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解放军的非洲坦军,如何利用利比亚军队成就赫赫威名的?

1966年,阿明开始在乌干达政坛上崭露头角,成为了乌干达军队实际意义上的控制者。但是这个时候的阿明还并不是乌干达的独裁者,当时的乌干达总统是奥博特。

不过像阿明这样疯狂的人怎么可能容忍有别的人权力要比他更高呢?所以在1971年奥博特访问新加坡的时候,阿明发动了政变,直接推翻了奥博特政府,自己成为了乌干达新任总统。

在阿明上台以后,他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团结国内的各个政治势力,把国家带上发展的正轨,反而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掠夺资源,满足自己的日常享受,说他是一个实打实的暴君并不为过。

当时阿明在乌干达国内建立了非常残酷的刑法体系,大力打击前总统奥博特的余党。

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一些本身就支持奥博特的军官和政客带领着一只坦克师最终流亡到了坦桑尼亚,因为当时乌干达前总统奥博特此时也在乌干达接受庇护,这是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两个国家矛盾的开始。

1972年乌干达暴君阿明悍然驱逐了自己国内的其他不同种族的非洲人,这引起了众怒,甚至让整个乌干达陷入到了严重的社会动荡中,乌干达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都濒临崩溃。

此时前总统奥博特趁机率领着一支军队开始反攻乌干达,但是本次军事行动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这进一步激化了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之间的矛盾。

只是此时阿明还没有找到机会对坦桑尼亚动手,直到1978年在阿明的残暴统治之下,乌干达又一次陷入到了经济危机,所以阿明决定通过发动战争的方式转移国内危机,这才最终有了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战争。

在爆发战争之前,乌干达独裁总统阿明要求坦桑尼亚把前任总统奥伯特的支持者全部都遣返回乌干达,但是坦桑尼亚拒绝了乌干达的无理要求,阿明也终于找到了借口,他的军队其实早就已经做好了侵略坦桑尼亚的准备。

1978年,乌干达总统阿明下令军队正式入侵坦桑尼亚。

因为战争来得有些突然,所以坦桑尼亚军队在战争初期被打得措手不及,一路溃败。

但是坦桑尼亚有一个王牌,这支王牌都是由解放军军官所训练的。

当时我国在坦桑尼亚驻扎有一个军事顾问团,坦桑尼亚也装备了大量和解放军相同的武器,比如说五九式,六二式坦克等等,这些武器加上后期培养出来的军事素养都保证了坦桑尼亚军队较为强大的战斗力,起码在非洲地区是如此。

其实战争初期的失利也完全是因为战争来得太过突然,所以当坦桑尼亚部队反应过来以后,很快就赶走了乌干达侵略者,并且还反攻到了乌干达境内。

乌干达的军队看似很强大,但是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因为他们的装备非常杂乱。

乌干达装甲部队准备了从苏联手中获得的t34坦克的同时,还装备有来自于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这些坦克都只不过是二战时期的老装备,根本没有办法和坦桑尼亚军队手中掌握的五九式和六二式坦克正面作战。

而乌干达的飞机也基本上都是从苏联进口的米格21战斗机,而坦桑尼亚手中掌控的歼7战斗机虽然在技术水平上和米格21大致相同,但是坦桑尼亚装备的战斗机数量更多。

所以坦桑尼亚军队在反攻乌干达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掌控了完全的制空权和陆上作战优势。

在乌干达入侵坦桑尼亚失败,并且被反攻到境内以后,乌干达军队损失惨重。

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乌干达独裁者阿明选择向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请求援,卡扎菲一直认为自己是非洲地区的霸主国家,所以很快就接受了阿明的援助请求。

卡扎菲从自己的军队中挑选出了好几千精锐,这些精锐大多数都装备了卡扎菲从苏联手中获得的先进武器装备。

当时利比亚和苏联的关系非常好,利比亚甚至能够获得苏联最先进的坦克和装甲车。

利比亚军队的作战体系,火炮打击体系和空军作战体系都是苏联帮着建立起来的,卡扎菲一度认为他的这支大军在进入乌干达国内,可以很快扭转战局。

但是在卢卡雅战役中,让利比亚的梦碎了。装备精良的利比亚军队被坦桑尼亚军队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利比亚阵亡人数过半,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只能退回本土休整。

