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汉族是何时来到青海的?
汉族是我国的第一大族,无论在哪一个省份汉族都缺占着主要的比重。中国西部的青海虽然说地域广阔,但是人口非常稀疏。
在青海的所有人口中,汉族的比重占到了53%,另外47%主要有藏族回族蒙古族这三个民族组成。除此之外,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
在中国历史上,汉族最早居住在中原地带,不过后来不断的向四方迁入,汉族是什么时候到达青海地区的呢?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的人口最早从商周时期开始向西部地区迁移。等到汉朝时期,在青海地区已经有大量的中原人在此地生活居住,比如青海发现了大量的汉朝墓葬。
根据汉朝相关资料记载,在当年汉朝统一西域之后,为了稳固统治,也曾经向青海地区进行大面积移民。当时青海地区主要以一些西方的少数民族居住为主,只有部分的汉人数量也不是很多。后来历经各种战乱,有一部分汉人被迫再次迁回中原,或者说直接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
一直等到隋唐时期,隋炀帝再一次挥兵西征将青海地区彻底的纳入了中原王朝直属统治的版图,而在之前大多都是以附属国的形式存在。
隋炀帝彻底将青海纳入国家统治版图的时候,中原地区才算是大规模的往青海地区移民。
特别是在通唐朝对青海地区建立有效统治的140多年内,由于青海地区地广人稀,土地非常的肥沃,从中原地区迁移到此的农民还是非常多的。
不过在唐朝与吐蕃对峙的战争时间内,青海作为双方的主要战场,也导致此地的汉族人口有所降低,后来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此地的汉人遭到了大量的屠杀,基本上没了。
随着中央王朝对于青海地区的统治越来越微弱,此地汉人就越来越少。在北宋刚建立的时候,青海还算是属于北宋的陇右都护府的行政范围。
随着北宋不断的衰弱,此地彻底落入了西夏以及吐蕃的控制区,此地的汉人也遭到了大幅度的屠杀,因此变得少之又少。
等到元朝建立之后,此地的汉人已经所剩不多,记录在册的还不足1万户。这些人口后来又被迁回了内地不让他们留在青海。直到明清建立之后,为了填充西部边防,才开始不断的从中原地区往青海地区移民。
尤其是在清朝时期,为了开垦青海地区的荒土,将大部分的汉民移居至此。同治年间汉族人口已经达到了青海地区总人口的40%。
只不过后来在青海又发生了回族叛乱,导致此地的汉人大部分被屠杀,造成当地的汉人人口曾一度锐减。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为了巩固沿路统治,从内地又迁来了一批汉人,并且将他们训练成兵马镇压在此地。
直到民国后期,中原地区由于受到日本的侵略,很多人为了避免战争,就到了青海地区安家落户。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西部大开发,又有一大部分的汉人迁移至此。
青海的汉族是何时来到青海的?
村庄史是村庄的一部完整的历史回顾和写照,其中溶入村民各自独特的经验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丰台沟村土族村民居多,村庄史的历史笔墨对其偏多。关于当地土族村民的来源,有多种多样的演绎版本。
祁姓是本村的大族,是村里最早的住户。
李姓土族是外来户,迁来的时间约三代人左右。李家是在清末从临近的互助五峰乡迁来,据说是家境贫困,投靠在丰台沟的阿舅家,后来素性定居下来。
王姓土族现有四户,也是外来投靠亲友,后来定居下来,至今已有三代人。
姜家是从互助沙棠川迁移而来,根子上是汉族,从叙述者(姜二爷, 70多岁)记事起曾听老人说过此事。姜氏还在三代之前确属汉族,后因家境贫困,兄弟二人流徙之此地,其父娶土族妇女为妻,生有四子,解放后改为土族。后代通婚都与土族结亲,精通土语。据说,丰台沟村的姜家还有家谱,与沙棠川姜家基本能衔接上。
比较有意思的是,同样根子上是汉族外来户的叶姓,虽与土族杂居,可是始终没有改变民族身份叶家在丰台沟上、下庄分布居住,有十几户,是村里的大族,仅次于祁姓。关于叶姓的来源,民间有如下传说:
据叶家老爷爷(八十多岁)讲,很久以前,有叶家兄弟二人从双树儿(今互助县双树乡)迁到班家湾。后来因为生计的缘故,兄弟之一到山后(今互助北山)谋生,娶妻藏族女子,家境从此逐渐好转,后在班家湾繁衍发展。
在青海地区的土族中有很大比例的汉族融入的现象。在他们的家族谱中记载着从哪里迁移而来的一些史事,很多是从南京、山西等地迁来。南京迁来的这些汉族大部分均为发配或流放、屯田驻戍;从山西迁来的部分移民是明清两代官方移民实边政策的后果,也有部分山西的客商来西北地区甘、青一带经商,后来与当地妇女通婚结亲而定居,其嗣后逐渐转为土族。因为汉族历来有修纂家谱的习惯,他们迁移到一个全新的区域后,也会续修家族谱以绵延家族历史,抑或凭着家族老人口述史的传承,由后人们重构本家族的渊源或记述族人迁徙的历史。
