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温格22载的枪手生涯?

2018年4月20日,阿森纳官方宣布,温格表示将在赛季结束后离任,结束22年阿森纳执教生涯。“致所有阿森纳的支持者,照顾好这个俱乐部的价值。我的爱和支持会永远伴随你们。”这是温格留给阿森纳最后的告白。22年,88个春夏秋冬交替变迁,八千多个日月星辰变换,秋风最终停在了他白色的发梢,夕阳撒在他那高耸宽阔、扛起过一个百年俱乐部过去和未来的双肩。曾几何时,伴随着酋长球场跳动起清晰的脉搏,世纪海布里的钟声在那一刻应声而落。财政紧缩的那些年,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绝境的挑战,你都不卑不亢地扬起那坚毅的面庞,稳坐中军笑看那云起云落人员变迁。四季依然在轮回,但夏天过后酋长球场边教练席再也不会出现那最熟悉的伟岸身影。

【海布里的峥嵘岁月】

因为涉及了建球场、搬迁问题以及偿还新球场贷款造成的财政紧缩问题,温格在阿森纳的执教生涯可以被划分为两个时期,海布里时期和酋长球场时期。

“我不得不承认我执教的前期时期是蛮简单的,从1996到2005,这段时期一切都进行得非常简单和顺利。我们一直都是站上风,尤其是在联赛和足总杯赛。”温格在2015年股东大会演讲时如是说。1996年9月22日,当温格第一次走进海布里著名的大理石厅,媒体打出了这样的标题:Arsène Who?这个名字仅仅与“阿森纳”有两个字母之差的男人,从日本名古屋鲸八而来,在此之前,法国人仅有在摩纳哥执教成功的经历。自此,Arsenal与 Arsène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93赛季,即英超元年,阿森纳在42轮联赛当中仅仅取得15胜11平16负的战绩,排名英超22支球队当中的第10;1993-94赛季,阿森纳赛季最终排名升至积分榜第四(18胜17平7负);1994-95赛季,阿森纳的战绩再次大幅下跌,13胜12平17负的战绩使得阿森纳最终名列第12;1995-96赛季,枪手最终排名联赛第五。而弗格森领衔的曼联,除了1994-95赛季屈居布莱克本身后获得亚军外,英超前四年的历史当中其他三次全部问鼎冠军。红魔世纪之末在英超赛场展现出垄断之势,枪手急需一位时代领路人。在经过短暂的磨合期后,温格带领的第一代枪手在1997-98赛季,38轮联赛当中取得23胜9平6负的成绩,力压曼联23胜8平7负的战绩,以一分的优势最终问鼎英超冠军。阿森纳俱乐部历史上第一位外籍教练,很快就帮助枪手实现了第一个英超冠军的梦想。不仅如此,阿森纳在1997-98赛季最终登顶足总杯冠军,温格在自己执教枪手的第一个完整赛季,就为球队带来了光彩夺目的双冠王。750万英镑从国际米兰转会而来的荷兰冰王子博格坎普,那个赛季28次联赛出场中打进16球(英超射手榜第1),获得了球员工会的年度最佳球员、记者协会的最佳球员和赛季最佳进球。“在97-98赛季的前半段,我踢出了在自己足球生涯中最棒的足球。我无论做何种尝试都会成功”。温格在英超赛场初露锋芒,这只是阿森纳完成进阶之后的开始。1999年8月,另一个法国人亨利穿着黑色T恤缓慢地跟随温格走进海布里,二代枪手正式拉开序幕。1999年8月3日,22岁在尤文图斯怀才不遇的法国小将亨利身披14号球衣,以1050万英镑的身价转会阿森纳。“我希望去表现,为我的主教练阿尔塞纳-温格先生;也希望能够对阿森纳的球迷表现出,我能够为阿森纳踢球”,1999年,青涩未退的亨利接受采访这样说到。初来乍到,亨利被温格定义为阿内尔卡的替代者。加盟枪手4天后,亨利在联赛首轮对阵莱斯特的比赛中获得了替补登场的机会,但其枪手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亨利在前7轮英超联赛中颗粒无收。英超第8轮,阿森纳做客南安普顿,替补登场的亨利接到老大哥亚当斯的中场直塞,在禁区弧顶处倚住对方后卫转身抽射,亨利的阿森纳首球姗姗来迟。随后,亨利再次经历了长达8轮的进球荒,直到联赛第16轮枪手主场迎战德比郡,才终于迎来了海布里球场的进球,法国人的梅开二度帮助球队2-1击败对手。此后,亨利迅速走出磨合阴霾。阿森纳第一个赛季,亨利联赛出场31场打进17球,各项赛事总共斩获26粒进球,赛季总进球数创下了职业生涯新高。这个赛季,阿森纳遗憾的收获了联赛和欧联杯两个亚军。2002-03赛季英超第23轮,枪手客场挑战伯明翰4-0大胜。这场比赛当中亨利打进枪手100球。亨利的枪手百球,只用了3年4个月的时间。温格的潜心雕琢,使得天赋异禀的他从温顺少年逐渐成长为名满天下的禁区杀手,在枪手实现蜕变的亨利逐渐来到舞台中央——他是枪手法国帮最年轻也是最耀眼的代名词。温格凭借着自己的法国足球人脉,将1998年法国夺取世界杯冠军的主心骨搬到海布里。维埃拉接替亚当斯成为温格的知心队长,皮雷熬过适应期成为阿森纳攻守节拍器,光头中卫西甘稳健低调不可或缺,加之翩翩少年亨利——法兰西血统,一遍又一遍地补给着阿森纳怀有鸿鹄之志的心脏;法国帮,搭建起了鼎盛枪手结实的核心框架。从1996到2005的9年时间,有源源不断的冠亚军奖杯点缀。虽然有传奇球星的离开或者老去,但却有新的传奇冉冉升起,球队的核心时刻在发生变化,但一切似乎都更加完美。温格执教阿森纳的前9年时间,堪称绝对的成功。2003-04赛季,阿森纳以26胜12平的赛季不败神迹强势登顶英超冠军。