利比亚军队在乌干达战场上不但没有获得任何的战果,反而损失惨重,而卡扎菲也是因为这场战争丢尽了脸面。

这场战争打出了坦桑尼亚的国威,坦桑尼亚军队也在后来被叫做是非洲解放军。

这场战争由乌干达率先发起,但是最终坦桑尼亚凭借着优秀的战术指挥,更加精良的装备以及良好的士兵素质,获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坦桑尼亚军队展现出了在近现代以来非洲军队最高军事素养。

在战场上,坦桑尼亚军队不但每个步兵班组都有有效作战能力,还能相互配合。而各级指挥官也显得经验丰富,冷静沉着,在中国顾问团的帮助之下发挥了极强的指挥能力,坦桑尼亚在战场上用的战术是值得被肯定的。

而在面对拥有装备优势的利比亚军队时,坦桑尼亚指挥官和中国顾问团带领着部队稳住防线,并且寻找战机发动反击,最终成功击败了利比亚军队。

当时乌干达的独裁总统阿明也在本次战争中被迫下台,他甚至为了逃避国内反对派的追杀流亡到了利比亚。这场战争除了打出了坦桑尼亚的军威以外,也展现出了中国先进的军事战术思想。

从师解放军的非洲坦军,如何利用利比亚军队成就赫赫威名的?

坦桑尼亚国防军号称“东非解放军”绝非浪得虚名!从上世纪60年代独立以后,坦桑尼亚就一直师从中国老大哥,不仅在经济体制上全面实行了国有化,农业上建立集体公社,武器装备上更是大规模引进中国装备。当然了,光是形似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沙特如何?装备全盘西方化,战斗力却彻底战五渣!如何做到神形兼备才是高难度任务!坦桑尼亚充分发扬了敏而好学的精神,派遣了大量军官到我国各大军事院校(石家庄步兵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从军队条令到战略战术甚至是队列训练、内务标准都完全中国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南部非洲各国军队还在拿着AK47进行街头斗殴式的原始战争时,坦军已经用56式步枪、59式(62式)坦克、歼6(歼7)战斗机学会了步坦协同,空地一体化作战,这在南部非洲普遍战斗水平低下的大环境中,绝对是一股清流!(坦桑尼亚59魔改)

(坦桑尼亚歼7G战斗机)

既然徒弟勤奋好学,我们自然就倾其所有的传道受业解惑了,在经济上我们援建了著名的东非大动脉——坦赞铁路。在军事上我们援助了大量轻武器和59、62、63式坦克以及歼6、歼7战斗机,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可以通过实物抵押,一下子就将坦军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到了非洲前列。(当年派往坦桑尼亚的军事顾问团)

那么装备上来了,战术也学到了,一个军队最缺的是什么?当然是精气神,这一点坦军自然也是也是学的有模有样,他们的高级军官人手一本的《毛主席语录》就是这种力量的源泉,接受了高级思想洗礼的机械化非洲解放军就这样诞生了,试问非洲谁能敌?(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与毛主席会面)

嘿,就在坦军军队正规化建设如火如荼之时,还真就有不怕死的,这个不怕死的就是邻居乌干达的独裁总统阿明!这位老兄在1971年通过军事政变后推翻了前任奥博特的统治,自立为总统,然而奥博特最后辗转流亡到了坦桑尼亚,阿明对此耿耿于怀,1978年,由于阿明的血腥统治和国际咖啡价格暴跌,乌干达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各种反对势力都跃跃欲试想要推翻阿明的统治,然而这位老兄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固执的认为这是坦桑尼亚和流亡总统奥博特搞的鬼,为了转移国内压力,这位仁兄决定向坦桑尼亚开战!(残暴大叔——阿明)

(装备美式谢尔曼坦克的乌干达军队)

