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推倒了五庄观的人参果树,镇元大仙听说后为什么不着急?

镇元大仙早就知道人参果树不重要啦,他早已找到了更好的方法!

一、

我们先来看看人参果到底是一枚怎样的果子?

按照书中的描述:

“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

如果仅仅是静态的,也不会让人很疑惑,关键这玩意能动,后来孙悟空去偷人参果的时候:

“点头晃脑,手脚乱动。”

而当人参果被打下来之后,却不能久放,因为清风明月吃人参果的时候明确说明了:

“那果子却也蹊跷,久放不得,若放多时,即僵了,不中吃。”

这也就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人参果其实是有灵性的,在树上的时候是活的,摘下来后没多久就会死亡,随后僵住。正因为人参果有这样的特性,才让唐僧不敢接受,因为在他眼中就是三朝未满的婴儿:

“胡说!胡说!他那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

唐僧也必然见过刚出生的孩子,拿刚出生三天的孩子比喻人参果,也表明果子每颗足有五六斤重,确实跟婴儿十分相像。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难道人参果树地下藏着很多冤死的婴儿?

还是说我们从小看的动画片《葫芦兄弟》跟《西游记》同出一辙,原来孙悟空他们吃的就是还没成熟的人参娃?

二、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回过头来先看看清风明月的年龄问题:

这俩小仙童一个一千三百多岁,一个一千二百多岁,这个岁数还是挺奇怪的,要知道在西游世界有一种设定,这个问题还是吴闲云大师提出来的,那就是三灾害命规定。

不管是神仙还是妖怪,每五百年都会遇到三灾降临,第一个五百年是雷灾,只要会变化之术就能躲过。第二个五百年是火灾,这火是阴火,从体内生出,一般的人躲不过,所以西游路上很少有妖怪活过一千岁。第三个天灾是风灾,更是恐怖的存在,几乎无人能躲过去。

推迟这三项灾难来临,目前可知的方法就三个,一个是吃蟠桃,一个是吃人参果,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推测的金蝉子肉。

而对于一千多岁的清风明月来讲,他们必然是躲过了第二次天灾,那么他们是怎么躲过去的呢?

难道他俩吃了蟠桃?

不是,西游记中有记载的镇元子可能参加过一次蟠桃大会还是一万年以前,还是从沙和尚嘴中说出来的,至于是不是镇元子参加的,还不一定:

“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

而前面孙悟空看管蟠桃园时曾询问七仙女,蟠桃大会都请了谁,七仙女回了一大串神仙名单,其中并没有镇元子。

显然五百年之前,清风明月是没吃到蟠桃的,难道他俩吃过人参果?

搞笑吧,人参果将近一万年才成熟一次,上一次成熟他俩在哪还不知道呢,难道他俩吃过金蝉子肉?

那更不可能了,镇元子上次去西天佛家,金蝉子还活蹦乱跳的,还给他敬茶呢,而且如果清风明月吃过金蝉子肉,又怎么会纳闷镇元大仙要给唐僧人参果吃呢?

三、

我们再看五庄观的土地和地理位置:

孙悟空去偷人参果的时候,由于操作不当,结果掉落一颗,一不小心就进了土地,他一怒,喊出了五庄观的土地:

“这果子是树上结的,空中过鸟也该有分……怎么刚打下来,你就捞了去?”

孙悟空提到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过鸟”,在他的理解中,五庄观又没有用网罩起来,过路的鸟都能来吃,他怎么不能吃?

土地说了一句话:

“这宝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个鬼仙,怎么敢拿去,就是闻也无福闻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是地仙之祖镇元子的宝贝,别人闻都不敢闻,别人不敢闻。可那毕竟是人,万寿山的鸟难道也不敢来吃吗?

这就要涉及到五庄观的地理位置了,五庄观东边就是八百里流沙河,三千弱水深,鹅毛都浮不住,更是毫无生机。北面就是白虎岭了,白骨夫人的所在地,所到之处,白骨累累,没有活物。

所以,鸟根本就飞不过来,如果真能飞过来的话,那么白骨夫人也就不费尽心机吃唐僧肉了,变只鸟飞过来偷吃个人参果都比那容易。

那么五庄观所处的万寿山,难道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其他生灵出现?

