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袁术并非实力最强,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称帝?
新年好!我是鸡汤。我认为,袁术称帝固然是错误的举动,但也绝非是心血来潮脑子一热,而是当时的无奈之举。
我认为,袁术称帝,是他的”商业模式“决定的。在曹操迎接天子前,四世三公的袁术的实力可以称得上是诸侯最强之一。但曹操迎立天子之后,袁术的实力迅速下降,而这也正是袁术急切称帝的原因!
为何曹操迎立天子对袁术的影响如此之大呢?
我们看一下袁术的实力特点。
假如按照后来者的眼光看,袁术的地盘是不大的,汝南、淮南等地,虽然富庶,但却不足以傲视群雄,也不足以让人理解为何当时的诸侯说袁术是最有实力的军阀。
孙策、吕布,都是袁术此时主导的政治生态的一部分但是,假若按照汉末时期的政治特点来理解,就能明白,袁术影响的地盘,远远大于他自己实际控制的区域。孙策、刘勋、陈瑀、陈兰等,我们都可以理解成袁术的势力范围。再加上正在结交,并很有机会纳入的吕布势力,他的势力范围比我们后来在游戏剧本中看到的,要大很多!
在汉末时期,政治势力继承了汉朝统治时期的特点,即地方势力认可汉朝时期留下的政治规则。比如孙策的老爹孙坚,按道理也是有长沙之地的一个军阀,却如同马仔一样地替袁术东征西讨。
而袁术呢?可以说,他是真正意义上继承汝南袁家基业的人。与跑到河北的袁绍相比,就在汝南老家一代的嫡子袁术,当时的影响力超过了自己的哥哥。
在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中,虽然盟主是袁绍。可是,各路诸侯都毫无作为,唯袁术集团影响下的孙坚,功勋卓著,攻入洛阳,可见,当时袁术军(含孙坚军)的战力,冠于早期诸侯。
联军讨董卓,声势虽大,但攻入洛阳,还是要靠袁术支持下的孙坚可是,正因为袁术过于松散地统治基础,导致他的势力扩张,严重依赖于本家的政治基础。因此,当天子回归到政治体系时,而且被善于假借天子全力的曹操运用时,袁家的政治基础急剧动摇。你再有政治基础,总胜不过汉家天子的声望吧!
我们从时间上来看曹操迎立天子对袁术的影响。
196年8月,曹操迎立天子。197年,袁术称帝。
比起玉玺来,我觉得这个关联更大。
曹操:小编,你意思是,袁术称帝,怪我咯?”挟天子以令诸侯“,至少在早期,作用非常明显。大家应该还记得”二虎竞食“、”驱虎吞狼“的连环运用印象深刻。正是曹操的调拨,把刘备、吕布、袁术耍得团团转。
同样对”挟天子以令诸侯“感到吃力的,还有另一位袁家的兄弟袁绍。
袁绍,原本对于迎天子持不置可否的态度,可是,在曹操接到天子后不久,就要求盟友小弟曹操把天子迁到他的地盘。为何?难道真的是大将军、司空之类的虚名之争吗?
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天子的影响力被有效利用后,地方势力对二袁的支持出了问题。
大家都知道,袁术称帝后,马上众叛亲离,孙策、陈瑀这些”下属“、吕布这种”盟友“都纷纷翻脸,为何?因为天子令!天子令在法统上确立了他们的统治,使得他们根本无须依赖袁家势力的关照了!
因此,袁术的称帝是错误的,但是,如果不称帝,任由天子削弱自身影响力,则是更愚蠢的。
袁术的失败,败于自己的”商业模式“,企图依赖自身的家族政治地位。当他遇到了更有手腕的政治家时,就分崩离析了!而称帝,只是分崩离析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三国中袁术并非实力最强,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称帝?
这个很自然!首先有一个重要前提:冒天下之大不韪当时已经不存在!
