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淳常在是心机女孩吗?
淳儿当然不简单了,简单的人在后宫活不过一集,虽然她是心机女孩,不过是寻找个靠山,寻求自保罢了。
一、
淳儿真正进入到皇上的视线,是源自于年羹尧的某次进京,面对华妃的嚣张跋扈,后宫的各种势力都在蠢蠢欲动:
皇后表面上装着淡定自若,其实内心恨得牙痒痒,派出眼线时刻关注华妃和年羹尧动向。尤其听说了华妃让安陵容和甄嬛当歌伎的事,欣喜若狂,甄嬛性子稳,但安陵容性子急啊,也让她坚定了进一步拉拢安陵容的决心。
其他妃嫔,存在感比较弱,大都依附皇后或者是华妃,她们除了羡慕嫉妒以外,也无能为力。
沈眉庄很忧郁,自从被禁足后,对皇上就死心了,这次看到大雪中淳儿在欢快地跑,更加忧郁,面对丫环提出加件衣服,她都拒绝:
“暖得了身子,也暖不了心!”
再说甄嬛这里,眉姐姐被禁足,本想指望安陵容,结果她心性太差,又跟皇后眉来眼去的。况且她心中也清楚,年羹尧一天还在,华妃的恩宠一天不降,再加上此时的她已经跟华妃撕破脸皮,她急需有人来帮她争宠。
而这个人选,就落到了淳儿身上,一个让观众看起来傻白甜的女孩。
甄嬛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跟皇上一起的机会,俩人打情骂俏,谈论着咏梅的诗词,以及给皇上缝制的睡衣。为什么后来皇上更喜欢甄嬛送的睡衣,而不是绣工更好的安陵容送的那件?
并不是因为双龙抢珠的图案皇上更喜欢,而是因为这件睡衣是皇上眼睁睁看着甄嬛一针一线缝制的。
二、
皇上嘴上刚说着要摘点梅花回来点缀一下,结果后脚我们的主角淳儿就手持梅花到了,这真的是巧合吗?
绝对不是,这背后的秘密可海了去了,要知道当晚淳儿就侍寝了,而要想解释清楚整个事件,我们还得回到最开始的选秀时刻。
跟甄嬛同一批秀女入宫的一共有八个,在芳若姑姑给甄嬛和安陵容讲礼仪的时候就讲过了。在剧中有两个并没有出镜,出镜的一共有六个,两个满军旗,四个汉军旗,估计没出镜的两个应该也是满军旗。
淳儿(淳常在)和富察贵人是满军旗,所以她俩是第一批入宫,是早于其余四个汉军旗的人,甄嬛、沈眉庄、夏冬春、安陵容。
这些人能入选,只能被皇上或太后赏识才行,要么家世显赫,要么长得漂亮,要么举止得当,要么就是运气了。
淳儿会是哪一种呢?
按理说,她年龄很小,人也长得小,入宫之后皇上念及她小,都不让她侍寝。她十四岁就能入宫,而且一入宫还被封常在,比安答应要高一级,跟甄嬛同级。甚至,整个后宫新进妃嫔中,也只有她跟甄嬛是有姑姑伺候的,这就说明她家世一定显赫。
除此之外,她能被选上,当初面试的时候,必然表现优越,至少不会像后来她所表现的那样“天真无邪”。
也就是说,淳儿的家世显赫,家世显赫,其受教育的程度就高,受教育程度高,其心机就重。
三、
为什么说淳儿才是整个后宫心机最重的一个人呢?
在剧中,凡是新进的秀女,因为势力单薄,大都要选边站的,或者是被动地被挑选。尤其是经历了夏冬春的一丈红,还有福子的死之后,大家都被镇住了,更是加快了抱团取暖的步伐。
与甄嬛、沈眉庄、安陵容三人抱团不同,淳儿只冲着甄嬛来,而不是加入她们这个团队。
淳儿第一次见甄嬛就讲过这么一句话:
“听说皇上特别喜欢姐姐?”
