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洪秀全11年没有离开“王府”?

不吹不黑,让我们去伪存真,探寻真实的洪秀全。

目前对洪秀全生活的描述多源自伪作

不管是网络上,还是一些正式出版的书籍中,都广泛引用了光绪年间铅印的《江南春梦庵笔记》中的记载。

这些记载把君王享乐故事打包到一起升级后,在包裹上写上了洪秀全的名字。

很遗憾,罗尔纲早已鉴定,此书系伪作。其作伪手法,一为凭空捏造,二为篡改文献。

奇葩的后宫

据洪天贵福的口供,洪秀全有88个王娘。值得注意的是,这88个王娘中,除了正妻赖王后外,其他人都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异。因此,说88个王娘级别下还有其他妃嫔是子虚乌有的。(当然,88个王娘也够猛了!)

而由于没有掌握阉割技术,用不了太监,因此,他的宫中全部启用的是女人。又因洪秀全严格的清教徒色彩,守卫也全部用的女兵(“男女分营”是迫于杨秀清“天父下凡”而废,洪秀全本人并不认可)。

因此,天王府2000女性,多是女官、女兵。除非洪秀全“是个女人就要”,否则,大多与淫乱二字是没太大关系的。

但是,洪秀全的腐化,依然是不容置疑的!

对天国臣民严格要求“男女分营”,夫妻都不得同房,自己坐拥88个老婆。

天下未定,就大修王府,半年用掉宝贵的1000多万两白银,穷奢极欲!

而其严格的宫规,稍不如意就打骂,甚至处决宫女,荒淫无道!

洪秀全主要在抓“理论工作”

与其他任何政权的领导人不同,洪秀全在太平天国中长期担任的是“宗教领袖”的工作。

早在早期传教期间,洪秀全就早早回老家宅起来搞理论研究了。

实际传教,以及拜上帝会的组织,都是依赖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等人进行的。

在进入天京后,洪秀全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做着“理论工作”。

他的理论创作主要包括三块:

1、对《圣经》的“再创作”。

由于洪秀全本人对基督教就一知半解,因此,《圣经》中许多桥段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同时,来自西方的《圣经》中,有各种不为东方人所接受的东西。

洪秀全对《圣经》进行了“魔改”。

比如,一些有“乱伦”之嫌的,出现了醉酒的描述的,都要改。而对一些从头到尾都无法接受的故事,洪秀全就只有全部删掉,自己另外编个故事放上去!

当然,除此之外,洪秀全也没有忘记,不失时机地把自己,添加到《圣经》的情节中去。

《圣经》那么长,要改的地方那么多,这是一项极大的工程!

2、“教化”

由于太平天国排斥传统文化,许多空白都需要填上。比如:小孩子从小要学的《三字经》、《千字文》。

洪秀全就自己编了一套《三字经》、《千字文》来给太平天国统治区的小朋友们学习。

3、填坑

计划赶不上变化,很多事情的发展完全背离了原先的说法,你总要自圆其说吧!

比如:把“天父下凡”的杨秀清弄死了,你得给个说法吧!

洪秀全就编造了一套说辞,说杨秀清给万民“赎罪”,结果“期至朝观遭陷害”,最后“赎罪把命捐”了。

洪秀全的理论工作,当时算是颇有成效的。

在太平天国失败后,依然有许多早已投降的太平军降将认为:洪秀全曾上天面见上帝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就洗脑这一项工作来说,洪秀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事实一再说明,洪秀全还是“不理朝政”最好!

现实问题,也没让洪秀全省心。

他要想和杨秀清、石达开争权,到了石达开出走后还得亲自担任军师,操持一切,好不容易李秀成、陈玉成冒出来了,又要预防他们权力太重,到最后,带头吃“甘露”把自己吃死了。

看洪秀全办的这些实际事务,他还是“不理朝政”,回去搞理论研究好一些。

他下决心弄死杨秀清,却控制不住局势,结果天京事变搞得血雨腥风!

他分石达开权,结果把人逼走,搞得本就风雨飘摇的太平天国又遭遇大分裂。

他分李秀成、陈玉成权,乱封王,结果太平军各部拥兵自重,陈、李无法统一指挥。

他带头吃甘露,结果···把自己吃死了。

洪秀全还是安安静静做个宗教领袖的好。“珍爱生命,远离朝政”,是他最好的选择!

猎奇、狗血,自然是最吸引眼球的,但多半不是事实。

洪秀全的败亡,不在他的后宫生活多么狗血。

他从始至终,都深陷一个可悲的幻觉中不可自拔。他耗尽一生,不断地把这个幻觉缝缝补补、自欺欺人,最终把自己,和他的天国,一起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为何洪秀全11年没有离开“王府”?

