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只用十万年就进化到高级文明,而恐龙几亿年都没有?

人类的出现和恐龙的灭亡一直都是困扰着人类科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工作数个世纪以来从未间断过。

目前来看,地球范围内已知具有高级智慧的生命体非人类莫属,不过在人类刚刚出现的时候不管是形态上、意识上、还是能力上都和现代人类具有明显的区别,这是人类在历经十万年的演变后的结果,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人类进化理论。

那么问题出现了,当年恐龙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远比人类要长,为何人类短时间内完成了进化,而恐龙却被淘汰了呢?

生命起源的奥秘

01、进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对于生物在进化演变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又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试验,以图发现真正的原因。

其中就确定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其实本源都是相同的,均是由几十亿年之前最为原始的细胞结构转变而来的。

而人类本身的独立个体从出现到现代总共才100万年到200万年,这之前人类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千万年甚至是亿万年前的原始细胞。

生命的进化科学告诉大家一个道理,生命起源源于长期的演化。

在原始环境下我们地球的大气中蕴含着包括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等物质,还有甲烷、氨气和水汽等。

——在各种自然射线和闪电等能量体的补充作用下,就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互的兼容、碰撞,最后生产了具有蛋白质和核酸的有机物,这就是最初的生命起源。

02、人类的出现

从最初的生命细胞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其中就包含了人类的基因。

——所以这就解释了人类的起源绝对不是只有100万年或者200万年,只是越往后发展,人类这个独立个体的演化过程和历史才越清洗可见,有迹可循而已。

生命出现在了地球上之后,慢慢转变成了生物学定义上的原核生物,再慢慢演变成单细胞生物,之后地球上的生命就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复杂性,关键是衍生出了很多生命精华的分支,这些就成为了后来的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不同的生命进化分支所处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同,所以在各种“磨难”后它们都按照自己特有的路线去进行不断的进化。

单独从动物界这方面来看,从之前的单细胞动物演化出了脊索动物,再成为了脊椎动物;从海洋的脊椎动物这个大类型中有出现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此后才有了鸟类和哺乳类,而我们人类就是从哺乳类中演变出来的。

所以从生命起源的角度来分析,世界上已知的生物都可以算作同源。

恐龙的演化过程

01、恐龙的消失

说到恐龙,它们自然也是生命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链条”,而且还是爬行类动物占据地球时代的绝对霸主。

不过至今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恐龙这个分支在进化发展的两亿年时间里都没有诞生出任何的高等智慧,这应该和它们生活的环境以及原本自身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种种原因之下“智慧女神”并没有垂青恐龙这一生命分支。

这个时候很多朋友就会发出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它们为什么样有自己的文明呢?整个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单纯是为了人类进化做铺垫吗?那么恐龙只是一个路人的角色吗?等等。

根据现阶段的科学研究发现,恐龙当时灭绝并非单纯是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而是地球内部本身的环境就不再需要它们这个庞大的群体了。它们的能力和适应性已经无法接受地球环境的改变,生活变得举步维艰,甚至是苟延残喘。

如果说行星撞击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性后果,也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它们的灭亡时间,淘汰就是恐龙的必然结局。

02、人类的快速发展

其实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恐龙这一生命分支还没有完全覆灭,甚至还继续存在了200万年的时间。其中一部分大型的生命个体灭绝了,而剩下的一部分就进化成为了鸟类。

此时的地球和之前相比已经是焕然一新的状态了。很多适应了新环境的生命渐渐生长了起来,人类无疑就是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支。

在我国辽宁就出土过一只距离现在超过1.6亿年前的哺乳动物化石,经过研究发现它是最早哺乳动物的祖先,这就证实了其实在恐龙统治大陆的时期,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祖先们已经和它们共同生活在了一起。

后来人类这一支的发展脉络就逐渐地明朗起来。恐龙退出舞台后也标志着爬行类动物的“黄金时代”告一段落,从此进入到了哺乳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的快速生长发展阶段,尤其是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呈现出了辐射状。

为什么人类只用十万年就进化到高级文明,而恐龙几亿年都没有?

