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朱温是个怎样的人?
朱温,是一个禽兽不如的能人。
可以说,历代开创基业的人物中,朱温是一个最没有道德,最没有廉耻的禽兽之人。
朱温的发家史,就是一部无耻、血腥、阴谋的历史。而最后,朱温也死在了自己的无耻、血腥和阴谋中!
追随黄巢,屠戮中原朱温,从小在乡间以雄勇自负,在乡里就是一霸。到了877年,黄巢经过他家乡附近时,他和哥哥一起参加了黄巢起义军,小魔王开始跟着当时的大魔王一起了杀戮之旅。
朱温随黄巢参与了广州的屠杀后,又追随黄巢一起北上。由于确实比较雄勇,因此,逐渐被黄巢委以重任。
黄巢对各地的屠杀,朱温也是参与者随后,在黄巢开始处于下风时候,又叛变黄巢,一转口就认了之前的对手王重荣做爹。
恩将仇报,暗算李克用,挑起军阀再乱投降唐朝后,唐朝非常高兴,赐他”全忠“。
叛徒难容,黄巢抓住机会开始教训朱温,攻打朱温的汴州。朱温当时实力尚弱实在打不过,就请了当时最骁勇的鸦儿军来帮忙。李克用也是实诚人,一出马就帮朱温大败黄巢。
这一战,依靠李克用的帮忙完成了使命,可朱温却大发横财。葛从州、张归霸、霍存等黄巢部将,全部投了他。这些人,后来一个比一个牛,这算是朱温最初的核心团队了。
可是,对于恩人李克用,朱温却因为李克用喝酒醉了说话难听,就痛下杀手。半夜放火来烧李克用,幸亏,天不遂恶人,就在大火燃烧时,天降大雨,李克用趁乱逃走!
这一事故,和李克用翻脸,使得刚刚平息的军阀之间,又开始拉帮结派,搅乱了天下!
残暴的治军法,制造了天下百分之八十的盗贼朱温在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兵力后,为了扩充实力,四处抓壮丁。并且,制定了地狱般的军法——跋队斩。如果军队中的长官战死,那么,全军全部斩首!
因此,朱温军一旦有长官战死,士兵都开始逃命。于是,朱温又开创了刺字法,给士兵脸上都刺字,这样士兵们如果逃跑,就会被地方官吏抓起来。只要是抓回来的,自然全部杀掉!
因此,很多寻求活路的士兵都纷纷上山为寇。
在朱温称帝后,废除这个制度时,这些士兵开始纷纷回家。就这一下,天下盗贼少了十之七八!
一个治军法,给社会制造了百分之八十的盗贼!
恩将仇报,讨伐朱喧、朱瑾火烧上源驿之后,李克用克制自己,没有立刻与朱温交兵。
于是,朱温就开始和另外一个魔头,秦宗权交兵。
在讨伐秦宗权时,朱温力量不足,因此,找了隔壁的朱家兄弟,朱喧、朱瑾兄弟帮忙。
在三朱合力下,讨灭了秦宗全。
不要脸的朱温,当然不会就此停下。他开始谋划朱瑾、朱喧!
他故意派亲信逃离自己的军营,投奔朱喧。朱喧当然知道这些人回去是要被朱温杀掉的,于是,都留了下来。
这样,朱温就找到了讨伐朱喧的借口:你居然勾引我的士兵投奔你?
借此,朱温继续开战,讨灭了朱喧,平定了徐州等地。
血腥的篡位历代改朝换代,都难免会有些许血腥,这个无可厚非。可是,却从来没有朱温这样心狠手辣的。
煌煌长安,经过朱温的破坏后,永远退出了历史中心屠杀官吏:他至少3次成规模的屠杀了唐朝的官员。最著名的一次,是白马驿,他屠杀了唐朝高管数十人后,全部扔进黄河,还说:你们不是清流吗?把你们投到黄河里,看你们还怎么清流?
屠杀宦官和皇帝玩伴:朱温迎接天子后,把皇帝身边的黄门侍郎等300多人,全部坑杀,全部换上了自己人。
杀帝诬后:随后,又差人谋杀了皇帝。并寻机以通奸皇后的罪名,处死了杀皇帝的凶手——下得一手好棋!
