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玉帝不给凤仙郡下雨,孙悟空当时可以让小白龙下雨吗?

在《西游记》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想必大家也都能看得到。那就是作为取经团队一员的小白龙,明明也有本事的,除了在宝象国实在没办法了,出来大战了一次黄袍怪外,其余时间都是当马,安心驮唐僧,从不参与降妖除怪的事宜。

原因嘛,我们上一期也讲过了,不是他不想出战,而是因为完全用不着啊。毕竟人家那四位是正编,他嘛,充其量算个事业编,待遇都不一样,况且他的实力也不允许他出战。

但有一位网友就提出疑问了,既然降妖除魔这块,因为分工不同,小白龙不用出战。但是他好歹是一条龙啊,为什么猴哥每次需要降雨时,舍近求远,不用小白龙,而去求四海龙王呢,比如凤仙郡?

一、

整部西游记中,前前后后细数了一下,孙悟空找过最多的神仙,其实是龙王,而且找他们最多的目的是求雨。

当然,你要是较真,非说孙悟空找土地公公的次数最多,那就当我白说,毕竟土地公公遍地都是,他每次找的又不是同一个。

而这群龙王里面,跟孙悟空关系最铁的,还属东海龙王。当年东海龙王不仅将自己宫里的镇海神针贡献了出去,还召集其他几个兄弟,给孙悟空凑了一身美猴王装备。后来的取经路上,孙悟空也不止一次找过他帮忙,东海龙王也是有求必应,很少拒绝。

比如孙悟空打死了六个贼人之后,唐僧训了他几句,他一怒之下就往花果山跑,路过东海就去东海龙王那喝了一杯茶。也正是因为东海龙王的劝诫,孙悟空才觉得自己这样做确实不地道,于是又返回到了唐僧停留处。

而之后,他再找东海龙王,基本都是求雨了:

比如三打白骨精之后,孙悟空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他才知道,自己的仙山已经被二郎神一把火烧没了。花果山鼎盛时期的四万多只猴子,现如今也只剩一千多只,在除掉了前来狩猎的傲来国猎户之后,他就去找了龙王,重整了花果山:

“他的人情又大,手段又高,便去四海龙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

虽说写的是四海龙王,但他离东海最近,大概率是先到东海,又通过东海龙王找来其他龙王,一起救活了花果山。

二、

孙悟空第二次求雨,是在号山对战红孩儿时,被烧了个半死,于是想到了东海龙王:

“你两个只在此间,莫与他索战,待老孙去东洋大海求借龙兵,将些水来,泼息妖火,捉这泼怪。”

东海龙王见状,又喊来了自己的三个兄弟,等于是四海龙王凑全了,一起助阵孙悟空降妖。当然,结果大家也清楚,红孩儿喷的是三昧真火,普通的水根本灭不了。这下好了,水一浇,火没灭,烟还起来了,孙悟空倒是没被火烧死,但是被烟熏了个大半死。

孙悟空第三次求雨,是在车迟国,倒是没有去东洋大海,而且四海龙王也不是他求来的,是那个虎力大仙求来的,他不过是截了胡。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求雨,孙悟空也是找的这四个龙王,通过作弊,赢了虎力大仙。

孙悟空第四次求雨时,更厉害了,都不用去东海请龙王,念个咒,人家就屁颠屁颠来了:

”好大圣,步了罡诀,念声咒语,早见那正东上,一朵乌云,渐近于头顶上。叫道:‘大圣,东海龙王敖广来见。’”

当然,这次下雨比较简陋,毕竟只是为了求点给朱紫国国王吃药的水,所以东海龙王仅仅打了几个喷嚏,算是把雨给求下来了。

孙悟空第五次求雨是在凤仙郡,同样没有亲自去东海,只是念了咒语:

“行者念动真言,诵动咒语,即时见正东上,一朵乌云,渐渐落至堂前,乃是东海老龙王敖广。”

三、

也就是说,孙悟空一共找过五次龙王求雨,除了凤仙郡那次外,其余四次都成功求下来了,那么问题也就来了。

要知道取经团队里面本就有一条小白龙,要说他下大雨,可能也确实为难他。但是像东海龙王一样,飞到空中打几个喷嚏,还是可以的嘛,为什么孙悟空要舍近求远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三个问题:

一是,已经变成白龙马的小白龙,到底还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龙?

