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口碑扑街,刘亦菲还能翻红吗?
“翻红”这个词最早是用于股票的,讲的是股票呈现出下跌的趋势,后来止住下跌趋势,并开始反涨,大体是这个意思。
这个词用在《花木兰》电影票房上面,其实并不恰当,毕竟在中国还没有上映,哦,对,今天才开始上映。
如果要用这个词的话,应该要用到几天后,因为我查了附近的几所电影院,排片率都是稳稳排在首位,随便点开了几个场次,基本都满了。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几天内,毫无疑问,《花木兰》这部大片将会是单日票房冠军,至少在中国是这样的。
但是“翻红”这个词如果用到《花木兰》的口碑上面,这个口碑我们以豆瓣评分为基础,显然,评分很低,5分都不到,只有4.7分。要知道在烂番茄上,《花木兰》的新鲜度是81%,在MTC上,《花木兰》的评分也比较高,是7.07分。
所以,这个口碑上的翻红,才是题目问的问题,也就是问,豆瓣上的评分是否能涨回去,凭借刘亦菲,是否能达到翻红的目的?
刘亦菲,最早的时候,她是出演《金粉世家》里面的白秀珠被人所熟知,随后便进入了演艺圈。演过《天龙八部》,演过《神雕侠侣》,后来还出演了好莱坞电影《功夫之王》,也使得刘亦菲成为了国际明星。
《花木兰》这部迪士尼电影,如果剧本足够好,导演拍的更好一点的话,毫无疑问将给刘亦菲增添很多光彩,至于电影出了什么问题,不是我要讲的,大家可以亲自去感受。
但在这部电影遭遇口碑滑铁卢之后,刘亦菲在前两天还发言,回顾了跟剧组的点点滴滴,很是感谢和感恩:
“我还记得我几年前来洛杉矶试镜的时候,我甚至不敢想象,如果我成功了,我会有多幸福,但我做到了。梦想可以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所以珍惜它们。”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了,虽然票房表现差(多方面原因),虽然在中国的口碑也不咋好,但是她还是很感恩剧组,感恩一切的,能出演这部电影,她感到很满足。
这部电影我还没有去电影院看,我可以做一个预测,如果剧中的刘亦菲也罢,巩俐也罢,甄子丹和李连杰同样,他们的演技不出问题,那么这个口碑下滑,就不能归咎到他们头上。
对于粉丝来言,也会给自己的偶像打一个及格分!
我们也不去谈这部影片怎么误解中国的文化,不去谈糟糕的化妆和道具,还有故事内容的硬伤,单就演员来讲,还是会有很多人喜欢的。
所以说,口碑能不能翻红,尚不可知,但跌已经无可跌了,都快成了本年度垫底的烂片了,剩下的只剩下翻红了,至于能翻多红,也翻不了多少,顶多4.9分吧,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花木兰》口碑扑街,刘亦菲还能翻红吗?
电影《花木兰》自北美上映后,口碑扑街,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想必在国外翻红的机会可谓是一言难尽。
不过在国内的影视资料库,凭借《花木兰》这个由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版荧幕大片,翻红机会还是非常可观的,这是刘亦菲闯荡好莱坞的电影巨作,无论是制作还是演员都是一流的团队,让她在国际电影市场奠定了基石,也为以后在电影业的发展能够更具成效。
这次由于不可抗力的种种外在因素所影响,导致影片一再推迟播放,在北美上映后,《花木兰》并没有达到预期想要的结果,而是评议声不断,众说纷纭,因为时间和外力因素所致,影响了影片的效能。
在国内市场,《花木兰》却成为了一大卖点,好莱坞大片一直备受许多观影者的期待,场面壮观浩大,制作品质精良,加之英雄美女之间的纠葛故事,也是人们喜欢欣赏的故事内容。
此次刘亦菲加盟《花木兰》,是很多喜欢和支持她的粉丝所关注的,在国内市场翻红的机会不成问题,但想要在国外翻红可谓荆棘丛生。
《花木兰》口碑扑街,刘亦菲还能翻红吗?
