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帮车迟国除妖,国王为何嚎啕大哭?

要是我是国王,我也哇哇的哭,因为孙悟空他们才是搅屎棍,害了国王!

车迟国三位大仙的师父为什么不来救他们?背后秘密让人直落泪!

(杨角风谈西游第106期)

上一期我们讲了,玉皇大帝利用孙悟空的爱慕虚荣,令太白金星下界不辞劳苦的做了一件事,成功的让孙悟空除掉了车迟国的三位大仙!解决了道家在车迟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同时也让车迟国国王明白,以后不要只供奉一个教,要三教合一:

行者……对君臣僧俗人说道:“……望你三教合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其实杨角风不止一次说过,吴老爷子在写西游记的时候,绝对不是站在如来佛祖的利益点说的,而是站在玉皇大帝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也一直在灌输这个思想,那就是物极必反,什么事都有个度,超过了度,那就注定了毁灭!

而孙悟空在一路走过来见到的不管是佛家的丑事,还是道家的丑事,都让他明白,所谓的信仰,无外乎一个信我给好处,一个不信我就收拾你,这两种区别,还不如信自己呢!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也埋下了孙悟空即将毁灭的伏笔……

本期杨角风谈西游:车迟国三位大仙的师父为什么不来救他们?背后秘密让人直落泪!

1、三位大仙是坏人吗?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民众往往会被舆论牵着鼻子走,会无意识的把自己植入到一个视角中,比如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之说,不同视角就有不同的评判标准,那么我们评判西游记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时,怎么评价好坏呢?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有没有对人民好,有没有故意作恶?

我们看三位大仙是怎么来的?

行者闻言,呵呵笑道:“想是道士做了皇帝?”他道:“不是,只因这二十年前,民遭亢旱,地绝谷苗……忽然天降下三个仙长,俯救生灵。”

有人说这三个仙长就是坏人,他们来了就是为了日后阻止取经的!这就搞笑了,首先不管阻止取经算不算作恶,单就他们来的时间就可以推断,二十年前唐僧还是一个小和尚呢,哪里知道以后会取经?

也有人说,原著中孙悟空也说了,如果不是他除了这三个妖怪,这国王马上就要没命了!这猴子说的话,你也信?你要打死了人,你也会跟利益受损者说,要不是我打死他,你受到的损失更大!

这三个道士保了一个国家风调雨顺整整二十多年哦,如果真要跟青毛狮子精似的想取代国王,那不是亦无反掌?显然他们的目的绝对不是取代国王!

2、三位大仙到底为了什么?

三位大仙早不来,晚不来,偏偏选择了大旱之后,百姓眼看就要玩儿完的时候出现了,显然他们的第一步,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是救了百姓,对百姓有恩,其次才是国王!因为不管天下多么旱,没听说过把国王给旱死的。

有人说,不对啊,他们不是灭和尚吗?那老和尚不是说了:

众僧道:“老爷,有死的……共有二千余众……忍不得寒冷,服不得水土,死了六七百,自尽了七八百,只有我这五百个不得死。”

首先我们用脚趾头想一想,这些和尚以前是不是太养尊处优了?哪个黎民百姓不是忍受着寒冷,身边的水土养育?整部西游记中吴老爷子也够狠,凡是用和尚求雨的,没有一个成功的(孙悟空除外)!平常养着,一旦用来干活,就受不了了,水土不服了,受不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别太大,于是自尽了……

其次,这些和尚中没有一个是被三位大仙折磨死的,即使有,也是国王下的命令。

因为这三位大仙,本就不是为了灭和尚,只不过国王看他们求雨更灵,而冷落了和尚而已,冷落了,强大的自尊心就导致了大范围的自杀行为,全书可一个字没提,道家折磨死了和尚哦!

3、三位大仙的师父是谁?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他们供奉的是三清,按道理来讲,三清应该是他们的师父,可是又不对,他们整整求了二十年,都没见过三清显灵过,也没有求得过圣水,又感觉不太对劲。

难道他们不是道家的?那不可能,他们的法术完全是正统的道家法术,而且为人行事也比较正派,不干龌蹉的事情,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按照修仙的程序进行的,目的也是为了积累民心,以便有朝一日能奉了仙箓,进入神仙行列。

也就是说,这三点都可以证明他们是正统的道家弟子:大力发展道教,宣传道家功德,广收香火;建三清观,拜三清,行道家规范;使用的是正统道家法术。

比如遇到临时下雨,这就需要祈雨的人能够使用正宗五雷法,烧文檄,传文书。天界收到文书后还得有大佬重臣背书签字,这样才会禀上玉帝。三仙能够完成这些步骤,就说明他这些东西是天庭认可的,即使是假的也经过了大佬认证,变成真的。

由此可以推断,他们并不是三清的嫡传弟子,毕竟道家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三个大仙可能师从三清的弟子的弟子的弟子……是道家的一支,但是祖师爷级别的神仙并没有见过,也是国王逼他们逼的很,自己又没有学会太上老君炼丹法术,只能求点圣水,给国王续续命!可惜,那些道家的大佬,太清高,太自大,平时在天庭又不下来视察,可惜了了这三个虔诚的弟子,也给了孙悟空可乘之机!