二是,西游世界,作为龙,是不是每一条都会下雨呢,不是龙,又能不能下雨呢?

三是,就算小白龙可以下雨,那么他敢不敢,能不能下雨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小白龙从龙变成白马,都经历了什么?

在鹰愁涧的时候,观音菩萨点化小白龙,就拿掉了他的几样东西:

“菩萨上前,把那小龙的项下明珠摘了……那小龙口衔着横骨,心心领诺。”

这里提到两样东西,一是小白龙的项下明珠被摘了,至于这是个饰品,还是说在他嘴里的龙珠,这倒没说。但是他嘴里含着橫骨,大概率是从自己身上取下来的,在宝象国的时候,书中还提到一句:

“他本是西海小龙王,因犯天条,锯角退鳞,变白马,驮唐僧往西方取经。”

这里可以看出,小白龙不仅被拿掉了明珠,除了橫骨,还被锯掉了龙角,身上的鳞片也被一片片揭下来了。

四、

由此可见,小白龙此时已经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龙了,况且取经成功之后,也是被推进化龙池后,才重新变成龙:

“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

但是,没有这些东西,小白龙可以变成龙吗?

其实是可以的,也是在宝象国,虽然此时小白龙已经是马身,但是还是可以化龙的:

“他忍不住,顿绝缰绳,抖松鞍辔,急纵身,忙显化,依然化作龙,驾起乌云,直上九霄空里观看……小龙王在半空里,只见……”

书中还特意表明了一下,这小白龙就是小龙王,还是可以驾起乌云的,而乌云,大家都清楚,里面都是水汽,我们形容大雨即将到来时,也会用乌云密布来形容。

既然小白龙还是可以化成龙的,那么是不是每条龙,都可以下雨呢?

其实,这得看你所在的地方了,龙可以驾驭水,这是肯定的。比如收服红孩儿的时候,孙悟空找到观音菩萨求助,菩萨就用自己的玉净瓶装了一海水,让孙悟空去拿。

孙悟空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玉净瓶硬是一动不动,反而是龙女,轻轻松松就能将其拿到手中。倒不是说龙女的力气比孙悟空大,而是因为龙女,龙女,首先她是一条龙啊。是龙,就有驾驭水的能力,玉净瓶不重,重的是里面的水。

五、

刚才也提到了,为什么龙能不能下雨,得看龙所在的位置呢?

很简单啊,龙王的水也不是变出来的,他不生产水,仅是水的搬运工。东海龙王下雨,用的是东海的水,西海龙王下雨,用的是西海的水,河伯要下雨,用的是黄河的水,就算是井龙王,原则上他也可以下雨,不过他用的是井水。

如果大家仔细读原著的话,会发现,西游世界凡是有水的地方,基本都有龙王在。即使没有龙王,也会有其他类似于龙王的水神在,掌管一方的风调雨顺。

小白龙要是想下雨,那就得去就近的河里也好,湖里也罢,甚至是海里去借水。人家借不借给他还得另说,况且运水也需要雨具,小白龙光靠喝,又能喝多少?

比如在朱紫国,东海龙王面对孙悟空的求助就说了:

“大圣呼唤时,不曾说用水,小龙只身来了,不曾带得雨器……”

这个雨器,就是装水的容器,原则上可以将整个东海的水都装来。比如大战青牛精那里,孙悟空到天庭求助,水伯就掏出一个白玉盂:

“不瞒大圣说。我这一盂,乃是黄河之水。半盂就是半河,一盂就是一河。”

如果没有这个东西的话,就算是东海龙王,也仅能下类似于朱紫国那种毛毛雨,整个皇宫地盘才能接到那么一杯。

在大战红孩儿的时候,东海龙王也没有带雨器,而是带上了其他三位喝足了水的兄弟,针对红孩儿的活动区域下了一场小雨而已。

六、

小白龙要想下雨,尤其是像样点的大雨,是根本就行不通的,一方面没有雨器,另一方面也没地方去取水。

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只要有水的地方,基本都有水神在,要么是龙王,要么是其他的水中生物。就算是通天河,其实也有水神的,只不过被灵感大王给强占了而已,而且他也可以下雨,保当地风调雨顺哦。

有人说,小白龙不是有鹰愁涧吗,可以去那里取水啊?

