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有哪些疑点?

最近看了《西游记》,发现疑点重重,认为作者别有深意,看了一些别人发现的疑点和见解,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到底有什么隐情? 1、菩提和如来是一个人? 2、菩提教会悟空后,居然莫名其妙的赶走他,还说他会闯祸,为什么赶走? 3、沙僧仅仅打碎个琉璃灯就被贬?仙家的东西难道这么容易碎? 4、按照悟空的脾气,为什么不打死唐僧,仅仅因为紧箍咒?不能偷袭吗?从“真假猴王”那回看,他完全有机会。 5、悟空老说自己水性不好,无语。 6、黑熊怪既然没有后台,又干了坏事,观音为什么却收他为徒? 7、罗刹女为什么有老君的芭蕉扇?红孩儿居然会三昧真火?这不是老君八卦炉才有吗?会也只有老君弟子会才对。 8、悟空闹地府时,地府有地藏王,为什么他不出面?难道他也不是悟空对手? 9、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吗?悟空上天搬救兵时,至少花几分钟,地上已经很久才对,地面的唐僧不被吃了? 到底怎么回事呢?作者处处伏笔,到底内幕怎样?

我也来说一个吧,西游记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孙悟空大闹天宫,而大闹天宫的原因是王母开蟠桃盛会没请他,那么问题就来了,当年孙悟空究竟有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

我们看《西游记》,会发现,实际上,不管孙悟空怎么胡作非为,天庭大都是采取的宽容态度,由着孙悟空的性子来。

不管他是偷定海神针、大闹阎王殿、辞官弼马温,还是自称齐天大圣,这些天庭都能忍。而孙悟空真正被玉帝所不容,恰恰是发生在大闹蟠桃盛会之后,而他之所以大闹蟠桃会,据说是因为王母没有邀请他参加。

可是,这不过是在宴会上多摆双筷子的事,前面那么多事都依着孙悟空了,王母又何必在这件事上不邀请他,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隐情呢?

一、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玉帝跟王母的关系,以及在天庭的分工:

玉帝和王母,实际上并不是夫妻关系,而是同事关系,至于这俩人谁的官职更大一些,还真不好说。

玉帝是全面对三界负责,主要对外,对内的话,则是王母娘娘在负责。这俩人掌握着三界内的两项重大权力,一个权力是“授仙箓”,一个权力是“赐蟠桃”。

关于这两个特权我(杨角风)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授仙箓”,比如你是一个凡间的小妖怪,有朝一日走了狗屎运,就跟猪刚鬣似的得遇高人,从而上了天庭授了仙箓,成了神仙。就像你外出打工,到了上海,费尽心机,努力积攒分数,终于有朝一日上了上海户口,成了新上海人,待遇变了。

但是授仙箓跟上上海户口,那差距可就大了去了,如果你没授仙箓,即使你本事再大,任何一个正道神仙都可以诛杀之,还不用负责任。而奉了仙箓,那就是正统的神仙了,在三界内下文件表明你是神仙了,有编制,有证,可以随意出入。

比如孙悟空第一次跑回花果山时,守门的大将不敢阻拦:

“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所以,孙悟空被封弼马温,其他凡间的妖怪也都是羡慕得不得了,独角鬼王就曾找上门来甘愿效忠:

“久闻大王招贤,无由得见,今见大王授了天箓,得意荣归,特献赭黄袍一件,与大王称庆。肯不弃鄙贱,收纳小人,亦得效犬马之劳。”

二、

王母娘娘掌握的这项权力,就是宴请蟠桃,给神仙们续命用的。

世间生灵奉了仙箓成了神仙,但不一定能吃到蟠桃,但没有奉仙箓,是肯定吃不到蟠桃的。关于蟠桃,这个不用多解释了,续命的良药,每个神仙都靠这玩意续命。

玉帝跟王母这么多年,就一直维持着这么微妙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只要玉帝下旨奉仙箓了,王母基本都会给发俸禄——蟠桃。而王母有时候相中某个凡间生灵,想让他上天,玉帝也会卖面子给个仙箓。

在这种情况下,孙悟空被招安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孙悟空当弼马温的时候,是有仙箓的,这一点除了刚才提到的证据外,太白金星传旨的时候也明确说了:

“我是西方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圣旨下界,请你上天,拜受仙箓。”

那么弼马温这个官职究竟大不大,孙悟空是不是被下属骗了?