理由是什么呢,是因为给甄嬛送礼的人太多了,一波又一波的,其实这仅仅是表象,更重要的原因是,新进的秀女中只有甄嬛获得了封号。
所以说,从一开始淳儿就是有备而来,是一心要抱甄嬛的大粗腿的,可惜甄嬛那时候也被吓到了,选择了避宠。
这段时间,淳儿很害怕,孤苦伶仃,无所依靠,尤其在欣常在被欺负之后,她这种害怕到了极点:
“莞姐姐我怕,余答应一怒之下让人把欣姐姐关进了慎刑司!”
为什么淳儿把自己的害怕透露给甄嬛呢?
就是因为甄嬛是她认准的大树,除了她自己会判断以外,她的家人,以及她身边的姑姑也是在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她这个观念。
所以,她就是通过这句话告诉甄嬛,即使像欣姐姐一样与世无争,那么也是会被得宠的人算计的,与其如此,不如自己去争宠。
四、
可以说,后来甄嬛不再避宠,而是主动出击故意跟皇上制造偶遇,跟淳儿的告白是有一定关系的。
本以为甄嬛获宠,淳儿能沾点光,实际上却没有,反而是让安陵容先了一步。
大家从圆明园回来后,淳儿第一时间就来找甄嬛了,还特意提了三个重点:
一个重点是你们都去圆明园了,连安姐姐也去了,独独留下了我自己。
第二个重点就是安陵容的获宠,她认为是静心所致:
“我宫里的姑姑整天训我,嫌我话多,说一静心,就能像安姐姐一样获宠了。”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了,自己宫里的姑姑也希望她获宠,证明她自己到了该获宠的时候了。其次,她故意说成安陵容是静心才获得的宠,就是暗示甄嬛,是不是也举荐自己一下?
第三个重点,则是再次强调自己的处境:
“姑姑还说,我都进宫一年了,还没和皇上说上话。”
这句话仍然是试探,我都进宫一年了,早就准备好见皇上了,是不是帮我一下?
甄嬛如果没听懂淳儿的话,或者她自己也认为淳儿还小,那么她应该说的是你还小,还得学好规矩。但是甄嬛并没有这么说,而是回了一句:
“这话等你见了皇上再说!”
啥意思?
意思再明确不过了,就是说,我答应你,帮你举荐,你现在就做好准备,准备见皇上就是了。
五、
同样是引荐给皇上,对安陵容,对淳儿,甄嬛动的心思却不同,一个是主动出击,一个是主动埋伏:
前面也讲到了,当时甄嬛的处境还是比较困难的,也需要淳儿出面帮自己争一下,所以淳儿拿着红梅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槿汐姑姑明明明确告知了淳儿,皇上在里面呢,结果淳儿还是假装没听到,拿着红梅就往里面冲,还说要找莞姐姐。
同样的情况,同样是明知皇上在里面,还往里面冲,在剧中有俩人这么做过。一个是浣碧,一个是淳儿,而我们往往会骂浣碧是心机婊,却很少有人会在意淳儿这种行为,难道仅仅因为身份不同吗?
其实,她们俩的动机是一样一样的:
淳儿进来,天真无邪,先问甄嬛自己给姐姐摘的梅花好不好看,没等甄嬛回答呢,她就马上主动跟皇上说话:
“臣妾给姐姐摘的红梅花好不好?”
淳儿特意强调了一个身份,那就是“臣妾”,等于是明着告诉皇上,自己也是你的妃嫔啊,你得看看我。
但说这话的同时,还得巴结甄嬛,特意跟甄嬛套近乎,提到自己最懂姐姐了。
懂她什么?
当然是暗示她给自己助攻了,心里默念,莞姐姐快帮帮我,莞姐姐快帮帮我!
皇上听说了之后,眼睛都冒绿光了,哦,这也是我的小乖乖,长高了嘛:
“过了年,臣妾就满十七了!”
这句话等同于安陵容当时唱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道理是一样一样的,我都快十七了,快来宠幸我吧?
六、
甄嬛也醒悟过来,机会来了嘛,马上送上暗助攻:
“你选的梅花倒好,都还含苞待放的。”
哎呀,太污了,看皇上那色眯眯的眼睛,浑身打个哆嗦,是啊,淳儿还含苞待放呢,作为皇上,你还不给她开放一下?