大哥,鹰愁涧也是有水神的,之前是碍于观音菩萨的面,没有赶小白龙走,要是他冒然去那里取水,水神铁定不干啊,你把这里的水弄走了,我去哪找水去?

这在原著中也是有表明的,当时有个渔夫送唐僧师徒过鹰愁涧,事后唐僧感谢万分,孙悟空就说了:

“师父休致意了,你不认得他,他是此涧里的水神。不曾来接得我老孙,老孙还要打他哩。”

由此,我们就解释清楚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作为龙,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下雨的。但是没有地方运水,或者没有运水的器具,也是没办法下雨的,单靠打喷嚏,实在是杯水车薪。

而且,可以下雨的也并非龙王,比如通天河的灵感大王,他也可以驾驭水,保一方风调雨顺。同理,要是大神们高兴,比如观音菩萨,也是可以通过玉净瓶类的法器,装满水后,去找地方下雨的。

七、

解释清楚了前两个问题,我们再来解释最后一个问题,就算小白龙是龙,能驾驭水,也有法器装水,甚至也有水神愿意借给他水,那么他敢下吗?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啊,我们先给大家讲一个西游世界,乃至整个神话世界的常识,那就是信仰之力。

确实,任何一个神仙都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香火,没有香火,也就失去了作为一个神仙的立身之本。而这种信仰,基本都是来自于凡间,也就是凡间的人类。

那么人类最大的渴求是什么呢?

没错,就是风调雨顺,也就是说,人类最崇拜的神,其实是可以下雨的神,想下雨就下雨,想天晴就天晴。而众位大神们,想要统治凡间,依靠的也是这一条。比如乌鸡国啊,车迟国啊,比丘国啊,还有天竺国的凤仙郡,大神们惩罚他们国家,依靠的仍然是下雨的权力。

但是下雨的权力是掌握在各地的龙王,或者水神手里吗?

当然不是!

那么是不是掌握在风婆婆,云童雾子,亦或者雷神手中呢?

也不是!

既然龙王不是,风婆婆他们也不是,难道是掌握在水德星君手里?

虽然在《西游记》中,有明确记载说,四海龙王并各大水系的水神们都归水德星君管。水德星君就是九曜星之一,跟太白金星啊,太阴星君啊,齐名。虽然点卯的时候,众神的考勤归他管,但降雨这种事啊,还真不全归他管。

八、

刚才也提到了,降雨这种事实在太重要了,谁掌握了这一点,谁就可以获得万民的敬仰,所以这条权力是需要层层审核的。

而掌握这条权力的最高统治者,就是玉皇大帝,没有玉帝的命令,孙悟空就算求光了人情,也求不来雨的,比如凤仙郡。

而要想下雨,除了玉帝下旨以外,还有一个审核部门的,这个部门就是雷部,他们的老大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在凤仙郡的时候,孙悟空也得老老实实找玉帝商量,最终玉帝才下旨给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让他协助孙悟空去凤仙郡降雨:

“天尊道:‘既如此,差邓、辛、张、陶,帅领闪电娘子,即随大圣下降凤仙郡声雷。’”

而如果有人违背了这条原则,比如泾河龙王,那么他也就离死不远了。

同样,东海龙王也深知这条原则,所以在凤仙郡时,明确告知孙悟空,没有玉帝的圣旨,就算是大天尊来了,也不能下雨:

“启上大圣得知,我虽能行雨,乃上天遣用之辈。上天不差,岂敢擅自来此行雨?”

这其实是很奇怪的事情,东海龙王也不是头一次帮孙悟空下雨,前几次怎么不提玉帝的事呢?

其实是大家误会东海龙王了,每次孙悟空前来找他求雨,他都在表明这个立场的,比如红孩儿那里:

“我虽司雨,不敢擅专,须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几尺几寸,什么时辰起住,还要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会令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俗语云,龙无云而不行哩。”

九、

这里东海龙王说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龙没有云的话,不能行雨的,也就是说,行雨的话必须需要雷公电母,风伯云童。

而孙悟空提到,自己不需要求雨,只是让龙王用水来灭红孩儿的火。因为这不涉及降雨事宜,所以东海龙王是嘴里含着水,怕不够,又拉上其他三位龙王都含着水,去帮孙悟空灭火的。

在朱紫国,同样的情况,东海龙王也是直接表明了立场:

“小龙只身来了,不曾带得雨器,亦未有风云雷电,怎生降雨?”