《花木兰》能否翻红取决于内容本身,至于刘亦菲能否翻红,我觉得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刘亦菲是实力派演员,演技还是还是为大家所认可的,很多人就是奔着她去的影院。
今天是迪士尼大片《花木兰》在国内上映的第一天。小编通过某观影渠道,已经先睹为快。目前该片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在国外该片口碑不错,但豆瓣评分却跌至4.8分。那么造成《花木兰》口碑扑街的原因有哪些呢,在国内还能掀起一股“木兰热”吗?笔者试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
(剧照:花木兰)
一、从《木兰辞》里追寻《花木兰》缺失的一些文化元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大背景描写的是北魏与柔然之间的一场战争。关于花木兰的传说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花木兰的事迹能传颂至今,南北朝的这首《木兰辞》当居首功。这是一首诗歌,诗中对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进行了简要且精炼的描述。
(花木兰的故事源于《木兰辞》)
北魏复国以后,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了五胡乱华的局面,历经五帝传到孝文帝时,在均田令等政策的实行下,社会经济得到发展,花木兰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出生了。
然而,北方游牧部落柔然已经立国一百多年,他们不断南下侵略,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柔然大战。所谓乱世出英雄,没有男神就一定会有女神,花木兰替父从军就变成了女英雄。
这里有个问题值得注意,花木兰属于本土文化,但此次拍摄方是迪士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对历史文化接续和传承上,可能会出现“夹生”的现象。影片《花木兰》的历史背景交代太少,给人有突兀的感觉,而且个人认为,影片对于主角和配角的描写,不是特别精当,细节上处理得还是很粗糙。
(剧照:替父从军之前准备待嫁的木兰)
例如,花木兰在军营十来年的军旅生活太过简略,不能说只为一场战斗就能把花木兰的形象给立起来,我觉得还不过瘾。再如,花木兰辞官回家后的描写,太过简单,对于这位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回家之后的描述不能仅仅是只言片语就把故事给交代了,我觉得处理得太草率。
影片要想在国内翻红,可能会更具挑战,毕竟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所以对于影片本身细节处理就会要求更高,口味也会更挑剔。
(剧照:巩俐饰演的反派人物)
二、《花木兰》内容本身是否有硬伤,是追求大片特效,还是反映复古情怀《花木兰》在国外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他们对于影片的立意、格调、特效、人物刻画及所要表达的主题,都已经很满意了,但毕竟中西方文化还有很大差距,可以说他们对于影片的内涵把握估计还是没有领略到精髓。
当然,花木兰的忠、勇、真贯穿了影片始终,包括最后皇帝在剑身镌刻的“孝”,这些美好的元素都在花木兰身上得到体现。加上好莱坞的制作特效,让整部影片充满了流行元素,可能在视觉效果上,他们会觉得影片制作是精良的。
(《花木兰》豆瓣评分)
换句话说,如果是国人带着孩子去观影,那么大人可能更为看重的是“替父从军”的情怀,而非花哨的制作镜头。传统的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影响国人几千年,也沉淀了几千年。忠、勇、真和孝,都是国人所尊崇的文化经典,尤其是孝文化,在华夏文明史里,贯穿始终,并被看得非常重,所以在这一点上,《花木兰》把控的很好,主题也比较鲜明,应该说,今天上映后,上座率会很高。
(剧照:花木兰海报)
三、不论是忠、勇、真、孝,还是巾帼不让须眉,价值导向没问题,就不失为一部佳作一部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很多因素。制片人在投资剧本的时候,也会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毕竟打水漂的买卖,谁也不会做。《花木兰》如果只在国外发行,无疑是亏本的, 毕竟影片本身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才是《花木兰》的最大市场。
既然这么定位,那么导演组就会充分考虑国人的口味和对传统文化的精细打磨,否则很难迎合第二波观影人群。整部影片大都是一线超强阵容,除了刘亦菲,包括李连杰、甄子丹、巩俐、郑佩佩等实力巨星加盟也给影片加大筹码。
(剧照:李连杰饰演皇帝)
如果说刘亦菲单枪匹马可能只会吸粉菲迷,但有了其他实力派大腕的加盟,使得整部影片在角色把握上,就会胜出一筹,所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不足。
《花木兰》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对于历史文化的重构和场景的再现,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整部影片来看,从小处着笔,从细节入手,加入了中国地域文化因素,使得影片充满异域风情。
(剧照:刘亦菲骑马舞剑)
结语: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汉姆雷特,但无疑都会带着一个“情”字去欣赏。
《花木兰》上映一路坎坷,本来2018年年底就可以上映,由于种种原因推迟到今年3月份,但由于疫情影响,电影又被推迟至今,可以说已经吊足了观众胃口,此次上映可谓水到渠成。还是大胆地预测一下,这部《花木兰》应该会取得很好的票房,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花木兰》口碑扑街,刘亦菲还能翻红吗?