【投资未来的宏伟战略】

有着93年辉煌历史的海布里,见证了兵工厂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冠军的诞生。即使承载了无数枪手球迷的幸福回忆,阿森纳俱乐部仍然不得不在世纪之交选择离开这片土地。原因再简单不过,海布里只能容纳3万名观众,尚不及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的一半。且不论球场提升影响力带来的间接收益,单就每年的门票收入,阿森纳就落后于曼联近3500万英镑。在足球逐渐变成不计成本的烧钱游戏的大环境之下,继续这样的差距很可能将拉开实力的鸿沟。1999年,包括温格在内的管理层联名上书董事会,强烈建议将新建一座球场作为阿森纳未来发展的优先事项。温格如此评价这一计划的重要性:“我认为阿森纳确实需要新球场,这是我们长期保持欧洲强队行列的必要条件。”时任执行董事的埃德尔曼也公开表示:“新球场将带给我们巨大的财富,从而让我们成为欧洲领先的球队。”该计划很快得到了董事会的支持,并于2001年正式向政府提出申请,希望在离海布里不远处的Ashburton Grove兴建一座容量翻倍达到6万人的崭新主场,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酋长球场。(伦敦不允许俱乐部兴建超过六万人的球场,不然真的应该建个再大点的)当地政府经过数个月的研究之后批准了这一计划,却因为周围居民向法院提起的上诉而不得不暂时停止。阿森纳俱乐部在法律沟通和安抚人心上做出了大量踏实有效的工作,最终赢得了判决,并在2002年8月的居民集体投票中通过了多数票表决。2003年酋长球场终于正式动工,2006年顺利成为了阿森纳的新主场。由于并未获得任何来自政府的资金补贴,因此酋长球场完全需要由阿森纳俱乐部独自出资建造。工程最初的估计总价仅为1.5亿英镑,但管理层在开工首月便发现这样的数字远远不够,并立刻将经费预算上升到了3亿。然而,等到球场最终竣工决算时,实际花费的支出已经达到了4.7亿英镑。4亿多英镑对于任何一个俱乐部来说都充满了危险的味道,长期平稳经营的阿森纳更是如此。想靠自身存钱建球场完全是天方夜谭,向银行贷款几乎是唯一的选择。2003年4月,阿森纳从以苏格兰皇家银行为首的银行集团获得了2.6亿英镑贷款,当时的贷款年限为14年。短短14年时间还清如此大额的贷款,很可能严重影响俱乐部每年的现金流。当时的阿森纳主席彼得-希尔伍德在股东会陈述中说到:“这个规模的建设工程带来了内在风险,我们必须积极寻求机会延长还贷期。”于是在2006年,阿森纳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债券的方式代替了原本的银行贷款。这些以酋长球场为抵押条件的债券,分为2.1亿的固定利率债券和5000万的浮动利率债券(以国债为基准利率),实际利率分别为5.14%和5.97%,最长还款期为25年,也就是到2031年才会全部到期,目前仍然在每年稳定还款中。此外,为了减轻俱乐部的财政压力,阿森纳将原来的主场海布里重建为了公寓。为了完成这一同样规模浩大的工程项目,阿森纳又在2006向银行申请了一笔期限仅为4年的贷款,金额为1.335亿英镑。尽管这笔1.335亿英镑的短期贷款已经在2010年还清,但酋长球场和海布里公寓两者总计近4亿英镑的债务还是给阿森纳带来了长期且严重的影响。尤其在2006-2010的这四年间,阿森纳光是偿还本金和利息,就需要每年支出5600万英镑左右。在阿森纳高层的最初预计中,虽然球队预算必然会受到债务影响,但枪手仍然应该可以在与曼联的较量中拿下未来十年至少三个英超冠军,从而平稳过渡到酋长球场的新时代。而出售海布里公寓预期可以得到总共3.5亿英镑的收入,带来的近2亿英镑利润可以迅速帮助枪手在2010年之后回到巅峰。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阿布和曼苏尔的强势到来改变了英超的红色基调,次贷危机的爆发带来了英国房地产市场的萎靡,阿森纳的处境开始变得艰难。