孙悟空也仅仅是求他打个喷嚏,等于走了个擦边球,毕竟玉帝也不能阻止人家龙飞着飞着突然鼻子痒痒,打了个喷嚏吧?

至于花果山为什么能下雨,大概率是四海龙王表奏玉帝后,玉帝降旨,才下的雨。

但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在车迟国,虎力大仙的五雷法是真的,惊动了玉帝,才让这一套下雨班子出现。孙悟空飞到空中见他们,不让他们下雨,当时邓天君就说了:

“那道士五雷法是个真的。他发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玉帝,玉帝掷下旨意,径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来,助雷电下雨。”

但孙悟空不让他们下,他们就真不下了,邓天君还说:

“大圣吩咐,谁敢不从!”

咦,为啥邓天君不禀报玉帝,就敢做主,违背玉帝圣旨,下雨呢?

十、

其实很简单啊,因为孙悟空啊,有观音菩萨保他呢,这一点前面我(杨角风)也提到过了,当时菩萨许了孙悟空:

“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观音菩萨是五方五老,地位在这些大神之上,只要不是玉帝特意嘱咐不准下雨的地方,比如凤仙郡。其余地方,小改动一下还是可以的,毕竟出了事,有孙悟空,有观音菩萨顶着,况且这次下雨,还是妖怪哄骗了玉帝,才误下了旨意。

而泾河龙王为什么因为违背旨意被砍了呢?

原因很简单啊,要是泾河龙王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工作失误,玉帝也许不会这么生气。关键是他为了一己私欲,因为跟人家袁守诚打赌,私自改了下雨的时辰和点数。要是为了取经大业也就罢了,那是公事,但这次纯属私事,玉帝怎么可能饶过他?

而且泾河龙王这次下雨是走的正式流程,各种档案记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涉及到风伯、雷公、云童、电母这么一众神仙,他们会怎么想?

玉帝要是没特意交代,你下也就下了,玉帝可是明确告知了下雨的时辰和点数,你硬改,那就是不长眼,硬往枪口上撞了。

放到小白龙身上,先不说分工不同,他能不能化成龙身。也不讲他有没有地方去取水,以及用什么取水,单就说他这戴罪立功的身份。敢不敢不通过玉帝同意,私自下雨这事,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

至于孙悟空,他一直把小白龙当马看待的,压根就没想过这家伙也能降雨。而且,就算他知道小白龙也能降雨,等他变成龙,再飞到某地借来水,再跑回来下雨,这太费时间了啊。

人家孙悟空念个咒儿,东海龙王就屁颠屁颠来了,这不比求小白龙靠谱得多?

而且,要是真求下雨来了,找东海龙王,这个功劳是记在自己头上的,找小白龙,这个功劳岂不是记到了小白龙头上?

说了这么多,大家觉得孙悟空不找小白龙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

《西游记》中,玉帝不给凤仙郡下雨,孙悟空当时可以让小白龙下雨吗?

大家好,我是恒实,我来回答。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经凤仙郡,看到凤仙郡差役正在张贴榜文。师徒出于好奇,便上前观看。

这一看才明白,原来这凤仙郡也不知得罪了哪位高人,竟然三年间一滴雨也没有下,导致田地干涸,颗粒无收。连锁反应全城居民三分之二的人都被饿死,剩下的三分之一也如风中残烛一样。万般无奈之下,凤仙郡郡候出榜招贤,重金寻找求雨的高人。

这时候,做为师父的唐僧问自己的徒弟们:“哪个会求雨,就帮凤仙郡一帮,不仅救得万民,而且在修行上也是一件万善之事。”孙悟空一听,呦呵!这不就是在说我嘛!想我老孙,翻江捣海、换斗移星、翻天弄井、吐雾喷云、担山赶月、唤雨呼风......哪一件不是小时候玩耍的事情?求雨?SO EASY!

可是这时候却有一个问题出来了!唐僧此时所骑的白龙马其实就是西海龙敖闰的亲生儿子。因罪按天律要被砍头,恰逢观音菩萨路过,苦苦求情之下观音菩萨救下小白龙,让他日后待得取经人到来后变为白马。所以说,白龙马肯定也有着降雨施水的本领。可是为什么唐僧和孙悟空却偏偏不让白龙马出手降雨呢?