青海汉族来源传说中,较为普遍的是“南京珠玑巷”说。
传说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年的元宵节灯会,一户人家在灯笼上画了骑着马的大脚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大西瓜,让路人猜测灯谜的意思。朱元璋一看不禁大为恼火,认为灯谜有意侮辱马皇后,一气之下拟了一道圣旨,将全巷子的居民发配到了地处边塞的青海。
元宵玩社火,因涉嫌讥讽马皇后而迁民到河湟的传说,是否确有其事?人们认识不一。据查,《纲鉴总论·广注明朝篇·杀京民条》有注说:“帝(太祖,即朱元璋)以元宵节谜,画一夫人,手怀西瓜乘马,而马后脚甚大。上曰:彼以皇后为戏谑。盖言淮西妇马后脚大也。乃大杀京民之不守本分者。”又据余继登《典故纪闻》载,镇南卫造官船,擅伐民间树木,被控。朱元祖命斩为首者,其余被杖,“谪戍甘肃”云云。[3]据芈一之先生考证,朱元璋正妻马皇后,乃宿州人氏,非淮西妇女也。而且据史记载,马皇后未闻貌丑脚大,而且在传说发生之前的洪武十五年即已去世。鉴此,此说属无稽之谈。关于河湟地区一部汉族的先祖源自南京结论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原因:
明朝初年经过多年的战争和变乱,特别是在西北地区人死的比较多,可谓十室九空,反映在经济上则较为萧条,于是大量向边疆地区移民屯垦或实边。当时的主要移民就是驻军,其来源之一就是珠玑巷。珠玑巷这一地点与明初的移民现象有关,当时在各地设有移民点,珠玑巷便是其中之一。很多人出去历经几代后不记得当初的祖源地,只记得当初派遣出发时的移民点,所以便有青海汉族祖源“南京珠玑巷”之说,此与许多山东人都记得祖源来自“山西洪桐县大槐树”的版本一样。
实际上,青海汉族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早。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由中原向西北大规模的移民开始。汉武帝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大将霍去病出征河西走廊,有大量汉人徙居河湟流域。自西汉大臣赵充国湟中屯田以来,大量汉人进入河湟地区屯垦戍边。及至明王朝,从南方大量汉人移民到青海,到清代仍有汉人源源不断从中原、南方迁徙而来。青海、甘肃地区汉人徙居的历史和年代久远,他们在这一地区长期与当地的世居民族和频繁变动、流徙的各族体间不断接触、融合,使民族总体分布格局形成了杂糅相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这种格局极有利于族际交流和有效接触,使得民族之间的文化互渗和文化影响得以发生。各民族文化间发生文化因子的相互采借、吸纳的过程,也是文化认同逐渐发生转向的过程,族群融合和文化融合也不断得以发生。
青海的汉族是何时来到青海的?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不过幸好我喜欢看历史的书之类的,今晚我下班虽然有点累,但我很乐意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大家注意看了:
青海的汉族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河湟谷地,青海最早的先民是羌族,而汉族是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固始汗。
由此、青藏高原真正开始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明政府设立茶 马互市,进一步促进了青海经济文化的发展。
各民族相互学习,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谁也离不开谁”的局面。第四次向青海大量移民,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通过建政调干、移民垦荒、“三线建设”、“知青”插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经商,其数在百万左右的汉族人口大量涌入,改变了青海居民的构成。在青海 省会西宁市及格尔木、德令哈等新城以及部分州府、县镇,完全成为全国各地人等杂居的地方,南腔北调、东风西俗、相互并存,呈现出一种难得的“百花齐放”的社会风景。
青海的汉族是何时来到青海的?