古代有作为的皇帝在打天下的时候,南征北战,打下江山更要到处巡视,因为江山是自己的了,到哪都是自己的家;世界这么大,都想去看看,皇上也不例外,要不然这辈子白活了。可是人家太平天国时候的洪秀全却与众不同,特立独行。

自从1853年人家定都天京称帝后,洪秀全就猫在王府里没有出来过,吃喝拉撒都在王府,11年里,3600多天硬是没有走出王府一步。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问:外面的世界很美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充满诱惑,洪秀全1814年出生,定都天京的时候四十来岁,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时候,又怎么能抵挡住外面的诱惑呢?

我们之所以提出以上问题,那是因为对洪天王的“王府”缺乏了解,了解之后就会对洪秀全不出王府一事表示理解:外面的世界固然精彩,王府里面的世界更精彩。外面的世界充满诱惑,里面的世界诱惑更大。

洪秀全曾经对金田的老乡说过,等老乡们吃肉了,俺秀全才敢喝汤;老乡们都住上高楼了,俺秀全才敢住进茅屋;等家乡的光棍都娶媳妇了,俺洪某才会成家。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是俺拜上帝会的宗旨。

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后,自己就没有了人身自由。什么东王、西王的“裹挟”了洪秀全。非给他盖宫殿,非给他大兴土木,非给他选美女。他们的理由也不容反驳,洪秀全天王这些年日夜为革命操劳,如今革命成功了,也该在找个蜗居,在白天操劳之后,晚上也有个操劳的地方吧。因此,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一进南京城就失去了自由。王府建成后就更是身不由己了。

洪秀全没有离开天王府,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诱惑太大。

洪秀全没有起义的时候是个屌丝,一点艳福也没。整天身上酸气熏天,女人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别说跟美女擦出感情火花,就是多看一眼也会被骂“臭流氓”。

但当了天王后,天下美女尽入怀中,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美女们反过来要看天王的脸色,天王的雨露成了神水。在王府里真可谓天天西门庆、夜夜唐伯虎,其乐融融,不能自拔,人间多少景,最美温柔乡。任何一个人都舍不得出来,也出不来。

安全问题。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大半个中国,动摇了满清的统治,让满清统治集团惊恐万状,对“匪首”洪秀全恨之入骨,他们恨不得把洪秀全抽筋剥皮。因此清廷不仅悬赏千万要取洪秀全项上肉头,更直接派出刺客潜入天京城妄图暗杀洪天王。如果洪秀全出了王府,安全就没有绝对保障,所以还是呆在王府里头为妙。

故意制造神秘感

古今所有君王都要把自己弄得很神秘,轻易不在大庭广众下出现,一是要觉得他们是真空天子,跟凡人不同。二是要掩饰自己的缺点。

他们行踪诡秘就会让大家觉得皇帝就是与众不同,他们不拉屎,不感冒。不行房,不食人间烟火。如果常往外面走,让大家知道皇上 也会打喷嚏,也有口臭,也流鼻涕,也会出臭汗,也要理发,那就糟了。大家会说天王有什么了不起的,人人都会做,那还了得。

再说洪秀全性格内向,还有几分口吃,不善于表达和沟通,什么事都是东王杨秀清他们代办的。如果洪秀全出来了,跟大家发表个讲话都结结巴巴,那就有损天王的光辉形象,这可使不得。

有人替他处理军国大事

洪秀全沉溺女人国,朝政怎么办?天无绝人之路,有人愿意独揽权力,这个人就是杨秀清。杨秀清文武双全、才华横溢,以杨秀清的能力处理朝政绰绰有余,他巴不得大权独揽、培植党羽跟洪秀全分庭抗礼。所以他对洪秀全说,你只管放心在女儿国里冲锋陷阵,我负责男人军中运筹帷幄。我们各司其职,为理想奋斗。

有了这样的好哥们,洪秀全还舍得出去王府吗?

当然,几年以后这个好哥们野心膨胀,也想做天王,引来了两人之间的一通火拼,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为何洪秀全11年没有离开“王府”?