节约,甚至被说成“抠门”,成为了球迷们贴给阿森纳的标签。

【被贷款压抑的欲望】

有人说,阿森纳是全世界最能引起中国“房奴”共鸣的俱乐部。为了买房,拿辛苦攒下的积蓄交了首付,然后贷了一大笔钱开始缩手缩脚的月供之路。一个小细节,最能体现阿森纳在财政压力下的转变。2003年夏天的季前训练,阿森纳选择了奥地利作为10天短期集训的目的地。当亨利、维埃拉等坐惯了阿森纳包机的世界级球星准备回家收拾行李的时候,俱乐部工作人员告诉了他们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这次乘坐瑞安航空的经济舱,所以行李少带点。瑞安航空是欧洲著名的廉航公司,机票价格不到英国航空的一半,促销季节更会有10-20英镑的特价。(刘很:石头也要榨出油啊)与价格相对应的是,飞机较小且只有经济舱,座位空间狭窄并且严格限制行李重量。从包机到廉航的故事,正是发生在酋长球场正式动工的这个2003年。不过再怎么节约,机票在足球世界中毕竟只是小钱。从球迷角度来看,受到最直观影响的,自然是转会市场。从酋长体育场大兴土木的2003年,到还清海布里公寓贷款的2011年,阿森纳长达8个赛季时间内的转会净支出仅为2100万英镑(即转会费支出减去收入)。同期,曼联、利物浦、热刺都超过了1亿,新兴势力的切尔西与曼城更是双双突破了4亿大关。转会市场上的预算有限,因此温格不得不极其注重性价比,对任何一笔签约都比以往还要精打计算,这样的习惯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阿隆索、伊瓜因、格策、马塔、阿扎尔等人,先后在传言中极其接近签约阿森纳,却最终都转会去了别的球队。在“温差签”和“迷失在体检室”这两个网络笑谈的背后,是阿森纳对性价比几乎苛刻的坚持,也是当年财务重压下的无奈。买人方面锱铢必较,卖人方面自然也有不得已之处。在新球场计划开始准备的1999年,阿森纳在数次指责皇马的情况下,最终还是以2350万英镑的高价出售了阿内尔卡。第二年,巴塞罗那又以接近3000万英镑的价格,从枪手阵中打包买走了奥维马斯和佩蒂特。三人的代替者亨利、皮雷和劳伦虽然后来成为了枪手的传奇,但当时只花费了2300万英镑的总价。而其中的差价,随后便成为了酋长球场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效力阿森纳九年之久的队长维埃拉,2005年离队加盟尤文图斯,29岁的传奇铁腰转会费仅为1370万英镑。后来维埃拉在自传中提到:“阿森纳居然说对出价没有意见,我是如此震惊和伤心。我不知道他们是否需要通过出售球员来盖球场,但我受到了伤害。”之后,亨利、吉尔伯特-席尔瓦、加拉、法布雷加斯、范佩西等队长先后离队,留下了枪迷们的伤心和好事者的话端。纳斯里的离开同样具有代表性。当法布雷加斯回到巴塞罗那之后,不愿两大核心同时离队的温格本想强留纳斯里,即使冒着赛季后让其自由转会的风险也要再拼一次冠军。然而当打之年的球星离队却收不到丝毫转会费,阿森纳董事会坚决不能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接受了曼城的报价,纳斯里随即成为了蓝月亮的一员。除了转会费,占俱乐部支出更大份额的工资方面自然也是阿森纳的重中之重。在海布里贷款尚未还清之前,阿森纳的工资总额受到了极其严格的限制,曾经长期保持在1亿英镑左右。同时,开始对超过30岁的老将实行一年一签的政策,保持数年间也没有出现过特例。2003年,维埃拉和皮雷就险些因为工资分歧离队。2004年,曾以10万周薪冠绝英超的坎贝尔接受了薪水减半的续约条件。后来,纳斯里、范佩西、图雷、克里希等人先后离开阿森纳,并在新东家拿到了工资差不多翻倍的新合约。从机票这样的小钱,到转会费和工资这样的核心内容,阿森纳节衣缩食般度过了经济困境。但是,节流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阿森纳必须寻找开源的方法。(图):即将搬迁至酋长球场,海布里的最后一场比赛亨利深情亲吻草皮

