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人类在无衣无房的条件下是怎么度过冰川期的?

冰川期指的是地球因地极磁场的耦合作用或太空辐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会突然下降——最近的一次冰川时期地球上30%以上的区域被冰雪覆盖。这一时期除了赤道周边,地球高纬度地区的温度空前的下降,降温导致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变得极其苛刻,在此期间有大量的动物灭亡。

根据相关考古的相关资料得知,最近的一次冰川时期大约发生在距今2.6万年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人类的最早活动痕迹在600万年以前。包括我国境内所发现的山顶洞人距今也有3万多年的历史,也就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凭借着自身的条件度过了冰川时期 。

而当时的远古人之所以能够克服寒冷生存下来,大概是因为三方面原因。

第一,就是原始人的自身抗冻条件比现代人更为的优越。

在人类进化史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身体上的体毛出现了功能性的退化。

我们纵观整个自然界,除了部分冷血动物,能够在冬天自由活动的动物大多都有一层厚厚的皮毛来抵御冬天的寒冷。等到夏天的时候这些动物身上就会出现一定的褪毛现象。

——比如说家里面养的小猫小狗夏天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褪毛,等到冬天皮毛又会变得特别的油润丰满,而与之相对比人类在四季更换的时候虽然体毛会存在一定的变化,但并不明显,而且这些变化也并没有任何意义。

动物的皮毛之下一般还有一层脂肪,脂肪的导热系数比较低,相当于一层天然的“保暖内衣”。这些基本的生物特征在人类的近亲动物大猩猩,类人猿的身上都有所体现,包括人们现在夏天的时候特别容易吃胖,其实就是老祖先留给我们“天然保暖衣”的基因表达,只有在物质丰富的夏天才可以攒够足够的脂肪来抵御冬天的严寒。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的发展,人类学会穿衣服以后,皮毛也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因此人类的体毛出现了大幅度的退化。假如一个婴儿在出生之后身上有大量的体毛,医学界会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返祖现象”。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只有头部的毛发保存了下来。因为人类在穿衣服的时候将头部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所以头部需要一个天然性的生理保护。

第二,远古人类会选择合适的地点生存居住。

地球进入冰川时期的时候,最寒冷的仍然南北两极,赤道地带的温度仍是相对较高的。

——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高纬度地区的动物和植物开始逐渐走向灭亡,人类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不断的向赤道地区迁徙。只有在动植物相对丰盛的区域,远古人类才可以获得充足的生存物资。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无论是属于主动迁徙还是被动迁徙,远古人类至少可以到达一个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之中。

根据目前的考古学发现,远古人类大多都是生活在山洞之中。山洞一般都有厚厚的墙壁,只要不是洞口朝着顺风口,那么山洞内部也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温室效应,保持一种冬暖夏凉的状态,和现在北方地区的窑洞相似。

如果在山洞口做好一定的防堵工作,山洞内的温度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当时的人类又是群居状态,大家又可以形成一个“热房效应”,温度自然会提高很多。

而与之相对比的是。那些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动物,极易受到天气的影响,死亡率也要高很多 。

第三,则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增加了人类对抗自然环境的能力。

在诸多应对方式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人类学会的使用火种。至于人类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学会使用火种,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考古资料。

而现在有学者猜测,可能是在当时起了山火,山火过后人类发现经过大火烧过之后的食物更美味,靠近火源更温暖,只要有足够的木材就可以让火持续燃烧。

因此原始人也就学会了保留火种,并且使用火来烹烤食物,取暖。

人类学会使用火种之后通过在山洞之中烧火来提高山洞内部温度,当时的山洞又不是绝对密闭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人类对抗寒冷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很多。将食物做熟之后可以使这些食物更好的消化,因此原始人因寄生虫或疾病的致死率也明显下降。

再者,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原始人发现将兽皮覆盖在身上可以增加自己抵抗寒冷的能力,人类也就相当于学会了“穿衣服”。

而且兽皮的御寒能力要比普通的衣服还要好,就比如现在市场上所卖的一些动物皮毛制作的大衣,除了其外观精美之外,其本身的御寒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的发展,人类也学会利用植物的纤维丝来制作一些衣物。虽然御寒效果没有兽皮那样好,不过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御寒效果。尤其是在农耕文明出现之后,人类已经学会了通过积累生产资料来对抗恶劣的天气状况,人类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也就提高了很多。