好吧,理论上来说,人类能够产生文明存在一定的偶然性,首先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就是人类这个物种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人类大约起源于500万年以前这个时间阶段,而恐龙存在多久了呢?答案是1.6亿年左右。

所以单从物种存在的角度来看,人类比恐龙差远了,但是有一点要搞清楚,恐龙不是一种动物,它是史前诸多爬行动物的一种总称,简单的说就和现在哺乳动物一样,是一类动物的总称。

然后恐龙之所以没有产生文明,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很好理解,据说有一颗巨大陨石终结了恐龙的统治,引起了整个恐龙家族的灭亡,既然恐龙都死了,文明的演化也就戛然而止了。

但如果没有那颗陨石的话,一切就不好说了,可能再给恐龙足够多的时间,它们中的某一支,可能就能演化出文明,而且我们现代的人也并不知道,恐龙究竟有没有演化出智慧,所以不可预测的陨石,或许就是恐龙没有产生文明的原因之一。

其次恐龙没有产生文明,或许还有一定的必然性,实际上从人类诞生,到产生文明的这个时间很短,区区几百万年的时间,人类这个物种就迎来质的飞跃。

那么我上面已经说了,整个恐龙家族已经存在1.6亿年了,按理说如果要产生文明,早就应该产生了,所以这其中应该有某种原因,制约着恐龙无法像人类一样,朝更高级的方向进行演化。

什么原因,我个人觉得可能和恐龙占据的生态位有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恐龙家族异常的强大,它们是三叠纪到白垩纪,地球上的统治者,差不多就和今天的人类一样,而强大就意味着食物链顶端的地位。

当一个物种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时候,它就没有天敌,没有天敌也就没有压力,而没有压力也就无需改变,当恐龙可以轻松的利用强大的身体去捕杀猎物的时候,就不需要进化出更聪明的大脑,而聪明的大脑恰恰才是进化出文明的关键,所以恐龙之所以没有进化出文明,可能和他们所处的生态位有关。

最后再说说人类,人类属于哺乳动物的一支,而哺乳动物据说在恐龙时期就有了,但那个时候的哺乳动物非常惨,经常沦为恐龙的食物,那么人类出现的时候,情况也非常惨,那个时候有一部分的森林已经没有了,人类的祖先也不得不从树上来到地面。

但地面哪有那么多吃的,而且野兽很多,人类祖先为了填饱肚子,就不得不报团取暖,然后合作生活,为了抵御自然环境的打击,人类就要想方设法活下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类的大脑逐步得到开发,然后变得越来越聪明,但追根究底来说,最开始的原因都是被逼的,如果人类的祖先有恐龙那么强大,我估计现在也没有人类这个物种……

为什么人类只用十万年就进化到高级文明,而恐龙几亿年都没有?

人类拥有三十五亿年的演化史,是唯一创造了技术文明的物种。

人类这个物种没有两百万年,大约只有二十万年。但人类身上的DNA传承又远远超越两百万年,而是长达至少三十五亿年,要拼时间积累的话,现存的任何物种都比已经灭绝的恐龙更长,而在所有现存物种中,只有人类创建了技术文明,注意是技术文明。

自然无飞跃 —— 达尔文

文明的基础是文化,如今动物学家观察到许多群体动物也有自己的文化,虽然非常微弱,但符合文化的定义呢,比如某些猴群、黑猩猩部落乃至虎鲸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可以算成是文明的雏形。黑猩猩乃至某些鸦科动物都会制造并使用工具,虽然这些工具的技术含量还太低,但这至少证明一件事,地球生命演化到今天,文化和文明的诞生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了,就像买彩票的人足够多,总有人中奖一样,而人类就是这样一个中奖的物种。

为了证明我并非随口胡说,还是得给一些科学研究的实锤,而非轶事传闻。

2017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行了一期特刊“ 通过文化扩张的生物学 ”(Biology through Culture),发表了一系列圣安德鲁斯大学科学家研究动物文化和行为的新论文。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动物中各种文化传统广泛存在的发现,意味着我们对文化如何演化的工作需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和理解。人类当然是文化扩张的佼佼者,早在数万年前,还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就已经凭借简陋的技术将自己的生存范围拓展到全球每块大陆上,在文化一事上,人类并不孤独,只是过于自大。