然而很不幸的是,坦军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好捏的软柿子,他们充分发扬我军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特点,在进攻之时往往使用炮兵进行充分的火力覆盖,这一波火力准备就将乌军打残一半,在正面交手之时,乌军龟缩在坦克装甲车内,又成为40火的攻击目标,往往一死就是一车,而坦军则步兵紧跟在坦克装甲车之后,步坦协同还是有模有样的。就这样没几个月,坦军就一路杀到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附近,惊慌失措的阿明连忙四处求救,这时候一心梦想着统一非洲和伊斯兰世界的大佬利比亚总统卡扎菲就风风火火的来送人头了!(坦军火箭炮炮火准备)(被击毁的乌军车辆)

利比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战略位置又十分重要,因此在冷战期间得到了苏联的格外照顾,他们的军队不仅一水的苏式新装备,还拥有当时叱咤风云的图22战略轰炸机,在北部非洲,除了埃及,利比亚军事力量无疑是最强的存在!阿明求救之后,自诩为非洲大哥的卡扎菲就派遣了2500名装备了T55坦克、米格21战斗机的精锐前往乌干达增援,然而,这又是一场杯具!(利比亚图22战略轰炸机)

高手过招,招招致命!利比亚和坦军接手以后,依仗装备优势,前期他们攻势猛烈,很不幸的是,在决定性的卢卡雅之战中,坦军利用T55重型坦克难以适应沼泽环境的弱点,使用62式轻坦和63式水路两栖坦克开路,歼6飞机空中火力支援,打了一场大范围的迂回穿插切割歼灭战,一次性就解决了利比亚的所谓精锐!是不是似曾相识?这不就是解放军当年的影子吗?(什么情况?)

从此之后,坦军一路再无阻碍,直接打进乌干达首都,将独裁政权推翻,阿明老兄也被赶出去,最后病死在了沙特阿拉伯。而坦军也一战封神,获得了东非解放军的光荣称号,从此再也没人敢招惹这个战斗力爆表的黑兄弟,自此以后对我军更加陷入了深深的迷恋,加速了中国化的进程。就在今年2月,我军专门援建的坦桑尼亚军事训练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随着这一中心的建立,料想坦军的战斗力还将有进一步的提升!

从师解放军的非洲坦军,如何利用利比亚军队成就赫赫威名的?

坦黑叔国防军可谓是解放军的嫡传弟子,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略战术都得自解放军的真传,甚至连训练以及内务条例都与我军出奇的相似,因此坦黑叔国防军又被称为“东非解放军”。坦黑叔同中国的友谊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年我国为了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设,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其中坦赞铁路就是这段历史最佳的见证。中国的援助不仅涵盖经济领域,甚至还包括了军事领域的援助。当时得到军事援助的非洲国家有很多,可这些国家中只有坦黑叔学得最刻苦,也学得最像。

学生刻苦,老师教得也认真!除了最基本的轻武器外,像59式坦克以及歼7战机这种先进的武器也都提供给了坦黑叔。不仅如此,坦黑叔还派出了大批军官来中国取经,学习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当非洲各国还在拿着ak47互殴的时候,坦黑叔早已玩起了步坦协同以及空地一体化作战,虽然领悟能力差了一些,但好歹也建起了自己的机械化部队。就这样,坦黑叔国防军的身上就牢牢烙下了解放军的痕迹。

乌干达是坦黑叔的邻国,两国原本也有着兄弟一般的友谊,但当阿明夺取乌干达政权后,两国的关系开始日趋紧张。坦黑叔拒绝承认阿明的合法性,还收留了乌干达前总统奥博特,这让阿明甚是恼怒。乌坦之间的摩擦断断续续持续了八年。在阿明的残暴统治下,乌干达的局势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反对阿明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祸不单行,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乌干达的经济也一落千丈,为了转移民众视线,阿明决定挑起对坦黑叔的战争。