【球场效应和收入发展】

对于阿森纳来说,增加俱乐部收入的方法,首先便是来自酋长球场的比赛日收入。毕竟,身背4亿债务修建酋长球场和海布里公寓,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拥有一个世界顶级的宏伟主场。如果不能实现比赛日收入上的突破,那么阿森纳过去十几年的努力将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好在,无论是建成后的球场,还是伦敦热情的枪迷都没有令阿森纳失望。酋长球场投入使用的第一个赛季,阿森纳的比赛日收入瞬间增加了7000万欧元(约4700万英镑),总收入也因此一举踏过了2亿欧元大关。此后至今,阿森纳的该项收入再也没有跌下过1亿欧元,酋长球场成为了全世界最赚钱的足球场馆之一,已经可以与老特拉德福德、伯纳乌、诺坎普比肩。阿森纳主场比赛近些年都保持着60000人左右的平均上座率,虽然在英超已经位居第二,但仍和皇马、巴萨、多特、拜仁、曼联等70000人以上的俱乐部存在一些差距。能让枪手比赛日收入丝毫不落下风的原因,还在于俱乐部较高的票价水平。酋长球场启用至今,阿森纳的球票价格已经经过了数次上涨,并引起了部分球迷的抗议。温格将涨价的原因归结于“增加收入以保持竞争力”,而阿森纳从NBA挖来的前首席商务官汤姆-福克斯的表述更为直接:“作为一个美国的体育主管,看到季票排队名单长达4万人时,你只会觉得门票还不够贵。”其次,英超总体转播权的飞速上涨也带来了阿森纳收入上的激增。在转播权收入方面,阿森纳已经从十年前的5000多万英镑上涨到了如今的每年1.2亿英镑。日渐水涨船高的英超转播总价自然是最重要的增长点,但阿森纳连年征战欧冠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阿森纳球员在拿到欧冠席位后大肆庆祝,温格说出的“拿下前四等于一项冠军”,数年来受到了无数人或善意或恶意的嬉笑,“争四”的名号从此不胫而走。是的,阿森纳已经连续16年征战欧冠并且打入淘汰赛,该记录在整个欧洲只有皇马可以与之匹敌。而与皇马不同的是,阿森纳这项纪录的背后饱含着辛酸。枪手每年可以通过参加欧冠获得转播分成和奖金大约2300-2700万英镑。此外,如果真的无缘欧冠,那么包含杯赛在内的套票价格肯定将有小幅度下跌,赞助商合约中与成绩相关的部分也会有所下降。也就是说,错过1年欧冠,也就会带来3000-3500万英镑左右的直接损失。(稳定,是球队渡过债务难关的最大依仗!我记得在另一篇文章中读到,破厂和银行是有签订协定的,如果破厂不能取得欧冠席位,银行有权立刻收回全部债务……)不要小看这3000多万英镑。如前文所言的2006-10这四年,阿森纳每年需要偿还5600万英镑左右的本金与利息。如果少了这3000多万英镑,枪手有可能不得不低价出售更多球星,同时无力购买千万级别的球员来补充。要是没能及时止住颓势而连续无缘欧冠的话,沉沦甚至破产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话题。要知道过去十年间,利物浦和巴伦西亚都曾经在修建新球场时陷入了财务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红军迎来了新老板,并彻底停止了新建球场的计划。蝙蝠军团则依靠政府救济才得以延续,不仅新球场至今也没有完工,球队实力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温格虽然9年没有拿到任何冠军,但在我心中,他比弗格森、魔力鸟要更伟大!他们只是拿到奖杯,但温格却是建筑了盛装奖杯的陈列室。)同时,为了尽快得到资金,阿森纳签下了一系列长期赞助协议。为了保障新球场能够顺利完工,阿森纳俱乐部在2006年和阿联酋航空签下了一纸长约。总价9000万英镑的长期赞助协议中,4200万为15年的球场冠名权,4800万为8年的球衣胸前广告。与之类似的是,阿森纳2004年与耐克签下了长达7年(后来延长到10年)的球衣赞助合约,10年总价为5500万英镑。