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应天是指现在哪个地方?有哪些依据?

应天府,或称京师,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留都。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今南京),三月,改集庆路名为应天府。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以应天府为南京。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定南京为京师,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的25年间,应天府都是明朝的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北迁,以北京为京师,恢复南京之名,作为留都。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攻克应天府后改名为江宁府,改南京为江南省,所辖八县如故。后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江宁府隶属于治所设在苏州的江苏巡抚管辖,但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衙门设在江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