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少有历史剧是讲元朝的?

经常看见清,三国、唐的等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是历史剧?

历史剧其实就是以某一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蓝本,加上艺术渲染,情节虚构来反映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百姓生活,剧情要有戏剧性,符合大众审美观,关键是一些大的历史背景不能胡编乱造。

有人说,元朝的电视剧也有很多啊,比如《倚天屠龙记》不就是讲明教首领张无忌反对元朝统治的吗?

这?这是武侠剧啊,不属历史剧,要真有那么厉害的屠龙刀,那么厉害的乾坤大挪移,早统治世界了……

那么回到题目,为什么很少人碰元朝的历史剧?

其实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不管我们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元朝终归是一个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它与其它外族侵略不同点就在于,这个国家寿命较短,入主中原不到一百年就被赶跑了,所以自始至终并没有被汉文化同化。这一点并不同于清朝,清朝是全盘接受了汉化,也提出了满汉一家亲的主张,不管它目的如何,确实是有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而元朝是唯一一个明目张胆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大一统国家,汉人地位最低。而且元帝国(包括四大汗国)疆域地跨欧亚大陆,使用汉字的仅中原这一小部分。所以当时关于接受不接受汉文化,元朝内部也争论不休,直到被明军赶走,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更重要的是元朝存在时间太短,重武轻文,对历史编撰也不太注重,再加上元末农民起义的缘故,基本就没留下多少像样的史料记载,没有这些文字记载,对于后人创作剧本来讲,也就缺乏最基本的灵感来源。

而且这是一个敏感的朝代,现在还有蒙古国在,剧本写起来也就非常容易踩雷,那么我们抛掉政治因素,单纯从电视剧的角度和观众的角度思考,又有哪些绕不过去的点呢?

首先,提到元朝我们就绕不过去成吉思汗,他建立的蒙古帝国,忽必烈继承大汗之后,建立元朝。而中国汉文化最发达的宋朝,就是被元朝干掉的,不是有文章讲崖山之战后再无中国吗?

那么拍元朝的历史剧,必然逃不过跟宋朝的战争,那么编剧该怎么编呢?到底是站在蒙古这边的立场上,还是站在宋朝的立场上?毕竟是历史剧,不可能逃避这个问题,没有正义为主线,会感觉不伦不类。

虽说元朝疆域比较大,但经济发展方面其实不如南宋,元朝倒是吸取了很多汉文化中的糟粕,诸如投下制、人殉的黑色政策。这些东西拍出来能不能过审先放一边,文化营养太少,中国导演总不能因为批判它才拍它吧?我们毛爷爷也曾经说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虽说战争是历史剧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但是失去正义的战争,或者篇幅过多的战争,也就失去了历史剧所表达的蕴意了。

其次,就算我们能过被侵略这一关,接受现实,那么还有几个问题无法规避:

前面也讲到了蒙古人特别能打,也确实如此,流着成吉思汗血液的子孙,打遍天下无敌手,不是在干仗,就是在干仗的路上。可惜有几个地方却成为蒙古帝国永远的痛,一个是攻打日本,一个是攻打缅甸或其他东南亚国家。

日本或许有如神助,几次神风干掉了蒙古大军,后来二战时期成立的神风敢死队,也是以这个事例基础的。可是要知道,我们的抗战神剧可是一直霸占电视屏幕,什么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被侵犯女神灵护体啊啥的,这样看起来才爽。如果拍出蒙古大军进攻日本被神风弄得几乎全军覆没的剧情,势必触动老百姓敏感的神经,小日本何德何能,连上天都帮他?

基于这方面考虑,本来宋朝就被元灭的,被元统治后,还被日本恶心一下,这不符合老百姓的看剧标准。

最后,如果说元帝国下的人们平等相处,大家都认同汉文化,这还说得过去,可惜在元朝一共分四个人等:

第一等人是蒙古人,这毋庸置疑,毕竟是他们这个民族打下的天下;第二等人是色目人,主要是指西域或者契丹等人;第三等人是北方的汉人,比如被征服的金国人,契丹、女真等;第四等人是南人,也就是最后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因为他们是最后投降的,所以归类到最低。

那么拍元朝的历史剧,到底想展现贵族的生活呢,还是想展现老百姓的生活?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拍蒙古贵族的生活,我们不感兴趣,也缺乏史料支撑,拍的不伦不类,不如不拍。拍老百姓的生活,那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谁愿意受虐呢?

电视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传媒功能,前提是必须有市场,一个冷门朝代,又没有多少名人轶事,拍出来看的人少。毕竟都是以利益为追逐目标,也不乏为了情怀而拍片的导演和投资人,但毕竟是少数,谁会去抱着必死的决心碰这个题材呢?

