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冬春会这么容易被华妃处死?
题目问的有点点问题,夏冬春并没有被处死,只是被打了个半死,是被华妃赏了“一丈红”!
一、
夏冬春这个名字,起的就比较悲催,春夏秋冬,偏偏缺了秋。秋,萧条、凄凉,人们常说,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也预示了她的命运。
作为新入选后宫的小主,她也是开局就被淘汰的那个,因为触犯了华妃娘娘,被赏“一丈红”:
“一丈红乃宫中刑罚,取两寸厚,五尺长的木板,责打其腰部以下部位,直打到筋骨皆断,血肉模糊为止。远远看上去鲜红一片,那颜色叫一个漂亮,所以叫一丈红!”
这顿刑罚下来,夏冬春不死也得少半条命,后半生基本是残废了,别说侍寝,能不能站起来都不一定了。
那么,夏冬春的被罚究竟是她咎由自取,还是说华妃此举背后另有隐情,难道华妃不怕皇后或者皇上怪罪吗?
要讲清楚这件事,我们得从皇上命令华妃一手操办选秀事宜说起,这也是剧中皇后跟华妃的第一次交锋:
大中午的皇后把华妃叫到了景仁宫,说话还很客气:
“这个时候叫妹妹来,打扰妹妹午睡了。”
其实皇后就是故意的,早上请安的时候不留她,晚上请安的时候不等她,偏偏大中午叫她来,就是借选秀之事,故意以权刁难华妃。
二、
当然,华妃也不是什么善茬:
“臣妾哪有娘娘这么清闲有福,不知娘娘召臣妾来有什么事?”
皇后说出了自己叫她来的目的:
“选秀已经到最后一轮殿选了,不知妹妹准备得怎么样了?”
华妃,我是你的领导,你这位属下,是时候给我汇报一下选秀工作进展了。
华妃也反讽皇后,别看你是我领导,但实权在我手里握着,毕竟选秀这种事是我全权负责,我掌握财政大权:
“这个中滋味,岂是旁人能知道的呀?”
随后,皇后开始“发坏”了,让剪秋给华妃一叠杜丹卷,但华妃让贴身侍婢颂芝去拿,随后便打翻在地。
其实很简单,华妃不敢吃皇后给的杜丹卷,原因也是我们看到后来的剧情才明白,当年华妃第一个孩子流掉就是因为吃了端妃送来的安胎药。
而颂芝是华妃的贴身奴婢,皇后如果处罚颂芝,就等于当面跟华妃撕破脸,到时候谁都下不了台。
随后皇后以颂芝为华妃陪嫁丫环为由,要派给她个干粗活的福儿的丫环,华妃是抵触不要的,但碍于情面不得不收下。
皇后很厉害,福子作为眼线派给华妃,不死,华妃以后一举一动都被监视,死了,正好以此为把柄,随时可以在皇上面前给华妃下眼药,阴毒至极。
三、
而选秀女,是皇后和华妃两派拉拢人员,重新平衡力量的最佳机会,在秀女们等在候选区的时候,就已经有八百只眼睛盯着她们了。
在候选区,夏冬春就出了名,出名的原因就是刁难安陵容。由于安陵容不小心把水泼到了她身上,又一听安陵容父亲是个八品县丞,一下子就趾高气扬起来,要安陵容下跪道歉。
甄嬛出头救了安陵容,也让夏冬春记恨在心,愤愤而去……
这些信息毫无保留地传到了华妃耳朵里:
“还未入宫就欺凌旁人的,本宫倒要会一会……听说选秀那天还有人拦她,是谁?”
后宫“扛把子”当久了,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威胁,夏冬春跟甄嬛双双成为了华妃监控对象。
随后安排住处的时候,华妃又听说了夏冬春还敢给教习姑姑脸色看,一下子火上来了:
“打发她去跟富察贵人住吧,本宫瞧她还能发横?”
同样,甄嬛也是华妃重点关注对象,听说她还被皇上赐了封号,皇后还故意给她安排离养心殿近的承乾宫。
华妃一怒之下把她发配到了最远的碎玉轩……
其实,华妃是中了皇后的计!
四、
表面上看,凡是皇后表现出赏识的,华妃都予以打击,实际上,华妃中计了!