淳儿小嘴就是甜,马上又说了一句甄嬛特别受用的一句话:
“原来臣妾的姐姐,在家和姐夫也是这个样子的……额娘说这是闺房之乐。”
这句话就等于说皇上跟甄嬛是原配夫妻,是甄嬛骨子里认可的定位,她能不高兴吗,当然高兴啊。
结果怎样?
结果当晚皇上就宠幸淳儿了,毕竟淳儿都懂闺房之乐了,又含苞欲放的,还不快成全了她,送去办事的太监都惊讶万分:
“头一个见到像您这么爱笑的!”
淳儿能不笑嘛,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啊,而且她等这一天也等了好久了。
受宠后的淳儿,迫不及待地就搬回了甄嬛宫里,富察贵人说淳儿是知道抱团取暖了,但华妃说得却是:
“小小年纪一股子狐媚,装天真无知博皇上喜欢!”
是啊,皇上喜欢往甄嬛这跑,可是甄嬛有了身孕咋办,找淳儿啊,所以,她这时候跟甄嬛是互利共生。甄嬛也能时时见到皇上,皇上也能发泄一下精力,多好。
华妃很多时候智商不在线,但是在看人方面,尤其是看淳儿方面,还是蛮有眼光的嘛。
当然,淳儿还有很多有心机的表现,下一次出手就是针对安陵容了,篇幅原因,这个回答就讲到这里吧。
《甄嬛传》中淳常在是心机女孩吗?
跟往常的妃子相比,她显得很天真,但身处宫廷,就算先前不懂,而后也学会了些许争宠手段,所以心机是一定会有的。
《甄嬛传》中淳常在是心机女孩吗?
《甄嬛传》中的淳常在是一个看上去很单纯的女孩,但她的单纯是经不起推敲的,验证她的为人有一个不经意的对话,是皇后说给安陵容的,她告诉安陵容,要向当年的淳常在一样,与甄嬛交好,与六宫交好,才是长久之计。皇后为什么这样了解淳常在的为人处世,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皇后教的,淳常在是皇后的人,另一种可能,是淳常在的单纯,是在扮猪吃老虎。甄嬛传看了很多遍,我找到了4个细节,帮助大家重新思考这个角色:
1、皇帝到底有没有剪了安陵容送去的寝衣淳常在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晚上发生的事,说安陵容的寝衣小家子气,皇帝随意便剪了送人,实际是不是这样呢?剧中有个场景是皇帝在景仁宫过夜,当时皇后看皇上穿的寝衣是纯元当年留给他的,便问了一句,皇帝说,贴身的衣服,还是穿久了的好。所以很可能皇帝根本没穿她们(安陵容和甄嬛)送来的寝衣,皇帝一直穿的都是纯元给他做的。
有人说,可能当时皇帝之前穿过,不过来了景仁宫正好穿的是纯元留下的而已。可若真的是这样,导演为什么会安放这样一个多余的片段呢?难道只想表达皇帝思念纯元吗?
2、寝殿的安排甄嬛入宫住的是碎玉轩,淳常在住的是碎玉轩的偏殿,甄嬛称病的时候,温实初向皇后去禀告,说甄嬛需要养病,皇后便说,那淳常在就得搬出碎玉轩避疾了。
有一种猜测是,皇后看甄嬛与纯元相似,很可能会是新宠,所以把淳常在也安排了过去,一为打探,而也是沾沾光,见甄嬛病了,皇后出于保护淳常在,才让她移宫别居的,而且她移到的地方是富察氏和安陵容的住处。富察氏在当时也算是新宠,而安陵容是甄嬛的好友,更方便打探消息。
3、趁机邀宠甄嬛和皇上正在里屋写字,淳常在拿了一把梅花就往里面跑,瑾汐说了皇上和小主在里面,可淳常在还是冲进去了,红梅是纯元喜欢的,到底是凑巧,还是皇后告诉她的呢?
说话间 ,她还主动向皇帝提起自己已经17岁了。要知道,甄嬛入宫的时候也是17岁,同样的年纪,甄嬛聪明伶俐,淳常在怎么可能那么单纯呢?