现在已经有数百项关于猿,鲸鱼,鸟类和蜜蜂等动物的研究报道,通过向别的个体进行学习,个体间相互传授的文化已经有报道。这些研究侧重于文化学习,以及它如何影响动物的生活方式,从如何寻找食物,到避免掠食者,与其它个体交流,选择配偶,建立家园或迁徙。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第二种形式的继承,基于学习的继承,这种形式允许动物的行为超出基于遗传的继承,赋予动物更大的灵活性和创新。这种通过继承的文化演化,也可以让动物以比基因改变更快的方式适应环境。

而这受到自然选择的亲睐,只是从前的动物学家们,压根没往这个方向思考,即便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诞生数百年,但人们的思维模式依然难以改变,甚至包括专门研究生物演化的科学家,长时期来也把人类的一些特征视为独一无二,忘记了达尔文的经典名言——自然无飞跃。如果说人类的文化是位于地球生物群之巅峰,那么下面一定存在庞大的基座,没有这些基座,压根也就不可能出现人类这样的文化之王者。

科学家已经确定,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同一种虎鲸群,开发出了非常不同的狩猎传统,而这些传统需要幼鲸反复学习,而成年虎鲸会很有耐性的反复教导,这样的模式和我们的学校也相去不远了 。只是它们学的是如何生存,而我们学的是如何生存得更好。

图示:全世界只有巴塔哥尼亚的虎鲸会利用冲滩技巧捕食幼年的海豹。虽然,海豹到处都有,沙滩也是,但只有这里的虎鲸会这一招,这一招非常危险,有让自己搁浅而死的可能性(就有真搁浅然后被人类志愿者救的案例),因此需要多年的学习,还需要虎鲸个体的胆量和能力,即便在巴塔哥尼亚也不是所有虎鲸都会这一招的。

鲸歌文化

许多鲸都会唱歌,而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艾伦加兰博士及其同事在驼背鲸的歌曲中发现了一种非凡的文化现象。在澳大利亚周围,一些驼背鲸就像我们的娱乐圈明星一样,会不断的创造出新的歌曲,而这些歌曲会迅速流行起来,然后就被所有附近的鲸鱼分享。

更有趣的是,这首新歌将沿着东南方向穿过南太平洋,并在明年流传到法属波利尼西亚海域。现在,Garland博士,Rendell博士和他们的同事已经能够准确追踪从旧歌到新歌的变化,揭示了这些动物文化中在进化中如何起调节作用。一头不会唱新歌的雄性驼背鲸,就out了,很难获得雌鲸的芳心呢。驼背鲸的歌曲与人类乐曲间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绝不是随机乱哼哼。

该团队还发现了罕见而的歌曲杂交案例,即旧歌的一部分与新歌的一部分拼接在一起,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是不明白,驼背鲸的歌到底有哪些作用,也听不懂它们想表达什么意思,但也许终有一天,我们能通过歌曲和驼背鲸共享文化呢。

文化可以解释灵长类大脑的大小,社会性和延长生命的历史

Sally Street博士,Kevin Laland教授和同事们提出了以上假说,并对184种不同灵长类动物的大样本进行了测试。应用先进的统计比较新方法,作者发现,物种社会学习倾向的度量可以预测其绝对和相对大脑大小,以及它们的平均寿命和群体大小。这些发现表明,对文化的依赖促使我们所属的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尺寸增加,文化复杂性和基于遗传的“大脑复杂性”以协同进化的方式彼此螺旋增长:文化的重要性延伸了我们对自己和其他物种的进化生物学的理解。

那些最依赖文化的灵长类动物,同时也具有较长的寿命,并生活在较大的社会群体中。大脑的进化,动物社会性和更长的寿命促进了动物群体对文化的依赖,而文化又反过来驱动了一些灵长类谱系的大脑尺寸,认知能力和寿命进一步增加。

这一点在人类先祖大脑迅速增大的演化史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这个过程又反馈于行为和文化,最终带领人类突破了某个脑容量极限,突然之间我们拥有了鲜明的主观意识和意志,将自己和自然以及其它生物截然两分,从此开始了孤独之旅。这一切的发端起于大约七万年前的认知革命。