先说甄嬛,皇后根本就不想把她安排到离皇上近的承乾宫,她这是借刀杀人。别忘了,当时雍正帝是想给甄嬛贵人位分的,是皇后予以阻拦:
“汉军旗有两个贵人,这样做会不会太过显眼了?”
皇后是从皇上那里看出来了甄嬛在他心中的地位,她又是见过纯元皇后的人,当然也明白皇上选甄嬛的原因所在。
这样一来,以后皇上问起来,怎么甄嬛住的那么远,皇后可以直接甩锅给华妃,本宫本来安排离皇上近的,是华妃故意给弄那么远的。
阴险!
一不小心又扯远了,解释清楚了皇后跟华妃斗争的背景,我们回到题目,为什么夏冬春会被华妃赏了“一丈红”?
如果说一开始夏冬春的行为让华妃反感的话,后面夏冬春的行为,那就真是作死了:
华妃几乎给所有秀女都送了礼物,唯独没给自己看不上的夏冬春送,为什么连甄嬛都送了,偏偏漏了夏冬春呢?
很简单,甄嬛虽然位分低,但是唯一一个被皇上赐了封号的,这个人是必须要拉拢的。夏冬春,选秀的时候,是皇上跟太后怄气,随手一指的,没有什么来历和背景,纯粹一个傻大个。
虽然甄嬛让华妃感受到了她可能会受宠,但不至于讨厌她,而夏冬春就不一样了。
五、
但夏冬春此时,还不至于让华妃记恨,但她随后做的一件事,就真得太没水平了。
由于夏冬春怠慢了教习姑姑,所以教习姑姑也就怠慢了她,没给她讲清楚华妃的实力。反之,甄嬛的教习姑姑,可是把宫里的势力情况讲的一清二楚。
本身夏冬春在家也飞扬跋扈惯了,这次受赏只收到了皇后的礼物,竟然没收到华妃的,一怒之下叉着腰在宫门口给送快递的太监周宁海打了个差评:
“华妃娘娘赏的东西再好,那也不如皇后娘娘的!”
一个还没侍寝过的小小常在,就敢直接挑衅宠冠后宫,且协管六宫的华妃?
等到了各方势力都聚集到皇后宫里时,皇后跟华妃的再一次交锋,也奠定了夏冬春的死期:
华妃再次迟到,不是不小心迟到,而是要故意看看皇上的这些新进后宫们的态度,显然,对夏冬春的考核还是不合格!
皇后都不敢说什么,你夏冬春却在底下嘀咕:
“这华妃这样声势浩大的,是做给谁看啊?”
做给谁看,当然是做给你看啊!
随后,面对齐妃的攻击,华妃反口讽刺齐妃人老珠黄,很久没见过皇上。然后就翡翠的问题发难,这好翠是越来越不多见了,其实就是讽刺这届秀女不行,自己还是会宠冠后宫。随后华妃讽刺皇后也人老珠黄,自己送她翡翠打扮一下,皇后反讽,我可是贵为皇后,可以戴东珠的,你可没资格戴哦。
六、
在皇后面前吃了瘪,华妃心里会高兴吗,当然不高兴啦,于是想起刚才夏冬春的嘀咕,开始说她打扮好看。
是啊,你打扮的这么好看,是不是想勾引皇上啊?
夏冬春蠢就蠢在这里,估计是想报华妃没赐她礼物之仇,说了句:
“这个是皇后娘娘赏的料子,今日觐见,嫔妾特意穿上!”
得,华妃心中的“一丈红”这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夏冬春自己往上套了,果然,没有几分钟,她们又遇到了。
这次的夏冬春故意向安陵容、甄嬛、沈眉庄发难,安陵容估计因为有了两个靠山在,胆子也大了一点,直接讽刺夏冬春“骁勇”!
这个笨蛋,竟然还沾沾自喜:
“我家家训向来如此!”
如果说之前,华妃还有所顾虑的话,现在的她已经确认了,这个夏冬春愚蠢且肤浅,家教又差,料定皇上不会喜欢这样的人,心中杀气骤起。
夏冬春还亲自送上了刀子:
“安答应她出言不逊,嫔妾只是想训诫她一下而已!”
华妃眼神中都有了杀气:
“难道皇后和本宫已经不在了吗?本宫都不知道,现在宫里已经是夏常在当家?”
就这样,夏冬春被赏了“一丈红”,难道华妃不怕皇上怪罪吗?
