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破格用郭嘉,若郭嘉不死,曹操真的会在赤壁之战中得胜吗?

曹操在赤壁战后,感慨郭奉孝若在,必不使他至此。

那么,郭嘉不死,曹操能赢得赤壁之战吗?

我认为,郭嘉不死,可能赤壁之战就不会发生。因为,郭嘉可能可以劝阻曹操急切地发动赤壁之战,以更为稳妥的方式来进行统一战争。

北方政权平定江东,多都是多点攻击

在元朝之前,历代北方政权对江南发起的,取得成功的统一战争,多是多点攻击的。

比如,后来西晋灭吴之战,隋灭陈之战,北宋灭南唐之战,无一不是在漫长的长江各处,采取三路以上的多点攻击。

这是因为,北方政权即使拥有了更强大的武力,但是,由于南北地缘差异,北方要建立水军优势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单独在一个点上和南方较量,完全无法发挥自己的兵力优势,即使不大败而回,也往往无功而返,是非常不明智的。

当时,曹操降服刘琮,又闪电进军打败刘备,抢占江陵,获取了荆州水军,确实声威赫赫。可是,荆州水军原本就对东吴水军只有招架之力,何况当时人心未附呢?仰仗荆州水军和更加缺乏经验的曹军水军,在赤壁这一个单点,何以击败东吴呢?

这跟当年他的老对手袁绍犯了一样的错误:把优势兵力放在一个战略方向上,被扼住喉咙而不能进,最终被对手寻得机会,一招致命。

放弃自己的优势,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确实是非常不明智的。

以晋灭吴之战为代表的平定江东的战争中,一般都采取三路以上的多点进攻。贾诩等谋士已经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未被采纳

正因如此,贾诩等智者,都曾经试图劝阻曹操急切地发动对东吴的单点进攻。

贾诩曾经劝阻说: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贾诩的建议,就是实施战略休整。应在夺取江陵后,乘机先经营荆州全境(特别是江南四郡),取得西可威慑西川,东可威胁江东的优越形势。安定内部,训练水师,牢牢把握主动而静观形势变化。同时,利用汉献帝的名义,用各种手段拉拢孙权。争取对刘备和孙权的各个击破。

按照贾诩的建议,是否能够很快灭吴尚难定论。但是,获取西川是有较大把握的。

贾诩、程昱等人,都曾经提出过针对孙刘联军的好意见,可惜,曹操未能采纳。

就在曹操进入荆州时期,刘璋就派遣张松等人来与曹操结好。当时益州士族,也多倾向于归顺曹操。

郭嘉虽去,但贾诩这样的智者还在身边,依然能提出好的建议,只是曹操此时不能采纳罢了。

类似情况下,郭嘉说服过曹操改变方略

袁绍死后,曹操趁机讨伐袁氏。当曹军攻占黎阳后,曾经想继续大举进攻,一举平定河北。当时,郭嘉提出了战略休整的建议:

袁谭、袁尚二人,“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因此,郭嘉建议曹操先作势攻打刘表。果然二袁相争,曹操获得了更好的进军机会。

刘备、孙权,世之枭雄,自然很可能不会像二袁一样过早地“缓之则争心生”。

但是,不进行战略休整,消化平定刘表的战略成果,在没有可乘之机的情况下就急切地发起对孙刘联军的决战,恐怕不是郭嘉这种人物的作风。

因此,郭嘉很可能会提出和贾诩类似的意见。不同的是,能深切洞察人心,又深得曹操信任的郭嘉,或许能劝阻曹操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过早地发起对孙刘联军的决战。

以曹操对郭嘉的信任,郭嘉应该有办法说服曹操做出更好的战略抉择。假如曹操不听劝阻非要打赤壁,郭嘉或许没办法帮助曹操取胜。

因此,我认为,曹操叹息“郭奉孝若在,不使我至此。”与后来诸葛亮叹息“法孝直若在,必能劝阻陛下”一样,是叹息战略抉择的失误。

至于两军开战后,出奇谋妙策于两军之间,郭嘉恐怕也无能为力了。

总观曹军的谋士群,荀彧、郭嘉多是在战略抉择、形势分析、时机把握等问题上帮助甚大。至于两军交兵的用兵之法,则基本上还得依靠曹操自己,当然,谋士中的荀攸在这方面的表现更好一些。

