就在这个时候,听到风声的汉武帝刘彻的亲妈王氏主动找上了这位大姑子,极尽巴结之能事,并提出了与之接亲的意愿,这就是“金屋藏娇”典故的根源。馆陶长公主一想,也对啊,都是侄子,把这个侄子推上皇太子之位,对于自身而言,将来的结果没有任何区别。于是,馆陶长公主开始不遗余力地在弟弟汉景帝面前抹黑栗氏,顺带着夸夸刘彻这个侄子多么多么聪明能干,他妈多么多么贤惠。当然,说刘荣坏话肯定没有,馆陶长公主没那么傻,在人家亲爹面前说人家儿子坏话,除非脑袋进水了。
起初汉景帝也仅仅是听听而已,但是架不住姐姐接二连三地抹黑呀,于是慢慢对栗氏产生了一些反感。不过,汉景帝也没全信姐姐的话,算是半信半疑吧。于是,汉景帝开始找机会试探栗氏,以戏言的形式问栗氏将来自己不在了,栗氏如何对待自己的其他儿子。不知道栗氏是大脑不够用,还是被即将到手的皇后之位冲昏了头脑,她的答案让汉景帝的心直接凉透了。自此,栗氏彻底失宠。
即便如此,馆陶长公主还觉得不够,还想再添把火。于是,私下撺掇与栗氏关系较近的大臣上书汉景帝,以母凭子贵为由,请求汉景帝尽快册立栗氏为皇后。不愧是胞姐,馆陶长公主对自己这位弟弟还真是了解。此举一出,汉景帝被彻底激怒了:“你栗氏不仅不贤,野心还不小,儿子的皇太子之位还没有坐热,你就惦记上皇后之位了!”不久,汉景帝正式废皇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并强令其之国就藩,离开京师长安。
后来刘荣因侵占宗庙用地被告发,汉景帝将其召回长安,命中尉郅都负责看管、审讯。刘荣想上书父亲汉景帝谢罪(应当也有自辩的成分),郅都不许。最终,在魏其侯窦婴的偷偷帮助下,刘荣才得以写成谢罪书。之后,刘荣自杀身亡。这里面有没有汉武帝生母王氏的操作,很难说。本着谁得利谁即主谋的逻辑,王氏从中操作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说到底,从头至尾,刘荣实际上是最无辜的一个。
刘荣身为皇帝长子,大错一件未犯,汉景帝却为何废荣立彻?
刘荣是汉景帝长子,曾被立为太子。后来其母栗姬开罪景帝姐馆陶公主,被公主诬陷而失宠。景帝宠幸王美人,她生了一个儿子刘彻,聪明可爱,母子深得景帝宠爱。王美人说生儿子时梦日入怀,是大贵之兆。栗姬企图争皇后之位,被景帝发觉而打入冷宫,不久景帝废刘荣太子位,王美人为皇后,刘彻以嫡子身份为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刘荣被废主要由于母亲拒绝与馆陶公主联姻而失宠。
刘荣身为皇帝长子,大错一件未犯,汉景帝却为何废荣立彻?
刘荣本来是汉景帝的长子,又被封为太子。他在太子位置上做事勤勤恳恳,谦虚谨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可是却突然就被汉武帝把他的太子之位给拿下,换给了刘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荣被废的原因,看还真的与他毫无关系,都是他妈得罪了他爹汉景帝刘启。他妈是怎么得罪他爹的呢?
