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胡友松是民国电影皇后胡蝶之女,为什么他们后半生没有再次团聚过?

女星胡蝶,作为上个世纪的影视行业开拓者与奠基人,她在81岁的人生中活得花团锦簇,红的举世闻名。

传闻中的她女儿胡友松,因为跟相差近50岁的李宗仁结婚,也掀起数年不断探究的风潮,话题度一直居高不下。

从精神力层面上来看,这两位传奇女人还是挺像母女的。

但因为胡蝶对胡友松一直以来的不闻不问,令当时和后世的许多人都怀疑她们是否为亲母女。

毕竟在传统认知下,母爱深厚且强大如海,无论世事发展成怎样地步,母亲都绝不会舍得对女儿毫不在乎的。

因此,就有细心的人根据分析胡蝶女士的人生经历,发现在胡友松出生的1939年,胡蝶早已跟相恋六年的普通职员潘有声结婚过日子了。

若胡友松真是胡蝶和潘有声所生,那大可叫潘友松,然后安稳且舒心地度过美满童年即可,所以就质疑胡友松可能不是胡蝶的女儿。

但通过胡友松亲口承认,这个怀疑基本可以打消。

首先胡友松还跟着胡蝶长到6岁,不至于丝毫不知道母亲是谁,再则她也没有必要强行跟胡蝶攀关系,虽然后世人们觉得当传奇女星胡蝶的女儿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可在风雨莫测的那个时代,身为胡蝶的女儿反而会遭受很多磨难和打压。

胡友松的人生路,在27岁遇见李宗仁之前并不幸福。

她学生时代交往的男友,就因为她身世复杂心中产生隔阂,俩人短暂相处即分手,工作后,也因为成分不好屡屡被排挤,甚至因为她生父是谁是个谜团,还被按上是特务头子戴笠的女儿,受到更严苛的对待。

所以如果胡友松不是胡蝶的女儿,只是一位身世可怜的孤女,那日子还能更好过一些。

既然胡友松是胡蝶女儿这件事应该大概率了,那么就可以来分析一下为何她们后半生从未团聚过。

占比较大的原因是俩人距离很远,生活的城市乃至国家都不同,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很难团聚。

胡蝶的后半生过得很漂泊,不仅在香港和重庆都生活过数年,潘有声病逝后胡蝶嫁给宋坤芳,更是跟随他移民到加拿大度过了整个晚年生活。

跟胡蝶相比,胡友松大多数时间都一直生活在北京。

嫁给李宗仁之前,先后在北京的积水潭医院和复兴医院做护士,嫁给李宗仁后的三年也是在北京过日子,李宗仁病逝后,胡友松也一直在北京工作并参研佛法。

可以说即使胡蝶跟胡友松有想团聚的心,相隔千里的距离也很难让她们真正的见面团圆。

并且因为胡蝶不凡的经历,她也不容易说回来就回来跟女儿相见,所以就只能各自安好,各自保重了。

再则,胡蝶在胡友松6岁时就将她托付给沈文英抚养,母女的感情本就不深,多年来都没有相处过,也就不太会有过于强烈的思念之心。

就好比因为种种原因将女儿送人的母亲,在女儿长大后也不会找去相聚,毕竟血缘方面的关系是一层,实际的日积月累中培养的感情也是一层,这也就是老话“生恩没有养恩深”的含义。

试想胡蝶在胡友松6岁时就离开,待胡友松都三四十岁了,俩人哪怕大街上擦肩而过都认不出彼此了,还有什么团聚的必要呢?

另外胡蝶跟胡友松后半生没有团聚过也跟二人的性格有关。

先来看胡蝶,她本就不是含辛茹苦的母亲形象。

她更在乎的是自己的人生,更希望把事业和日子经营得风生水起。

将年幼的女儿送到沈文英家后,哪怕胡友松时常被严苛的沈文英赶出家门,胡蝶都没有把女儿接回来照顾,或者就很少打听过胡友松的生活,又怎么会在女儿都长大成人了,还执着要跟其团聚呢?