4、挑拨是非自己一得宠了,就要和甄嬛住一块去,搬走的时候还对安陵容说:我和莞姐姐都爱热闹,自然更合得来些。这里她用了一个“更”字,安陵容一听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这个意思就好像是,安陵容和她们不是一类人,甄嬛只叫着淳常在过去住,却不帮衬自己。
人一旦打上了单纯的标签,出口伤人便成了不是故意的,单纯不应该是冒冒失失,不会为人处世的借口,甄嬛传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对于淳常在你怎么看呢?
《甄嬛传》中淳常在是心机女孩吗?
感谢邀答。小G只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个人认为《甄嬛传》中的淳儿是心机婊。
一、成功吸引皇帝的注意
虽然官方给出的人物评价是淳儿天真烂漫,活波可爱,毫无心机。但是从她的表现来看是打脸了,那时甄嬛正得圣宠,连眉庄平时都不经常往碎玉轩凑,可是淳儿却仗着自己年龄小,跟甄嬛的妹妹年纪相仿,姐姐长姐姐短地叫着,也就让她放松了警惕。那日明知皇上在甄嬛屋里,却毫不避嫌地抱着红梅闯了进去,有意无意地提醒皇帝自己已经17了,是大姑娘了。结果当晚皇帝就翻了她的牌子。
二、侍寝时不怕反笑
一般侍寝时是比较拘谨的,安陵容当年侍寝因为太过害怕被退回,成了后宫的笑柄。淳儿侍寝当晚很开心,就连去抬她的太监都说,第一次见到这么爱笑还不怕的小主,很多人都认为她是如愿以偿的笑。
三、成功使甄嬛和安陵容离心
在知道甄嬛和安陵容都各自送了一套寝衣给皇上情况下,特意挑安陵容在场的时候,假装说着皇上身上白不白,引出了皇上对两件寝衣不同的态度。两位小主不知实情,成功离心。后来皇帝跟皇后聊天的时候,说自己最喜欢纯元做的寝衣。
你认为《甄嬛传》里的淳儿是单纯还是心机婊呢?欢迎留言讨论。
《甄嬛传》中淳常在是心机女孩吗?
我觉得她属于没有什么心机。她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是很强,如果说在后宫当中 人人为求自保 站好队列 说的每句话都是小心翼翼 避免让其他人抓到把柄,反而她不管对谁说的哪句话都是直来直去 得罪了很多人 反而因为承宠别人又不能怎样
《甄嬛传》中淳常在是心机女孩吗?
淳常在,
如果跟她的同龄人相比,那一定是有心机的;
如果跟其它妃子相比,那一定是单纯的。
淳常在,才14岁就被选入宫中,以其天真烂漫的心性,她应该在进宫时,也是特别纯洁可爱的小姑娘,常伴父母膝下,尽情享受父母娇宠。
可是,她的人生,自从被皇上选中,就改个轨道。她进了宫,成了皇上的常在,在宫里,别的不说,她的教养嬷嬷一定是常常在教养她。
于是,她常常时不时就到甄嬛这里来诉苦,说嬷嬷们怎么教养她。嫌她话多,嫌她吃得多等等
关于侍寝,那些老嬷嬷一定是当成个重要的教养任务,经常在她跟前叨叨。
所以在这一方面,她一定是比同龄的姑娘们在这方面要早熟一些的。
所以她的侍寝,在自己心目里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她有可能 自己也盘算过如何才能侍寝,这才能小小地动了心思,引起皇上 的注意,从而得到了机会。
这是她的心机。 不过,这做为妃子来说,就是本份。
但是,她的聪明智慧 或者说心机,都属于17岁的,如果遇到狡猾的老狐狸,她一定是束手无策的。
就像周宁海,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她一下子就惊慌失措了,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如果她就大声呼救,周宁海不一定能得逞。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她又是一个可怜的没有办法的小姑娘了
宫里是让人早熟,更是容易吞噬人的生命,不管你是多大年龄,面对着凶神恶煞,有时候,真的是很可怜,白白丧命
所以,淳贵人死的很可怜很可惜,她生前的那句“带姐姐的孩子去放风筝”,也是实在不吉利,她死了,甄嬛的孩子也没有保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