到了天庭之后,玉帝是直接问的武曲星君,类似于国防武装部部长,这级别大了去了,武曲星君这样回答:

‍‍“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

这就类似于国防部长讲,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团属后勤保障处,缺一个维修坦克的管事,这种事情会在这么高级别的会议上谈吗?

三、

武曲星君只是说正堂管事,并没说具体的官职,而弼马温这个官职是玉帝亲自封的:

“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

正因为玉帝临时封的官职,所以还没有设置品级,至于多大,大家想想就知道了。就跟古代的皇帝一样,亲自接见某人,还问军机处大臣,给个他什么官,这官会没品?

之所以后来御马监的人故意讽刺孙悟空说没品,一方面玉帝没有说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对孙悟空不满,为什么不满?

太累了!

当时他们请孙悟空喝酒的理由是为他接风,可是要知道接风这种事只能是刚上任的时候请,哪有干了半个月活了,才想起来给他接风?

而这半个月孙悟空都在干嘛呢?

“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

可以说这半个月,孙悟空是昼夜不睡觉啊,他能扛得住,他的这些手下可扛不住了。所以才请老大吃饭,顺便提一下,咱不用这么累!正赶上孙悟空问起了品级,索性就讽刺了一番,意思是说,咱官不大,何必这么认真?

实际上,看南天门守门的将士就明白了,弼马温要去下界,他们都不敢拦的,能说他弼马温官小吗?况且这半个月要钱给钱,要粮草给粮草,这是一个肥差,品级小能当战车总后勤部部长?

四、

回到问题,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一般情况下,蟠桃盛会也选择这一天举行。

就像很多公司一样,能参加公司年会,这需要一个门槛,能参加部门级别的茶话会,这又是另外一个圈子了。

对于三界来讲,若有幸受邀参加蟠桃盛会,这是莫大的荣幸,够吹牛吹一辈子了。而且虽说是蟠桃盛会,其实又是续命大会,能参加的基本都是大佬,这也是扩展人际关系最好的机会。

那么,这种蟠桃盛会兼王母生日宴会,都邀请哪些人参加呢?

关于这个问题,孙悟空也曾经问过七衣仙女,她们是这样说的:

“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

可以看得出,蟠桃盛会邀请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对天庭内部来讲,基本各部门经理都有邀请。

那么有没有邀请孙悟空呢?

这个问题,孙悟空也问了,而且是笑着问七仙女的,而七仙女的回答也并非是确定的,而是模棱两可的回答:

“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

很多人都理解错了这句话的意思,七仙女说的其实是这个名单是往年的名单。今年名单不清楚,毕竟今年新设了个齐天大圣府,所以不知道有没有请你。

五、

那么齐天大圣的级别,够不够得上参会的条件呢?

实际上,从七仙女的回答来看,即使是弼马温,也极有可能受邀,毕竟“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御马监也算是一个部门了,且孙悟空是奉了仙箓的。

后来孙悟空被封齐天大圣,至少不比弼马温级别低,而且还有自己的府衙:

“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

按照当初玉皇大帝的安排,齐天大圣府怎么着也算是一座宫殿了,理应受邀。

那么孙悟空到底有没有收到请帖呢?

实际上,孙悟空有没有收到请帖,书中根本没表,因为那一天孙悟空压根就没在府上。而且他在蟠桃园的时候,是不允许手下任何人打扰他的,没他的命令,谁也不敢轻易进园。

那么孙悟空有没有去打探消息,看看自己究竟有没有受邀呢?