答案是肯定的,之所以,没有生灵出现,就是因为五庄观的土地非常特别!

四、

我们再回到孙悟空跟土地的对话中:

“大圣方才打落在地,他即钻下土去了。这个土有四万七千年,就是钢钻钻他也钻不动些须,比生铁也还硬三四分,人若吃了,所以长生。”

所有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参果树下面的土地,这块土地非常坚硬,连孙悟空的金箍棒都毫无办法:

“我这棍,打石头如粉碎,撞生铁也有痕,怎么这一下打不伤些儿!”

通过原著可以知道,这块土地除了人参果树的树根可以钻个洞以外,其他的任何武器都不能挖出一丁点土地来。而且这个土地神也讲了,人若吃了,所以长生,他所谓的吃,可不仅仅是指吃人参果哦,更可能是指这块土地,人参果长寿的原因就在这块土地上。

而人参果树的树根是在天地未开之际就产生了,仅此一根,如果有多根,也就有多棵人参果树了,这不同于蟠桃树:

“不是玄都凡俗种,瑶池王母自栽培!”

蟠桃树可以通过王母娘娘栽培的,按理说人参果树也可以栽培,最起码人参果掉落后,应该长出一棵小人参果树才对,可惜并没有!

由此我们引出西游世界又一大定则,那就是能量守恒定则:

不管妖怪啊,神仙啊,变什么,都是假的,时间一到就恢复原样,比如孙悟空的毫毛。而比丘国国王贪恋美色,他就要付出健康和寿命的代价;白骨精要想续命,那么她就得夺取其他人的寿命;即使是倩女幽魂中的黑山老妖啊,3D肉蒲团中的超级人妖啊,笑傲江湖里面的任我行啊,都遵循这个原则。

反馈到西游记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五庄观的土地告诉了孙悟空:

“这个土有四万七千年!”

跟人参果的功效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这个土地通过人参果树不断吸收周边的生灵,束缚在这片土地里,这才让这片土地有了长生不老功效。而生灵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的灭亡,这也是五庄观附近了无人烟的原因所在。

而人参果就是没有成熟的妖仙,每一个具备四万七千年寿命,镇元子决不能让他成熟,成熟了就失效了,死了也失效了,只有不成熟的时候摘下来,才让这些寿命束缚在人参果内,吃了才能长生不老。

而人参果树不过是一个提取器,提取这片土地的生灵,显然镇元子的袖子也具备吸收生灵的实力,他就是利用这项技术,成功的吸收了这片土地生灵,完成了清风明月续命问题。

这就是镇元大仙面对人参果树被推倒,不急不恼,清风明月都哭的不行,他还劝呢:

大仙闻言,更不恼怒,道“莫哭!莫哭……”

这就已经证明,他早已修炼成功吸星大法,摆脱了人参果树的束缚,可以随时吸收土地生灵,这才是人参果树的终极秘密!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不喜勿喷)

《西游记》中,孙悟空推倒了五庄观的人参果树,镇元大仙听说后为什么不着急?

镇元大仙在《西游记》中是个地位很高的神仙,虽然人很低调,但是在整部《西游记》中其江湖地位都是数一数二的。镇元子乃地仙之祖,人人朝奉的三清四帝九曜都是他的晚辈、故交等,福禄寿三星对他也礼让有加。

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中,观世音评价镇元大仙:“……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让他三分,你怎么就打伤他树!”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中,福禄寿三星这样评价镇元大仙与自己的等级差距:“你这猴儿,全不识人。那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