洪秀全的“宅”的确是空前绝后的。

其他帝王都是宫殿建好了才住进去,洪秀全是“天王府”还是一片建筑工地的时候就住了进去,而且住进去之后就坚决不再挪窝。

1853年3月29日是洪秀全进入南京城的日子。

一进城,洪秀全就住进了清廷两江总督署旧址,然后开始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大兴土木,建造他的九重宫殿和后林苑“御花园”。

洪秀全造宫殿很另类,由于他在进城前发布了“内外隔绝令”,男人不允许进入他的后宫,所以他的诸多宫殿和御花园都是由女官、后宫娘娘们亲自动手修建的。

女人干这种活,进度自然很难保证,所以进入南京城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洪秀全实质上住的是建筑工地,而且还要充当监工。

这还不算。

花半年时间,天王府主要宫殿基本建出来后,不料一场大火又把能烧的全烧了,有的地方甚至被直接夷为了平地。但就是这样,洪秀全依然没想过先找个地方过渡下,而是在火灾现场住起了”临建“,继而张罗一帮女官、娘娘们从头再来接着修,直到工程竣工。

天王府建好后,洪秀全就更宅了。

据记载,从1853年3月29日进入南京城,到1864年6月2日凌晨去世,洪秀全在天王府一共”宅“了十一年两个月零三天。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仅仅在自己生日那天遛过三个弯,每次直线距离不超过五百米。

遛这个弯是太平天国的一个仪式。

洪秀全的生日是阴历十二月初十,太平天国将这一天直接套成了天历十二月初十。在这一天,天朝要举行一个”谢天“典礼,届时洪秀全要走出宫殿外墙”太阳城“的南门”真神荣光门“,走过门外架设在”御沟“小河上的”五龙桥“,来到桥南高两丈五尺、方广四五丈的”天父台“。

此时,洪秀全和”皇上帝“在人间的另外几个亲儿子——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将登上这座”天父台“敬拜天父。

除了这四位有权通天的王,有资格在这一天同时登上天父台的还有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以及洪天贵福的坐骑——地位仅次于东西南北翼王的顶天侯秦日纲。(洪天贵福年龄太小爬不上去,只能由秦日纲背上去。)

仪式很隆重,不仅所有在京高官都要参加,在台下跪着,而且登台诸人所穿的礼服,仪式结束后都要立即烧掉重做。

但因为1856年发生了导致杨秀清死亡的天京事变,这个距离不超五百米的遛弯随后也被终止掉了,满打满算也就只有1853、1854、1855年这么区区三次。

洪秀全为什么这么宅呢?

首先跟他的妄人所想有关。短短几年就进了南京城,这让洪秀全产生了浓重的”天命“迷醉感,他甚至假托天父天兄做过这样的指示,”天下太平慢慢来“,扬言”睡稳都坐得江山“。

既然躺着就能把天下平了,那又何必像俗家帝王那样到处视察、到处巡视呢。

太累!

其次是安危所虑。其实早在金田起义之前,洪秀全就开始在广西各地”避吉“(避凶的借代词),每处一避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期间能见到他真身的,只有杨秀清等几个天弟以及为数不多的本族、妻族亲戚。

这么搞是为了提防清军、地方团练的暗杀。这并非杞人忧天,清廷钦差大臣赛尚阿就曾主持过对太平天国高层的刺杀,南王冯云山就差点被干掉。

这一点跟后来的袁世凯很像,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住进”大内“后,基本上就再没出过门,不为其他,就是因为此前被扔过炸弹,差点被炸死。

再次就是为了营造神秘感,制造崇拜。洪秀全一直迷信神秘效应,认为身为”太平天子“和”上帝次子、耶稣亲弟“,就必须保持足够的神秘感,惟如此才不至于被臣下了解太多个人琐屑而轻看,避免”近之则不逊“。

所以说,”宅“是洪秀全不在人间的一种手段,越宅越神秘,越神秘越被崇拜。

此外还有一个很客观的因素。洪秀全是客家人,基本不会说官话,这一点决定了他没法在需要开口的场合公开亮相。

容易露拙、丢丑。

也极损害他的天王形象。

当然,除了这些,贪图享乐,眷恋富贵巢的心理也是洪秀全一宅到底的重要因素,尤其年事渐高,惰心日起时更是如此。

所以李秀成一提”让城别走“,洪秀全就气急败坏,打死不干。

宁愿在自己的巅峰富贵地遭挫骨扬灰,也不愿在不明不白中销声匿迹——这大概是洪秀全宅死天王府的最后心理。

为何洪秀全11年没有离开“王府”?

这个问题要是换成:

XX皇帝XX年从没有出过皇宫,为什么?

这就不需要回答了,皇宫是皇帝的一切,他的私人生活,例如吃喝拉撒,政治生活,例如接见大臣,批文办事都在皇宫,他出去皇宫外面做什么呢?