并没有,他不仅没有问随从,也没有回齐天大圣府,而是直接奔着瑶池就去了,路上还遇到了赤脚大仙:

“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

赤脚大仙曾在西游记中出场过多次,包括后来玉帝要砍了天蓬元帅,也是他求情的,足可见他在玉帝面前的分量。面对孙悟空的谎话,他是一点都不怀疑的,证明什么?

证明,他从心里也认可齐天大圣,知道他的级别比较高,蟠桃盛会,应该有他,不然他不会前来传话?

六、

而孙悟空干了件啥蠢事呢?

在他并不清楚自己受邀不受邀的前提下,他先入为主,认为自己没受邀。而且并没有去找玉帝或者王母了解情况,而是还先跑到瑶池胡吃海喝了一顿。

喝多了之后,自己也知道自己干蠢事了:

“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于是溜了,好活不活的,竟然溜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天宫,进去转悠了一圈,一个人都没见到,只见到了五个葫芦的金丹……

至此,孙悟空惹下了大祸:

“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

而孙悟空惹了这么大的祸,面对王母娘娘、赤脚大仙、太上老君前来告状,玉帝是什么态度呢?

王母告状说七仙女被孙悟空戏弄了,玉帝没说话;瑶池那边的人过来告状说,孙悟空大闹了蟠桃会,玉帝还是没说话;太上老君那边的人过来,说孙悟空偷吃了仙丹,玉帝才有点悚惧;齐天大圣府前来汇报孙悟空不知所踪,玉帝只是疑思;直到赤脚大仙来告状了,玉帝才生气了:

“这厮假传旨意,赚哄贤卿,快着纠察灵官缉访这厮踪迹!”

这句话说明什么呢?

说明,孙悟空不管怎么胡作非为,只要不越线,玉帝都不会当回事,还是安抚为主。但是孙悟空越线了,这个线就是赤脚大仙说的,假传圣旨,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你孙悟空不管怎么胡作非为,但你是我玉帝的人,我罩着你,但是你假传圣旨,这就要命了。你竟然利用朕罩着你,别人也清楚朕跟你的这层关系,却去招摇撞骗,这不能忍!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孙悟空被捉,又被扔进八卦炉,再到后来的大闹一通,被压了五行山。

七、

那么孙悟空的这场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是七仙女,当时王母问她们,为什么没有摘大桃,她们回答是:

“及正寻间,不期大圣走将出来,行凶拷打,又问设宴请谁……”

孙悟空哪里对她们行凶拷打了?

而且,她们没摘大桃,完全是因为她们时间不够了,或者是故意栽赃陷害,那么大一座果园,一个猴子,能吃多少,还真能吃完?

后来如来降服了孙悟空之后,王母还亲自出马赠送蟠桃:

“前被妖猴搅乱蟠桃嘉会,请众仙众佛,俱未成功。今蒙如来大法链锁顽猴,喜庆安天大会,无物可谢,今是我净手亲摘大株蟠桃数颗奉献。”

等等,不太对劲,大桃不是被孙悟空都吃光了吗,王母从哪弄来的大桃?

再联系一下,孙悟空可是玉帝的人,又是一只猴子,本身就爱偷桃,玉帝为什么要把他派去看守蟠桃园呢?

再联想一下前面我们提到的,玉帝和王母手中掌握的两项特权,难道是玉帝想争夺王母的蟠桃权?

而王母,是不是也想干涉玉帝的奉仙箓权?

在狮驼国,有个小怪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

“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柬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

要知道,王母可是万妖之王,她邀请诸仙参加蟠桃盛会,自然是奉了仙箓的,这一点,狮子精难道不清楚吗?