与之相对比,在高纬度地区有大量的哺乳动物死亡,正是因为这些哺乳动物没有学会借用其他方式避寒,完全是通过自身的条件来抵御寒冷。虽说动物在不断的进化,与冰川时期突然改变的自然环境相比,动物的进化速度还是慢了一点。

而人类的成功之处就是学会利用工具,利用自己的大脑来处理自己的问题。

最后来做一个总结

——其实总的来讲,人类能度过冰川期,最为主要的还是由于人有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并不体现在人类的身体上,更体现在思维上——人类之所以称之为人类,是因为人类拥有大脑,拥有智慧,使之能在尊重客观规律的过程中还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明创造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远古人类在无衣无房的条件下是怎么度过冰川期的?

远古人类,无衣无房,也没有暖气棉被,那么他们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冰川期呢?

一,生火取暖

原始人类会通过生火来取暖。

刚开始还不会使用火的远古人类,他们只能跟动物一样,吃的是生冷的食物,冷了也没办法烧火取暖。而就在有一天,火山爆发后,漫山遍野都被烧焦,远古人类好奇拿起烤焦的肉馋了一下,觉得无比美味,于是就知道了火的好处。

就在再一次的火山爆发后,远古人类趁着还有一点火势,都围过来取暖,他们知道了火原来是可以取暖的,于是就专门派人看着火,不断给火上料,保持火的持续。

然而,火长久不灭是不可能的,只要下雨火就灭了,于是远古人类就萌生了生火的想法。

《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事年拾遗记》也有记载:折枝相钻,则火出矣。

远古人类发现通过磨制竹木工具能产生火星,通过砸石头也能砸出火星,这就是“摩擦法”和“撞击法”,自此之后远古人类可以生火取暖,渡过漫漫寒冬了。

二,选择温暖地区

远古人类无法改变寒冷的环境,所以他们会选择环境,选择适宜生存的环境生存,如果环境太冷不适宜生存,他们就会像动物一样迁徙到温暖的地区繁衍生息。

对于远古人类选择的生活环境,从一些古人类化石来看,大部分在森林和草原附近,周围有河流,气温也比较温暖的地区。

像元谋人选择居住的地区为云南元谋县,就是一个盆地,据专家研究,当时元谋人生活的时候,这个地区被茂密的树林覆盖,盆地里以草原及灌木林为主,气候和环境条件都是非常适宜生产的地区。

而陕西蓝田人的发现地,公王岭,当时也是一片平原,是比较温暖湿润的一个生活环境,还有河姆渡人等等远古人类,也大都生活在森林茂密、气候温和、河流众多的适宜地区。

因此可以看出,远古人类对于生活环境是有选择性的,这只能说是天性使然,像现在动物一样,遇到冬天就会集体迁徙。

三,山洞御寒

远古人类也通过躲进山洞里御寒。

裴文中先生曾经说过:“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他们完全依靠自然界形成的洞穴来居住,因此他们在洞穴里遗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物或遗迹。”

可看出远古人类是居住在山洞的。远古人类为了避风雨,躲野兽,御寒暑,都会躲进山洞里,像非常著名的山顶洞人就是最好的证据。当时的远古人类只是简单地利用天然形成的洞穴,并不会过多的人为制造,山洞也是比较大,可以容纳十几个人。

而在山洞里定居生活,也让远古人类开始了稳定地繁衍生息和慢慢进化,而且山洞里的群居生活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与他们大脑的发育,于是原始人慢慢从猿人进化成现代人。

四,兽皮保暖

远古人类刚开始是没衣服穿的,到了大约三十万年前,远古人类开始学会了缝制兽皮当做衣服来保暖。

《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

可以看出远古人类是穿兽皮的。在俄罗斯北部的冰冻岩层中,专家发现了一具十万年前的男孩遗骨,他穿着用兽皮制作的裤子和靴子,也可以证明远古人类已经有用兽皮做衣服御寒。

而且,专家在山顶洞人遗址中,也发现了缝制兽皮衣服的骨针,因此远古人类应当是会用兽皮制成衣服保暖的。

结语

因此,远古人类虽然没有正式的衣服和像样的房子,也没有暖气跟棉被,但是他们通过生火取暖、迁徙到温暖之地、躲到天然的山洞里避寒以及穿兽皮制作的粗糙衣服来避寒,来躲过远古的冰川期。

远古人类在无衣无房的条件下是怎么度过冰川期的?