有传闻是说,胡蝶曾去沈文英家中要接走胡友松,但胡友松不认她,就留下了一大箱珠宝翩然远去了。

分析沈文英和胡友松的关系,就能看出这个消息有点水分,沈文英一直对待胡友松冷漠且苛刻,胡友松还跟着胡蝶生活过6年,怎么会亲生母亲来接她,她反而舍不得沈文英不认她呢?

大约是胡蝶临离开当地前,带了一箱珠宝给沈文英和胡友松,最后拜托其好好照顾自己的女儿,所以才有沈文英不久就将珠宝挥霍一空的举动。

因为她心底认为这是抚养胡友松的报酬,若真是胡友松不认胡蝶选择待在自己身边,那沈文英怎么会半点不感动,从而给胡友松留一点当陪嫁呢。

因此俩人后半生没团聚,从胡蝶的性格来看,是她也并没有执着寻找女儿的下落。

胡友松则因为跟李宗仁三年的相知相恋又阴阳相隔,起了看破红尘的出世之心,一颗心都放在体悟佛法和怀念李宗仁上面,并不把跟胡蝶再团聚当作要紧的事情。

估计心情就是随缘,能见最好,不见也是命数。

为何有此推断呢,是通过对胡友松人生选择来体会其性格,她大约是原生家庭不幸缺乏安全感,从而心门紧闭的风格,只有李宗仁在三年相处中,又是给她掖被子又是嗑瓜子,温柔贴心的对她好,所以她后半生就一直念着李宗仁。

胡蝶在她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胡友松虽然知道那是她生母,但也不会硬贴上去徒惹尴尬。

母女二人一个没用心找,一个随缘见不见,团聚意愿都不强烈,就在风雨漂泊的那个年代,后半生再也没有聚过了。

不过从二人不同维度的传奇人生来看,她们都不是在传统圈子里的一般人,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都十分超脱,不能用大众思维来衡量她们。

或许人家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相见不如怀念,只要日子都过得好,团不团聚根本就不是多大个事。

如果胡友松是民国电影皇后胡蝶之女,为什么他们后半生没有再次团聚过?

胡蝶的姑父是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他的父亲叫胡少贡,长期担任铁路总稽查,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父亲。

从小胡蝶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姑娘,性格非常开朗活泼。1924年,他们全家返回上海,她考进了中华电影学校。

胡蝶在第一部戏《秋扇怨》中和第一任男友林雪怀正好扮演一对情侣,不久他们就订婚了。然而随着蝴蝶的名气越来越大,林雪怀的人生却走上了下坡路。自尊心极强,又非常自卑的他主动取消了和胡蝶的婚约。

在这之后,胡蝶有认识了当时事业还不发达的潘有声,当时他还是一个本分的茶叶商人。但不妨碍他们有一段美好的感情,经过一段恋爱长跑后,他们结婚了,并很快就有了一双儿女。

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胡蝶和潘有声夫妇就去了香港避难。1941年底,香港也沦陷了,日本人邀请她来拍摄一些日本电影。

胡蝶夫妇便决定由朋友将自己的行李运回内地,他们则逃往了重庆。行李中有自己十几年积攒下来的珠宝财物,然而这30个大箱子却在路上不翼而飞了。

胡蝶就委托朋友找戴笠帮忙,这对戴笠而言是求之不得的事。戴笠的身边从来都不缺乏女人,但都是他的发泄工具。用他的话说就是对女人不续弦只交友,当然胡蝶除外。

戴笠和杜月笙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利用自己在中国的势力找回了大部分财物,但还是有不少没有找到。戴笠就决定花重金从国外买回相似的来补齐。

就这样戴笠霸占了胡蝶,但他希望能够在抗战胜利后娶她做自己的太太。胡蝶和潘有声在离婚时抱头痛哭,然而很快却等来了戴笠因为飞机失事去世的消息。

潘有声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回到了香港,开启了自己的兴华洋行,并开办了一家工厂。这一对儿患难夫妻终于顾上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