由此可见,王母肯定是答应了他,要给他奉仙箓,但是玉帝没同意,王母就把情况告知了狮子精,这才有了狮子精的大闹天宫。

说到底,这是玉帝故意引诱孙悟空犯罪,甚至王母身边的七仙女也被收买了,故意激怒孙悟空。他本身就不想让蟠桃盛会如期举办,只要蟠桃会散了,那么他的丹元大会才能取代蟠桃,成为续命良方。

只可惜,太上老君也不赞同玉帝,故意跑开,给孙悟空创造了偷吃仙丹的机会。索性,蟠桃也给毁了,仙丹你也别拿,大家都别续命了。

只是王母一开始被蒙在鼓里,还在纳闷,我也没说不请孙悟空啊,干嘛砸我摊子,窦娥也没我冤啊?

再到后来,想明白了玉帝的心思,所以,在安天大会上故意拿出了私藏的大株蟠桃,意思就是告诉大家,我王母,蟠桃还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所以,西游记中的秘密太多了,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看更多谈西游内容。

《西游记》有哪些疑点?

西游记中有不少悬案和疑点,确实令人费解。

七个蜘蛛精到底是不是七仙女?

七仙女在西游记中只露面了一次,就是那次蟠桃会,他们奉王母娘娘之命去蟠桃园采摘蟠桃,不想她们看到孙悟空太丑,一下子就被吓住了。

然后她们就泄露了蟠桃会受邀人员名单,孙悟空见里面没有自己,勃然大怒,之后制造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整个蟠桃会也被孙悟空彻底搅黄了。

依着天宫规矩森严的样子,她们事后肯定受到处罚了,但事后去了哪里书中没说。

但是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七个蜘蛛精应运而生,而且占据的就是七仙女以前经常洗澡的濯垢泉,而且是一日三洗。

从人数上看她们和七仙女正好对得上号,要知道一下子找到如此七个妙人可真不容易。

重要的是她们出现的时机太玄妙了,正好在唐僧西天取经之前出现,而且她们也想吃唐僧肉,这点和天庭下派的妖怪又极为的相似。

于是很多人都认为这七个蜘蛛精就是被惩罚的七仙女,她们是带着任务来下界的,就是为唐僧制造一个美人关。

但她们是蜘蛛精,个人总感觉和七仙女的庄严神圣的身份不匹配,最后又让孙悟空给打死了,特别让人惋惜。

所以一直想证明七仙女不是那七个蜘蛛精,但苦于始终没有有力的证据。

蝎子精那么厉害,为何最后没人来救她?

蝎子精精修多年,武艺高强,法力无边,特别是她的绝技倒马毒桩,天下无人可敌。加上她长的貌美如花,软玉温香,堪称西游世界中下界的女一号。

她应该有较硬的后台,否则如来也不会邀请她来听讲,并且把她的座位分到了最前排。连观音菩萨都承认,不敢和她近身搏斗。

如来随手推了她一把,她就用倒马毒桩扎了如来手指,疼痛难禁,如来即命令金刚拿她,自己却没有亲自出手,应该是对她的背景有所顾忌。

结果许多年过去了,她啥事没有,还是好好地呆在西梁女国附近的毒敌山琵琶洞。

唐僧走出女儿国后被她看上了,她捉回唐僧后百般诱惑,欲成夫妻好事,又多次打败孙悟空猪八戒,最后孙悟空找来昴日星官,金鸡一鸣,蝎子精闻声而死。

她死的很郁闷,也很蹊跷,按说如果没有强硬的后台,她不可能存活到今天,可是生死攸关之际却没有人来救她,难道是真的被抛弃了,这事儿有点扑朔迷离。

三个犀牛精冒充佛祖行骗千年,如来为什么不管?

三个犀牛精在天竺国的金平府,冒充如来佛祖,骗取民众的酥合香油吃,这事就在如来眼皮子底下,其罪相当于“辱君之罪”,而且一骗就是千年,如来为什么不管,这点很可疑。

如果是没有强大的背景,他们手里的武器:一个会喷火,一个会放烟,一个能放冰,这三个都是神兵利器,又是怎么来的呢?

