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三国时期的刘谌?

今年到成都出差,我还去了武侯祠,在刘备殿里有一座刘谌雕像,下方檀木上刻有刘谌生平,以纪念刘谌自杀殉国、宁死不降的高尚情操,从这一点来看,人们对刘谌是尊重的。我也刘谌充满敬意,做人必须要有骨气。

刘谌(约228~263),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自幼聪明,英敏过人。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刘禅封刘谌为北地王。 景耀六年(263年)冬,邓艾兵临成都门下,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准备向邓艾投降,刘谌愤怒地说:“国家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自然会有亡国之灾,这时候应该是父子、君臣一起作最后的努力,为蜀汉的江山而死,这样也可以去见先帝了!”刘禅不听其言,仍然向邓艾投降。 刘谌为国家灭亡感到十分痛苦、悲愤,于是刘谌来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中痛哭,随后先将妻、子杀死,然后自杀,年仅三十七岁。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的刘谌?

刘备的一生好不容易才打下了蜀汉的江山,但是在夷陵之战大败,病死白帝城,他一手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蜀汉政权,还没有几年他便在白帝城托孤,将皇位交给了年仅17岁的刘禅。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

陈寿的《三国志》中这句话说得很中肯,可以说很大程度上略微美化了刘禅,刘禅的一生昏庸无能,前半辈子有诸葛孔明辅政,一手操持着蜀汉的军政大权,可是在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却渐渐被宦官黄皓左右,亲小人,远贤臣,使得本来就民生凋敝的蜀汉政权变得岌岌可危。

后主刘禅一生的命运可以说是都非常的幸运,刘备在三国前期,被曹操揍得满地找牙的时候,在曹操夺取荆州的时候,刘备率领着百姓被曹操在当阳长坂坡拦截,刘备丢下了妻子,自己拍拍屁股闪现开大溜了。

可是抛下的甘夫人和后主刘禅怎么办?这个时候赵云只身犯险,在曹军中保护了甘夫人和后主刘禅免遭杀戮,刘禅也因此逃过一劫。

赤壁之战后,刘备出兵益州,后主刘禅再次被东吴的孙夫人掳走,幸亏赵云和张飞,截江救阿斗,才将阿斗救了回来。

刘禅是幸运的,但是也是一位悲哀的君主,比起曹魏的曹丕、曹叡,比起东吴的孙权,他都差太多了,没有征战疆场的勇气,也没有拯救天下苍生的大志向,他内心所希望的只不过是守着益州这一寸之地,快活此生罢了,可是他连这仅仅的一寸之地都守不住,公元263年,曹魏三路大军准备出击川蜀,一路西行,夺取汉中,邓艾率领奇兵,从阴平直取成都,成就不世之功业,蜀汉灭亡,后主刘禅投降。

在后主刘禅投降的时候,当朝堂之上所有的人都准备投降的时候,刘禅的一个儿子大怒,怒斥朝堂大臣,曹魏大军压境,我等应该拼死反抗,才有脸面去见先帝,可是昏庸无用的刘禅还是没有听他的话,率领群臣,投降了曹魏,至此乐不思蜀,为后世贻笑大方。

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缓。是日,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

真不敢想象,这段慷概激昂的话,是昏庸无能的后主刘禅的儿子所说,刘禅的儿子刘谌,在先帝庙堂痛苦哀悼,杀掉了自己的妻子,自己也以身殉国,自杀身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