曹操评价荀攸“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在曹操谋士团中,荀攸在临阵指挥上的谋略,首屈一指。

因此,我认为,郭嘉不会帮助曹操赢得赤壁之战,但是,他可以帮助曹操做出更好的战略抉择,以更小的风险,取得更大的胜利。

曹操破格用郭嘉,若郭嘉不死,曹操真的会在赤壁之战中得胜吗?

应:回答这道题还真不能按演义上说的,那样会有很大的出入,专家们,网友们几乎若干人在评论,探讨三国,也并不是从三国志中摘取点原文,今天评三国主要是按各人的观点进行破析,看看是否有是道理。

赤壁之战在三国中算是历史性的大战役,有着关于国家走向的战役,而且战争不光是算计,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这都是战争的关键所在,例如关羽的襄樊战争不是天连降暴雨,汉江水猛涨,于禁大军被水淹而无法动弹,于禁五子良将之首所带虎狼之师会束手就擒,这完全是不可能的,若于禁反击,关羽退回荆州,吕蒙的偷袭怎会成功,祸在福中生,福在祸中行,想必就是这道理,那样荆州又怎么会失去,战争就是瞬间万变的。

赤壁之战曹操是千算万算没算到,他的大军染上所说的似瘟疫一样的(传染病),部队没一点战斗力,一触即溃,这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当周瑜的有力反击火烧了曹操苦心经营的船只,没有了渡江工具怎么进军,所以曹操输了,联想到平定北方时郭嘉每逢难事都能出奇谋化解,曹操是有难思良将,也可以讲郭嘉在曹操能打败吴国,在部队生病时停止发生战争,主动把战船撤回,不把大船链在一齐,哪儿会让周瑜的火烧成功,所以讲曹操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等大军恢复了健康重新进攻,而就不可能有三国鼎立这种局面,万事总有可能!

曹操破格用郭嘉,若郭嘉不死,曹操真的会在赤壁之战中得胜吗?

实话告诉你,历史要他败,郭嘉不死也要败!假如郭嘉活着,可能被调往更远的地方,或者此时正重病昏迷,或曹操根本不听他的,就像刘备伐吴被烧,诸葛亮不也在世吗?天道释然,非个人所改变得了的。

曹操破格用郭嘉,若郭嘉不死,曹操真的会在赤壁之战中得胜吗?

魏吴赤壁之战,郭嘉不死,有两种可能,一听郭嘉的建义,不伐东吳,就没有赤壁之战的故事了。二一种可能,还是下江南,一样失败-,不会把船首尾相连,输不到那么惨。原因,魏军长期居住北方,不熟南方地理,更不会水战,所以途中生病,气温水土不适宜,加上赤壁之战前,胜仗打得多,娇兵必败,曹操拿下东吳急于求成,不听谋士之言,他颂: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谋士劝不吉祥,被曹操打下江去,后无人敢进言了。问题出在曹操个人武断决定,导致赤壁之战失败。

曹操破格用郭嘉,若郭嘉不死,曹操真的会在赤壁之战中得胜吗?

赤壁之战的胜败与郭嘉一个谋士无关,谋士只是对此场战役的建议,采不采纳是主帅的权利,谋士贾诩建议曹操不要发动赤壁之战,曹操没有采纳,曹操赤壁之败败在心太急,如果他听从贾诩的建议,荆州稳定之后,再隔二三年再发动战争,必胜。

曹操破格用郭嘉,若郭嘉不死,曹操真的会在赤壁之战中得胜吗?

会!

说不定败的还会更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反正这场战争曹操是败的,让俺来虚构一下,郭嘉不服也没处提去。找曹操提不可能,来头条上说道说道更不可能。因為他已經死了,把脑细胞死在这些假设和如果上是愚蠢的行为,就算是探讨,那也是假设。

愚见不作考量,不喜就删吧![抠鼻][抠鼻][抠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