图示:人类文化的几何级数发展的起点,目前认为大约起源于七万年前的认知革命。然后是农业革命,科学革命和如今正兴起的AI增强人类智慧的革命,每次革命的前途都难料,但我们都一路挺过来了,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只能希望这一场AI革命,能同样以喜剧收场。

恐龙并未全部灭绝——它们中的部分最终飞上了天空

最后,必须提醒一下大伙儿家更新一下知识,恐龙并没有完全灭绝,其中一个重要分支演化为今日的鸟儿,它们从生存的角度看极其成功,而且其中不乏非常聪明的鸟儿,比如著名的鸦科动物。另外,推荐一个搞笑科普幻想片——恐龙王朝。介绍了恐龙的崛起和灭亡。每一集都有一个主角喔,还带故事情节的。

为什么人类只用十万年就进化到高级文明,而恐龙几亿年都没有?

演化是注定的吗?恐龙在星球上游荡了1.7亿年,人属物种不过区区200万年,是什么阻挡了恐龙创造文明的脚步?

一场下了200万年的大雨把恐龙送上王座

人类与恐龙有共同的祖先,更确切地说是恐龙与哺乳动物有共祖。5.3亿年前,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海洋中生物多样性井喷式发展。植物随着板块运动,先登陆陆地为生物登岸积蓄能量。

节肢动物结构简单易于“改造”,最先适应了高氧环境,享用了第一波陆地“福利”,然而较为简单的基础注定无缘摘夺王冠。随着爬行动物的崛起,巨虫时代草草收场,子孙后代沦为爬行动物后代的食物。

爬行动物崛起,分化出了多种可能性。强者林立,但没有谁能一手遮天,兽族的祖先合弓纲与龙族的祖先蜥形纲平平无奇。真正决定胜负的是2.3亿年前,那场下了200万年的大雨——卡尼期洪积事件。

当时地球上的大陆都集中在一起,水汽难以进入腹地,各处火山时常爆发,温度不断攀升,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物种都朝着抗旱的方向演化,即使是这样上帝也没有放下屠刀。

2.32亿年前,随着辛梅利亚板块的脱离引发了如今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的兰格利亚火山大规模喷发,温度继续攀升,海水大量蒸发,不断在大气中累积,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遭受重创。

所谓物极必反,火山持续宣泄长达500万年后,终于触碰到了地球的底线。温度与大气在某一刻达到了临界点,气流失去了原本的秩序,就像开锅的水,乱成一团,冲进大陆深处,雨水就像封印许久的恶魔,冲出牢笼,对来不及急转弯的抗旱物种进行死神洗礼。

一类数量只占5%的蜥形纲动物,似乎偷看了“剧本”,大家纷纷倒下,它们的数量却在这场大雨中激增,在卡尼期洪积事件之后数量达到了当时地球物种的90%,这类支手遮天的动物就是恐龙。

鸡肋的演化,造就龙族霸业

恐龙的崛起源于提前演化出了双脚直立奔跑,还有越来越长的脖子。雨季来临之后,原本稀少的草原褪去,植物向高处演化,避免经常泡水的同时相互争夺着经常被乌云覆盖的阳光,以裸子植物为主的森林快速出现。当“草”从地上升高到树上,大量食草动物灭绝了,趴在地上,脖子短,无法抬头的动物灭绝了,消化不了裸子植物的也灭绝了,以这些草食动物为生的掠食者也灭绝了。恐龙则利用原本“鸡肋”的优势,慢悠悠地享用地球上最好的食物,快速占据了所有生态位的空缺。

兽族祖先只能获取到少量能量,留下了体型较小的物种。它们只能在夜间出行,在树上与洞穴里苟活。恐龙再无敌手,内部相互竞争着。充足的食物使它们体型增大,而食肉恐龙为了吃植食性恐龙只能跟着变大,植食性恐龙为了不被食肉恐龙吃也只能再变大,这个游戏它们无趣地玩了1.7亿年,文明根本找不到入场的方向。