在数十亿年的地质史上,地球至少出现过三次大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这一时期约始于200到300万年前,结束于1到2万年前,比前两次周期要短。

南方古猿,作为最早的人类祖先,产生在约6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由此可见,人类的演化历史覆盖了整个第四纪大冰期。

首先说一下第四纪冰期,这一时期并非都是持续的寒冷时期。学界将这次大冰期,分为四次亚冰期、三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整个冰期气候变化是很大的。

原始人类正是在这种交替变化的气候中,演化成现代人类的。在整个第四纪冰期中,寒冷与温暖是交替进行的。这种变化的时间,短则几千年,长则几万年。

这次冰期最恶劣的气候出现在冰后期,距今约2.5万到1.4万年前,整个欧亚大陆上覆盖着厚重的冰层,气温极其严寒。地球30%被冰覆盖,海平面下降百米。

在第四纪冰期开始时,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已经进化成非洲东岸的能人,他们已经可以制造工具。这时的冰期致使全球降温5到7度,能人是以动物皮毛来御寒。

能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经过数十万年的演化,直立人逐渐取代能人,最早在非洲出现。直立人最大的特点是直立行走与用火。

懂得用火,使得直立人抵御严寒天气的能力增强。在约一百万年前,寒冷逐渐加剧,非洲环境变得恶劣,直立人开始通过长途迁徙来摆脱严寒与恶劣的环境。

这是人类第一次因气候巨变而走出非洲,在约20万年前,迁徙到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来自非洲的智人取代。这一时期,直立人通过洞穴来抵御严寒。

早期智人延续了直立人使用洞穴御寒,在非洲南岸,科学家找到了第四纪冰期时智人使用过的洞穴。智人在因气候剧烈变化而灭绝时,洞穴使他们延续下来。

早期智人刚刚出现时,寒冷几乎毁灭了地球上所有的人种,只有极少数生活在南非开普敦的人类幸存下来。考古显示,此地的植被和洋流为智人提供了食物。

这片狭长的生命通道,给早期智人提供了洞穴和食物,使其安全度过严寒。之后,早期智人开始走出非洲,与尼安德特人和第三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共存。

在约3万年前,随着冰后期的到来,生存环境愈发困难,所有早期智人灭绝,取而代之的是晚期智人。晚期智人能人工取火,加上以猛犸象为食,才得以存活。

在黑海北部的一处遗址中,晚期智人出现新的御寒方法,就是在大草原上用猛犸象骨骼作为框架搭建帐篷。高纬度附近的远古人,开始向中低温度地区迁移。

考古学家研究称,晚期智人之所以能够在最恶劣的冰后期得以生存,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制作原始御寒衣物。在遗址周围有动物遗骸,其皮毛被制作成衣服。

而尼安德特人就不会这项技能,这可能也是其被淘汰的原因之一。另外,晚期智人遗址还发现骨针和刮削兽皮的工具。还发现2万年前穿戴外衣的人类雕像。

在末次盛冰期中,猛犸象、剑齿虎、披毛犀等动物相继走向灭亡,晚期智人最终战胜了严寒及恶劣的生存环境。在约1.1万年前,环境改善,气候由冷增暖。

随着大冰期的结束,人类也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最终发展成现代人类。在整个第四纪大冰期中,远古人类从能人进化到了直立人,又从直立人进化到了智人。

在会使用火之前,远古人类向低纬度地区迁徙,通过洞穴来抵御寒冷。火的使用,揭开了远古人类适应冰河期的新篇章,成为早期人类得以存活的关键手段。

和早期人类相比,在第四纪冰期中,三分之二的大型哺乳动物灭绝。除了成为人类食物外,无法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也是主因。

总之,远古人类不是以单一的人种度过冰河期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进化淘汰过程。第四纪冰期也不是一直处于寒冷期,它是寒冷与温度交替出现的。远古人类通过迁徙、制作衣服、穴居和用火,才最终得以存活。

远古人类在无衣无房的条件下是怎么度过冰川期的?