孙悟空打不过他们,只得去天庭求救。按照各扫门前雪的惯例,他们仨应该是天庭外派的,可是为什么最后关头玉帝派四木星君杀了他们?

西游世界的牛都很厉害,特处士吃了唐僧的随从,啥事没有;牛魔王大闹四方,最后才被如来收服;太上老君的牛下来作恶,最后是太上老君亲自收回。

唯独三个犀牛精被吃肉卸角,成为西游历史上唯一被处死的牛,结局十分凄惨。

他们到底是谁的卧底,主人为什么最后关头却不管他们了,这又是一桩历史的悬案。

《西游记》有哪些疑点?

《西游记》是一本老少都喜欢看的神魔类小说。书中围绕着唐僧率领着三个徒弟西天寻取真经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香艳、有的惊心、有的玄幻、有的波折......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手不释卷。

但是在这些精彩的背后,却包含着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秘密随着《西游记》在等待着细心的读者们发掘与探索。

一、孙悟空掌管蟠桃园重地。趁蟠桃熟的时候,隔几日便去偷吃蟠桃。首先玉帝明明知道泼猴性喜水果,为何还要孙悟空掌管蟠桃园。第二个疑问就是蟠桃园中并不仅仅孙猴一人,(锄树、运水、修桃、打扫)力士 、仙吏、土地......一帮人众,难道蟠桃成熟时,树上竟然没有熟桃都不吭声吗?不上报吗?以至于最后王母娘娘开蟠桃胜会时竟然无桃可用!不觉得奇怪吗?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大秘密呢?

二、如来在收狮驼国大鹏鸟的时候,曾经自述说:孔雀曾将如来吸入肚中。如来本来想从他便门所出,怕污了金身。为何还能够容忍孙悟空在他掌中撒了泡猴尿?不怕污吗?那如来将手掌一扑,五指化做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将孙猴压住。如来这只手真的是化做了山吗?还是大义自断肢手了呢?能让佛祖花上这么大的代价压住猴子,其中究竟有没有秘密呢?

三、福陵山云栈洞中的卯二姐,究竟是人还是妖?为何偏偏将猪八戒招做了倒插门夫君。说她是人吧!为何要住洞中,说她是妖吧!为何不到一年,就死了。这个卯二姐和猪八戒的姻缘,究竟是偶遇还是有意为之呢?难道卯二姐心中也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四、有人说《西游记》借以神佛之事,暗讽人类恶习弊病。孙猴心性、八戒懒憨、沙僧少语、众妖心魔、神佛利益......那最终终成正果的孙猴、八戒、沙僧,他们的结局最后究竟是好是坏呢?会不会也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呢?

《西游记》有哪些疑点?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读了这本书,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疑点。

孙悟空到底怕火吗?

唐僧师徒在取经之路上碰到了很多魑魅魍魉妖魔,大多是靠孙悟空降服的,但是也有孙悟空对付不了的妖怪,例如红孩儿。

别看红孩儿只是一个小娃娃,却能吐出三昧真火,烧得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请来观音菩萨用玉净瓶中的甘霖才将火浇灭。孙悟空过火焰山的时候,借来了假的芭蕉扇,结果火越扇越旺,烧了孙悟空两股猴毛,吓死猴儿了。

但是再看看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被太上老君扔到八卦炉里炼仙丹,孙悟空被六丁神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可是丹没炼成,却炼成了火眼金睛,孙悟空出炉之时仿佛放出了一个妖魔,大显神威。

从这个地方看,孙悟空好像并不怕火。

作为取经的一份子,小白龙为什么要变成白马,而且存在感这么低?

