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多次遇难都没有去找菩提老祖,为什么在他推倒人参果树后却想着去找师傅?

我们知道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多次遇难,也多次求众神仙,虽然他回花果山时,菩提老祖与他断绝师徒关系,但是在他推倒人参果树后却不顾师傅告诫,去求师傅帮助,这一次,他怎么会想着求师傅帮忙了?

咳,怎么说你呢?一个简单的问答几十个字,就被你说的漏洞百出,举几个例子:

首先关于“遇难”一词的解释:遇难是指因为各种灾难而导致死亡。

孙悟空多次死亡以后,都不去找谁谁谁,这本身就是病句啊,他去地府找?他还能死好几回?

其次关于“菩提老祖”这个词在整部西游记中并没有出现,出现的是“须菩提祖师”和“菩提祖师”,还没有老祖这个词,而且老祖的意思是指对道教祖师的尊称。

也就是说,能称呼老祖的只能是三清的师父,也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父,不过他们的师父只出现在《封神演义》中,不能作为《西游记》的论述资料。

但用老祖称呼须菩提祖师,是错误的,除非须菩提是太上老君的师父,才可以,这在西游记中无法验证。

当然里面还有一个关于“师傅”和“师父”的用法,这也是完全不同的,须菩提祖师作为孙悟空的授业师,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必须是“父”字。而师傅往往用在尊称上,汽车司机、修鞋师傅、岁数比你大的同事等,都可以这样称呼。

另外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原著中孙悟空从来没有去找过菩提祖师,即使在推倒人参果树以后,这个剧情是86版西游记硬加进去的剧情,也是为了突出孙悟空的无助和无奈,可以说是86版西游记在五庄观一集的点睛之笔。

等到最后他找到观音菩萨的时候,观音菩萨还怪罪他不早来找她,话中的意味深刻,也从侧面表明孙悟空跟观音菩萨关系的裂痕……

其实我们看西游记,往往就有中感觉,那就是孙悟空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厉害,到了后面变的不够厉害了,完事还得求人。

说白了,就是他成长了,成熟了,明白了一些人情世故,明白了在这个世界生存,不光光是武力,还需要智商,脑子才是一个好东西!

他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崩塌,原来神仙的坐骑下凡作乱是不用负责任的。原来国王对佛家不敬,他的百姓是遭殃的。原来为了取经是可以不用管陈家庄人民的死活的,原来每个妖怪背后都有着深厚的背景。原来自己的结拜兄弟也是必须要坑的,不坑他就坑你!

原来镇元子要跟自己结拜,根本就不是因为自己多么强,而是因为自己的身后有多少利益……

这只能是人为的加入这个感人的情节,也就是告诫孙悟空:

不忘初心!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