文明是累赘

文明意味着大脑占比要达到身体的2%,会让脖子细长的恐龙犯“低头症”。像霸王龙这类食肉动物,守着遍地的食物,生存起来毫不“费脑”。大脑虽然只占2%却需要消耗20%的总能量。从进化论角度,这是不利于物种发展的,对于生态来说也是不小的变动,没有强大的外界定向因素难以驱动这种演化。

最关键的是大脑的发展一开始并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恐龙的生存优势,因为顶级掠食者已经是当时最优的配置。一些能量消耗较少的恐龙或许有这种可能,但是驱动力不足,演化缓慢。科学家经过分析发现大脑占比大的恐龙体型都不大,例如目前已知最聪明的恐龙是小型兽脚类的伤齿龙。

人类是从狭缝中崛起的,有足够的驱动力,有特定的环境因素与特定的自身因素,还有偶然的基因突变。由于东非森林变草原,只能从树上下来,却没有尖牙利爪与其他野兽抗衡。自身缺乏攻击性,只能依靠外物,依靠人数,配合。缺少食物,我们只能改变食性,反着间接发育了大脑,同时大脑的发育也使我们更容易获得食物,智力的发展能形成正反馈。

无论是人类、恐龙、微小的细菌都在不断追寻同一个目标,那就是生存与繁衍。一切生物的演化并没有特定的方向,更没有巅峰,也不需要高屋建瓴,只有随机的适应,当小行星来临,食物匮乏,弱小的恐龙反而更强大。

为什么人类只用十万年就进化到高级文明,而恐龙几亿年都没有?

俗话说,穷则思变。恐龙🦕之所以雄踞地球上亿年的时间,却没有进化出高级的思维,是因为该动物太适合当时的生存环境了。在当时,恐龙有着充实的食物,却又没有天敌的威胁。因而,恐龙🦖不需要进化🧬。即便是有个别变异的恐龙,其也会因不适应其生存环境,反而被当时的生存环境所淘汰。

因此,如果不是小行星的碰撞💥,导致生态环境的灾难,想必恐龙会一直统治地球🌍。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人类便没有机会获得进化了。

与恐龙的境遇完全相反,人类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首先,人类自身先天不足,无论是体力还是能力,都远不及恐龙。其次,人类生存的年代,正赶上地球处于冰川时期。在当时,地球的温度较低,可供人类食用的食物🍜也是非常稀少的。

因此,人类不得已走出了森林,进入草原,使人类开始了直立行走。于是,人类的双手被解放了出来。

而且,食物的稀少,迫使人类食物的多样性。这不仅使人类获得了较为全面的营养,从而使其大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在另一方面,人类获得食物的多样性,也极大地丰富了采集食物的各种方法,从而促进了手与大脑的协调,并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

即便如此,人类仅靠个体的力量,仍然不足以使自己生存下去。于是,人类还需要借助于集体的力量,靠分工协作来弥补人类自身能力的不足。

于是,人类发展出了语言和文化,产生了人类社会。这一切都为人类的进化与发展,使人类最终成为地球上的主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而使人类逐渐地与其他的动物🐒发生了质的变化。

所以,人类的不幸,在于其不适应地球的生存环境;而人类的大幸,却又是因为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使自己不仅重新适应了生存环境,还因此成为了地球上的霸主。

总之,人类的先天不足及其生存环境的恶化,都迫使人类改变了其生存的状态。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正是这些不足却反而成就了人类的进化,使人类进化为高等级的动物,使人类得以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

为什么人类只用十万年就进化到高级文明,而恐龙几亿年都没有?

人类的文明进化发展史既有必然性,更有很多偶然性。但却不是200万年能够概括得了的。

根据生物进化演化理论,地球上的生物都同出一源,都是从几十亿年前最原始的那个细胞演化过来的。因此,人类本身作为人类出现才一两百万年,但人类的祖先却可以追溯到千万年亿万年,最终追溯到那个原始的细胞。

生命进化史告诉我们,生命起源于长期的演化。原始大气中的碳、氢、氮、氧等元素,生成了甲烷、氨、水汽等物质,在大自然各种射线和闪电等作用下,渐渐产生了较为简单的有机物,经过漫长岁月的各种条件碰撞,生成了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生命就诞生了。

