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状元”毕沅,死后为何遭遇抄家惨祸?

我认为毕沅是个聪明能干的官吏,同时也是个贪官。他死后二年,被抄家,革世职,对于当代还是有很大的警示作用的。

毕沅,清代官员、学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举人。中举之后他被朝廷授内阁中书职,充军机处章京,官不是很大。在其中举七年后,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毕沅参加完会试,准备进行殿试,争夺进士身份。毕沅做事勤恳,第二天殿试,前一天晚上还在埋头整理公务,处理的是关于新疆屯田的奏折。第二天,到了殿试,皇帝亲自命题,殿试题目恰恰就是关于屯田的。这让毕沅拾到了一个大便宜,他一下子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

在朝庭工作了六年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毕沅外放甘肃巩秦阶道,跟从总督明山出关勘屯田,后又调安肃道,开始了主政地方的政治生涯。后来又历任陕西按察使、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最终,嘉庆二年(1797年),其在湖广总督任上镇抚白莲教起义时去世。

毕沅是个非常有能力的官员,工作上很有一套。在金川战役时,毕沅督办粮饷,他做得很好。赈济灾情,则“全活甚众”。他还是一个学者型官员,经史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其主持编纂的《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工程浩大。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传存于世。但毁掉毕沅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贪”。他在湖广总督任内,与湖北巡抚福宁,湖北布政使陈淮,三人联合,索敛民财。乾隆五十五年,和珅四十寿辰,毕沅赋诗、赠贺礼,与和珅交往过密。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皇帝以其未能处理好白莲教起义,滥用军需物质等事,“夺世职,籍其家”。毕沅的功名业绩最终毁于一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