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非洲人和欧洲人都觉得中国人很勤劳?
首先明确一点,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大批勤劳的群体,那就是社会精英;之所以成为精英,因为勤奋。但就一个民族普通底层大众群体印象比较的话,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相比,中华民族是个非常勤劳的民族,这是毋庸置疑的。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国人忙碌的身影,对比之下,非洲和欧洲人却显得有些“慵懒”。形成这种对比的因素可能涉及多个维度,非洲有其自身的特殊的因素,我们先和欧美国家对比,我这里尝试着从社会福利文化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
西方社会社会福利,每当我们提及这个观念,就会对西方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福利大为羡慕。提倡我们的福利也要像英美学习。其实在西方,福利社会也是一种现代化的产物。1942年英国发布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才提出全面建设福利社会,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几十年过去了,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它真的有预想的那么好么?民众看来,税收最好是只减不增,福利最好是只增不减。有些人甚至不工作,领着救济金度日,他们把享受福利保障列为公民的基本人权,有法律保护,政府不给钱就是侵犯了他们的权利。社会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国家经济运行已经出现困难。
中国社会再回过头看看我们中国从古代以来的社会福利观念。中国人自古以来没人想西方人那样认为接受来自国家或者他人的救济、帮助,是自己的“权利”。中国人的观念是反过来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对民众的“责任”。中国的福利的目的在于解决具体的困难,而不是为了满足某种权利,中国人是“救急不救穷”的。长此以往,在中国如果有人具有劳动能力却领取保障金度日,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心安理得觉得是人权,这样的人在中国甚至会遭到大众舆论的唾弃。
非洲社会非洲的情况更为特殊,我们理解的非洲也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他们绝大多数国家从奴隶制社会之间过渡到现代社会,没有经过工业化进程,长期处于政治环境不稳地,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法律不完善的状态中。大多数国家反复出现战乱,瘟疫,终日处于死亡威胁,吃了这顿没下顿,食不果腹的环境中。所以这里的人对未来缺少期许,将当下眼前的事物看的更重,这使得他们与对未来相对看的更重的西方人和我们相比,就明显缺少为未来奋斗的动力。再加上对国际慈善机构的救助依赖,使得他们对于充满不确定性的明天更加不愿意去尝试,不愿意去努力。他们争取的是怎么样和别人比惨,才能得到持续的援助。
再谈——中国的精准扶贫对比之下不难发现,“自力更生”这中华民族千年传承下来的观念,使得我们的社会相比西方社会更具有普遍性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内驱动力,从而造就了中国人普遍性“勤劳”的现象。与西方社会相比的低福利造就了社会的高内驱动力,但并不是说中国政府就什么都不用投入,继续改善社会福利了。目前很多勤劳的并希望改善生活的人受限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的经济、政策、信息不对称以及其他特殊因素,导致他们相比于其他多数人追求幸福生活需要付出额外代价。这样没有公平竞争的发展通道的群体,才是国家福利体系真正优先要为其提供保障的。针对这样的社会问题,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这个政策是非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准扶贫”不是简单地直接发钱,对贫困的重点是“扶”。政府宁可花更多的钱,也一定要激发出贫困人口的干劲和自强自立之心。这正所谓古人常道的,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为个人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只要能力存在差异就会出现不平等,这是经济学规律无法更改。国家努力消除的不应该是不平等,应该是不公平,完善政策和法律体系,尽可能的为社会中每个个体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规则才是努力的方向,这样的只要勤劳奋进,人人都有发展机会的社会才真正具有活力。为什么有些非洲人和欧洲人都觉得中国人很勤劳?