这些长期合约在当时都是英国足球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金额,董事埃德尔曼有过如此表示:“这样的赞助协议令人兴奋,如果温格未来想要加强球队实力,这些钱就是保证。”可惜的是,这些赞助金额中的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酋长球场不断上涨的工程预算之中,在2010年之前并没能成为球队的直接助力。而在2010年之后,足球世界中又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曼联近二十年孜孜不倦的商业开发终于开花结果,红魔仅仅训练服广告这一项就得到了DHL每年1000万英镑的赞助,甚至与阿森纳球衣胸前广告以及供应商之和相差无几。皇马、巴萨、曼城等球队的主要赞助金额也都远远超过了枪手当年的大合同。对此,阿森纳新老板克伦克曾经在入主后表态:“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帮助阿森纳,在商业开发商做得和曼联一样好。”于是,阿森纳投入重金重组管理团队,并在2014年与阿联酋航空成功续约。总价1.5亿英镑的新合约中,包括了2014-19这5个赛季的胸前广告,以及2021-28这7个赛季的球场命名。(这是破厂必须加强的部分!这方面我们与曼联还是差太远了。)同时,阿森纳也在2011年夏训前往了马来西亚和中国,时隔12年的亚洲此行带走了1500万的收入,也标志着枪手开发远东市场的决心。不过目前阿森纳的赞助商,无论从数量还是总价上都只有曼联的一半,这也是管理层在摆脱酋长球场债务之后的重心所在。此外,虽然不如预期,但海布里公寓仍然带来了不少收益。2006年6月,阿森纳正式开始了海布里公寓的预售。短短两年时间内,655套公寓中的517套就收到了订金,也正因为如此枪手主席希尔伍德才会宣称该项目能够带来3.5亿英镑收入。次贷危机的到来却差点毁了阿森纳的如意算盘。由于市场的不景气和房贷的相关限制,海布里公寓一度陷入了滞销。开始正式销售的前6个月,仅有2套公寓收到了全款,诸如马来西亚公司Fraser & Neave代理销售的百余套已订公寓却迟迟不见尾款交付。无奈之下,海布里公寓开始降价促销,并赠送俱乐部官方礼品。好在英国房地产市场及时回暖,海布里公寓才避免了带给阿森纳更大负担的麻烦。截止2010年5月,海布里公寓销售金额已经达到了1.569亿英镑,提前半年还清了该项目的短期贷款。目前,海布里公寓已经基本上销售完毕。也许达不到净赚2亿的销售预期,但该项目仍然可能给阿森纳带来了1亿英镑左右的净利润。“我相信,这次搬家会帮助俱乐部继续前进,而且没有损害俱乐部的传统。没有什么比海布里更伟大,那是俱乐部的灵魂,但我去酋长球场比赛前,经常会先去海布里球场门前,因为我想要感受那里的力量,那是一座传统的球场,但它有一些特别的东西,是俱乐部历史的一部分。在新球场的建设时我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可能出席过50次甚至100次相关会议了解全部细节。我在酋长球场看台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当时大卡车还在我身后运送着建筑垃圾。一开始我们建设酋长球场的预算是2.5亿英镑,那是我们所有能拿出来的钱,但之后我们花了4.28亿英镑,而且俱乐部董事会还在说继续建。那简直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噩梦,我看着他们,认为他们要么是非常勇敢,要么就是完全疯了。在酋长球场的第一个赛季对我的压力非常大,我们需要5.5万观众来看球,还需要参加欧冠联赛,这样才能赚回足够的钱。” 谈及修建新球场,温格如是说。“我相信,如果你问我再重来我会否这么做(指建球场),我绝对会说不,让其他人去做,因为我不想再赌一把,这实在是太困难了。”