取经路上已经风雨漂泊多年的唐僧师徒此时估计也明白, 求雨这件事尽管在其它地方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而在凤仙郡就是一个大大地难题了!凤仙郡整整三年没下雨,这显然就是得罪了天庭某些人!

在西游记里前车之例已有不少,泾河龙王就是因为克扣了点雨水就惨遭杀身之祸、下雨如果没有玉帝的法旨擅自下雨。一旦让玉帝得知,将是一场不可预知的灾祸。而小白龙此时仍是待罪立功之身。平时就不让小白龙出头的唐僧和孙悟空,此时更没有什么理由让小白龙出马来降雨了!

这件事在后面的发展中更加印证了恒实的看法。就连平日里谁都不鸟的孙悟空在夸下海口之后,也没有动用神通来一场甘雨。而是召来东海龙王敖广,开门见山地询问道:“此间乃凤仙郡,连年干旱,问你如何不来下雨?”

然而东海龙王的回答,印证了孙悟空的想法:“”启上大圣得知,我虽能得雨,乃上天遣用之辈。上天不差,岂敢擅自来此行雨?“龙王这番话就在暗示孙悟空,上天不派我来此降雨,哪个敢吃了熊心豹子胆来这胡来呢?

这里指的上天究竟是谁呢?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在西游记里几乎所有人都清楚,上天虽说泛指天庭,但实际上却直指万神的统治者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才是名副其实地上天!

从龙王那里已明白事情的关键是在于玉皇大帝,于是孙悟空便豁下老脸腾身纵上天庭,想要追问玉皇大帝一个究竟!没想到玉皇大帝一番话,让孙悟空无言以对。玉皇大帝说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联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联立以三事于披香殿内。当等引孙悟空云看,若三事倒断,即降旨落雨,如不倒断,且休管闲事。“

玉帝所立三事乃是:鸡叨米山尽、狗舔面山平、灯燎断锁梃。这三件事如果件件都完成恐怕真的是遥遥无期。难道凤仙郡全郡子民因为这三件事没完成而要活活饥渴而死吗?

即使是见多识广的孙悟空,在知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也禁不住大惊失色。好在陪同的四大天师告诉了孙悟空一个解决方案,让孙悟空转告凤仙郡郡主。

于是孙悟空返下界将四天师的话转告于凤仙郡郡主:”若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此事便可解。你去劝他归善,福自来矣。“

于是凤仙郡郡主誓愿皈依,答天谢地,引罪自责。于是玉帝降旨降雨,凤仙郡便普降甘露,五风十雨万年丰。

这件事假如一开始,唐僧或者孙悟空叫白龙马直接降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凤仙郡不知错在哪里,小白龙更有可能得到严厉的惩处。因为小白龙在取经路上不仅没有悔过反思,反而胆子更大擅自违逆上天的意愿,恐怕日后找个理由砍头小白龙也无话可说。

凤仙郡三年不降雨完全是咎由自取。为什么呢?凤仙郡郡主冒犯上天,内心竟无一丝感恩敬畏之意,虽说得罪了玉帝,但往深处一想,”人若无感恩之心,何以为人“。正如西游记原著中所说:”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皆有来因。

郡守一念恶,则不雨全境干旱,太守一念善,则甘雨遍地黍稷。人心不也一样,心生邪念百恶生,心生善念阳光照。凤仙郡这一章虽说是在讲大旱求雨一事,但其实在是讲善恶只在一念间,果报更在一生处!心有敬畏,内存良善才是西游记这一章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西游记》中,玉帝不给凤仙郡下雨,孙悟空当时可以让小白龙下雨吗?

不可以的,如果孙悟空这么做了就是对玉帝的不敬,就是在害小白龙。孙悟空也不会这么做。

那个地方该下雨,那个地方不该下雨是玉帝说了算的,玉帝下了圣旨,龙王才能下雨。再说,下雨不是每一条龙都可以的,不是说是一条龙就可以去控制下雨,这里肯定是只有达到龙王级别的才有能力或说才有资格来控制下雨。

雨是不可以乱下的,大家还记得吗,不知道是不是西游记里的情节,记不太清楚了,就是一个龙王跟别人打赌,那人说我能算到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少雨,龙王不服,就跟他打赌,结果过不了多久,龙王就接到了玉帝的圣旨要求下雨,而且下的量跟算命那人说的一模一样,龙王为了所谓的面子,就少下了一点雨,结果玉帝大怒,下令处死了龙王。所以说雨不可以乱下。

还有就是西游记是为了讽刺当时的社会情况,剧中孙悟空的做法就是讽刺了当时社会官僚主义的自大,自以为是,下面的人犯了错误,我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先拿了你再说。就算是你有能力救出犯人你也不能盲目的搞,必须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再找最高领导人解决。在剧中孙悟空的角色就像现在社会中的律师一样,为民办实事。不会知法犯法。所以说孙悟空不可能直接叫小白龙下雨。

《西游记》中,玉帝不给凤仙郡下雨,孙悟空当时可以让小白龙下雨吗?