1951年,胡蝶一直把自己的女儿胡友松寄养在北京,当她想把自己的女儿接回香港时,女儿却不愿意认她。她就给自己的女儿留下了一箱珠宝,让养父母好好照顾她。

1952年,潘有声患了肝癌,生命很快就走到了尽头。抗战过后,他们的美好时光一共维持了六年。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潘有声在临死前对胡蝶说:我今生今世能够与你相亲相伴,这些年已经非常满足了,唯一遗憾的是这一切来得早了一些,我这辈子是一个没有太大出息的男人,没有给你带来太多的幸福。

潘有声去世后,胡蝶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潘宝娟,以此来纪念她的丈夫。宝娟是父母给她起的乳名,在这个新名字里包含着深深的眷恋和怀念。

在李宗仁的疯狂追求下,胡友松于1967年嫁给了李宗仁。两年后李宗仁去世,胡友松就没有再嫁。1995年皈依佛门,2008年于北京去世。

1975年,蝴蝶带着自己的儿子定居了加拿大温哥华。但身处异国他乡,儿子又忙于工作,其中的凄苦只有她一个人才知道。

后来蝴蝶从儿子的家中搬了出来,自己住进了温哥华海边的一所公寓中。1989年,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界的大明星胡蝶溘然长逝,像一只蝴蝶一样翩然而逝。

如果胡友松是民国电影皇后胡蝶之女,为什么他们后半生没有再次团聚过?

胡蝶被誉为‘亚洲影后’、中国的‘嘉宝’。胡友松则有两道光环,一是李宗仁第三任夫人,二是大明星胡蝶私生女。至于胡友松是胡蝶私生女的说法历来就受到普遍质疑。疑点之一:出生地1935年,胡蝶和洋行买办潘有声经过六年的马拉松恋爱,最终走到了一起。潘有声之前有过一次婚姻,但妻子因病去世。胡蝶也和电影演员林雪怀订过婚,后解除婚约。婚后夫妻关系和睦。不久胡蝶怀孕,但胡蝶因宫外孕做了结扎手术不能生育,她便抱养了一对儿女,是潘有声哥哥的两个孩子。胡友松1939年生于上海。此时胡蝶已与潘有声结婚,并没有外遇,并且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胡蝶和潘有声就已经搬迁香港。在1935年到1945年潘有声与胡蝶一直生活在一起,何来私生女?如果胡蝶1939年生女,那胡友松出生地应是香港而非上海。疑点之二:胡蝶和戴笠所生说胡友松为戴笠和胡蝶所生更是无稽之谈,时间就不对。1942年11月,胡蝶抵达重庆,她与军统头子戴笠同居时已经是1943年的事了。戴、胡同居三年,抗战胜利后,胡蝶暂住上海,戴笠要求胡蝶与潘有声办离婚手续。1946年3月17日,戴笠所搭乘飞机失事,戴笠命丧黄泉,胡蝶便与潘有声离开上海去香港定居。1949年潘有声因肝癌病逝,在上世纪60年代移居台湾,养子去了加拿大、养女去了美国。1975年胡蝶应养子之邀移民加拿大,14年后胡蝶在温哥华去世。胡蝶生前对所谓私生女从未确认过和回应。胡蝶亲属也对私生女之事从不知情。事实上,胡友松对自己的身世也并不了解。胡友松是个孤儿,原名若梅,还在襁褓中的她就被送红十字会孤儿院,幼时被张宗昌九姨太从孤儿院领养,1947年辗转去了北平,上中学时改名友松。1959年20岁时胡友松毕业于北京第三护士学校,毕业后分配在北京结核病医院,分别在积水潭医院和复兴医院做护士。她曾经经历了两段恋爱,也因为家庭背景等原因,无疾而终。后经介绍给李宗仁做保健秘书,1966年7月26日时年27岁的胡友松与75岁的李宗仁结婚。1969年李宗仁因病逝世。1973年胡友松从湖北沙洋农场回京后,改名换姓为王曦,安排在北京无线电元件九厂当一名检验员,后又调入中国历史档案馆直至退休。1995年在北京广济寺阪依佛门。2008年11月25日,胡友松因患肠癌在台儿庄去世。享年69岁。现在胡蝶离开我们已有30年了,胡友松也走10年,胡蝶当年轰动一时的感情生活已经被人炒来炒去,这又冒出了私生女来,想必胡蝶生前也懒得回应。但是不是真相就应该澄清,以免以讹传讹,把谎言说成事实,扰乱视听。子虚乌有的事流传几十年,应该是澄清事实的时候了。让胡蝶轻松地飞走吧。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