由于乌军进攻突然,坦黑叔甚至还没来得及反应,就丢掉了卡盖拉。不过正当阿明举杯欢庆的时候,坦黑叔的反攻也开始了。坦黑叔国防军迅速从4万扩充到了15万(包括4万人民兵),在喀秋莎火箭炮、59式坦克以及歼6战机的掩护下,分分钟钟教会了阿明如何做人。1979年1月,坦黑叔携胜利之势,一路推进到了乌干达首都附近,这吓得阿明赶紧四处求援。烧了香拜了大哥之后,我们的卡大佐就这样登场了。

卡大佐的远征军一水的苏式装备,在米格-21的掩护下浩浩荡荡开赴了乌干达。利比亚远征军打得很卖力,可他们的队友却只顾着将那些从坦黑叔抢来的物资运走,战争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坦黑叔抓住机会,以一次大纵深穿插迂回在卢卡亚成功击败了利比亚远征军。这一仗利比亚军队被打得丢盔弃甲,而坦黑叔则趁势占领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自从坦黑叔脚踹卡大佐后,顺理成章地成了黑非洲第一军事强国,而周围各国再也没有人敢来轻易招惹。近几年,坦黑叔对中国装备依旧很迷恋,接连引进了A1000M火箭炮、07PA式120迫榴炮等一大批先进的武器。当然两国之间的军事交流也从未停止,14年两国就在达市基加波尼海军基地举行了一次联合军事演习。

文/战情解码

了解更多军事资讯,请关注战情解码!

从师解放军的非洲坦军,如何利用利比亚军队成就赫赫威名的?

坦赞铁路是中坦友谊、中非友谊的象征,坦桑尼亚从师解放军也有悠久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成为全世界争取民族独立的典范,成了非洲的榜样。坦桑尼亚就派出留学生到石家庄陆军学院等军事院校学习,这个学习是全方位的深入的,包括战略战术、编制体制、条令条例,有组织有意识地大规模照搬照抄。

当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坦桑尼亚大量装备了我国的军事装备,如陆军的59式坦克、63式水陆坦克、63式装甲运输车、FN-6防空导弹;空军的歼-6战机、歼-7MG战机、K-8教练机;海军的军港建设等等。虽然当时坦桑尼亚常备军只有4万人,但战力非一般非洲国家军队能比,掌握了“步坦协同”“三三制”步兵冲锋这些核心战术的坦军,相比其他国家那些只会胡乱打AK的士兵们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59式超级魔改:VT3/59G主战坦克

1978年至1979年发生在乌干达、坦桑尼亚、利比亚之间的战争,起因很复杂,还关乎到当时非洲的两个传奇人物。一个是乌干达举世闻名的阿明(吃人肉),另一个是想统一阿拉伯与北非洲的卡扎菲。阿明以坦桑尼亚收留前总统为借口,突袭坦桑尼亚。刚开始坦军没有反应过来,卡盖地区几天内就沦陷了。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迅速动员全国力量,短时间内将4万军队扩充到10万。1979年1月,坦军陆军先用喀秋莎火箭炮猛轰,再由59式坦克开道,步兵跟进,加上空中有歼-6火力支援,打了一场当时算现代化的陆空协同战。乌干达军队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很快溃不成军,坦军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逼近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援建的体育场

这时,卡扎菲一看坦军已经是疲惫之师,随即派出了一支2500人的军队进入乌干达,携带清一色苏式先进装备,可谓来势汹汹,势在必得。包括T-55坦克、BTR步战车、最新型喀秋莎火箭炮,空中还有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1、图-22轰炸机支援。坦桑尼亚军队面对强敌,并没有采取保守的防守战术,而是学师傅的大纵深穿插与迂回包围战术,主动迎战利比亚军队。

坦军201旅向北越过卢卡雅的沼泽地带,208旅沿着沼泽向西迂回,抵达利比亚军的西北侧翼。利比亚军一看正面只有坦军的一个旅(201旅),就集中精锐兵力猛攻。201旅边战边撤,诱敌深入。208旅就位后,从西北侧翼攻击叙军辎重,201旅再整军反冲击,一举击溃了利比亚军队。

07P自行迫榴炮

据传,这次战争有大量兔子的军事顾问直接指挥作战,帮助坦桑尼亚军队一举打败两个非洲狂人。坦桑尼亚军队从此名声显赫,被冠以了东非解放军的名号,并在非洲掀起了一股向解放军学习的热潮。各国纷纷派精英到我军事院校学习,比如埃塞俄比亚、刚果金等等,石家庄陆军学院也顺理成章成了这些国家总统的母校。

从师解放军的非洲坦军,如何利用利比亚军队成就赫赫威名的?