感谢邀请。
笔者可以说不仅仅是非洲,欧洲人,还有东南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中国人被称为辛勤的蚂蚁,不知道疲倦。这大概是中国人善于吃苦耐劳的天性有关。笔者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为何在东南亚华人能够成功,一般都是掌握当地的经济命脉,就是肯吃苦耐劳,勤劳有关。中国人外出谋生靠三把刀,菜刀,理发刀,修脚刀,都是一般的民生工作,但也不是高大上的工作。在当地站稳脚跟以后,才会慢慢地扩展到其他行业,贸易进出口等。不是歧视当地原住民,很多人当地人不屑的很多赚钱机会,在华人眼中就是良好的机会,这样广东,福建外出,在东南亚谋生的华侨几乎都获得成功,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欧洲,很多欧洲人对于自己的福利,休息是很重视,到了时间一定要喝下午茶,或者一定要下班,但是华人不把工作完成是不会回去,这样就与当地人产生矛盾,欧洲人认为休息是最重要,而华人认为工作最重要,这样才有了辛勤蚂蚁的外号出现,从侧面可以看到两种对待工作的文化差异。
非洲的情况也是一样,当地有资源,有劳动力,但是非洲人很多人并不把用劳动改善生活放在第一线,而是希望其他人帮助自己完成,与当年的华侨下南洋的情况很相似。这样就给了外来的华人很多机会。同时,因为受到殖民统治的影响,非洲虽然发展没有欧洲快,但很多传统沿袭了殖民统治者的做法,休息就一定要休息,不愿意加班工作,不愿意额外付出,而华人没有这方面的顾及,只要是机会就要对应,最终华人的也在非洲打下一片天下,这是欧洲人,日本人在当地不能做到的地方。
为什么有些非洲人和欧洲人都觉得中国人很勤劳?
不是觉得啊,是真的就是这样。特别是和非洲人比,更勤劳!
这不是歧视非洲人的意思,木叔真的是有切身体验,而且有朋友表达,所以有感而发。木叔习惯讲故事来回答问题,这个问题也来讲个小故事。
有朋友在非洲某个大国工作,一般都要雇佣当地人做司机。这个司机是典型的黑人乐天派,整天按时上下班,也没什么不良嗜好,但就是不愿意加班。你到不能说他懒,或者他比较闲,因为当地人都是这样。
木叔的朋友说,有时候让他多待半个小时因为有着急的事情要处理,他都不愿意,甚至给他钱他也不愿意,按照他的逻辑,上帝创造我们是为了让生活更愉快,每个月的工资,赚了就花掉,愉快的生活比拼命工作更重要。
这么想也对,但是他实在太乐天派了。在中国人看来,偶尔加班没问题的,特别是遇到急事儿不加班处理不了的时候,当然要工作为重。但他们不这么想。或许这里面有人生态度不同,以及宗教规约不同的原则吧!
另外木叔要说的是,不只是中国人勤劳,整个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人都很勤劳。
木叔的欧洲朋友曾和我说,他有时候分不清中国日本韩国越南人,因为感觉都差不多。
木叔问他是长相差不多么?他说这是其一,此外都是特别能吃苦。他们公司的员工里,中国日本韩国越南人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下班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文化因素确实对人的一生和性格的塑造具有极大的影响。一些非洲人认为赚一天钱就花一天,没什么储蓄习惯,甚至有的人没钱就去偷、去抢,他们认为这就是工作。这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当然不敢苟同!
有些欧洲人呢,在某些方面和非洲人类似,但他们更由法制观念,认为额外的工作必须要有高额的回报才能做。不然不做。
这就是西方很多国家制定的加班费非常高的原因。
比如木叔接触以色列比较多,以色列对加班费要求严格:加班前2小时每小时要给小时薪水的125%,超过2小时每小时给150%。这是发达经济体的一般标准。中国人很少和老板这么要价的吧哈哈!
当然我们的加班法律也要跟上才行。
你如何看待中国人勤劳勇敢?
欢迎关注木叔,多交流!
为什么有些非洲人和欧洲人都觉得中国人很勤劳?
这些勤劳也显明对物质生活的依赖,没有认识到形成苦难的原因,也为后来人争得了美的符号
为什么有些非洲人和欧洲人都觉得中国人很勤劳?
勤劳到没事做的时候就造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