东汉末年的朝廷已经是名存实亡,或者说日渐衰微,无人理会! 从黄巾起义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开始,在袁术眼里:一个落地秀才都可以当天子,何况四世三公的自己;前中山相张纯、前太山太守张举,北部起事,张举自称天子,后虽被刘虞消灭,但一个不在任的朝廷小官员都可以自称天子,何况一个占据扬州核心富裕地带的大汉后将军兼扬州刺史。
再看朝廷和汉室宗亲:朝廷内乱,无力安定,竟然需要征调地方军队稳定局势,说明大汉中央已经没有实力;最后的忠诚宗亲:幽州牧刘虞被下属公孙瓒击败后被杀,也预示了一个道理:实力军阀可以掌控地区权势,谁还会在乎汉室安危;益州牧刘焉暗暗准备自立,从不关心朝廷安危。宗亲如此,何况异姓人类。军事实力决定个人命运:董卓可以一度掌控中央朝廷,凭借的就是自己的军事实力,可以随便废立皇帝,这在袁术眼里很是刺激;11路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未能将其消灭,董相国跑回长安成为太师,继续把控朝廷,靠的也是实力。称帝前的袁术实力,可以说是傲视群雄,出类拔萃。
其他略过,仅综上所述,任何一个稍微有点眼力和实力的诸侯,全都动了心思。只不过袁术虽然看到机会,但如何切入和利用机会却是草包一枚!能审时不能度势,天生文平政短,缺乏远见,空有实力,高估自己,加上那突然到手的传国玉玺,成为其称帝野心最大的膨胀剂!
原创回答,严禁搬运!引用请注明出处。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或署名!谢谢阅读,下回见!
三国中袁术并非实力最强,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称帝?
哀家与刘家,刘家执政,哀家富延丛生。
三国中袁术并非实力最强,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称帝?
东汉末年,皇权衰微,群雄逐鹿。在众多诸侯中,袁术是很特别的怪咖。在《三国志》中,名士孔融评价袁术“冢中枯骨”,以此表达不屑。袁术如果只是争地盘,那他只不过普通的军阀而已。可这位怪蜀黍偏偏不走寻常路,居然公开称帝了。他这么干,哪来的底气呢?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是灵帝时司空袁逢的嫡次子。袁术的一生,经历了官僚、职业军人、军阀、皇帝等角色,一路高开低走。袁术敢于冒天下之不韪,率先称帝,与出身、性格、地盘、实力以及机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东汉,讲究门第氏族,好的出身就像品牌一样,代表着系出名门。袁术出身豪门世家,常以嫡出为傲。有了这块金字招牌,袁术自带涡轮增压,马力十足。刚入仕途,袁术就被任为河南尹、虎贲中郎将。伦家的终点,正是他的起点。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常侍诛杀何进,袁术率先起兵进宫,诛杀宦官。有了这波正能量的操作,袁术涨粉无数。
图1 袁术(?-199年),字公路
能力就是一辆车的操控性能,配置再高,操控不好,也是虚有其表。在十常侍之乱中,何进遭到洙杀,他的部下群龙无首,时任虎贲中郎将的袁术,率领何进的部将吴匡等人,火烧宫门,冲入皇宫,一举铲除了宦官势力。北方军阀混乱,袁术也想分一杯羹,不料被曹操迎头痛击。袁术立足淮河两岸,纵横捭阖,迅速扩张,成为当时最牛军阀。由此说明,袁术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
地盘很重要,它是车子的轴距,带着L标,当然是豪车的标配。鼎盛时期,袁术占据了扬州六郡、豫州的汝南、陈国和沛国三郡、徐州的广陵和下邳两郡,总共计十一郡,在当时的诸侯,绝对属于大块头。其中汝南是东汉第二大郡,是袁术的家乡,这片地区战乱波及较少,社会稳定,百姓富庶,实力相当于现在的上广北。可以说,袁术的L标,金质镶钻,别摸我。
地盘大了,实力当然不俗。实力是一辆车的排量,大排量往往会吸引众人艳羡的目光。从兵力上看,袁术最盛时的兵力达17万人,这在当时绝对可以碾压任何对手了。官渡之战时,曹操只有区区两万人,而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联手,总兵力不过五万。看到这种兵力对比,袁术应该偷笑了。
图2 赤壁之战示意图