冰川期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你确定自己真正了解冰川期吗?

在地球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非常冷的时期,而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被称为“第四纪冰期”,这次冰期从距今258万年前开始,直到约12000年前才结束。

图注:南极,图片来自网络

冰川期似乎应该是冰川覆盖大地,四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严寒的条件下没有食物,就好像今天南极的样子!

如果你们真这么想就大错特错啦,冰川期时的确有大面积的冰川覆盖着今天的陆地,特别是在北半球,但是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和南半球的大部分陆地并没有被冰川覆盖,而北半球被冰川覆盖的陆地到了夏天也会变成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所以冰川期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图注:冰川期的地球,冰川仅仅覆盖了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图片来自网络

即便冰川期时地球并不是四处都是南极洲的景象,但是年平均气温依然比今天要低10摄氏度,冬天更长,也更寒冷,那么人类是如何生存的呢?

答案很简单,呆在温和的地方。

其实我们的智人祖先源于非洲(当然,很多人认为今天的现代人是多地起源),大家都知道非洲是很热的,即便是冰川期也是很温暖的,即便是不穿衣服不住房子,也没有关系。

直到距今20多万年前,智人开始走出非洲,进入欧洲和亚洲,直到抵达美洲大陆。这个过程中,智人就开始进入寒冷的北方地区,此时就必须考虑保暖问题啦。

大约在距今17万年前,人类开始穿上了衣服,原因当然是为了御寒,证据就是寄生在衣服上的体虱出现了,而此时冰川期并没有过去。

图注:穿着厚厚衣物的智人,图片来自《阿尔法:狼伴归途》

衣服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住房啦。古人类的确没有现代人高超的建筑能力,无法建造各种各样的房子,但是有天然的住所,那就是山洞。

我们的“强壮大表哥”尼安德特人就因为化石最早在山洞中被发现,被称为穴居人。当然我们的祖先也会经常寻找洞穴生活,甚至于同样居住在洞穴中的洞熊、洞狮、鬣狗等进行了长期血腥的争夺。

图注:洞熊在山洞中留下的抓痕,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人类与洞熊之间的搏斗,图片来自网络

不仅仅是智人,其实我们的祖先直立人在进入欧亚大陆之后也是寻找洞穴居住的,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发现于北京房山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啦,他们的化石都是在山洞之中发现的,同时在山洞沉积物中发现的灰烬也证明北京直立人就已经学会用火了。北京直立人的生存年代为距今70至23万年前。

掌握了用火能力,又学会了缝制衣服,寻找避风御寒山洞居住的远古人类面对冰川期其实压力并不大,而且冰川期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寒冷的冰川期磨炼了人类的生存技艺与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远古人类在无衣无房的条件下是怎么度过冰川期的?

早在人类还没有诞生之前,地球就已经经历过多次冰川期,冰川期顾名思义,即地球表面被大规模冰川覆盖的时期,每一次冰川期的时间跨度都非常大,短则几百万年,长则上亿年,而人类的起源及发展包括从古猿到直立人的进化这段过程最长也才不过区区三百万年左右,相比于大自然的气候变化规律,人类的历史实在太过渺小。

而地球最近经历过的一次冰川期在学术界被称为“第四纪大冰期”,大约开始于200—300万年之前,结束于1—2万年前,冰川期的主要特点就是气候寒冷,而很不幸的是,第四纪大冰期正好对应我国以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此处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所列)。

所以说,在罕见的冰川期时代,面对气温下降所带来的生存威胁,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如何御寒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总结了以下四点:

首先就是利用兽皮御寒

人类从何时开始穿衣,如今已经无从考证,毕竟由于制作材料的原因,衣服不能像石器,陶器,铁器那般可以保存成千上万年,但人类穿衣的历史绝对不短。早期人类并不是自然界中最具统治力的生物,人类必须与野兽共存,并与之争夺生存空间,在这段时期,人类逐渐懂得了用树叶伪装自己然后进行捕猎,进而懂得了用兽皮来制作简易兽衣,用以御寒,对此《后汉书》中曾明确指出过:

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

而可以佐证《后汉书》之记载的便是山顶洞人遗址内发现的骨针等骨器,要知道,制作一枚骨针需要掌握对兽骨的切割,打磨以及钻孔等技术,尤其是钻孔,这代表着以山顶洞人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可以熟练缝制兽皮用以御寒。

其次便是以火取暖

熟练掌握对火的使用是人类高于其他生物的一大优越性,自然界中本就存在火,早期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就逐渐了解了火以及火所能够带来的作用,之后凭借智慧懂得了如何使用火以及保存火种,目前我国使用火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北京人时期(距今70万—20万年前),不过那时候人类使用的只是自然火,并没有掌握人工取火的能力。我国对人工取火的记载始于燧人氏钻木取火,《韩非子》记载: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

由此可以推测,人工取火的历史最早也出现在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

但不管怎么说,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以火取暖也是最有效的御寒措施。

再次是穴居御寒

不管是北京人还是山顶洞人,他们的遗址都是发现在洞穴之中,这就代表着那时候人类便已经懂得并成规模的穴居,穴居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懂得穴居就意味着懂得如何规避来自自然界的环境侵袭,包括寒冷。

最后就是选择宜居的环境生存

开头小编简略介绍了一下冰川期,事实上冰川期的地球并不是完全处于寒冷之中,不说一次长的冰川期内还会有相对较暖的间冰期,即便是处于绝对的寒冷期,地球上也还是会有适合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地方,比如我国,第四纪大冰期覆盖的范围包括今天的东北,西北,华北及其他各大高原地区,但今天的东南以及西南部分地区由于地势影响,森林旺盛,这些地区的气候还是相对温暖湿润的,所以,面对寒冷,人类往往会迁移到这些地区以此来抵御寒冷,比如元谋人,元谋人生活的时代,云南元谋县就是一个四周地势高,中间地势低的盆地,非常适合宜居。

最后总结一下,远古时期人类御寒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兽衣御寒,二是以火御寒,三是穴居御寒,四是迁移御寒,当然了不管是哪种御寒方式都不如现在的暖气来的自在舒适。

远古人类在无衣无房的条件下是怎么度过冰川期的?

多数答案都是错的!大多数给出的解释,都是所有远古人类都具备的能力,例如生火、熟食、动物皮毛等等。然而,具备这些寒冷时期生存能力的远古人类(非洲以外),在最后一次冰川期中死亡了99%!

也就是说,在1-2万年前最后一次较大冰期结束时,非洲以外的人类在最低谷时仅几千男子幸存,甚至只有几百个男子能将后代留存至今。

从父系染色体基因就可以看出来,Y染单倍型类群包括C、D、E、F一直到Q(A、B为没走出非洲),大多会在两、三万年前找到若干单独孤立的父系祖先。

比如东亚的O系,就是两万多年前分出两个兄弟O1和O2,后来经过几千年才从O1的若干子孙里仅幸存O1a和O1b两个人,O2的若干子孙里仅幸存O2a和O2b两个人。O1a、O1b、O2a、O2b这四个人,在一两万年前成功留下后代,成为中国、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大多数人的祖先。O系其他人的后代叫做O*,在现代东亚人里非常罕见。

还有在中国人里很重要的C系,实际上这个基因遍及欧亚大陆乃至澳大利亚和美洲,拥有十几个分支,但每一个分支实际上都是一两万年前的单个父系残存下来的,而且有的分支距离其他分支远达几千公里。可见,C系曾经是欧亚大陆最繁盛的人口,然而在最后一次冰期时死亡惨重,仅有几十个男子被冰雪单独分割在纵横上万公里的大陆上。才形成了现在这种奇特的分散局面。

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能存活下来,当然会靠生火、穿皮毛、寻找温暖之地等等手段,但仅靠这些绝对不够。这些幸存下来的人们,都是具有极强生存技能,具有高超智力和强大意志力,并且敢于挑战各种极限和底限,同时还要有很强的运气。

何为挑战极限和底限?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里都能找到历史上曾被朊病毒感染的痕迹,这是祖先在某个时间点发生特殊情况被感染的。这个“特殊情况”和疯牛病的病源一样,就是食用同类。

从分子人类学角度看,我们祖先渡过冰川期的过程,真的是非常惊心动魄又可歌可泣。(陶慕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