(刘荣剧照)
当刘荣被立为太子后,刘荣的姑妈馆陶公主刘嫖为了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于是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刘嫖就去给刘荣的母亲栗姬提这件事。哪晓得栗姬一口就回绝了。
栗姬之所以回绝,是因为刘嫖一直在讨好弟弟刘启。她讨好刘启的方式很特别,知道刘启好色,就不断给他送美女。刘启很高兴,就给了刘嫖很多赏赐。但是这样一来,栗姬吃醋了,不高兴了。既然不高兴,咋还会答应呢。
栗姬显然是个没脑子的女人,她对刘嫖的一口回绝,当然让刘嫖很没面子。刘嫖一没面子,她的报复就开始了。他先是把女儿陈阿娇和刘启的另一个妃子王娡的儿子刘彻定亲,又把王娡的一个女儿和自己的儿子定亲,由此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关系。接着,她们就合伙来搞栗姬了。
刘嫖先是在刘启面前说,栗姬这个人很不大度,每次我送美女给你,她都会说三道四。不只是说三道四,还让人对这些美女“祝唾其背”。
(栗姬剧照)
什么是“祝唾其背”呢?就是让巫师在那些美女的身后吐口水,并行巫术诅咒她们,盼她们生病或者早死。
要知道,那时候的人是很迷信的,总是相信巫术很灵验。汉武帝就因为“巫蛊事件”,要了他儿子的命。所以,刘启听了后很生气,于是就试探栗姬,说,我将来要是死了的话,你可要好好对待我的那些妃子们啊。
说栗姬那人没脑子,在这一点就体现出来了。就算她想不到刘启那是在试探她。但是她难道在刘启的话中,听不到一点积极的信息吗?那时候,刘启还没有立皇后,难道她就听不出这是刘启想要立她为皇后的意思吗?如果她听出来了,当时表态说,陛下,我当然要善待她们。但是,我也要有善待她们的能力啊。我现在不过就是一个一般的嫔妃,怎么善待她们呢?
她如果在这时候恰当地说出这个话,很可能她的皇后之位就稳了。
谁知道她不这么说,反而暴怒起来,对刘启出言不逊,让刘启很不高兴。
栗姬没听出来,刘嫖和王娡听出来了,她们开始了下一步行动。王娡找了一个大臣,让他去给汉景帝说,所谓“母以子贵”,儿子是太子,母亲却不是皇后,不合规矩啊,让他请刘启把栗姬立为皇后。
(刘启剧照)
这个大臣也是一个没脑子的人。他当时也没想过,是谁让他去这么说?目的是什么?王娡自己只不过是汉景帝的一个“美人”,却让他去请皇帝把栗姬立为皇后,这难道不违反常情吗?哪知道那个没脑子的大臣,真的就这么去给刘启说了。
刘启听了,怎么会高兴呢?好好的,让你善待其他妃子,就立你为皇后,你不愿意,现在又唆使别的人来请求!所以刘启当即就把那个大臣处死了,而且还把刘荣的太子之位给夺了。意思就是说,栗姬,你不是说太子的母亲必须是皇后吗?好啊,你儿子现在已经不是太子了,你当然就不是皇后了。
由此可见,刘荣的太子之位之所以丢了,完全是他无脑的母亲给弄丢的。
当然了,刘启废太子这件事,多少显得有点任性。这也是王朝初期的特殊情况,皇帝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太子随意废立。不过,确实也是栗姬没有做好,连累了儿子。
(参考资料:《史记》)
刘荣身为皇帝长子,大错一件未犯,汉景帝却为何废荣立彻?
刘荣被废并非是因为他本身犯错,而是其母亲栗姬失宠,得罪汉景帝与长公主。最终景帝废弃栗姬,也连累了刘荣被废。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不过汉景帝的正宫薄皇后并不得宠,而且始终都没有为景帝诞育子嗣,所以无法立嫡。
“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既然没有嫡出,那么只能从庶出中选择。景帝虽然子嗣众多,但是成器的屈指可数,选来选去还是选中了庶长子刘荣。
刘荣虽然是庶出,但是其生母栗姬当时非常受宠,景帝前三个儿子都是栗姬所生,而且按照长幼,刘荣也是长子。虽然刘荣并不杰出,没什么过人之处,但最终还是被景帝册立为储君。从这里可以看出,景帝册立刘荣为储,并非其出色,只不过是按规矩办事而已。
然而,栗姬最终得罪了最不该得罪的人——景帝的亲姐姐长公主刘嫖。刘嫖曾向栗姬提议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刘荣,却被栗姬所拒绝。刘嫖觉得颜面扫地,不断向景帝说栗姬的坏话。
久而久之,景帝对栗姬也是耿耿于怀。之后景帝病重,希望栗姬在自己驾崩之后善待后宫妃嫔与皇子们。说栗姬愚蠢真是一点都不过,直接明目张胆顶撞景帝,说自己不愿意,还对景帝出言不逊。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当时薄皇后因无子被废,长公主暗自让大臣进言,让景帝册封太子之母为皇后。谁知景帝勃然大怒,直接废掉了刘荣的太子之位,封为临江王。
所谓“母凭子贵,子凭母贵”,母子一体自然也有“子因母贱”。当年刘荣得以立储也是因为“立子以贵不以长”,如今栗姬失宠也就连累到了本身也并不出色的刘荣。
与此同时,十皇子刘彻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刘彻年龄虽小,但非常聪慧机灵很得宠爱,其母亲王美人位分虽然不高,但不仅得到景帝宠爱,还得到窦太后的喜欢(王美人曾替梁王刘武周旋)加上“金屋藏娇”后,刘彻聘娶了长公主之女阿娇。刘荣被废同时,刘彻成为新的储君,王美人成为新皇后,这些都是刘荣所没有的。
刘荣身为皇帝长子,大错一件未犯,汉景帝却为何废荣立彻?