首先,华妃早就打听好了夏冬春的家世,其父亲不过是包衣佐领,是从四品官,他敢找刚被封二等公的年羹尧报复?
其次,她也早就打听好了,夏冬春入选秀女,纯粹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皇上并没有表现出喜欢她的态度。
再次,她是皇后的人,自己都再三表明态度自己是皇后的人,不赶紧拿下她立威,更待何时?
最后,夏冬春在宫里就敢动手打人,而且还讲训诫别人,这样的罪过,皇上不问罪她的母家就够给她面子了,华妃不过是替皇上、皇后管理后宫。
所以说,一个职场新兵蛋子,还没搞明白人物关系就盲目站队。别说对方不饶你,自己站队的那方,也会觉得这人太傻,不除,以后会连累自己的。
事实上,皇后听说夏冬春被打残废了,也不过说了句:
“夏氏不安分,发落就发落吧!”
于是,夏冬春成了第一个刚开局就送了一血的小主!
为什么夏冬春会这么容易被华妃处死?
夏冬春在宫外等候殿选的时候就出尽风头,真是好不威风,欺负安陵容小门小户、自恃家门显贵眼里就容不下别人,这样的人就算进了宫,假如学不会掩饰锋芒,必定会折损。
在夏冬春进宫以后,在同一届的妃嫔里作威作福也就罢了,这些总不至于上升到皇后和华妃的层次,奈何夏冬春一心唯上,而且眼里只有皇后,在皇后和华妃各自给新宫嫔送东西的时候,夏冬春站在自己家门口炫耀皇后给的料子,让周宁海听到了,从这以后,华妃就跟夏冬春结下了梁子。
新宫嫔参见皇后,华妃也给她们下马威,夏冬春在下面嘀咕,不尊重华妃,华妃更是看不下她。
最后,在她和甄嬛三姐妹在皇后宫外斗嘴的时候,她说自己骁勇世家,意思就是比甄嬛她们这些文官家里背景好,这话让华妃听到了,谁家功劳再大能大过年家,华妃心里就在骂夏冬春蠢,而且夏冬春伸手要打安陵容,这才让华妃抓住了把柄,嫌她没有规矩,赐她一丈红。
夏冬春就这么下线了。
夏冬春下线,皇后也不过问,对于这样一个蠢婢,皇后没有必要亲自下场撕华妃。皇后善于制衡,知道宫里要是有这么一个女人的话,肯定会鸡犬不宁。她有头风,也懒得管。
夏冬春刚刚进宫,没得宠幸,皇帝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这里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也能看出皇帝薄情,余莺儿和夏冬春,尽管余莺儿冒犯甄嬛、想要害死甄嬛,皇帝都没有想要杀死过余莺儿,因为皇帝念及倚梅园的情谊,总有“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情分在。
直到皇帝知道余莺儿是冒牌货之后,才决定杀死她。皇帝没有恩情。
这个夏冬春也没有什么和皇帝有交集的地方,宫里少一个聒噪的人,皇帝只会欣喜。
为什么夏冬春会这么容易被华妃处死?
夏冬春还没等见到皇上就被华妃赏了一丈红领了盒饭,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在还没有“作”的资本的时候就开始作了。
1 华妃知道即便将夏冬春处死,皇上也不会跟她生气。
选秀时虽然华妃并未亲自观看,但耳目众多的华妃自然知道皇上多问了哪个小主两句话,多夸奖了谁,也当然知道夏冬春只是皇上随手一指的人。华妃清楚夏冬春家世没法和年羹尧相提并论,皇上对夏冬春又没有明显偏爱,即使赏了一丈红皇上也不会为夏冬春出头。
2 夏冬春过早地“站队”。
夏冬春在华妃派去送礼物的人还没走时便大声夸奖皇后的礼物比华妃的体面,于夏冬春眼里,华妃再如何得宠也不可能越过皇后的位分,所以她觉得投靠皇后肯定没错,大概觉得自己首先应送去“投名状”,公开表达了立场。但她错在了还没有得到皇后的保护时便彻底得罪了华妃,明显是对华妃的霸道凶狠估计不足。若是华妃放过了夏冬春岂不是所有新小主眼里都只有皇后没有华妃了?