如果胡友松是民国电影皇后胡蝶之女,为什么他们后半生没有再次团聚过?

作为李宗仁先生遗孀的胡友松,命运非常坎坷,她的身世也扑朔迷离。据她自己说,她是民国著名的电影皇后胡蝶的私生女,从小就不知道父亲是谁,年幼时便与母亲分离。

(胡友松旧照)

那么,她的身世究竟是怎样的呢?既然是胡蝶女儿,为何半生不和胡蝶团聚呢?

据说,胡友松原名胡若梅,这个名字还是胡蝶在生下她不久后,给她起的,意思是希望她能和梅花一样,冰洁美丽,坚强自立。

由于有个时尚的妈妈,胡友松从小就被打扮得像个洋娃娃一样。她不仅有很多漂亮的裙子,还经常都坐着小汽车出出进进。这是普通小孩很难得到的生活。

可是,胡友松也有她的烦恼。

由于妈妈是个大明星,每天不是忙着拍戏,就是参加各种表演等。因此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她,她只能呆在酒店包房里,哪儿都不能去,也不可能有玩伴。她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在大堂里等妈妈。有时候,等得实在太久了,她又不愿意回到冷清的包房里去,所以她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除了没有家,胡友松还发现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除了妈妈偶尔出现,她从没有见过爸爸,更不知道爸爸是谁?

胡友松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她没有问过这个问题。倒是有一次,胡蝶像想起了什么一样,对她嘱咐,万一有人问爸爸是谁?你就说你只有妈妈,没有爸爸。

胡友松6岁的时候得了湿疹,久治不好。

医生建议让胡友松去干燥的北方生活一段时间。

当时,正好胡蝶给胡友松请了个家庭教师叫沈文芝。

这个沈文芝,本来是军阀张宗昌的姨太太。但是自从张宗昌在济南火车站被炸死后,她就来上海谋生。经过朋友介绍,做了胡友松的家庭教师。

沈文芝是北方人,不习惯南方潮湿的天气,所以正要回北京老家去。

(胡蝶旧照)

胡蝶让胡友松认沈文芝做干妈,然后将小小的胡友松交托给她,希望她能善待胡友松。

不曾想,沈文芝其实性情很暴躁。自从胡友松跟着她到了北京后,她的不耐烦和嫌恶,便渐渐暴露了出来。不仅常常责骂胡友松,还经常拿她出气,有时候连饭都不让她吃。

这种时候,胡友松就特别想念胡蝶。可是直到她长大,胡蝶也没有来看过她。

其实,在解放后,移居香港的胡蝶听说胡友松过得非常艰难,曾冒险找到沈文芝,希望能把胡友松带走。

没想到,沈文芝不仅一口回绝了胡蝶,还禁止她看望胡友松。

无奈之下,胡蝶只得留下一箱金银首饰,希望沈文芝能善待胡友松。并一再恳求沈文芝,无论如何要让胡友松上大学。

然而,这箱首饰都没能坚持到胡友松读完中学,就已经空空如也。

原来,沈文芝把那些首饰变卖后,很快就花得一干二净。

胡友松最终只考取了北京第三护士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当护士。

胡友松年轻漂亮,工作也很细致耐心,但是她的出身,很快就被人拿出来说事。

有人说她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女,是国民党高官的女儿。还有人说她是资产阶级臭小姐,总之她长年累月被当作专政的对象。