对于洪秀全来说,天王府就是他的皇宫,他的私人生活和公事,都在这里办,他离开这里,去哪里呢?

在太平天国时期,这里叫天王宫,或者叫天朝宫殿,为什么叫天王府呢?这是清军对其蔑称。

因为帝王之所叫宫,臣子之所叫府,而清军称之为伪天王府。

一 看看天王府鸟瞰图。

(1)大照壁。

这个大照壁位于天王府最外面,主要就是洪秀全写好了文章,旨意,诏书,上谕等就命人贴在此处,文武百官只要经过这里,就可以看到天王的旨意,无需进天王府。

(2)天父台。

大照壁往里走,就是天父台,主要职能是祭拜上帝。

洪秀全每逢其生日,都会在此祭拜天父皇上帝,此天父台两边有40面大锣,每次祭拜的时候,大锣一敲,全城都能听到。

严格的说,这已经是天王府的外围了。

燕王秦日纲,会背着洪秀全的儿子上天台,这份荣光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3)天朝门。

天朝门两边有东西朝房,主要是侍卫们的休息场所。

侍卫们在此轮班值宿。

(4)圣天门。

圣天门两边有吹鼓亭,每日奏乐不停息。

(5)忠义门。

从圣天门进去,才算是天王府的中心,往里走是忠义门。

门两边有东西朝房,凡是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者都可以再次休息等候。

(6)荣光大殿。

即金龙殿,洪秀全在此接见文武百官,外国使者,太平天国内外事务都在此决议。

当然,能进到这个殿的都是太平天国的高层领导人物,一般人是没资格进来的。

(6)内宫。

内宫为洪秀全和他的王娘居住之所,有数千间,最后九进建筑高三层。

洪秀全有88个王娘,由于没有太监,宫里使用的都是女子,所以洪秀全没有几千个老婆。

洪秀全是个荒淫的人吗?他中后期一个孩子也没有,几个孩子基本都是太平天国前期生的,按照这个推断,他对女色也许并不是那么荒诞。

太平天国中后期,洪秀全写了大量诏书,似乎他对研究上帝比女人兴趣大多了。

(7)花园及其他。

天王府还有大花园及其他的建筑,非常宏伟。

所以,天王府的面积是很大的,仿制皇宫,什么都有,洪秀全不需要出天王府,他出去做什么?又不要他领兵打仗。作为天王,只能臣子来见他,他也不用去其他人那里。

二 太平天国诸王府位置。

这些王府离天王府都是很远的,洪秀全想出门去一次,也不容易。

①前期重要的王府(1853-1856)。

②后期重要的王府(1856-1864).

三 天王府其后的历史。

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一把火烧了天王府。

1870年,清政府在这里重建两江总督衙门,著名的刺马案就在此审理。

1912年,中国民国南京临时大总统府设在此地。

北洋军阀时期,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各种府都设在此处,无数政客军阀在这里做着权力梦。

抗战时期,汪精卫伪总统府也设在此地。

1946年,南京总统府设在此地。

从天王府到总统府,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迁,如今已是旅游场所。

(图片:天王府平面图)

(图片:天王府立体模型)

为何洪秀全11年没有离开“王府”?

洪秀全这个开国皇帝,和很多开国皇帝都不一样。别的开国皇帝,在革命尚未成功之前,一定会带兵四处作战,而且大都会亲上战场,冲杀在最前面。就算是革命成功了,他依然不会得到安宁。他还要处理功臣问题,处理立储问题,处理守边问题,总之是忙得不可开交。

(洪秀全像)

但是,洪秀全不一样,自从定都天京后,他别说率军到战场上厮杀,就是离开“王府”出来和大臣们见面,也很少有过。史料记载他“11年没出过王府”。那么,洪秀全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洪秀全不愿出“王府”。

洪秀全为什么不愿出“王府”?因为他贪图享乐。这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这个观点也不是空穴来风,只要看看洪秀全那精美的王宫,那数千个后宫,就明白他确实非常迷恋享乐的生活。

洪秀全早年生活很艰苦,多年苦读又考不上功名,因此,一旦接触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自然会非常迷恋。贾岛有个诗句表现他考取功名后的心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有学者认为,这里的“长安花”,指的是长安的美女。用贾岛这句诗来解读洪秀全,再恰当不过了。

(创立太平天国)