刘荣是汉景帝的长子,他的太子之位被废确实很无辜,因为他是宫斗权谋的牺牲品,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源于她的母亲栗姬。
景帝刘启的发妻是小薄氏,刘启继位后册封其为皇后。但景帝并不喜欢祖母的这个侄孙女,一直对小薄氏也不亲近,尽管立为皇后依然不冷不热。所以,当景帝选立太子的时候,薄皇后依然膝下无子,因此太子人选只能从庶子中选立。刘荣是皇长子,母亲栗姬又非常得宠,因此他这个太子当的毫无悬念。
皇太后刚刚去世,景帝就迫不及待废了小薄氏的皇后之位。母以子贵,这样一来栗姬的皇后之位志在必得,从此就飘飘然了,而且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因此当长公主刘嫖来给女儿陈阿娇提亲的时候,栗姬一口拒绝,因为她一直就嫉恨这个势力的女人。
刘嫖是景帝的姐姐,为了巴结景帝,经常往后宫选送美女,景帝和姐姐的关系很融洽,刘嫖也算是景帝面前的红人儿,而且说一不二。因此心高气傲的刘嫖那受过这窝囊气,决心找机会报复栗姬。其实景帝虽然立刘荣为太子,但是他更喜欢聪明伶俐的刘彘,刘嫖觉得大有文章可做。于是有一天刘嫖问刘彘愿不愿意娶阿娇为妻,刘彘满心欢喜的说愿意,旁边的王美人心领神会。
王美人就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入宫之前已经嫁过人家,由于貌美如花被纳为太子妃,并先后为景帝生下一儿三女。景帝即位后,封王娡为夫人。王娡不但漂亮,而且很有心机,在怀刘彘的时候就对景帝说梦到太阳入怀。因此,后来帝对刘彘就格外的关注,而且越来越喜欢,所以王娡也在不断的为儿子以及自己寻找和创造机会。
目前皇后之位空缺,当下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王娡和栗姬。但是由于栗姬得罪了长公主刘嫖,刘嫖又将女儿的将来寄托在刘彘身上,所以刘嫖就经常在景帝面前贬栗褒王。时间一久,景帝就对刘荣的太子之位开始动摇了,原本打算立栗姬为皇后,此时也不提了。后来景帝对栗姬说等自己百年之后,希望她能照顾刘启的子嗣,没想到栗姬说让他们自求多福,这让景帝颇感心寒,从此对栗姬失去了信心。
后来,王娡和刘嫖两个人强强联手,算计栗姬,最终栗姬被景帝打入冷宫,刘荣的太子之位也被废除。不久景帝就立刘彘为太子,并改名刘彻,册封王娡为皇后。刘荣被废还遭贬,甚至连景帝的面都见不到,不久便忧郁而死。
总结:栗姬是一个心胸狭隘,没有远见的女人,虽然形势对她极为有利,但是她性格上的缺点和政治头脑的不足,始得皇后之位与其失之交臂,最终还殃及儿子刘荣。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