彻底毁长安:朱温在迁天子去河南时,彻底拆了长安城,连门梁、柱子都拆下来,顺着黄河飘下!此后,长安再也没有昔日辉煌了。
自作自受,死于淫乱朱温连自己的儿媳妇都睡,实在乱伦不已!朱温好色,好色得没有任何伦理观。大臣张全义的女人也睡。
也倒罢了,还睡自己的儿媳妇!更奇葩的是,朱温的儿子们都以此为荣,争相把自己的老婆送去孝敬老爹!
大约养子朱友文的妻子侍奉岳父侍奉得得体,朱友圭心里不自安,就发起动乱,刺杀了朱温。
无耻之徒,死于无耻之事,罪有应得。只是,天下百姓何苦,被这无耻之人,带入了血雨腥风的五代十国。
历史上的朱温是个怎样的人?
朱温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荒淫皇帝,滥杀无辜。善使心眼,为了自己仕途、地位不惜变节、坑害出卖朋友,是一个阴险狡诈多疑的人。
后梁太祖朱温(852 - 912年),原名朱全忠,别名朱晃。出生于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砀山县),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907-912年在位)。朱温在家排行老三,长兄朱全昱,二兄朱存。朱温的祖父朱信、父亲朱诚都以教书为业。
朱温很小时父亲朱诚就去世了,因家贫,其母王氏在萧县(今属安徽宿州)刘崇家当佣人,朱氏兄弟跟随母亲在刘家生活。朱温不喜农耕、劳作,却非常喜欢练武惹事,身边跟着一群爱惹事的人。朱温仗着自己一身武艺和号召力,整天惹是生非、横行乡里。附近人都讨厌他们。唐僖宗乾符初年,山东地区连年遭灾,成群的饥民呼啸相聚,黄巢趁机在曹州、濮州地区起兵,饥民们自愿追随他的共有数万人之多。乾符四年(877年),黄巢起义军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大败唐军。朱温与二兄朱存辞别刘崇家,投军在黄巢起义军中。此后,朱温跟随黄巢南征北战、东挡西杀,颇有战功,很快成为黄巢军中一员大将。
乾符五年(878年),起义军转战两浙地区(即吴、越地区),朱温作为先锋攻克杭州、攻陷广州,继而北伐,破洛阳、占潼关、夺长安立下大功。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五日,黄巢起义军攻陷唐都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黄巢在长安称帝,建立“大齐”政权。此时,朱温已是东南面行营先锋使。黄巢派遣朱温领兵驻扎在东渭桥。招降了唐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节度使诸葛爽。朱温在黄巢起义中,展现了一个绝佳的展现的机会。中和元年(881年)二月,朱温被任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受命攻占邓州(今河南邓州),俘虏唐刺史赵戒,阻扼了唐军由荆襄地区北攻的道路,稳定了新建的“大齐”政权东南面的局势。
朱温得胜回到长安,黄巢亲自到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北白鹿原北首)为朱温接风并犒赏将士。中和二年(882年)二月,黄巢转任朱温为同州(今陕西渭南大荔县)防御使,让朱温自行攻取。朱温从丹州(今陕西宜川)领兵南下,先是击败唐军李孝昌部,后很快攻克了同州,再获大胜。朱温在短短五年时间,已经成长为“大齐”功臣、名将。
同州攻陷时,刺史米诚逃往河中(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有数万军队,此时纠合其他藩镇,计划收复同州。朱温与王重荣隔河对峙,王重荣挑选精锐甲士三万人准备攻打朱温,朱温非常害怕,将舟船全部凿沉在河中。双方交战,兵力悬殊,朱温战败,退守同州城内。一面加紧防御,一面向黄巢求救。一连上了十道奏章,均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隐瞒压制不报。此时,黄巢起义军内部混乱腐败、争夺权利,根本就没有把朱温当回事儿。朱温一筹莫展,他的亲信谋士胡真、谢瞳建议:“黄巢起家草莽之中,只不过趁唐王朝衰弱才战得京城,现在就开始你抢我夺,见死不救,恐怕还不及唐朝长久,况且唐天子尚在蜀州,各路大军逼近长安,说明气数未尽,还不如仿效章邯故事投唐算了”!朱温也觉得黄巢起义军必将失败,便有了投降唐朝的打算。中和二年(882年)九月,朱温杀掉黄巢监军严实、变节降唐;李详也打算跟着投降,被黄巢预先得知所杀。