只能说明无知『无知:不明白、不知晓、不了解、不知道』认知。我与你扯一下。关于汉族族称的由来,起源于清朝末期中华民国初期,由一群留洋派学习西方蛮夷划分的族群。而西方世界从十七世纪起就开始破坏我国之团结稳定。这一历史事实不可磨灭,其中就牵扯着正政治话题。政治不可乱谈。
已知朝代历史史记记载,夏朝至清朝末期其国家政府机构是没有划分族群的,同时也没有族这一概念的,古代以地域而代称人称非族称,族大于人称,非种族。事实是汉族族称的由来也是近代而起,以汉朝为起点归纳区分而行成的。其实关于族与后来划分的其他氏族同属华夏民族,华夏民族以长江黄河流域也就是中华两河流域为起点,向四方迁徒的一个过程。同样古芜羌也不列为。古芜羌(地域名)的由来随地域而得人称,古芜羌为炎帝部落,炎帝为燧人氏的继承者之一,炎帝共有九世,(炎帝族群首领,王的名号。)其中一世中就有黄帝兄弟为炎帝。黄帝是炎帝的继承者,也同时是所有诸侯国的王,看过很多史载黄帝时代其实就已经实施分封制了,什么禅让制?什么城邦联盟个都扯淡的,都是一些人推断的,不可信,就像他们不相信传说一样的,但考古证明了传说是真实的。
大家都知道藏族、三苗、彝、黎、壮、独龙、布衣、等等都出至芜羌,为芜羌分支之一都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不是华夏族请问一下是什么族?羌始祖炎帝、黄帝及蚩尤。三人为中华民族始祖,有人说因部落战争而混居?不是这样的,只想说一点,人性人心都是有私欲的。
中华历史之中除河西走廊进入我国疆域内的波斯后裔为少数民族之外,其他地域上的人全是华夏子孙后裔。如:藏、彝、黎、布衣、独龙、壮、苗、土家、客家、侗、傣、瓦、羌、京、朝鲜、布朗、僳僳、珞巴、毛南、门巴、满、蒙等等都为华夏民族,这些氏族大多因战争而迁徙。所谓中原王朝,只是中华疆域之中的政治中心版图非完整国家疆域版图。
当时政权和其他诸侯政权机构统称中原地区人,为中原人非族非种族,同样四夷之地非族非种族。四夷指夷、蛮、戎、狄,古代代表的是方向及地域,代指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方之地域。商朝时期所指四夷为四方之诸侯国。如:东夷指江浙一带,南蛮指福建广州、广西、贵州、四川、云南一带(四川一部分地域),西戎指西安(西安一部分地区)、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一带,北狄指蒙古(包括外蒙及俄罗斯一些地域)、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朝鲜半岛及远东库页岛一带。这就是四夷(四方)之地,属中原王朝(中央政权)管辖范围。东周开始衰弱失去四夷管辖权。司马迁史记所记整个国之疆域大小诸侯国除中原之外有六百多个。到了东周时期中央政权是无暇顾及其它地域的,担心自己被其它诸侯国所灭。只能说秦皇死早了,不然北狄肯定是会被统一的。而汉代时期刘邦及刘邦后人也是没有统一到北狄的。
以后不要提这样无知的问题,青海高原上的人民通为华夏民族,为祖先后裔封地之一。
时间有限,没有时间详细介绍,凑合着看吧!有不对之处还请提问者见谅。
青海的汉族是何时来到青海的?
汉族人在汉帝国的时候统治了青海省
在青海基本住的是羌族
公元前2世纪移居青海省
公元前121年 汉代霍去病进军湟水沿岸,在西宁市以西置临羌县。西汉时设护羌校尉。公元4年,设西海郡。397~414年,鲜卑族在青海省东部建立南凉国。隋设西海、河源二郡。唐、宋为吐蕃属地。元代东北部为贵德州,属甘肃行中书省,其余属吐蕃、朵甘思等处宣抚使司。明属西蕃地。清时东北部设西宁府,北属青海蒙古额鲁特部,南为玉树等土司属地。1928年设青海省,以其境内有青海湖而得名。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政府驻西宁市。
其实我也明白青海省是什么时候被汉人打下来的.
最早打下青海的是汉武帝时代 但是巩固青海省要到隋唐了
青海的汉族是何时来到青海的?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西汉末年王莽执政时期托古改制,其中对国内地名的变动尤为频繁。当时西汉境内有东海郡、北海郡、南海郡。王莽一寻思不行啊,这没有西海郡这也不对称呀,但是也不能随便找个地方改名西海郡,西海没有海起码也得有个湖,于是王莽就把目光瞄向了青海湖,当时在青海居住的多为羌人部族,王莽威逼利诱连拉带打击败羌人,在青海湖边上建立西海郡,并迁内地汉人往西海郡。
(汉·西海安定瓦当)
不仅如此,在此之前汉宣帝时期,名将赵充国为平羌乱,曾在青海河陇等地驻军屯田。
上述都是汉人进入青海的史料。而内地人大规模进入青海则在明朝开始,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有规模的将江南屯民军户和不少商客往青海迁移,一直持续到明中叶,前前后后大概迁了三十万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