大部分人印象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军队就是民兵的水平,比如这样的;

这样的;

甚至是这样的;

实际上,黑非洲地区也有一些相对强悍的部队,在菜鸡互啄中优势明显,尤其是师从解放军的坦桑尼亚国防军。

他们是这样的;

这样的;

甚至是这样的;

还有,他们武器大部分也都是从我国的进口的,是这样的;

▲59式超级魔改

这样的;

▲WMZ551轮式步兵车

还有这样的;

▲63式水陆坦克

由于从各个方面学习我们的解放军,他们也被称为“东非解放军”。

说到东非解放军在非洲的威名,这还要感谢“利比亚雄狮卡大佐”。

事情是这样的。

话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坦桑尼亚终于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独立。独立之初,坦国便与我国建交,从此两国关系开始了长期且稳定的发展。后来,我们还为坦国援建了坦赞铁路。

两国关系越走越近,坦国便开始了与我们的军事合作。

名为合作,实际上就是向我们的解放军求学,此后,大批坦国的军官被派往我国学习培训,而且,坦国还从我国进口了全套的武器,以武装该国部队。

可以说,当时从演习到训练,从战略战术到武器装备,坦国的军队都是照抄照搬的解放军,因此,坦国的部队已经和解放军有了几分神似。

沙场校验

按照我们解放军的套路学习了十几年后,坦桑尼亚的部队终于等到了展示的机会。1978年,非洲三大暴君之一的乌干达独裁总统阿明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发动了对坦桑尼亚的战争。

实际上,坦国和乌干达本来非常友好,坦国的总统尼雷尔和乌干达的前总统奥博特还是好友。但阿明在1971年趁奥博特外出访问期间发动了政变,将奥博特赶下了台,自任总统,奥博特被迫流亡到了坦桑尼亚。

由此,阿明越看坦桑尼亚越不顺眼。

最终,在1978年,由于阿明倒行逆施,搞得乌干达天怒人怨,因此,阿明急需转移国内矛盾,从而发动了乌坦战争,悍然入侵坦桑尼亚。

战争之初,由于坦国并没有防备,致使处于乌坦边境的卡盖拉区在几天之内便被乌国军队攻陷。

当时,卡盖拉地区仅有5万人,乌干达总统阿明竟然丧心病狂的屠杀了8000多人,其余4万多名居民也流离失所,成为了难民。

眼见于此,坦国总统尼雷尔公开声明,必定会采取报复行动。

随后,坦国开始武装反击。

1979年1月,坦国一万士兵在在59式坦克和歼-6、歼-7B战斗机的支援下推进到了乌干达境内。随后,这些“东非解放军”势如破竹,一路向北推进。而乌干达的军队压根没见过这种阵仗,他们一触即溃,根本不是坦军的对手。

一瞬间,坦军变得斗志昂扬。在尼雷尔总统的命令下,他们乘胜追击,试图直捣黄龙,攻入坎帕拉,推翻阿明的残暴统治。到了3月,坦军已经逼近坎帕拉,阿明的统治变得摇摇欲坠。

眼见于此,阿明彻底慌了。

为了抵抗坦军,一向亲伊斯兰世界的阿明选择向阿拉伯国家求助,大部分国家都只是口头敷衍,因为他们知道,阿明的倒台已经是必然的了。

但总有一些人不开眼,那就是利比亚的领导人卡扎菲。卡大佐想在黑非洲地区扩张影响力,为此,应阿明请求,卡大佐派遣了2500名士兵进入乌干达,以防卫坦国的反攻。当时,卡大佐的军队带去了T-54和T-55坦克、BTR步兵战车、米格-21战斗机等等,甚至还有图-22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在接近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时,坦军和卡大佐的军队在卢卡雅相遇。