即使是明朝这个汉人统治为主的朝代,十年前拍了一部《大明王朝1566》,虽说现在评分排到第一名,可惜收视率太低。人们不感兴趣,没有市场,也就没有人会去尝试,这也导致了当初定下的《大明王朝1587》迟迟没有动静。

有人说,清朝也是满人统治汉人啊,怎么有那么多电视剧?

刚才也提到了,清朝是全盘接受汉文化的朝代,即使后来退位,也融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现在56个民族大团结,也不能否认清朝的功劳。

清朝剧集很多是言情剧,或者宫斗剧,这种剧情有看头,有意思,试想一下,拍蒙古大汉扭扭捏捏搞对象,跟《还珠格格》似的动不动亲嘴,怎么就这么别扭?再说宫斗剧,怎么斗?有相关资料吗?毫无疑问,没有!

而且,清朝离得较近,存有大量的史料,加上康熙帝、乾隆帝统治时间足够长,国家也算太平。自然就有大量的艺术作品问世,再加上国家有意识地在推进这种剧集,也就好理解了。

不过如果真的有导演拍出了元朝电视剧,我想,还是值得一看的,不管爽不爽,挑挑毛病还是可以的。

为什么很少有历史剧是讲元朝的?

第一,时间短,历史记载没那么详细。第二。统治太血腥,对汉族太压迫,汉族地位太低。第三,是被统治者,现在还有蒙古国的存在,不好意思

为什么很少有历史剧是讲元朝的?

因为有蒙古国在。

为什么很少有历史剧是讲元朝的?

很少看到原因是元朝历史剧很难拍,尤其是那些皇帝的名字很难记,这个朝代大都是皇族内部斗争激烈,在忽必烈一朝还算可以有的说,可是到他之后皇帝换得频繁,大都是宫廷斗争,尤其是牵扯到汉制的敏感方面的事。

在忽必烈以前,不叫元朝,而叫大蒙古国,皇帝是大汗很单一,国都还没在咱们中国境内,在今蒙古国额儿德尼昭离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不远。虽然有零星一些汉式宫殿比如万安宫和居民房可是属于草原式政权,在另一边还有象征回回的寒迦察宫,在就是大部分是蒙古包还代表大汗的金帐,恰恰蒙古大汗不喜欢住这些房屋式宫殿而大部分时间在蒙古包度过,由于离中原偏远,没有史书记载的习惯,所以大蒙古国历史很欠缺,几乎是空白。在《元史》,《蒙古秘史》只简简单单的说了一些,其后主要讲元史,所以历史严重空缺,也是难拍的原因,故事通过编造想象没有依据,一部电视剧也很难被拍出,称的道上是历史剧,所以元朝历史剧很少看到。 再加上意识差异,没有清剧那样贴近寻常百姓,皇帝微服私访,满汉全席。而蒙古的元朝恰恰却民族等级严重,在中央高层,主要是色目人在元朝皇帝转悠,他们哪能和民间接触。这也正是拍元朝历史剧的缺陷,往往涉及敏感话题的剧情是很难拍出的,只有避讳。

元朝是一个拥有欧亚的世界帝国,主要站在战争层面来说,频频发生,不但有欧洲,西亚,南亚,包括敏感的宗教话题。所以元剧有故事情节单位很少只是写战争类的空架子支撑者,历史短也是重要原因。

还有一点历史原因,现在蒙古国的存在,让元剧也很难拍,在元剧中不止有汉语还有蒙古语,因为这也是特色,不论怎么说,元朝历史剧不是很少拍,也有,而且是经典之作,他们往往用巧妙手段神笔之作构筑了一部经典。

所以元剧不是没有,也有,像最具代表的巴森版《成吉思汗》那可是把成吉思汗一生拍得最活灵活现的电视剧,值得一看。其次还有《忽必烈传奇》,也不错,还在美国得了电视剧奖,虽然真正历史很少但却接近历史原型,像后来的新版《忽必烈》,除了中国以外还有最近美剧《马可波罗》,只是全部都说的是英语,服饰建筑和故事情节方面比较偏远,可是已经算可以了。不止如此还有我们经常看了几版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最近新拍的《倚天屠龙记》也一部分讲元朝,只是很少而已,所以这些元剧虽然少却很精。

为什么很少有历史剧是讲元朝的?

成吉思汗闹腾的时候,南宋还好好的,因此和汉族没有什么事,他死后四十多年,南宋才亡;忽必烈建立元,民族压迫空前,可以说是一部民族压迫史,有什么可写的……

为什么很少有历史剧是讲元朝的?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从中国割据出去了。如果还在版图内就不一样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