科学家米勒在实验室模拟了这个演化过程。

自从第一个细胞的诞生,人类的基因就在其中了,所以人类并不是突然就在近两百万年中出现的,只不过是越到近期,人类的进化演化进程更为清晰而已。

生命在地球诞生后,从无细胞结构进化到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到单细胞生物,随着生命越来越复杂,渐渐出现了进化的分支,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这些分支都在环境的磨练中,按照自己的发生发展规律不断的进化。从动物这边来说,从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再到脊椎动物。从海洋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又演化出两栖类和爬行类,再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人类就是从哺乳类中的一支不断进化出来的。

所以,人类与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是同出一支。

恐龙当然也是整个进化演化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那是一个爬行类动物统治世界的年代。

但在恐龙进化发展的近两亿年里,并没有进化出高等的智慧,这与那时候的环境和它们本来的状态有关。当然它们也没有得到幸运女神-偶然基因突变的光顾。

它们为什么要产生文明呢?或许地球整个演化史就是为了人类的现在而准备呢?恐龙只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已,是为人类文明铺垫的一种爬行动物而已。如果恐龙能够进化出文明,现在还会有人类文明吗?

其实恐龙灭绝并不完全是那颗10公里小行星撞击的结果,而是地球环境已经不是它们所需要的了,它们不会应变地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开始变得苟延残喘,那颗小行星只是为它们的退出加上了一根稻草,是地球淘汰了它们。

严格意义上来说,恐龙并没有灭绝。在小行星撞击后,恐龙还苟延残喘了近200万年,一部分大型恐龙灭绝了,一部分进化成了鸟类。

这个时候,一些适应新的地球环境的生物渐渐成长起来,这其中当然就有人类这一个阶段的始祖。

辽宁发现了一只1.6亿年前的哺乳动物祖先化石,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哲西将这只哺乳动物祖先命名为Juramaia sinensis,意思为(中华侏罗纪妈妈)。之前,辽宁还发现过一只1.25亿年前的哺乳动物始祖兽。

也就是说,在恐龙横行的时代我们的哺乳动物祖先就已经在艰难的生存着。人类就是哺乳类灵长类动物的最高级形态,那么这只中华侏罗纪妈妈很可能是人类1.6亿年前的祖先,至少也应该是近亲。

后来人类的发展脉络就越来越清晰了,恐龙的退出,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终结,逃过一劫的原始哺乳动物幸存者们迅速进化和分化,灵长类动物开始呈辐射状快速演化。

约3000多万年前,开始出现了猿类,约2300万年~1000万年前,出现了森林古猿,这应该就是人类与猩猩们共同的祖先。

约1000万年~300万年前,分化出了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南方古猿的后裔,而腊玛古猿是猩猩们的祖先。

在经历几百万年的进化演化,现代人就出现了。近年来的基因测序研究证明,现代人类的祖先于十几万年前在非洲聚集,近十余万年来,才不断的迁徙到世界各地。亚洲人包括中国人是在4万~7万年前才迁徙过来的。

人类之所以成为一个高等智慧生物,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里面充满了偶然性,基因变异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现在世界生物千姿百态种类无数,本身就是在进化演化中基因变异的结果,这里面有很多必然性和偶然性,环境选择在里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人类则更为幸运,在几个关键时期的基因突变,使人类最终与愚蠢的动物分道扬镳,其中最重要的是1000万年前与猩猩分手,还有一次是非洲现代人的诞生。

人类在基因变异中产生了自我意识和思维,并创造了交流方式-语言。由此成为了地球的唯一统治者,创造了地球文明。

在这个宇宙中,人类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的生命和文明。文明产生的条件当然十分稀缺,且需要非常幸运的偶然基因突变。

我们试想,在生命进化的每一个环节,如果那个偶然缺失掉,现在的世界就完全不会是这个样子,地球就可能还是一个荒芜的世界。

德雷克方程认为这个宇宙文明多如牛毛,费米悖论却提出它们在哪儿呢的天问。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和变数,在过去文章中时空通讯有过很多这方面的讨论,如有兴趣请各位朋友前往查阅,这里就不多啰嗦了。

时空通讯观点,欢迎讨论点评。

【维权骑士】版权保护之原创作品,侵权将会受到追究,请理解支持,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