这个地方有很多沼泽地,坦军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直接越过沼泽地,而另一路则转向西边绕过沼泽。正当坦军穿越沼泽时,装备精良的利比亚军队出现,杀了坦军一个措手不及,利比亚军队这一次也算是初战告捷。

不过,坦军毕竟接受过东方大国的训练,很快就稳住了阵脚,然后两路军队合围包抄,从南面和西北面同时发动反击,最终大获全胜。

而装备精良的利比亚军队迅速溃散,狼狈逃窜。

卢卡雅战役后,坦军威名远扬,乌干达部队压根就不敢抵抗,甚至很多人还学习了二战时的意大利,成建制的向坦军缴枪投降。

4月初,不甘失败的卡大佐又派遣了图—22轰炸机轰炸坦军,但没有一颗炸弹命中目标,而坦军则出动了歼一6和歼一7战机,轰炸了包括坎帕拉、金贾、托罗罗在内的多个乌干达重要战略城市,基本上消灭了乌干达军队有生力量。4月10日,坦军顺利攻入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标志着乌坦战争以坦桑尼亚军队的完胜而告终。

此战是近代以来,非洲大陆上首次由一国军事力量推翻另一国的政权。再加上坦军在乌坦战争中战略战术应用得当,还击败了装备精良的利比亚军队,因此,坦桑尼亚军队也成就了一定的威名。

至于乌干达的独裁总统阿明,在这次战争之后迅速倒台,为了逃避国内反对派的追杀,他首先流亡到了利比亚。刚开始在利比亚过得还算安稳,但卡扎菲越看他越来气,后来因为阿明的保安和当地的警察发生冲突,卡扎菲直接把阿明驱逐出境了。离开利比亚后,阿明最先到了伊拉克,之后又跑到了沙特,2003病亡。

从师解放军的非洲坦军,如何利用利比亚军队成就赫赫威名的?

在上世纪50、60年代后非洲大部分国家纷纷推翻殖民统治,独立称为自主的主权国家,也是在60年代,中国开始援助非洲,而中国与坦桑尼亚的朋友关系却源自于一条铁路。1964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独立后也明白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所以赞比亚和坦桑尼亚政府向世界银行申请资金建设铁路,但是被拒绝了,坦桑尼亚副总统在访问苏联时也向苏联借款修铁路也被拒绝了,但是在访问中国时向中国提出借钱修路时,中国答应了,从此中坦的友谊小船就此起航。不知道花生瓜子矿泉水、牛奶香烟八宝粥他们有没有学会

而坦桑尼亚在国防军事建设当中也曾请求中国帮助他们建设自己的国防力量,所以双方进行了当量的交流,坦桑尼亚除了全部使用中国的武器装备外,从战略战术到武器装备,从训练演习到条令内务都是学习解放军,并且在兔子的调教下不仅学会步坦协同,据说还是当时非洲第一个步坦协同坦克没有压死步兵的国家,而且还把解放军活力不足恐惧症也学来了。而经过几年的训练终于到了检验的时候。1978年被称为中东小霸王的乌干达因为政治原因向坦桑尼亚宣战,并在10月入侵坦桑尼亚,由于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坦桑尼亚前期大的就比较吃力,但到了11月的时候开始进入战争状态,不仅收复失地还打进乌干达。

而乌干达则向当时的号称非洲第一的利比亚卡扎菲求救,这位大哥呀爽快,直接派出去2000多人的装甲部队去支援,虽说当时利比亚当时的T55坦克比较重,没有中国62式轻坦那样轻更适合在乌干达的沼泽地形使用,但起到大作用的除了此前坦桑尼亚学的步坦协同以外、多兵种掩护攻击、空地联合一体化作战也学得像模像样,最重要的还是把解放军火力不足恐惧症给学过去了,面对利比亚的装甲部队直接重火力招呼,利比亚的装甲部队就是在前期的炮火中国被打残了,最后由装甲部队去收拾战场。所以经此一战,坦桑尼亚的名声也就传开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