唐宦官军事将领杨复光认为朱温过去阻碍、杀害过唐军,本想杀了他。被王重荣拦下:“如今招降黄巢兵马,投降的一律赦免,况且朱温此人骁勇可用,杀了他怕是不祥吧”!唐僖宗得知朱温投降,高兴地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上将啊”!下诏授给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名“全忠”。从此朱温统率他的旧部以及河中的兵士一起行动,所到之处战无不克。
朱温降唐后,也就是中和三年(883年)二月,唐朝廷任命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
度使,要等到唐军收复京城后赴任。于是朱温加紧与各路唐军围攻长安。黄巢在在唐朝将领李克用、王重荣等部唐军的猛烈进攻下,退出长安。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黄巢战死在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时年65岁。同年七月,僖宗在大玄楼举行受俘仪式,宣告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七月,朱温到汴州(今河南开封)任节度使,朱温这时32岁。从此,朱温如鱼得水,汴州(宣武军)也成了他的大本营。战后的汴州饿殍遍野,哀鸿一片,不少人房舍毁于战火,国家救灾物资基本罄尽。王仙芝、黄巢余部还没有全部肃清。唐王朝内外危机尚未解除,但朱温的兵势却日益强盛。蔡州刺史秦宗权与黄巢余党纠合,包围了陈州(今河南周口淮阳县)。唐僖宗下诏书加封朱温为东北面都招讨使,去支援陈州。朱温、周岌、时溥等觉得自己兵力难以抵挡,一起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援。在李克用的支持下,朱温在瓦子寨袭击黄巢的残余部队,攻下了瓦子寨;黄巢的大将李唐宾、楚丘王虔裕相继投降了朱温。此后,朱温与黄巢余部作战大小40余次,特别是黄巢大将葛从周归顺朱温,朱温如虎添翼,比如攻郾城(今河南郾城)、破中牟(今河南中牟北)葛从周就是先锋将领。朱温在山东兖州朱瑾、郓城朱瑄两兄弟帮助下,朱温在山东、河南一带招到了不少兵马。大败黄巢旧部、曾经投降过唐军、后来又反叛唐的大将秦宗权。
朱温是一个恩将仇报的人,他被任命为检校司徒、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后,见大敌已破,开始对付自家兄弟了,他先拿朱瑾、朱瑄两兄弟开刀。诬陷帮助他打败秦宗权的朱瑄引诱士兵背叛了他,继而又说朱瑄是受朱瑾指使。这本是朱温自导欲盖弥彰把戏,朱瑾、朱瑄当然不服提出对质。朱温假装同意他们坐在一起申辩,暗地里派朱珍、葛从周等率兵攻打曹州(今山东曹县),也就是当时朱瑾、朱瑄驻扎地。兄弟二人猝不及防被击败。
原淮南节度使高骈(pián)在与黄巢余部作战被杀,朱温接任此职、加封了东南面讨招使。他又将矛头指向了淮南实力派杨行密(五代吴国创立者)、徐州实力派时溥。朱温祭出旧招,诬陷时溥包庇朱瑾、朱瑄,暗地派兵攻打并攻克了徐州,时溥与家眷在燕子楼自焚而死。
中和四年(884年)五月十四日,朱温和李克用的军队回到汴州,李克用(五代后唐太祖)被朱温安置在上源驿客馆里。朱温假意安排宴席犒劳,李克用酒醉后大发脾气,惹怒了朱温。这天晚上,朱温令士兵在李克用的住地放火。恰好碰上了大雨,雷电交加,李克用趁着雷电光翻墙逃去,朱温只杀死李克用的部下百余人。李克用回到军中后,向唐僖宗报告了此事,请求对朱温用兵,唐僖宗认为朱温此时占据重要位置,不该杀,否则激起兵变。唐僖宗从中调和,加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用来安抚,但没有治朱温的罪。
朱温就是这样,一一扫清了主要对手,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文德元年(888年),李儇病重。三月三日,唐太弟李晔提前即位,是为唐昭宗。当时宦官把持朝政、藩镇势力尾大不掉。唐昭宗决定拿李克用祭刀,下诏讨伐李克用,没有想到引火烧身。朱温联合李匡威、赫连铎(吐谷浑酋长)虽然打败了李克用。但是激起了全国新的叛乱。光化三年(900年)冬月,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唐昭宗懊恼自己的判断失误;沮丧自己所做的削藩努力通通付之东流;伤心自己组建的禁军在战中损失殆尽;想到这些。唐昭宗只有暗自落泪。
