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这么多省份为什么只有广东广西称为两广地区的说法?

没有说两湖两河两山地区呢?

现在在我国的省份中,南方有广东广西两个省份,在历史上广东广西再加上云南东部,湖南南部,福建西南部,海南岛全岛等部分地区合称为两广地区。在清朝的时候,还设置两广总督对此进行管辖。

由于两广地区离北京比较远,所以当地的两广总督有着很高的权利,直接管辖当地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贸易等多方面的业务。

从某种角度来说,两广总督就有点像两广地区的独立小藩王一样。只不过这个藩王并不是长久的,而是临时性的。

现在广东和广西两个地方是分开的,为什么历史上会将其称之为两广地区呢?

其实省份名字中第1个字相同的省份不只有广东广西,比如有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所以在中学所学的中国行政区域背诵表上有“两湖两广两河山的说法”。

只不过在历史上只有两广地区曾同一管辖,其他基本上不存在这一情况。

那么广东和广西这两个省份在历史上为什么被称为两广地区并且一直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辖区所在呢?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一个现象,这主要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最早要追溯到秦汉时期,在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现在的广东广西属于南方百越地区。在当时此地并未开发,人的生活状态也相对原始,文化非常的落后。

后来秦始皇逐渐平定了南部百越地区,建立了中国的一个统一大王朝。在秦汉时期,此地属于岭南。秦朝灭亡之后,之前负责管理此地的赵陀割据称帝,在汉朝时又归附汉朝,成为汉朝的藩国。当时此地又被称之为南越国,所以在汉朝之初,广东广西这一块就是属于一体的。

唐朝时期,当时广东和广西隶属于广南路。由于广南路的范围比较大,又分支为广南西路和广南东,宋朝时期直接将两地分别简称为广东和广西。在元朝统治年前此地的统治一直没有稳固,老百姓起义不断,所以在此也没有做出详细的划分。

等到明朝稳固之后,又将此地再一次重新划分了一下,正式确定了广东和广西两地的边界,但是仍然习惯性的将其称之为两广地区。

所以可以说是从明朝时期两广地区才算是真正的分开,不过在当时海南并没有单独的存在,而是隶属于广东。在清朝时期,为了方便管理,直接又将广西和广东合并在一起,并且称之为两广地区。

因为当时此地偏属于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偏多,和越南这些附属国相邻。为了更方便的管理,所以也就统一派一个两广总督对此地进行管辖。如此一个状态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民国时期曾暂时的将两广地区分开,而两广地区的真正细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受到南方战争局势的影响,对于两广地区进行了细致上的划分。

比如像现在的海南岛地区,也就是清朝时期的琼州府给独立出来,划归为海南省。并且单独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不过在历史上,两广地区曾经确实是一家。

国内这么多省份为什么只有广东广西称为两广地区的说法?

我明白题主的意思,确实,很少提两江两湖或者两山。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省份在历史上其实一直是两个地区,分家已久,地理人文环境都已经有一定不同,湖南与湖北放在一起,还不如把湖南和江西放在一起。山东山西中间还隔着河北呢!河南河北地处中原,你说两河,你让首都怎么想?你让天津怎么想?你让被你们隔开的山东山西怎么想?

但广东广西就不同了。

广东广西就像是一对分家的兄弟,虽然其中一个兄弟建国后把自己的民族给改了,但也割不断他们剪不断、理还乱的血肉联系。

广东广西合称两广,古时同属岭南地区,在明清时期还专门设置了“两广总督”来管理广东广西。

很多人知道广东广西关系近,但要说起两广这个“广”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来源于谁,估计很少有人说得清。

其实,这个“广”字,是因为汉武帝!

当年赵佗建立了南越国,一直传到汉武帝那个时候,南越国发生了内乱,汉武帝趁机发兵南越,公元前111年,灭了南越国。

为了有效治理南越国,汉武帝将南越国分成九个郡,并下诏: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

为了贯彻汉武帝的重要圣旨精神,管理南越的官员便根据圣旨,将岭南的治地命名为“广信县”。这就是广东广西的“广”字的由来。

到了宋朝,广东广西都属于广南路,但为了方便管理,宋朝便以广信县为界,将广信县以东,设置为广南东路,广信县以西,设置为广南西路,基本奠定了今天广东广西的边界,这便是广东广西名称的由来。

国内这么多省份为什么只有广东广西称为两广地区的说法?