后来,胡友松虽然想办法调到了北京复兴医院,但不管怎么努力工作,好好表现,还是受出身成分的影响,不断接受检查和被批斗的“待遇”。

(戴笠旧照)

不光如此,胡友松的恋爱,也因为她的出身成分不好,受到多方阻挠,最后不了了之。

种种的委屈,让胡友松愈发厌恶继续留在医院工作。

有一次,医院派她和几个年轻漂亮的女护士参加部委的联欢会。

胡友松在联欢会上,遇到了以前有过一面之缘的老记者张成仁。她向张成仁讲述了她的艰难境遇,希望张成仁能帮忙给她换一份工作。

这次相遇后,胡友松心里很激动,她带着希望等待着张成仁的消息。然而这一等就是几年。

1966年,张成仁突然要了胡友松一张照片,不久后他给胡友松打电话,问她还愿不愿意换个岗位。

胡友松当然求之不得。

于是,张成仁和一个叫程思远的人开着小汽车来医院接她,并告诉她要带她去见个大人物。

胡友松弄不清张成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又不能多问。倒是张成仁笑着说,这个大人物对她调动工作,应该能起到关键作用。

胡友松一听,这才放下心来。

不久后,胡友松才知道,她去见的竟是才从美国归来不久的李宗仁先生。

(李宗仁与胡友松)

此时,李宗仁已经是一位76岁的白发长者,经过他同意,胡友松担当了他的医护人员。

不久后,李宗仁便大方地向胡友松提出结婚的请求。

原本,李宗仁还颇为犹豫,担心胡友松嫌他年纪太大。

没想到胡友松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之后,胡友松和李宗仁在大宅院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从此胡友松就成了李宗仁的夫人。

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说胡友松是贪慕虚荣,看上了李宗仁的钱。

胡友松为了证明自己并非如此,在结婚后表示,她不管钱也不继承财产,她听组织安排,好好照顾李宗仁先生的身体。

此后,胡友松一直尽心尽力照料着李宗仁的晚年。

不过,由于李宗仁戎马一生,身上有不少陈年旧疾,所以仅和胡友松过了两年,便因肺炎和直肠癌在医院病逝了。

作为遗孀的胡友松,兑现了她之前的承诺,先是将李宗仁的存款全部上交给国家,随后她又将其160多帧珍贵照片捐给了中国历史档案馆。

胡友松一直靠着微薄的工资收入养活自己,后来她又将保存完好的60多件李宗仁的遗物,全部捐给了台儿庄李宗仁纪念馆。

年老患癌后,胡友松住进了山东德州庆云县金山寺,不久后病重不治而亡。

其实,关于胡友松的出生之谜,还有一种说法。

据说,她是南京大屠杀劫难的幸存者。当时人们发现襁褓中的她后,便把她送到了红十字会孤儿院。

由于她生得很可爱,张宗昌的小妾起了怜爱之心,将她抱养。

在北京后,胡友松曾和一胡姓男子同居,于是自作主张,给自己改为姓“胡”。

由于说法不一,已经不能准确地知道胡友松究竟是不是胡蝶的女儿,但是她的一生却因为胡蝶的原因,受到了非常多的不公正。

(参考史料:《李宗仁归国后生活拾零》)

如果胡友松是民国电影皇后胡蝶之女,为什么他们后半生没有再次团聚过?

未来可期

如果胡友松是民国电影皇后胡蝶之女,为什么他们后半生没有再次团聚过?

这个“如果”根本就不能成立,所以她们后半生干嘛要团聚?胡家澄清几次了,总不能让胡蝶从坟里蹦出来回应吧?

胡蝶并无此女,“如果”有,她早就带她走了。

胡蝶一辈子都没见过张学良,三生三世都不曾有胡友松此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