3 自己行为无状被抓住把柄。
若是夏冬春没错,即便是华妃想找茬也很难,偏偏夏冬春早早得罪了一批人,连教养嬷嬷都不愿好好教她,所以才会出现在向皇后请安时交头接耳、在御花园动手打人的情景。华妃急于在新小主们面前树立威信,正需要杀鸡儆猴的时候发现了夏冬春这个送上门的错处又岂能放过?况且夏冬春明显违背宫规,华妃处罚合情合理,这样即便没有嫌隙,夏冬春也必然会受到惩罚的。
4 偏偏是欺负了甄嬛的姐妹
夏冬春若是和其他小主起争执也许处罚会轻一点,但是偏偏是甄嬛的姐妹。华妃知道皇上喜欢甄嬛,此时华妃对甄嬛的心理是:希望甄嬛又尊敬她又惧怕她,所以华妃是要在甄嬛面前显示自己权力的,暗示甄嬛“我要是想修理你也轻而易举,你最好乖乖听话”,而且这次处罚夏冬春也是华妃向甄嬛的一次示好。华妃性情高傲,不会刻意拉拢甄嬛,但这次帮甄嬛解了围也减少了甄嬛过早投靠皇后的概率,于华妃而言刚刚好一箭三雕。
为什么夏冬春会这么容易被华妃处死?
夏冬春就是我们常开玩笑说的活不过三集那类人,可能都不一定能活过片花。究其原因可能有四。
第一、夏冬春性格太过张扬。不知道天子脚下要小心收敛,选秀的时候因安陵容不小心弄湿了她的衣服,她就不管不顾大闹一番,太过张扬,还未入宫就早早成了各宫关注的焦点。
第二,夏冬春智商情商双商不在线,甄嬛传中有一个细节,教引姑姑本是去教夏冬春宫中礼仪的,倒是被夏冬春好一顿说教,华妃娘娘直接传旨教引姑姑不必认真教她,想必这些教引姑姑在宫中待了多年,即便没有华妃的授意,教引姑姑也不会认真教夏冬春,这样一来,夏冬春自然不清楚皇后虽入主景仁宫,华妃娘娘却是一宫独大,家世显赫,连皇后也奈何不了。夏冬春入宫巴结皇后,得罪华妃娘娘是必然的。
第三、华妃要在新晋的小主面前立威。一方面夏冬春公然说华妃娘娘送的东西再好也不如皇后娘娘赏的,这就触犯了华妃的底线。另一方面要让甄嬛等一批新人明白,皇后虽是六宫之主,华妃倒是手握协理六宫之权,杀伐决断全凭她个人喜好,大有立威之意,果不其然,陵容吓的战战兢兢,甄嬛称病避其锋芒。
第四、说到底后宫看的还是母家的实力。夏冬春只能说是出身还不错,所以打小养成了骄纵的毛病,入宫后还不知道收敛,用颂芝的话说,夏家这样的人给年家提鞋都不配,可见出身加上自身性格决定了夏冬春的命运。延伸,可能夏家不是年党一流,所以华妃处治夏冬春丝毫无所顾忌。
夏冬春名字三个字占了夏、冬、春三季,唯独没有秋,却因一丈红死在秋天,焉知不是一种讽刺,一命呜呼。
喜欢的朋友可以相互关注。
为什么夏冬春会这么容易被华妃处死?
说到夏冬春,让我先笑一会!从出场到下线才用了两集。夏冬春是被华妃赏了“一丈红”,下肢残废被打入冷宫,结局可想而知。她是包衣佐领夏威的千金,身材高挑,长得漂亮,唯独没有长脑子。华妃为什么轻易就把她打发了?用颂芝的话来说就是“夏家在我们年家面前,连提鞋都不配!”可连两家地位悬殊,华妃打发了她,没人可以说什么。华妃要除掉她的理由:
夏冬春有可能是潜在的威胁在选秀的时候,皇上看了一批又一批,非常不耐烦,也选不下好的。在太后的提醒之下,皇上降低了要求,随手一指,便指向了夏冬春。公公念完夏冬春资料,皇上说这个名字很有趣。华妃也听说这件事了,担心以后皇上会很宠爱这个夏冬春,也听说夏冬春不听教引嬷嬷嬷嬷的,就让人把她安排在富察贵人的住处,让富察贵人压着她。
夏冬春是皇后的人夏冬春是个没心机的人,大大咧咧的,她一开始就宣扬自己是皇后的人。在小主入宫的时候,各宫娘娘都要给赏赐,华妃宫里的江福海送完刚出门,夏冬春就大声说:“到底是皇后娘娘,赏的东西就是比别人的好!”这不是很明显告诉别人,她是皇后的人!华妃当然要除掉死对头的队友啊。
夏冬春张狂,不守规矩一开始入选,夏冬春就不给教引嬷嬷好脸色,所以她也没学到宫里的规矩,进宫以后更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走起路来也是大摇大摆。她还欺负弱小的安陵容,当着众人的面要打安陵容的耳光,华妃即使制止,华妃的气场相当强大啊,她说:“今年的枫叶好像不够红啊!”没错,就是要用夏冬春的血来染红。华妃赏了一丈红,一来展示自己的威严,二来除掉皇后的队友,真是一举两得。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说话做事,都要谨慎,更可况是在人心复杂的皇宫,夏冬春的结局是咎由自取。
为什么夏冬春会这么容易被华妃处死?
