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被工资只有2000的公务员嘲笑怎么办?
我写的:老领导带研究生孩子回老家,被当村长的堂弟嘲笑。
前几天与一位老领导谈工作,谈着谈着谈到读书上面,他儿子现在在读研究生,但是毕业后做什么,目前还没有着落,渐渐的聊到“读书无用论”上,他讲了一个自己身上的例子,让人很是感慨。
去年春节,老领导的堂弟,现在是老家的村长,邀请他们回老家过年,于是全家收拾行李高高兴兴的回老家过年了,但是这次春节过的却很不是滋味,究其原因,就是村长有意无意的在挖苦他还在供孩子读研究生。而村长的两个儿子初中没毕业就去打工了,后来在老村长的帮助下,接一些活,卖点建材等东西,现在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孩子了。末了还来一句,而且他俩还是他(老领导儿子)的堂弟,读书有什么用?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而老领导,当年也是村里的大学生,没想到分配的工厂后来倒闭了,下岗后来到南方打工。在我看来已经很厉害了,但在堂弟村长的眼里,真的是读书没用了。老领导受刺激了,虽然想反驳,但是找不到理由,堂弟招待的越热情,心理越难受,再看看儿子,当今就业形势下,好像真的不知道以后能做什么,苦恼。
在我的老家,我见过太多的这种思想下的家长了,又不知道苦了多少不明真相的孩子,没读书的也找到自己生存的田地,继续读书的也感受了知识的渊博,短时间内还真无法分辨谁对谁错。
他们的理论大体是举那小明和小强的例子,小明初中没毕业就打工,小强硕士毕业结果在小明的公司打工,在小明的手下混饭吃,然后配上各种图片,段子,让人真的产生读书无用论的错觉。
今年的高考分数马上就要出来了,下一步就是报志愿,等录取,读大学了。支持读书无用的和支持读书有用的两派,也各自执行着各自的观点,打工的去打工,读书的继续读书,从这一刻起分道扬镳。
其实建国后的读书无用论一共出现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文革”后期,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为高潮,那些年“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成为广大青年的口头禅,学校停课,学生停学,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成为批斗的对象。以大老粗为时尚,越穷越光荣。
第二次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口头禅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许多没有读过多少书、又没有进入国营事业集体等等所谓“单位”的人,首先进入了个体户的行列而勤劳致富。由于体制等原因,教授、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等依然在单位拿着固定工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
如今的“读书无用论”首先从农村出现。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面临无能为力的几大难题:比如,高昂的学费让贫困家庭难以负担,以及花费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在一些农村学校,放弃高考的学生高达三成。”
前面两次我不做过多评价,国家的环境决定的结果,无法评价好坏,但是我想原子弹、高铁、航空母舰没读过书的人去造,应该是造不出来吧!
针对目前的读书无用论的反驳
第一种观点:大学生毕业挣的钱还没有我搬砖的挣得多。
是的,很有道理,我自己也是这样,刚刚毕业的时候挣得工资确实没有一线操作工多,包括现在可能都比不上有些搬砖的多。
但是老板都是睿智的,他当然明白大学生刚开始的几年工资低,他是在培养大学生,一个比喻可以用智能机和功能机来对比,等你的软件都安装完毕后,几年以后给公司创造了更大的价值,收入自然成倍的增加,回头再看看搬砖的员工,他还在搬砖,可能搬的熟练了,比以前快一点。
第二种观点: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民工到处抢着要
确实,目前的招工荒就是这样,民工到处抢着要,大学生招的却不多。
其实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大学生如果把自己定位到做办公室,做白领上面,确实工作不好找。但是采取曲线救国,先下一线,再往上走,那么何愁找不到工作。如果是技校出身的,那么目前的形势下确实非常好找工作,直接就可以用,而一般大学生需要培养。但用人单位肯定明白同样招人,高学历的肯定要好一些,只是担心留不住罢了。
第三种观点:大学生没用,学历不等于实力
很对,学历不等于实力?要看什么实力,学习的能力也算实力的一种,最起码他学习的能力要强一些。当然学历也分三六九等,大本、二本、三本、大专。
同样是一无所有的年轻人,老板为什么把平台给你,而不给其他人。就因为你个人能力突出?不是。他在给你平台之前看不出你有能力,如果他要细致地考察你是否有能力,他的信息搜寻成本太高,他不会那么做。
而唯一能让他很快相信你有能力,而又不耗费他过多成本的就是你的学历文凭。
高学历给高平台,低学历给地平台;好学校学历给高平台,差学校学历给低平台,这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老板最优的做法。
至此,你说"学历是不是能力"?至少是实现你能力发展的基础。
大学到底读的是什么?
站得高看得远
回到聊天上面,老领导问我:大学到底学到了什么?
是的,这个问题我想过很多次,大学到底学到了什么?我们大学课程里的知识步入社会工作后90%没有用到,那到底学什么?
知识确实没用,难道要背过伯努利方程?能斯特方程?精馏塔理论塔板数计算公式?二元组分的气液平衡图?肯定不是这样,大学学到的只能是一种思维,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那些知识只要有个概念就行了,到时候你知道有这么回事,会查便可。
我回答老领导:大学学到的就是以后遇到类似你问我这样的问题时我该怎么回答你!
大学也是一个接触外界事物的平台
我爸有一个远房表妹,她的孩子那一年中考差3分没上县一中。她不想再让她女儿读书了,她女儿绝食三天,跑我家求助。我爸把他表妹训了一顿,说愿意供她女儿读书。最后勉强同意了继续读高中,由于分数还算不错免费进的私立高中,省吃俭用,最后考上了二本学校。学的国际贸易,最后工作后经常出国,在北京定居,现在的表姑有了一丝庆幸。
是的,很难想象如果不读了,结果会怎样,我想肯定少了很多接触到国外的机会。
拼爹不成,就拼自己
在这样的时代,"拼爹"是普遍的真理,个人的出生决定了他的未来,出生上层的人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实现"精英的自我循环"。
甚至有人提出阴谋论,说读书无用论就是富二代和官二代提出来的,目的就是继续占据公共资源的最大化,固话阶层。
而处在底层的个人和家庭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其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因而会普遍感受"无力"与"无用",产生对该社会的"失望"和"认命"情绪。
但是你依然要相信读书是有用的,至少你有机会去突破你目前的生活,最起码在高考这个战场上,你们是平等的,在知识的获取上,你们是平等的。而不是在无力感中不断沉沦;在读书无用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也就走不出这个贫穷和痛苦的魔咒。
要知道,止步不前只可能让差距越拉越大,而向前努力还有一线希望!
读书可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以后都是你的社会资源;可以看到世界的另一面,最起码你掌握了了解更多知识的钥匙;可以看破事情的本质,再举简单一点:你是编写操作规程的人,他是学习操作规程的人。
其实读书无用论正是因为我国现阶段还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阶级继续固话,那么这种低概率的成功率将更加低,趁着现在还能挣钱,就多多供孩子读书吧,如果自己也不是官,也不富,也没有好爹,那就乖乖读书,把学历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出身。
结语:
读书无用论这碗毒鸡汤还是不要喝了,能多读书就多读书吧,最起码你在书中找到你自己的世界!
我叫杨角风,更多关于职场、情感、文学的内容都在这里,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