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考上公务员的,会带来优越感吗?

公务员的优越感正在逐年递减,这毋庸置疑。

我是十年前考的公务员,那时候的公务员真的可谓“万人挤过独木桥”,被称为除高考、司法考试外的第三大考。再加之社会上对公务员这个职位的热炒,比如“嫁人就嫁公务员”等等言论,导致这个职业过度的炒作。为什么说优越感逐年递减呢?

第一,津补贴的规范,消除了以前的灰色收入。其实大家对公务员过度的追捧,炒作,可能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社会上对公务员队伍的误解造成的。我刚参加工作时,就有亲戚问我,你一年要收不少礼吧,都送烟送酒的?逢年过节单位还发钱呢。我说没有,即使有,人家也不会给我这个小科员送,亲戚硬是不信,说:电视里不都那样演的吗?这些年,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相继规范津补贴,现在的公务员,除了工资、车补、公积金,其他什么都没有。

第二,工作量的不断加大,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现在的公务员,每个单位都是996,五加二、白加黑,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平时加班加点是常态,节假日加班也很正常,特别是一些党委部门和基层乡镇,基本上没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和节假日,各种报表、材料、会议,应接不暇。而且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很多公务员都是长期亚健康状态。

第三,社会舆论的理性化对待。现在的社会舆论,人们的认识,在逐渐理性化。大家都把公务员当成了一个普通的工作而已,已经不再像以前大家认为的那么神秘,当大家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个岗位就跟工厂工人、打工仔没什么区别,就是个普通工作而已。

身边考上公务员的,会带来优越感吗?

这身边考上公务员的,能带来啥优越感,就是他自己有工作了,他自己也可能没有感到有啥优越感,不要说别人,就是自己是公务员也没有啥感觉,做生意的一年赚的钱是一般公务员的几倍,能有啥优越感呢。

身边考上公务员的,会带来优越感吗?

在两办的公务员优越感比较高,特别是党办。

有一次朋友叫吃饭,刚开始以为就是几个高中玩得好的朋友,到了才知道还有一个是在省委办公厅总值班室工作的老乡,年纪大家都差不多,职务级别也没什么区别。但是这个人可以用优越感爆棚来形容也不过分。

首先,他坐在c位是最基本的,添饭、倒酒、加茶,旁边的人都会帮他服务好,他只需要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高谈阔论。

其次,饭桌上的人不停地向他敬酒,要他的联系方式,各个都是一脸媚态,生怕得罪了这位“领导”。

最后,他自己的角色感也非常强。先是给大家传达了最近省里面的重要工作,然后介绍了省委主要领导最近的工作动态和一些重要指示(这些指示在新闻里面听不到的),最后强调因为省委领导的工作很忙,所以自己也非常忙,是百忙之中抽空和大家一起聚餐。

这个人的特点非常明显

桌上的人给他敬酒的时候,一般都会先自我介绍,说自己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啊,老家是哪里的,哪年来到省里或者调入现在的单位。

这老兄听了以后,笑眯眯的一脸慈祥说,你们单位我知道,最近领导对你们单位的某项工作非常重视,你们单位的某某厅长我也很熟悉,上次在哪里哪里还和他聊过什么什么。

特别是有一次他到办公厅来找到我,让我帮他做什么什么,我两下就帮他办成了。然后又一脸谦虚的说,别人这么大的领导,能找到我帮他办事,本来就是对我的信任和认可,必须要帮人家办好。

如果对方提到的人级别不高,正巧他又比较熟悉,就会立刻打电话给对方,然后打开免提说,某某领导,你在忙什么呀?你猜我在和谁一起吃饭?你们单位的某人现在和我在一起,今天就差你了,下次来的时候你一定要作陪。在座的人听得一脸惊愕和佩服。

——————

有时候真的很后悔参加这种聚会,但是老朋友叫了又抹不开面子,只是没想到有的人能把狐假虎威演绎得这么深刻。

我是@体制内这些事关注我带您了解更多体制内职场真相!

身边考上公务员的,会带来优越感吗?

会。我在央企工作经常加班,晚上加,周末加。一个朋友在税务机关当公务员,她给我说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单位晃一圈,然后练瑜伽,回家织毛衣,看电视。

我每年有一堆要扛KPI指标,她唯一的指标就是好好活着,收入不少又不用干活,真心羡慕嫉妒。

身边考上公务员的,会带来优越感吗?

这是事实。

以前高中同学,学习一般,最后上了三本,学的法学。最后在老家市司法局工作。每天准点下班,吃喝不愁,在老家也是体面的工作,没几年车房都有了,同学聚会就这哥们儿活得舒服体面,人家早早地结了婚,现在娃都有了。

我和另外几个同学虽然当时学习成绩不错,但是最终还是每天996,挣得虽然多点,但在工作地买房还是不可能的,太贵了。每天累得跟狗一样,既然没房,那更不可能结婚了。

看来工作还是不只看工资啊,我可羡慕我这同学啊。

身边考上公务员的,会带来优越感吗?

考上的公务员未必会有优越感,但是公务员的家人会有。咱也不知道为啥,在老一辈人眼里,考上公务员就特别了不起了,吃皇粮了,很牛。

但是实际上也就那样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