天佑元年(904年),朱温打算将唐昭宗接到洛阳,担心遭到唐室大臣反对,于是命令自己的养子朱友谅假托唐昭宗诏令,诛杀了丞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等人,朱温然后上奏表请求昭宗到洛阳,唐昭宗此时早已是孤家孤人了、不得已听从了。朱温便下令长安百姓按籍迁移,拆毁长安宫室、房屋,将木料顺渭水漂下,在洛阳营建宫室。唐昭宗到达洛阳时,唐廷的六军侍卫之士,已经散亡殆尽,唐昭宗身边卫士及宫中之人均为朱温派来的人。唐昭宗此时入了鸟笼,有翅难飞。同年八月,朱温指示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等人乘夜暗之际、以入宫奏事为名,率兵进入内宫,杀死了唐昭宗和后宫河东夫人裴贞一,保护昭宗的昭仪李渐荣也被蒋玄晖所杀。唐昭宗时年38岁。朱温立唐昭宗时年13岁嫡次子,也就是唐昭宗第九子李柷为帝,史称唐哀帝。
朱温急于称帝,天佑二年(905年)冬月,其心腹蒋玄晖、柳璨、太常卿张廷范等认为天下未平,不可太急,朱温很不高兴,没有接受他们提出的封大国、加九锡的建议。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在表面上同意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后,接受了唐哀帝禅位,正式即皇帝位,朱温自己更名为朱晃,改元为开平,国号大梁。升汴州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为东都,称原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17岁的唐哀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次年二月,又将其杀害。
朱温虽说是一个反叛成性、不讲道义的人。但是作为皇帝还是有一套的:执法严峻,军纪为之一振;启用文人、弃用宦官,防止宦官干政;减轻税赋、奖励农耕,恢复发展经济;减少奴役,与民休养生息,鼓励经商贸易,带动社会发展进步。朱温还特别珍爱人才,一经发现,往往越级擢拔任用。只是朱温后期,特别是皇后张惠死后,朱温荒淫无度。乾化二年(912年)五月,朱温发病沉重,自知命不久矣,打算传位于养子朱友文,没想到被朱温次子、郢王朱友珪的妻子张氏探知,告诉了朱友珪。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二十二日,朱友珪伙同马夫冯廷谔将朱温杀死。史书说,朱温临死前骂朱友珪说:“我早怀疑你这个贼,悔恨没有早一点杀掉你!你如此悖逆,杀父篡位,老天爷会放过你吗”?骂完后去世,时年61岁。
历史上的朱温是个怎样的人?
朱温,又名朱全忠,朱晃,唐末五代人,后梁的建立者,梁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
朱温好武,但为人懒惰。与其说此人心有抱负,倒不如说是野心勃勃。他参加黄巢起义军后,由于立的战功不少,地位急剧上升。但他是个投机主义者,他感到黄巢尚不能成大事,于是又转而投靠唐朝,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后得到唐廷重用。
朱温为人残暴不仁,狡猾奸诈。他为了篡皇帝位,杀昭宗,毒死哀帝,此乃弑君之大罪。他为了永绝后患,几乎将李唐皇室屠杀殆尽。他感觉朝中仍有许多大臣效忠李唐,于是将他们通通杀死,这就是著名的“白马驿之祸”,唐朝近三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朱温好色异常,性极淫。他常在儿子们外出征战之时,召儿媳们来侍寝,给儿子们戴绿帽子。他不想立亲儿子为太子而想立养子为太子,只是喜欢那个养子的媳妇。他与一些大臣的妻子通奸,惹来了他们的不满。最后,只能落得个被自己儿子弑杀的下场。
也许就有人问了,咦你怎么全说他的坏,没说好的?不是我不想说,我感觉实在是说不出他有何好。说政绩嘛,他只在位那几年而已,也没啥好说。所以,我只谈了他的人品,两个字,“低劣”,四个字,“非常低劣”。
历史上的朱温是个怎样的人?