肯定不行。

且不说小白龙敖烈已经变成了马,虽然还可以化为人形,但恐怕当时化不成龙。不然的话,取经结束加封时,如来也就不会对白龙马说“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怀疑如来观音们已经彻底把敖烈的物种给改了,他还化得成龙吗?很难说啊。

按照故事里所说,孙悟空学过地煞72般变化、猪八戒学过天罡36般变化,照理说他们都应该会下雨,可是从整个故事来看,他们好像不会。所以,就算敖烈化得成龙,他有没有行云布雨的本事也还两说着。

再者,就算敖烈有能力下雨,他也不敢。与猴子、老猪相比,沙僧、龙马一直是中规中矩行事的。猴子和老猪可以随心所欲一点,他们敢胡闹,但龙马怕是没这个底气。猴子、老猪甚至沙僧可能都不觉得戴罪之身有何不妥,但龙马就比较上心,基本一直是一个“服刑”的状态。以他的性格,多半不敢逆天行事,会害怕罪上加罪。让他去违拗玉帝的意思给百姓下点雨?难,难,难!

而且,玉帝那个小心眼儿,估计是一直在监视凤仙郡的情况。他若铁了心不肯让凤仙郡降雨,普通的把戏估计玩不灵,玉帝老儿随便找个神仙,就能把这事搅黄了。有理由相信,玉帝是有办法从中作梗的。

所以说,就算孙悟空一行人有下雨的能力,在未得到玉帝首肯之前,这雨也是下不起来的。在绝对的权力面前,“努力”“奋斗”等等,都只不过说着好听而已,毫无任何现实意义。

玉帝不肯让凤仙郡降雨,不论孙悟空用什么法子,那雨肯定就下不成。身在RPG之中,跟人家掌管着剧本的人斗,任你有多大的能力都斗不赢的。

《西游记》中,玉帝不给凤仙郡下雨,孙悟空当时可以让小白龙下雨吗?

下雨这个活是一个专业度非常高的活,在天庭里有专司此职的神灵,有管刮风的风婆,有打雷的雷公电母,有雨师管下雨,不是谁想下就能下的。

如果小白龙有能耐下雨,那孙悟空神通广大比小白龙强多了,那他自己肯定也能下雨,又何必劳烦小白龙动手。孙悟空和虎力大仙比下雨,还要跑到天上走一趟,求你几个司雨的神仙。如果小白龙有下雨的本事,直接让小白龙和虎力大仙比就可以了,孙悟空何必到天上跑一趟。

所以下雨这个事不是一个随便可以操作的小事情。在哪里下雨,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大雨,谁去负责下雨,在天庭都是有严格规范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孙悟空恐怕指望不上小白龙。

《西游记》中,玉帝不给凤仙郡下雨,孙悟空当时可以让小白龙下雨吗?

一定不行的。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小白龙能不能降雨。小白龙是龙王三太子,兴云布雨的本领多少也是会的。但是,我们是否还记得小白龙为何被跟唐僧取经吗?受到天庭的惩罚,所以它有能力布雨也是不愿意去做。孙悟空也明白这点,所以不会让他去做。

其次,就是因为得罪了玉帝。就算小白龙再次触犯天条,为凤仙郡下雨,但是治标不治本呀!不解决问题,走了以后也不会有雨,人们还是不能摆脱困难。所以,孙悟空也不会去这么做。

最后,玉帝出了三个永远不可能完成的问题,孙悟空知道后,也只想着去解决问题,得到合理的布雨。所以,没有直接找小白龙,也知道得不到天庭同意下雨会有麻烦。

所以,看出孙悟空考虑的也是有想到结果的。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就必须解决玉帝问题。就算小白龙可以布雨也不会选择这个方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