第二,洪秀全不能出“王府”。

洪秀全为什么不能出“王府”?因为他是“神”。洪秀全的“拜上帝教”之所以能够创建起来,靠的就是他扮演“神”的角色。他说他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出生于“神”的家族,是从天国来到人间的。因为这样,才网罗了大量的信徒。他的革命事业,也才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洪秀全要让他的革命事业继续往前推进,他就必须继续神化自己,继续扮演“神”的角色。如果他经常出来,在公众场合挖个鼻孔擤个鼻涕啥的,那不是有损他“神”的形象吗?所以作为“神”,他确实应该很少出面。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杨秀清不也是“神”(天父)吗?为什么他却能够出来抛头露面呢?我觉得主要原因,一是杨秀清只是个“半神”,是“天父”降临到他身上他才是神,不降临,就不是。二是杨秀清可不想只依靠神化,他还要依靠势力。

(杨秀清剧照)

第三,洪秀全不用出“王府”。

为什么说洪秀全不用出“王府”呢?

因为杨秀清、石达开等人,已经把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根本不用他操心。杨秀清是一个治国理政的能人,国家的规章制定,人员安排,粮草调拨等等,他都做得井井有条。同时,他又是一个军事天才。他既有大的战略规划(比如依托天京根据地,并派出西征和北伐两支军队呼应),又有临场指挥的能力(比如带领太平天国军队连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可以说,所有的事,杨秀清都帮洪秀全干完了,洪秀全根本不用出面。

第四,洪秀全不敢出“王府”。

杨秀清在管理太平天国的同时,也对洪秀全形成了咄咄逼人的态势。这种咄咄逼人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杨秀清在治国理政以及指挥作战上形成的巨大威望,在皇权上逼宫洪秀全;二是杨秀全作为“天父”而洪秀全只是“天子”,杨秀清在神权上控制洪秀全。所以,一旦洪秀全从“王府”中走出来,走上朝堂,必然会和杨秀清形成针锋相对的态势。

平心而论,洪秀全在天国初创阶段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其治理国家及带兵打仗能力,其实非常有限(从杨秀清被杀后,他走出来主政所做的那些事就可看出来)。因此,就算在朝堂上和杨秀清针锋相对,他很有可能敌不过杨秀清。与其这样,不如不出来,同时暗中组织人马搞掉杨秀清。由此也就发生了“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是一个大悲剧,这与洪秀全11年不出“王府”,有莫大的关系。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

为何洪秀全11年没有离开“王府”?

太平军冲破清军的层层堵截,一路攻城拔寨,占领南京城并在此定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进入了发展的巅峰期。可是,自从洪秀全来到南京后,便再也不愿去过东打西杀的日子了,而是躲在天王府内过起了逍遥快活的日子。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讲到,太平天国之所以会失败,除了阶级的局限性和统治阶层矛盾的激化,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洪秀全赖在南京不走,致使被清军消磨殆尽。

那么,天王府内究竟有什么?为什么会令洪秀全如此贪恋呢?

由于太平天国始终处于清军的严密封锁下,使得外界对其内部情况知之甚少。不过,据学者的相关研究来看,天王府内奢华无比,里面住着几十位后妃,更是有近两千名年轻美貌的女官和女侍,犹如一个偌大的伊甸园。

洪秀全是个很会享受的人。在起义后不久,洪秀全便开始为自己和兄弟们“谋福利”,硬是修正了之前的教义,称天父允许他娶多名女子,并也给诸王放宽了限制。据后来被俘的洪天贵福供述,洪秀全在天王府内便有八十余名后妃。

天王府内除了后妃,还有将近两千余名年轻美貌的女子,她们是太平天国内的女官和女侍。太平天国允许女子为官,甚至在开设科举时,还允许女性参考。如此一来,在天王府、东王府里,还有一大批女性官吏。

另外,因技术不过关,曾经尝试阉割太监,但可惜不具备相关经验和技术,未能成功。此后,索性便采用了女侍。在天王府和东王府内,存在着大量的女侍,却没有其他男人,真可谓是如同伊甸园一般。

值得注意的是,洪秀全还将稍稍懂事的洪天贵福弄到外面去住,目的就是保证自己在天王府内的绝对权威。试想,这样的环境,如此的待遇,他还能愿意离开么?

如果说最初洪秀全只是陶醉于既得胜利,那么到了太平天国后期,这位上帝的次子,则已经彻底沦陷在了自己构建出来的“天国”里了。在清军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忠王李秀成曾建议迁都别走,却遭到了洪秀全的严厉斥责。

可以说,洪秀全不离开南京,躲藏在天王府内,为的就是个逍遥快活。试想,有这样的日子,相信很少有人愿意再去过四处漂泊的日子吧?更何况,洪秀全压根就没有什么远见!

参考资料:史景迁著《太平天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