提起朱温,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这货是个老流氓,扒灰狂,跟着自己那群花枝招展的儿媳妇们,频频传出绯闻,真是毫无底线。
在香艳、刺激的花边新闻掩盖之下,后世众人往往站在道德的高点,群起而板砖之,以至于很少有人真去探究一下,这个在乱世中强势崛起的朱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当年,朱温还没成人之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本来家庭就不富裕,陡然变得无法生存下去,母亲王氏带着几个拖油瓶来到临县刘家打工。
没爹、没钱、没权势的孩子,受人冷眼鄙视是很正常的现象,朱温在这种压抑的环境里,最终生存了下来,也学会了为了活下去的必备本领——忍耐、狡诈、多疑、善变。
在黄巢军最危急的时刻,朱温选择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及时跳槽,逃脱了与黄巢一起陪葬的下场。
虽然朱温叛变了黄巢,但从当时的历史发展来看,他叛变不叛变,只是影响了黄巢败亡的速度,对于最终结果的改变,没有丝毫影响。
更何况当时朱温已经跟王重荣PK了许久,多次向黄巢求助,无果之下投降,也确实情有可悯。
如今的我们站在一旁,指点人家朱温当年,没有宁死不屈,太不爷们儿,也确实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投降朝廷之后的朱温,曾经一度想做好员工,朝廷让我去哪儿,我去哪儿,朝廷让我干啥,我干啥。
让他去宣武军当节度使,咱们可千万别以为这是好地儿,看看当时的情况就知道了。
黄巢出关,宣武军也是一个必然会遇到的对手,对于这个背叛了自己的人,黄巢是铁定饶不了他的,两者相遇,除了死拼,没别的可能。
再看看周边的同志们,时溥、朱瑄等人,哪个不是靠着造反上位的悍将,朝廷把他放在一个死敌必经之地,一群不良少年围绕当中。
你还以为这个节度使是对他的恩宠吗?这压根就没打算让他继续活呀。
可后来,朱温偏偏挺了过来了,他生生熬死了黄巢,最终顶住了秦宗权,中间还听皇帝密使的话,在上源驿阴了一把李克用,差点儿把那小子烧死。
朱温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能力和忠心,老大,你这还信不过吗?
一时间,唐僖宗都不好意思了,看来人家真是个好同志,先前,咱倒是真小人了,就这样加官进爵,封侯封王。
朱温靠着自身的能力,最终成为了一方实力强藩,其实朱温刚开始的想法还挺简单,守着自己的地,伺候好老大,做好自我。
然而,唐朝王室的不给力,让朱温渐渐放下了对皇室的尊敬心理,作为老大,不是被关内小弟欺负,就是被一群家奴绑架,这种老大,跟着他我都嫌丢人。
在一旁看热闹也就罢了,后来唐昭宗被李茂贞等人绑票,宰相还不停地给朱温打call,最终朱温入关勤王救驾,而这一把,朱温算是把大唐的底裤都看清楚了。
就这?垃圾!
当老大失去了神秘和尊严,你还让小弟跟着继续装深沉,也确实让人有些为难了,算了我摊牌了,这个位子,既然你坐得这么勉强,让我来试试吧。
就这样,朱温一步步登上了皇位。
他一登基,别人都能接受,李存勖他们受不了,这是死敌,但朱温在时,谁也搞不定他。即便李存勖蹦跶的挺欢,看着挺有前途,期间也曾击溃了好几次后梁的进攻,但朱温没死,这后梁的天下,就没有问题。
从私德上来看,很多人说朱温是个扒灰狂,拿着后唐修改过的史书来说问题,但想想当年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常年多病,几次还不预(病危),还得强支持着经常去北面巡视战况。
你让他有龙马精神?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吧,有时候我们看历史,就得看出来那些假的不能再假的智商陷阱。
可以明白地说,人家老朱,真没大家想得那么好色,历史总有骗人的地方,咱们得自己甄别。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朱温同志,是一个很深沉、很狡猾、有着很强抗击打能力、军事综合实力的枭雄。
当年毛主席就用一句话概括了朱温其人,那是相当到位:
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朱温。
历史上的朱温是个怎样的人?
先来给朱温的履历按照时间顺序贴上几个标签,快速了解一下;“黄巢领导农民起义军的一个将领”、“镇压黄巢领导农民起义军的一个将领”、“宣武军节度使”、“梁王”、“后梁开国皇帝”。虽然朱温贵为皇帝,可对他的历史评价贬多于褒。
首先,从朱温的履历来看,他是一个不忠的人。本来已经参加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但是当他发现黄巢势力败退之际,迅速率军叛逃黄巢,投奔到唐朝的怀抱,真可谓见风使舵,“有奶就是娘”。找到新主人唐僖宗之后,一路飙升,成为最有权势的朝臣。谁知他又杀了丞相崔胤等一批大臣,并且把唐昭宗骗到洛阳控制了起来。接着又是一顿暴力操作,逼迫唐朝皇帝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他所表现出来的不忠,与三国时期奸臣董卓半斤八两。
其次,朱温嗜杀成性,残暴至极。有一次,朱温和幕僚以及一些游客在一棵大柳树下坐。当时朱温自言自语地说,这棵柳树可以做车轮毂。旁边的几个游客听见了,也点头说:“这棵树的确可以做车轮毂。”朱温听了大怒,说那些人打胡乱说,榆木才能做车轮毂,柳树怎么能做?于是命令侍卫把那些说过这个话的人,全部打死。如此细微之事,就能引起他的杀瘾,不可谓残暴不仁。
再者,他纵情声色,践踏人伦。朱温基本和他所有的儿媳都有奸情。更让人不齿的是,他的儿子们还鼓励自己的老婆和朱温不伦,并希望通过讨好朱温,让朱温把皇位传给自己。
综上,朱温是一个不忠、残暴不仁、好色的人。
历史上的朱温是个怎样的人?
