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何很多女子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古装剧里常见一个桥段“卖身葬父”,编剧会根据剧情发展需要,延伸出不同的结局。
如女子被见义勇为的好心人相助,赢得称赞声一片,也会被恶霸占便宜,再让男主神兵天降、上演一出英雄救美,若女子是主角,目的是为了表现孤苦无依和英雄气概,女子是配角,就另有推进感情线的作用。
好比《还珠格格》里的彩莲,在乾隆一行人下江南时,于路边卖身葬父被恶霸强取豪夺,小燕子先施展轻功痛击对方,但三脚猫功夫打不过,永琪就出手相助,事毕准备离开,心软的永琪看到彩莲如此可怜,给予银两让她好好安葬父亲。
这里就先体现出,来自民间的小燕子仗义热情,跟规矩的宫里格格不一样,再点出永琪也是极具善心的阿哥,绝不是纨绔子弟,后面还有引起小燕子嫉妒,让萌芽的感情生发出来,一石三鸟格外有戏。
所以电视剧里“卖身葬父”的一个原因是剧情需要,好比一个锁扣能串联起上下故事情节,并且不都是女孩子才卖身葬父。
《天仙配》中的董永也因走投无路采用过卖身葬父,东家钦佩其孝心,让他纺布顶账,被七仙女看中人品,替他织好布,换得自由身。
正所谓创作来源生活,古代其实卖身葬父的女子要比男子多,只有真山穷水尽,一点钱都拿不出来的男子,才会卖身来葬父,通常情况家里有薄田和老宅,就可以把父亲埋在自家地里,卖掉屋子的银两可以负担棺椁和丧葬仪式。
但女子在古代没有继承权,若跟老父相依为命,那远房亲戚等其父过世,就会抢夺家产,狠心些的连安葬费都不会给,女孩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的尸身腐烂,就会选择卖身葬父。
至于为何不挖个坑把父亲埋了,开启新的生活,婚丧嫁娶是古人一生看重的大事件,尤其以丧事居第一,大家操劳一辈子,图的就是死后能得一个安生日子,帝王和平头百姓都是如此,挖个坑找个草席裹着下葬,女孩会终生良心难安。
就哪怕女子心一横找来一块草席,挖坑也没那么简单,古代几乎都是土地私有制,就近埋在乡亲的地里,人肯定觉得晦气不愿意,没两天就会挖出来扔到乱葬岗,相当于暴尸荒野,被野狗和秃鹫啃噬,这得是仇家才干得出来的事情,女儿决计不忍心。
如果找一个荒山挖坑,女子的体力应该拖不动成年男性,《倚天屠龙记》中殷离用板子拖着重伤的张无忌,殷离还是个练家子,都得走一步歇三步的挣扎前行,更别说没有功夫的普通女孩子。
即使千难万阻拖拽着来到荒山跟前,那数日下来,尸身估计都已经腐烂,所以挖坑行不通。
如果古代就可以火葬的话,那捧着骨灰罐到野山挖个坑安葬,还有点操作空间,只是悠远的习俗又讲究把尸身放在棺木里入土为安,还得有道士看风水,唢呐吹鼓手随行送葬,女子无计可施就只能卖身葬父。
能走到卖身葬父这一步,女子应该家中再无人可以依靠,所以这次葬父行动,一方面是可以体面地让老父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尽了作为女儿的孝心。
一方面也是想找下半辈子的饭碗,古代对女子桎梏很深,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让她们没有自食其力的机会。
一个人孤身在外,会遇到源源不断的危险,大有可能被地痞卖到妓院里换钱,因此卖身葬父还可以做丫鬟或者小妾,前者东家会负责吃穿住,每月还能积攒一些钱,年龄到了会组织跟小厮婚嫁,生儿育女一辈子就有着落。
当小妾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是一个安身所在,总比沿街乞讨要好,并且小妾在古代,其实不像影视剧中刻画的那么步步惊心。只要没有跟正室较劲的野心,就关起门过小日子,平时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还是可以活下去的。
电视剧《知否》里,明兰的母亲就是为了给父亲买药,卖身进了盛家,她并不喜欢盛弘,也不愿意撒娇卖乖,就想藏拙度日,谁料风头还是太劲,女儿机智聪慧一鸣惊人,自己又身怀二胎,林小娘担心盛弘会爱屋及乌,就未雨绸缪将其弄死。
但反过来看,若明兰听话学着隐忍,再生下一个女儿,大娘子和林小娘就都不会把她当回事,待孩子长大,日子就会更加好过。
《闯关东》里鲜儿跟传文没来得及上船走陆路,路上传文重病,鲜儿就头上插根草把自己卖了换药钱,如果不是这个举动,传文早都一命呜呼了。
由此可见,卖身葬父是古代女子无可奈何的选择,所求之事又急又大,她们只能卖掉自己先解决眼前的困难。