华妃虽没有处死夏冬春,却赏了她一丈红,何为“一丈红”?取两寸厚五尺的板子,责打人腰部以下位置,不计其数直到打到人筋骨尽断血肉模糊为止,远远望去鲜红一片,故曰“一丈红”。
华妃赏赐的一丈红虽不致死,却在也成不了人,只能如废人一般苟延残喘。
夏冬春一出场就注定她没分量,镜头拉到选秀当天,秀女都在宫外等候,安陵容不小心把茶水撒在夏冬春身上,夏冬春先询问了一下安陵容的家世,得知安陵容是小门小户出身后,开始张狂跋扈不依不饶,硬要安陵容跪下并磕头道歉,这一举动被有心人看在眼中。
之后看到皇上坐在那闷不作声,太后一脸严肃,皇上本无意选秀,太后劝谏皇上子嗣要紧,儿子拗不过妈最终妥协,看着秀女们的姿色,皇上属实提不起兴趣,为了给太后交代顺手指了刚好觐见的夏冬春,看着身着艳丽又举止轻浮的夏冬春,太后满脸不屑,皇上尽显敷衍。
入选后公公领着教引姑姑前去夏家教宫中礼仪,夏冬春一家摆架子不收敛,正巧华妃说“也不必姑姑费心教了”,可想教引姑姑也没有指点太多,任由其自由发挥,让夏冬春认为皇宫还跟自己家一样,张嘴便骂、抬手便打。
初入宫中夏冬春和安陵容、富察贵人住在一起,夏冬春日常讥讽安陵容,攀附富察贵人,而后皇后和华妃赏赐个宫东西,无脑的夏冬春当着周宁海的面,直言“华妃娘娘的东西再好,也不如皇后娘娘的”这话传到华妃耳边,自然被华妃记恨。
夏冬春的蠢钝不仅限于得罪人还不自知,且目中无人似的急于站队。
在悄无声息地得罪华妃后,还在背后议论“这么大阵仗是做给谁看”,结果是无一人与她搭话,在自圆其说一番后还不知自保,看不懂她人脸色,也不懂掩饰锋芒、审时度势,出了皇后宫门后又嘲笑沈眉庄和甄嬛左右逢源,言语间尽显轻浮。
安陵容顺势“恭维”夏冬春骁勇,听到这话夏冬春不恼反喜,丝毫没听出讽刺的意义,从这能看出夏冬春在家书读的也凑合,居然听不懂别人是夸还是骂,最终醒悟过来伸手就要打安陵容,却被周宁海拦截。
自此还不知自己大祸临头,直言要教训安陵容,殊不知华妃最在意权力。
一个刚入宫还未侍寝的常在就可以随意教训她人,这眼里还有自己在吗?还真如华妃所言“本宫与皇后都不在了吗?竟不知这后宫要夏常在当家”,最终夏常在折在华妃手中,事后也无人怪罪,可见华妃能处置也可以处置犯了错的妃嫔。
华妃当时正值盛宠,哥哥年羹尧在前朝也备受关注,连皇上太后都要给她几分薄面,更不说空有皇后头衔的宜修,而且夏冬春确实犯了大忌,不知深浅冲撞华妃,故华妃拿她开刀是必然。
华妃处置夏冬春一举两得,不仅杀鸡儆猴对甄嬛等人做出警示,还顺势打压皇后,间接警告皇后一党,盲目站队是要早早领盒饭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