大家一直说唐僧师徒四人,其实一共有五人,还有小白龙,但是只出场了三次,存在感极低。

小白龙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犯错遭到了玉帝处罚,后来吃了唐僧的白马,受到了观音菩萨的点化,于是化作唐僧的坐骑白龙马。

小白龙变成马后,每天只是驮着唐僧和行李,和其他人完全没有交流,在面对妖怪时也只是展示了两次,一次是打黄袍怪,一次是去找万盛公主要国宝,在取经队伍中参与感极低。

白龙马将小白龙完全埋没了,唐僧完全可以再买一匹马,让小白龙多花点时间去对付妖怪。

镇元子为什么不能救活人参果树,而且还要和孙悟空结拜?

镇元子是《西游记》中最厉害的神仙之一,只拜天地,不拜三清,被称为“地仙之祖”。

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后,连夜带着师父逃跑,可是镇元子立马追上来了,而且只用了一招就将唐僧师徒收到袖子里面,孙悟空毫无还手的余地。

镇元子如此厉害,但是却救不了一棵树,让人觉得十分蹊跷,让孙悟空去找救兵,并承诺如果救活了树就和孙悟空结拜成兄弟。

镇元子和三清是一个级别的大仙,而孙悟空只是一个石猴,论出身、地位、法术,孙悟空在镇元子的面前一点也不起眼,一个大人物和一个小喽啰结拜,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太上老君对孙悟空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转变?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不仅没有积极捉拿孙悟空,而且还出了一堆馊主意,先是用金刚镯打孙悟空的脑袋,而不是收孙悟空的兵器,后来又拿孙悟空炼丹,结果丹没炼成,却帮孙悟空练出了火眼金睛,还让他吃了几葫芦仙丹,太上老君可以说是神助攻,让孙悟空变得越来越强。

但是自从孙悟空开始了取经之路,太上老君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让他吃了不少苦。

太上老君是个大发明家,芭蕉扇、金刚镯、紫金红葫芦、幌金绳、紫金铃这些法宝皆是出自他的手笔,孙悟空面对这些法宝时吃了不少亏。

太上老君的坐骑和两个童子下界为妖,肯定受到了他的指示,孙悟空面对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和青牛精时束手无策,一直斗了几十个回合,最后还被气哭了。

太上老君对孙悟空的态度变化得也太快了,难受是老人家闲着无聊,想耍猴找点事做?

《西游记》有哪些疑点?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非常高,如果单纯以神魔小说的视觉去阅读《西游记》,我们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留下了很多谜题,比如题主提到的大闹天宫时玉帝为何那么怂?菩提祖师是佛是道?牛魔王孙悟空谁更厉害?

关于这三个问题的看法,小哥一一分析。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皇大帝的真实表现。

在众多版本的《西游记》题材影视中,86版央视《西游记》可谓是最受欢迎的一部,但是在央视86版《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玉皇大帝面对气势汹汹打至凌霄宝殿的孙悟空非常惊恐,居然躲到了桌子下面,因此很多很多观众认为玉皇大帝是法力低微的神仙,远远没有如来佛祖厉害,但是在原著中,作者有这样的描述吗?

很明显,在《西游记》原著中并没有玉皇大帝钻桌子躲避孙悟空这个情节,所以如果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玉皇大帝表现很懦弱的人,必然是没有看过《西游记》原著的人。

在《西游记》原著中,玉皇大帝是三界之主,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他一路抖擞威风,一直打到了通明殿,在通明殿外面遇到了王灵官,王灵官的武器是金鞭,孙悟空的武器是金箍棒,两个人你来我往战在一处,斗了个不分上下,随后雷部众神赶到,孙悟空败走。而通明殿非常大,里面的主神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坐下有七十二路神将,王灵官只是其中之一。最为重要的是,偌大的通明殿后面才是凌霄宝殿,这个距离是非常远的,玉皇大帝在凌霄宝殿听到打斗声,随后传旨仙官去西天灵山,让如来佛祖前来降妖,而如来佛祖降服孙悟空,是奉旨前来。

所以说,玉皇大帝是名副其实的三界一把手,如来佛祖也要听命于玉皇大帝。

菩提祖师是佛是道?