道童们本事不济,奈何不了偷吃人参果又推倒果树的孙悟空。镇元大仙就亲自出面,两次将畏罪潜逃的唐僧师徒用袍袖锁拿归案。

占着理的镇元大仙雷厉风行,但是他在为果树报仇这件事的处理上颇为娱乐化,并没有让事情走极端,也就是所谓他对人参果树被推倒并不着急。镇元大仙抓住唐僧四人后,先是让道童鞭打唐僧,理由是唐僧作为师父管教不严。孙悟空便以偷果吃果推倒果树都是自己、与唐僧无关为由要求替师父挨打,镇元大仙应允了孙悟空,还夸他有孝心。其实镇元大仙何等明白,孙悟空是在太上老君炼丹炉里都待过的灵猴,拿鞭子打就和挠痒痒一般,属于象征性而无实效的惩罚。这种仅仅给自己人出空头气,却伤不到敌人分毫的事情,镇元大仙为什么还要去做呢?这就不能不说镇元大仙在对待孙悟空的问题上还是有着长远目光的。自己的团队和孙悟空这等泼皮公司唱对台戏,如果真的斗狠伤了孙悟空的面子,这泼猴必定怀恨在心,重蹈大闹天宫的覆辙也未可知,相对来说推倒果树倒还是孩子气的小事一桩。就算严惩了唐僧师徒给人参果树报了仇,但日后孙悟空必定会搞出其他幺蛾子报复。镇元大仙得罪圣僧团队,这对五庄观的长远发展不利。

因此镇元大仙明着要打唐僧,其实都是在给孙悟空表演孝心创造机会。等猴子开心了,万事就都好办了。任孙悟空撒欢胡闹一场后,镇元大仙自己提出了解决办法:要孙悟空救活人参果树,此事就可罢休。

而且镇元大仙早就料定孙悟空会搬来观音菩萨这个救兵搞活果树,自己当然不着急心疼果树损失了。

按理说推倒人家的树,把树救活赔礼那是天经地义。孙悟空救活果树,镇元大仙也有理由把唐僧师徒撵出门去。但是镇元大仙深谋远虑之处就在这里,他的条件是让孙悟空救活果树,等救得活后再与他结拜兄弟。镇元大仙想救活果树只是个借口,他真正想要的是和孙悟空结拜兄弟。其实从五庄观和花果山的通碑对联就能看出镇元大仙与孙悟空在冥冥中早有缘分。五庄观的对联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花果山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由此可见,镇元大仙与孙悟空的八拜之交,在前文早有伏笔。这样的话五庄观和唐僧师徒两支水火不容但各具特色的团队就成了合作关系,镇元大仙配合着完成八十一难中的其中一难,双方都能在彼此身上得到好处,何乐而不为呢?促使镇元大仙这么做的,还是五庄观会在这件事上得到比唐僧师徒更多的利益。因为孙悟空外出求救树仙方,必定劳动几尊神仙社会的巨无霸。通过后文我们知道,因为人参果树这件事,镇元大仙不但与唐僧师徒化敌为友,与未来的斗战胜佛结为兄弟,还宴请了福禄寿三星及南海观音这些神仙体系中很有分量的人。镇元大仙也算是修身养性之神,和出了名爱闹事的孙悟空结拜算怎么回事?镇元大仙看中的还是“熊孩子的家长”——即孙悟空背后的观音菩萨。人参果事件的巧妙处理,为五庄观和镇元大仙自己扬了名,活动并巩固了极有分量的人际关系,果树也完璧归赵。镇元大仙仅仅用十几个人参果待客,破了一口大锅,演了一出戏,但是他却赢得了这么多社会上的各色朋友青眼有加,在圣僧取经路上完成了他要扮演的角色,对各方都有交代,镇元大仙是赚大了。孙悟空求救树仙方期间,镇元大仙好生款待唐僧,这一点也耐人寻味。因为唐僧是作为人质留在五庄观里,镇元大仙把他关进牢房才符合逻辑。但是他如此客气,好茶好饭伺候,足以证明镇元大仙早就筹谋利用孙悟空的本事为自己和团队谋求福利,唐僧是五庄观团队潜在的合作对象,镇元大仙的礼遇自然是为将来埋下和解的种子,肯定怠慢不得。经过镇元大仙这一番运筹帷幄后,原本势同水火的五庄观团队和唐僧师徒团队不打不成相识,两家合了一家。众人皆欢欢喜喜,俱成长生不老仙,还拉拢了佛道两家的关系。微信公众号:故纸堆间

《西游记》中,孙悟空推倒了五庄观的人参果树,镇元大仙听说后为什么不着急?

