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卫的历史上出现过多少“集市”?

天津曾是一片退海之地。黄河三次经天津入海,以惊人的造陆能力淤积成天津平原。天津的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而天津这一名称的则始于明代。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1399年,他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1402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取名“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不久,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1.6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据天津通志记载,天津建卫以后,城内集市设有五处,宝泉集在鼓楼,逢五开集;仁厚集在东门里,逢三开集;货泉集在南门里,逢六开集;富有集在西门里,逢九开集;大道集在北门里,逢八开集。到了弘治六年(1493年),又在城外添设五集一市,包括通济集(东门外)、丰乐集(北门外)、恒足集(北门外西)、永丰集(张官屯)、宫前集(天后宫前)、安西市。各集每旬一次,10个集轮过来正好是一天一个,至此,天津的集市天天都有了。然而,天津十集一市并不是都那么繁荣,除宝泉集外,城内的集并没有发展起来,有些甚至衰落,而设在城外沿河地区的五集却日益兴旺。丰乐集、宫前集更是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后天津的商业中心。三岔河口催生天津商业集市众多各有特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