菩提祖师到底是佛教人物还是道教人物呢?根据影视剧的描述,菩提祖师的道教人物,但是根据原著的描述,菩提祖师具有“大觉金仙”“西方妙相”“空寂灭”“真如本性”等等,就可以看出来,菩提祖师属于佛教人物,但是菩提祖师讲法的时候,有具有“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的描述,可以看出来,菩提祖师精通释道儒三家,同时他“慢摇麈尾喷珠”,给人的感觉就是道教高人。

但是根据《西游记》后面如来佛祖对西牛贺洲的评价来看,西牛贺洲是不存在道家高人的,因为如来佛祖说了,西牛贺洲虽无上真。同时菩提祖师的洞府名为“斜月七星洞,灵台方寸山”,这里和西天灵山相对应,所以说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

因此,关于菩提祖师到底是佛是道这个问题,小哥认为菩提祖师是佛。

牛魔王和孙悟空谁厉害?

首先,孙悟空学艺归来后,遍游四海,遨游九州,结识了很多非常厉害的修真者,最后他和七位意气相投的大妖在花果山结拜为兄弟,牛魔王排第一,孙悟空排第六,要知道在修真者世界有一句话“道无先后,达者为师”,也就是说,谁的道行深厚,谁就是老师,谁就是尊者,如果依次推断,很明显牛魔王的修为要高于孙悟空。

其次,在取经团队经过火焰山的时候,孙悟空遇到了曾经的大哥,两个人经过比斗,孙悟空不能击败牛魔王,牛魔王也不能击败孙悟空。之后孙悟空联手猪八戒,两人合斗牛魔王,也吗,没有拿下牛魔王。

再者,牛魔王曾经幻化成猪八戒的模样,孙悟空具有火眼金睛依然不能识别,如果是法力低微的妖怪,孙悟空马上就能识别,比如白骨精,可见牛魔王的法力修为略高于孙悟空。

《西游记》留给读者的未解之谜非常多,因为这部小说里面包含了朝廷法制、礼仪、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医学、养生、阴阳学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对《西游记》文化进行孜孜不倦研究的原因。

谢谢大家。

《西游记》有哪些疑点?

从小学看《西游记》,不知不觉都看到37岁,原著看了2遍,电视剧《西游记》看了多少遍都记不清了。您说《西游记》有哪些疑点?我们列举几个最简答的疑点,看看有知道的吗?

第一大疑点:孙悟空在取经前如此厉害,为何在取经路上处处溃败?

很多人有这样一个疑问:孙悟空之前大闹天空所向披靡,怎么到了取经时是个妖怪都可以欺负他?这个应该很好解释:心态不同。大闹天空时很多上仙出工不出力,只要不威胁到自己利益无所谓。可西天路上的妖怪可不同,它们没有铁饭碗,对战孙悟空时只能全力以赴才能有生机。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

第二个疑问:猪八戒和沙僧为何显得如此弱?

记得猪八戒和沙和尚这两个人物刚出来时,那叫一个威武。怎么自从跟上了取经队伍就不行了?我认为这就是猪八戒和沙僧耍小聪明的地方,有困难就叫大师兄,我们只负责在后面垫后。出了事情孙悟空背黑锅,取经成功他们也有份。所以,如来也不是傻子,早已看透一切。在最后的封赏上面,付出多的加封的越高,付出少的职务越低。

第三个疑问:金箍棒怎能会被两个小妖轻易抬走?

在《西游记》中我们经常看到孙悟空被抓后,他的如意金箍棒经常被2个小妖扛走?为什么?如意金箍棒不是号称重达13500斤吗?被吹得如此玄乎的兵器不是被风吹走就是被扛走?这不前后矛盾吗? 这个答案有知道的朋友吗?

最后一个问题有知道的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