【二十二载功名尘与土】

阿尔塞纳·温格之于阿森纳,可谓是三国演义中孔明之于蜀汉一样,他用自己的理念一举为阿森纳树立了在英国足坛中别具一格的俱乐部形象,更是引领和改变了英伦足球的风格;用常人未能所及的战略眼光,将阿森纳的形象从一个英超劲旅打造成为了国际知名俱乐部;在俱乐部面临财政崩溃的绝境时,他一次次拒绝了欧陆豪门的邀请,义无反顾的选择对信仰的执着与坚守;俱乐部投资有限成绩下滑时,他从来不抱怨其他而是将责任与压力都揽在自己肩头。阿森纳大股东克伦克这样写道:“这是我们从事体育活动以来最艰难的几天之一,我们参与阿森纳的业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温格可以长时间地在高水平比赛中保持稳定性,这一点别人难以匹敌。温格是很高水平的主帅,我们总会对他保持感激。所有爱阿森纳的人和所有爱足球的人都该对他保持敬意。3个英超联赛冠军,其中包括不败赛季夺冠,7座足总杯冠军,还有连续20年征战欧冠的纪录。温格通过自己对于足球的理解,改变了阿森纳与英格兰足球的定义。”阿森纳CEO加齐迪斯:“寻找继任者的工作将从今天开始全面启动,俱乐部需要勇于去接受挑战,我们无法温格的替代者,但我们要找到一条新的前进道路。温格所留下的许多成就都是旁人所无法复制的。温格改变了足球这项运动,把它提升到了的全新的水准,也制定了全新的目标,目标不仅仅只是赢球,还要尽善尽美。“在足球之外,温格还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励了身边的人,他让乔治·维阿相信,自己不仅仅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球员,还能成为一国的总统。他以自己的幽默、优雅和品格直面一切挑战。”温格这些年做了什么、为何俱乐部在搬迁至酋长球场后成绩下滑。我想以上的阿森纳高层心里是明镜儿似的。然而,球迷从来不是个理智的群体。“很多人一旦聚集起来,思维就会出现非理性、简单化、缺乏常识和逻辑等一系列变化呈现出“低智力”特征。群体的智力水平,往往低于群体中个人智力的平均值。群体总是被情绪驱使,越激烈的情绪越可能收到群体的欢迎——群体往往更关注情绪和情绪表达方式本身,而不在乎背后的证据、事实或逻辑。”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描述。

俱乐部本质上是个企业,却不能像企业那样无视球迷的声音而专注于企业的商业受益。虽然,俱乐部的财务报表一年比一年好看,但是球迷们对此不屑一顾,他们在意的是球场上那些感官体验。

正是如此近期温格接受采访说,“我们的球迷没有展现出我想要看到的团结形象,这让我感到伤心。我对球迷没有不满,我只是觉得是我的性格限制了球队的上限。球迷们不满意,我可以理解,我必须接受。”选择离开,或许真的是被越来越多的不理智的球迷伤了心吧。

【结语】

如果说弗格森的离开是一段传奇的终结,而温格,就是足坛最的“Manager”。“如果我看到一部好电影,我会感谢制片人;如果我读到一本好书,我会感谢作者;如果人们喜欢看阿森纳时会感谢我,那就是我的目标。”这是温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就自己为何如此执着于带领阿森纳做出了解释,时至今日,这段独白依然发人深省。“致所有阿森纳的支持者,照顾好这个俱乐部的价值。我的爱和支持会永远伴随你们。”这是温格留给阿森纳最后的告白。近年来阿森纳虽然成绩平平,但却总能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枪迷。无他,惟价值观相近耳。是自立、傲然、坚守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阿尔塞纳的人格魅力,这是功利又浮躁的时代里,最难得的一抹色彩。未来阿森纳还会有很多教练,不过在阿森纳的历史长河中,阿尔赛纳·温格这个名字注定会成为永恒,某种程度上,无关胜负、无关冠军,仅仅因为无私的奉献与热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