卖身后还能换取一定时间的安身之处,并且也是一次筛选,首先古代丧葬费并不低。
《水浒传》中宋江就给了阎婆惜10两银子,置办完棺椁等仪式就花掉四两,那能出得起这笔钱的家底也不差,起码不会短了一口吃的。
再则也有一定同情心,不是心硬如铁的人,不论是给他家当丫鬟还是做小妾,基本不会天天被暴打。《知否》里有句话很有深意,与人相处要看人品的最低处,假如一个人看到卖身葬父会有怜悯之情,那做事也不会全无下限。
加上古代孝道最大的价值观里,对于卖身葬父者不管男女都高看一眼,东家买回女子几乎都会善待,就跟个活广告一样,越对女子和善,邻里越会称赞其大义,想要洗白名声的富商,反倒乐意对卖身葬父的人帮忙,对谈生意都有帮助。
综上所述,电视剧里女子卖身葬父主要是情节需要,并且古代也常有此事发生,原因在于女子没有继承权,很容易被亲戚抢夺家产,丧葬又是极被看重的大事,那只能卖身安葬父亲。
至于为何不挖个坑埋了,主要是条件不允许,就近的土地一般都有人耕种,荒山女子又拖着父亲上不去,数日折腾尸身都腐烂了。
历史上为何很多女子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古人为何要“卖身葬父”?其实,这里面的原困很多,第一点是古人信奉死者为大,很重视殡葬仪式,因为儒家的孝道思想和周礼的延续,孝敬父母自然要严格遵循礼仪规范和伦理纲常,如果父母死后葬礼只是匆匆一埋,在当时就是有失孝道。第二点是想要挖坑埋人其实也很难,因为士地是一个大问题,是私人财产,大多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穷人根本没有士地,开荒也须经过官府同意,穷人是没有地去埋葬逝者的。第三是过去的殡葬仪式太冗杂,不是一般h能够承受得起的,所以就有了卖身葬父。
历史上为何很多女子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那是穷苦百姓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是孝心的真实体现,以现代人丧葬规格越来越高的心情来看待,能将亲人挖坑埋之吗?古人有卖身葬父之说,那现今是对孩子实施养成教育的好教材啊!
历史上为何很多女子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人为万物之灵,父母恩重如山。人生立足于天地之间以忠孝为本,百善孝为先,穷苦百姓也得“葬之以礼”,岂能说那丧失人性的话呀?真是伤天害理也!真是人心不古啊!古人慢说是卖身葬父,就是杀身葬父都行。
历史上为何很多女子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你说的对挖坑理掉也不难。卖身葬父母是戏剧或故事的引子,向一些文章左拼右凑搬出大家做门面一样引人重视。若简单理了不生动,又怎能引出下文。下文相迂就乞乏味了。
历史上为何很多女子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古时候,死人一般有两种地方可埋,一是常规的墓地、墓地一般都是家族形式的,另一则是乱葬岗、兴许是被野狗类东西分吃的。从人的情感上说,谁愿意选择第二种?以己度人,谁愿意自己亲人如此?
另外,古代的丧葬,可是有非常严格的讲究的!不按照实行,那是不礼。亲人死却不能让其体体面面的去,那是不孝。古人认为死后的生活,完全是建立于丧葬的规格之上,比如墓穴、棺木、衣装、陪葬等等,同时认为死后是去面见祖宗先辈,若因为没有“体面”导致亲人似乎过不下去、及没脸面对祖宗,这应就是后人的不孝不义!因亲人生养自己一场,而自己并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还有,就是死后的亲人若是安心,那么就不会因为种种不得以而跑回来找自己,不被阴魂缠身、自己的事情生活会更顺利轻松。类似如此的原因还有很多,总之是亲人死后的安葬问题,必须当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看待及对待!为求,无奈何之下,也只能是采用卖身求财的办法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等等,活着也没用,且自己的身与命本就是父母给的,于是就显得丧葬是超乎其他似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