以上说的都正确?

《西游记》中,孙悟空推倒了五庄观的人参果树,镇元大仙听说后为什么不着急?

镇元子是西游记中的另类神仙,神通广大却不为人知,除了仙佛两界的高层领导清楚,别的神仙罕有人了解他的底细。

他的实力究竟如何,似乎很让人费解,虽可秒杀孙悟空却仍是“地仙”之身,根据神仙五品的序列“天地人神鬼”,镇元子应该实力不强才对,可人家偏偏能与三清四帝是故交,此是疑点之一。

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镇元子竟不见丝毫恼怒,此是疑点之二。

唯一的解释就是镇元子确实有不弱于天尊的能力,自有手段医好人参果树,所以听说孙悟空推倒了果树也不着急。

天地间唯一的灵根“人参果树”就掌握在镇元子手中,此等异宝若说无人觊觎绝难令人相信。

但是镇元子接到元始天尊简贴后仍毫无顾忌的带走所有的门人子弟,只留两个绝小的清风、明月看家,看似狂妄,实则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因为所有觊觎人参果的仙佛神魔人等皆被镇元子消灭掉了。

有人说镇元子地位尴尬,四处找门路,跑去参加佛教的盂兰盆会,到弥罗宫旁听元始天尊的混元道果,与蓬莱岛福寿禄三仙厮混。甚至还托海外诸仙拿人参果向王母祝寿。

但是只要是了解道教典籍的朋友应该清楚,元始天尊讲课的弥罗宫不是一般的地方,是玉皇大帝统御三界万千仙佛的办公所在,弥罗宫最高殿乃是凌霄宝殿,寻常人等岂可擅入。

元始天尊在弥罗宫向众仙讲授混元道果,有资格列席的都是在天界有头有脸的大佬(甚至也包括玉帝),而镇元子竟能带着所有的门人子弟去弥罗宫交流旁听,这身份这能耐能是一般人吗?不敢说媲美三清四帝,但绝不亚于五老。

再说镇元子被称为“地仙之祖”,翻遍《西游记》称“祖的”也只有道祖、佛祖、荡魔祖师等寥寥数人而已,镇元子历来低调行事,没有逆天实力断不会自吹自擂。

《西游记》中,孙悟空推倒了五庄观的人参果树,镇元大仙听说后为什么不着急?

镇元大仙本是一器官,常到王母的蟠桃会吃桃,悟空偷吃大仙的人参禁果,却被骂的狗血喷头。气急败坏的猴头。推倒了人参果树。断了镇元大仙的香火。大仙早知道只有悟空才能救人参果树,悟空请来观世音菩萨洒上仙水救活了人参果树,续上了人间香火

《西游记》中,孙悟空推倒了五庄观的人参果树,镇元大仙听说后为什么不着急?

镇元大仙能得到元始天尊的简帖,带着徒弟去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混元道果,地位与实力不容小觑,并且朋友也很多。能与镇元大仙成为朋友,一般也都是大仙,各个本领不凡,更是蟠桃盛会的常客,这一点在沙和尚偷吃人参果时有提到。

原文如下:

沙僧见了道:“是人参果。”行者道:“好啊!你倒认得,你曾在那里吃过的?”沙僧道:“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见便曾见,却未曾吃。哥哥,可与我些儿尝尝?”

镇元大仙既然那么厉害的一个人物,并且已经占有人参果树这么多年,自然知道有谁能救活人参果树,实在不行,自己去找人帮忙就行了。

此外,镇元大仙与唐僧的前身金蝉子有久交,多少有点香火情,样子还是要装一下的。

知道孙悟空背后有人,能找来人帮他医好人参果树,自然也不用担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