换个角度看,袁术手有纪灵、刘勋、张勋、杨奉、李丰、阎象等文臣武将,特别是孙坚的辅佐。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孙坚诱杀张咨取得了南阳郡,将其让给了袁术,成为他的第一块根据地。随后的讨董战争中,孙坚表现出色,为袁术赢得了丰厚的政治和现实红利。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袁术也不例外。他与公孙瓒、陶谦结成同盟。公孙瓒的军队对外长期与鲜卑、乌桓作战,作战经验丰富,对内镇压黄巾军,公孙瓒更是以二万人马,击败了三十万黄巾军。陶谦所辖的徐州,“杭稻丰积”,百姓安居,手下的丹阳兵实力不俗。三方实力相当于汉末的北约。
袁术牌汽车总装成功,准备择时出厂了。他的实力max,地盘plus,接下来想要称帝,自然要等待时机。袁术能否称帝,在于主要对手曹操的脸色。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一月,曹操与张绣在宛城激战,遭遇惨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战死,实力大损。更重要的是孙策收复洛阳时,从一口井中得到了传国玉玺。袁术得知后,想方设法据为已有。而从汉武帝开始,就流传着“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语,袁术认为谶语说的就是自己。
图3 《新三国》中袁术称帝剧照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烘托下,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袁术不顾孙策、阎象等人劝告,在寿春称帝,改号仲氏,广置公卿,设坛祭天。他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生活用度参照皇帝的标准,后宫妻妾有数百人之多。
袁术称帝的行为,引来差评如潮。
首先扔来臭鸡蛋的是孙策。此时,江东地区已大都姓孙了,袁术只是名义上带头大哥。袁术称帝后,孙策果断官宣,将袁术任命的丹阳太守袁胤赶走,另立门户,公开与其绝裂。孙策独立后,袁术势力范围缩水一半,无疑是一记闷棍。
其次,政治联盟的瓦解。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大败公孙瓒,陶谦病亡之后,徐州先后易主刘备和吕布,原先的三方联盟不负存在。袁术陷入曹操、吕布、孙策、刘表等势力的包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成为众矢之的。
第三,人才的流失。孙策独立后,写信召回了舅舅吴景、哥哥孙贲以及好友周瑜,周瑜的好友鲁肃也一起投奔了孙策。而周瑜和鲁肃在袁术手下不过是居巢县长和东城长。而正是在周瑜、鲁肃的策划和指挥下,东吴和刘备联合,在赤壁之战中,战胜了雄心勃勃的曹操。
图4 曹操(155年-220年)
第四,战略失当。袁术抢钱抢粮抢地盘,贸然暗杀了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出兵侵占陈国。刘宠是汉室宗亲,在当地颇受拥戴。曹操闻讯,在政治、战略、情感上,无法容忍袁术的行为。于是,曹操有了征讨袁术的理由,他亲自率军出征,斩杀袁术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袁术狼狈逃回淮南,曹操顺利吞并陈国,袁术为他人做了一回嫁衣。而袁术和吕布相爱相杀,剧情屡次反转,吕布反复无常,策反了韩暹和杨奉,大举劫掠淮北,助推了袁术的覆没。
第五,心胸狭隘。袁术常以嫡次子自居,一直不把庶兄袁绍放在眼里。兄弟二人明争暗斗,勾心斗角,上演兄弟阋墙的闹剧。其实袁绍有最强马仔曹操,袁术有金牌打手孙坚,未来魏、吴的奠基人分别听命于二袁,双方联手大有可图,可惜双方互不买账。连自家兄弟都容不下,两人先后失败也在清理之中。
图5 袁绍(?-202年),字本初
建安二年(197年)冬,大范围的旱灾,造成江淮地区粮食减产或绝收。百姓饿殍遍野,出现了人相食的现象,而袁术依然过着奢靡享乐的生活,完全不顾士兵和百姓的死活。袁术的倒行逆施,导致部下纷纷叛变,自己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建安四年(199年),曾经风光无限的袁术走投无路了,只得投靠袁绍。不料,半路遭到曹操派来的刘备和朱灵的截杀,被迫退回寿春。六月,袁术退至江亭,随军只剩三十斛麦屑。此时,袁术异想天开想喝蜂蜜水,随从找不到蜂蜜,无计可施。袁术见状,叹道:“袁术至于此乎!”不久,吐血而亡。
曹操和孙策瓜分了袁术的地盘,对他进行了抹黑和贬低,而孔融向来高才倨傲,不把当世豪杰放在眼里,黑袁术也是必须的,加上《三国演义》的推波助澜,袁术的形象一直是负面的,再踩上无数双脚,他用生命换来的帝号,也没有得到历史承认。陆游有诗叹袁术:“成败相寻岂有常,英雄最忌数悲伤。芜蒌豆粥从来事,何恨邮亭坐箦床?”这也算是颁给袁术的安慰奖吧!