近几年神仙姐姐刘亦菲的作品鲜少,这次好不容易在好莱坞大片中担任女主角,演绎真人版《花木兰》,原本吃到这么个大饼可以说是可喜可贺的好事,可没想到上映遇上了新冠疫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延期,加上因为疫情电影业本就不景气,票房预估将大打折扣,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真正让人失望的不是票房,而是电影本身。
北美上映后,口碑、票房一解禁,却没想到《花木兰》却没有吸引到北美观众,评价不高就算了,还有好多差评。本来还想着能借由这个机会成功打开好莱坞的大门,却好像在门外滑了一跤。不过目前国内还没上映,不知道中国的观众对于这部好莱坞叙事的本土故事会不会更感冒呢。
但我觉得靠《花木兰》挺难翻红的,之前刘亦菲的几部电影作品基本都是骂声一片或是评分难看,演技是一方面,机遇也是一方面。在刘亦菲身上,花木兰给人的印象甚至还是没有小龙女来得深,什么时候大家能在刘亦菲身上记住新角色,那可能就能翻红了。
《花木兰》口碑扑街,刘亦菲还能翻红吗?
- 《花木兰》日前已在外国上映,同期上映电影《信条》也在人们的关注之中,这两部电影上映之后评价褒贬不一!
- 对于《花木兰》来说,在中国未上映便遭遇滑铁卢的情况实属未见,但对其前期宣传工作来说,可谓下了大血本,各种宣传随处可见,在发布第一次预告片开始,人们对这部改编自中国古代传说的真人版电影早已期待!
- 还未上映,现在说口碑扑街未时尚早,而且据统计,花木兰在新加坡上映后就登顶了首日票房榜,可见在外国市场上很有吸引力!
- 现在说口碑扑街还未时尚早,另一方面,刘亦菲一直很红,单就与迪士尼合作,当上迪士尼公主,出演电影女主角,从早期《花木兰》定角到现在电影上映,所享受的各种宣传,你告诉我,这不红,什么是红?
《花木兰》口碑扑街,刘亦菲还能翻红吗?
前几天条友写了一篇《花木兰》的微头条观后感,点赞之余我给回复了一句:“看到是刘亦菲主演的我就不打算看了”。前天闺蜜约我看《花木兰》,我也以同样的理由回绝了她。
这两位看过的朋友反馈给我的意见总结成一个字——差!本来别具中国元素的《花木兰》成了不中不洋不伦不类的烂片,主角刘亦菲被诟病演技差的评论比比皆是。先前声势浩大的荷里活大片《花木兰》上画至今可以断定是一部失败的烂片,口碑扑街,主角被嫌弃。
刘亦菲成明早,十多岁便被光环围绕,“漂亮”、“盛世美颜”、“仙气”更被冠以“天仙”的称号。若没记错刘亦菲今年应该已经三十多岁了,年龄已是熟女,那些清纯动人的形容词在如今显然已有些不太适合。
作为女演员除了姣好的容貌,演技才是硬实力与在演艺圈站稳脚跟的能力。反观过去这十几年里刘亦菲出品的作品中都是花瓶角色,包括《花木兰》。从宣传海报上看无一不是刘天仙摆出的各种迷人造型与姿态,我们心目中的铁血花木兰去哪里?这部影片口碑差是必然的!美女固然吸引人,但看久了观众是有审美疲劳的,刘天仙演了十多年电影没有拿得出手的代表角色想翻红,恐怕很难!
冰语原创首发,感谢点赞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