对于此人,善良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朱温此人值得研究,堪称古今第一大恶人,他罪恶的一生,创造了很多人性本恶的纪录。
提起朱温,有以下标签:生性狡诈、反复无常、诡计多端、凶横残暴、残酷无情、荒淫无度、丧德乱伦……
- 1、年少好勇斗狠,恶名传遍乡里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教师家庭,本来根正苗红,日后混个公务员,问题不大。但朱温却始终没有爱上读书。父亲死后,家里太穷,母亲带他们兄弟去刘崇家里一边打工一边生活。
穷生奸计,在朱温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童年的经历给朱温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埋下了变态的种子。
他长大后却成了社会混混,天生慵懒,从不干活,厌恶一切生产劳动,天天到处打架斗殴。因为他力气很大,十里八乡的人都打不过他,他逐渐成了乡亲们惹不起的黑恶势力。
- 2、从起义军骁将到晚唐节度使
黄巢起义后,朱温前来投奔,成了黄巢手下的一员猛将。后来与王重荣交战被击败,他不但投降了唐朝,还认了王重荣做舅舅。
唐僖宗听到朱温来降,高兴地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猛将啊。封他为宣武军节度使,命令他收复京城长安,还赐给了他一个很讽刺的名字:朱全忠。
当黄巢军撤走后,朱温同其他诸侯联军一起收复长安。那年,朱温三十二岁。汴州成了他的大本营。
- 3、解陈州之围,修建生祠
黄巢与秦宗权,在陈州一代以人做军粮。朱温马上又变成了剿灭黄巢起义的主力,经过数次大小战,加上李克用的支援,朱温攻入陈州。
陈州百姓感激朱温,为他修建了生祠,而历史上另一个以修建生祠闻名的人,就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
- 4、反复无常,结盟又决裂,扶唐又灭唐
朱温打败了起义军首领秦宗权,将其押解到长安,从此黄巢起义军被彻底剿灭。然而朱温却与盟军首领先后决裂。朱温以勤王的名义,四处征讨,他先打败了郓州朱瑄,又剿灭了兖州朱瑾。
唐昭宗被宦官挟持囚禁,朱温率军攻打凤翔,救出唐昭总,并迎回长安,灭了长期掌权的宦官势力。
朱温被封为梁王,实际上掌控了大唐政权,白马驿之祸,诛杀了唐朝群臣三十多人,唐政权名存实亡。
不久,朱温逼迫唐哀总禅让,先将其囚禁,后又杀害。朱温称帝建国,国号梁。
王夫之评价朱温:无尺寸之功于唐,而夺其三百年磐石之社稷。
- 5、荒淫无度、丧德乱伦,古今罕见
朱温真正彰显人性之恶,是在他登基称帝之后。
朱温诸子常年在外统兵,朱温常常召自己的儿媳们入宫,与之私通。朱温曾在张全义家的会节园避暑,逗留了数日,张全义的妻女都被朱温所奸淫。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乱伦,不仅毫无羞耻,竟然利用妻子争宠,博取欢心,争夺储位。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长相很美,朱温尤其宠爱她,并时常想以朱友文为太子。
朱温诸子,反而不知廉耻地利用妻子在父亲床前争宠,千方百计地讨好朱温,博取欢心,以求将来能继承皇位。
野史记载,朱温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除了生我的,和我生的,世间女子都可以睡。简单说就是:除了他娘和他女儿,其他的都敢睡。
《新五代史》评价说:梁负大恶,当加诛绝。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评价:朱温的荒淫,行同禽兽,即使在封建帝王中也罕有其匹。
罄竹难书,流恶难尽。这样的词不该形容隋炀帝,送给朱温最为合适。一言以蔽之,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