文:计白当黑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三国中袁术并非实力最强,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称帝?
既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是头脑发热了。从这一个方面也可以提供反证,为什么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对袁术不屑一顾,认为是“冢中之骨”,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袁术率先称帝是头脑发热,不但没有获得大家拥护,反而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他的亲哥哥袁绍率先跟他决裂,最后兵败身亡,死于非命。跟他相比,曹操就聪明多了,孙权劝曹操称帝,曹操都不肯,认为是孙权不怀好意,是将他放在火炉上烤。曹操的做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分天下有其二,终成霸业。
袁术为什么会头脑发热呢?第一,他得到了传国玉玺,认为拥有了玉玺就待于拥有了国家;第二,袁术家族显赫,四世三公,而袁术是袁氏的嫡系子孙,比袁绍庶出的强,自认为有世族大家的基础;第三,有民间谶语,当时东汉有“代汉者,当涂高也”的民间谶语,而袁术字公路,他自认为这谶语应当应在他身上;第四,袁术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当时他比曹操的兵力多上几倍,孙坚、孙策还是他的部下,刘备未成气侯,而另一强大的军事存在袁绍还是他的哥哥,所以他认为他最有资格当皇帝。
三国中袁术并非实力最强,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称帝?
袁术自个认为“皇帝就是商标,抢先注册就是自己独有,想不到最后自己玩火自焚”。
一、抢到个传国玉玺,以为天上掉下个皇帝宝座,别做梦
三国演义中,袁术的传国玉玺是从孙策那里硬生生抢过来的。那时候袁术以为有了“传国玉玺”在加上听到民间的童谣,袁术自己就认为“天命神授”自己是下一个朝代的皇帝。
在坐这个“假冒伪劣”皇帝之前,袁术组织召开一次研讨会,自个认为,大汉王朝经过黄巾军农民起义加上西北狼董卓的肆虐,朝廷文官与太监相互厮杀之后,已经到达行将就木的时刻了。
我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而且我还是袁家的嫡系子孙,作为这样的家世与政治资本,在当今天下,我是最有资格坐上皇帝这个宝座的。大家以为如何呢?
秘书长阎象陈述:“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时候,都还臣服于商纣王,现在汉献帝刘协也不是商纣王的角色,他仅仅是奸雄曹操的傀儡,如果贸然称帝,曹操肯定会以汉室统一为口号平定我们,那时候我们顶不住的”。
袁术说:“我们顶得住”。
阎象说:“我们顶不住”。
袁术又说:“我们顶得住”。
最后双方都无言以对。
袁术又问了张承,我想要称帝,成为天下共主,你觉得怎么样。
张承传递张范的话,说:“这天下能做皇帝的,不是靠你家里,而是靠你自己,你明白吗?”。连江东的远方亲戚孙策也来信反对这称帝的事情。
可是袁术就像被施了法术一样,瞬间转换成萌妹子一般说:“我不听,我不听”。
最后的袁术按耐不住了,公元197年,假模假式地称帝了,瞬间幻化成现实。
二、枪打出头鸟,吐血一斗而死
袁术这货不蠢的,如果是痴呆而萌蠢的人,不可能做到将军与兼任那么重要的后世富饶发达的江浙地区州县刺史位置。既然不蠢,为什么要干这么蠢的事情呢?
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大家都奈何不了大家的时候,谁都想称帝,但谁都不敢率先称帝,无论是自己的大哥袁绍还是奸臣曹操都有这贼心没这贼胆,但袁术就是不一样的烟火,袁术自导自演的一场小丑戏剧,最后兵败身亡。
曹操听到这蠢货袁术称帝,可能肚子都笑疼了,最后以乱臣贼子定性袁术并平定这场闹剧。最后袁术在自己称帝四年后,想喝杯蜂蜜水却不能,吐血一斗而亡。
天下共主,皇帝宝座,至高无上的权力,把握生死大权的爽感,让那么多人能够前赴后继地为了皇帝宝座而送死,这就是中国专制时代,皇权第一制度的牺牲品。可悲可叹。
袁术就是这么个皇权制度的牺牲品,他死之前肯定要骂娘了,“皇帝根本不是商标,它是绞肉机”。
个人意见,如有不同请关注并回复,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