4、说出来都是泪

其实这三位大仙在车迟国真的是尽职尽责,自从二十年前跟佛教一起比拼下雨开始,逐步赢的国王和百官及人民信任,以至于道教独彰。即使在三大仙跟孙悟空的比拼过程中,展现的也都是真功夫,完全凭真本领斗法,而佛家这边的孙悟空几乎都是靠坑蒙拐骗得胜。

只是这三个没有靠山的小喽喽,面对着来自佛家和天庭两派的联合力量打压,即使你本领再大,你的出发点再为民,都白搭。因为你们被取经队伍盯上了,被盯上的结局,就是毁灭。毕竟孙悟空不跟你们讲理的,你们不杀和尚,他却先宰了你两个小道士。

太上老君也看着呢啊,他为什么不出手?

大家看过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吗?乾隆皇帝跟纪晓岚两个人都暗中盯着乡里的一场考试,助其中一个人作弊,你和珅再生气,也不能直接过去揭穿吧?和珅不敢露面,他底下的人,哪个敢露面呢?

上一期也讲过了,为了这场争斗,天庭和佛家可是准备了好多年,不知道给那五百和尚托了多少梦!而道家这边把宝都压到了平顶山一战上,等发现这边有难时,四周全是眼睛,已经来不及介入了……

而三位大仙也不是吃素的,最后一战要了孙悟空一条命……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西游记,三个善良的大仙,一心为了黎民百姓,就因为招惹到了天庭第一号项目——取经团队。连道家大佬都不敢直接出面相救,毕竟自己没有提前给他们安上一个正规的身份,后悔也来不及啊!

但是这次的事情,让太上老君彻底发怒:好!你们当我们善良的人好欺负是吧?跟我玩阴的是吧?那我就跟你玩明的,就明着跟你玩,来,把我的坐骑青牛精的绳子解了,哎呀,我的金刚镯得放在一个地方放好了,钥匙得别在裤腰带上,裤腰带只能晚上才能解开……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车迟国孙悟空中了太白金星的高明一计,结果赔上了自己一条性命!

取经团队是走了,可是以后天下再次大旱的话,指望五百和尚念经管用吗?

西游记中孙悟空帮车迟国除妖,国王为何嚎啕大哭?

大家好,我是恒实。我来回答:“西游记中孙悟空帮车迟国除妖,国王为何嚎啕大哭”这个问题。

恒实脑中第一个想法,就是车迟国君是一个“类似”蜀国国君刘禅的人。在这里咱们就不讨论刘禅有什么很动机的问题。单单在刘禅上位以后,一直就在“诸葛孙明”的照护下无忧无虑地当着国君,自从主心骨诸葛孔明星坠五丈原之后。更无自己的主见与坚持。以至于灭国之后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名句,让后人耻笑至今。

那车迟国的国君想来也与此情形极为相仿。据三位国师自述功劳说道:“匡扶社稷、保国安民。苦历二十年来......”而根据三位国师的日常之举则是”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朝廷常称做师兄长先生“。可以猜测出王君是以国师兄长的身份看待几位国师的。

我们从原著中得知:黄门官来奏”“三位国师来也。”慌得国王收了关文,急下龙座,着近侍的设了绣墩,躬身迎接。并说道:“国师,联未曾奉请,今日如何肯降?”这段话中得知,平常但凡车迟国中一旦有大事,国君都先要奉请三位国师来拿主意的。

而且国师上朝时国君是“急下龙座躬身迎“。这哪里是对朝中大臣的礼节,这简直就是”侍父“之礼啊!

从赌斗时国师无论说什么理由,国君都无条件地听之信之可以看出:国君乃是凡夫俗子,跟三位”妖“国师相处日久,多多少少都会沾染一些妖气迷了心智。可以肯定车迟国拿主意的并不是国君,而是三位国师。二十年如果件件事都需要别人拿主意,但凡是个人脑子都会迟钝下来的。

既然国中凡事都可以拿主意做主张,当不当国君对三位国师来讲也没有什么太大意义。这就是二十年国师位尊而不纂位的理由。

而国师身死,国君如丧考妣,做为”人子“嚎啕大哭也和刘禅说”昏话“一样,都属正常反应之列!

但仔细想来,国君应该不是一泛泛之辈。一不傻二不痴,之前也没有表现出昏庸无能、好色误国的先兆!之所以能让三位大仙当上国师并尊为兄长,其实并非是自己”才疏学浅“没有治国之能。而是天灾难测,国中大旱非凡人所能克服的困难。做为一国之主,他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做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要达到这个条件就得找到一个可靠的”保护罩“。

而在那时是靠天吃饭的年代。做为一个凡夫肉胎,哪能准确掌控老天何时下雨、何时干旱的天气信息呢?正好天降三位国师能够随时祈雨,满足了国君的这个”三农大理想“。

所以不惜自己降阶九五之尊的身份,和集一国之力将三位国师捧上无以取代的尊贵地位,来换取车迟国国永久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君付出了如此代价,却换取到了无比实在的好处,对于车迟国而言简直是一笔巨划算的交易!

国王嚎啕大哭其实是在痛惜车迟国失之”重宝“。以后再无可能风调雨顺,造福百姓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