简单来说,是因为只有两广地区存在大行政区的特征。

两湖两广两河山是学习中国地理常用到的顺口溜,表示我国双生子般的四对省份,即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和山东山西。

四对省份中,只有广东广西之间不存在天然的地理分割,跟湖、河、山这些地理界限不同,“广”属于人为设置的行政区,来源于汉朝“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所设的广信县。

人为分割跟天然分割最大的不同在于,在交通落后的古代,人们穿越人为分割界限流动的几率远比穿越天然分割界限的大,毕竟大山大河的阻隔性不是开玩笑的,你敢去挑战,他就敢让你知道自然的威力。

更重要的是,两广地区跟其他省份拥有相同的天然界限,即五岭,两广均在五岭以南,又称岭南。

五岭在秦汉时期的意思是五个军事战略要塞,后来扩大到要塞所在的山脉,而这五条山脉中,越城岭、都庞岭和萌渚岭都在今湖南和广西之间,骑田岭在今湘南,大庾岭在今江西和广东之间。

五岭横亘于湖南、两广、江西之间,使得湖南、江西与两广天然具有分界,而依据山川河流划分行政区是我国的一贯策略,五岭以南天然具备一个大行政区的特性,既与外部相隔,又有内部相合。

秦末中原大乱时,留在岭南的赵佗乘机自立,建立南越国,汉武帝灭之,到东汉,岭南地区设立交州,为全国十三州之一。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州的数量越来越多,功能基本跟汉朝的郡一样,于是在唐朝,道成为了州之上的一级行政区,根据山川地势,两广为岭南道。

五代十国时期,岭南道大部成为南汉,今越南北部独立。北宋灭南汉后,改岭南道为岭南路,其实是换汤不换药,不过宋太宗时期将岭南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两广分离。

元朝时期,全国实行行省制,这是打破山川形势的行政规划,所以广南西路划入湖广行省,跟湖南算是一家;广南东路属江西行省,跟江西是一家,两广分离加深。

但山川形势终究存在,到元末明初,广西行省、广东行省相继建立,又更为承宣布政使司,两广分离已成定局。之后一直到现在,两地边界略有微调。

这种长达千余年的同行政区使得两广交流密切,即便是分设两省后,各自之间的移民交流仍很频繁,但以汉族民系论,广东有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前两者广西都有,且为数不在少,就方言交流,两地并不存在巨大分歧。

其余三对省份,山东山西中间不仅有太行山脉,还有河北,相互之间的交流较少,各自都有很独特的文化,把他们并称,完全是地理教学中的便利,现实中并不广泛。

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倒都是同属过一个行政区的,不过前者一般都是属于中央直辖区,在首都控制下,两河不可能拿出来讲。后者却是分分合合,在清初正式分为两个省份,两省文化差别太大,虽然曾属同一个行政区,却很少有人提两湖。

唯有两广地区,从明朝中期设立两广总督以来,两广这个名称一直延续着。

国内这么多省份为什么只有广东广西称为两广地区的说法?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技术含量。要说全国各省份,相似的省份叫法还有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等,为何只有广东广西被称为两广地区呢?

要说起来就要回顾广东广西的历史了。

1.从叫法来看,我们就知道这两广地区亲如一家,关系非比寻常。

从地理位置上看,广东和广西为相邻省份,算是一脉相承,两者就如亲兄弟一般。在气候环境、饮食文化等方面,两个省份的差异并不大。

就拿方言来说,南宁有白话方言,广州也有白话方言,广西有客家话方言,广州也有客家话方言(以梅州为代表)。在气候温差上,两个地区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基本上,你热我热,你冷我也冷。

2.广东和广西经济贸易密切

我们都知道,广东有发达的珠三角州经济区等,每年吸引无数的务工者前来就业,而广西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大量的广西人涌到广东打工、就业,这不仅给广州地区带去了劳动力,还带去了文化等,两省的经济、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意象。可以说,经济贸易密切往来,拉近了两省之间的距离。

3.历史上,广东和广西同属于百越

先秦古籍将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统称为“越”,春秋战国时期,广西为百越的一部分,所以,从历史根源上讲,广东和广西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

4.广西的北海、钦州和防城港本来隶属于广东省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现在的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个市本归广东省管辖,1952年3月,北海市正式划归给广西。防城县在1912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里,都属于广东省管辖的,后来于1951年划入广西,钦州则相对于前两个省晚些,于1965年7月划入广西。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广东和广西的历史渊源悠久。

文 | 一木君

【以上仅个人观点,若有不同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一木MU。】

国内这么多省份为什么只有广东广西称为两广地区的说法?

广东广西就像一个娘肚子里生下来的双胞胎,历来是难兄难弟,两位一体,不可分割。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两广有天然亲切。一条长长的南岭山脉,将中国的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完美切割,由于这一条分割线,导致两广地区和岭北在气候、文化、习惯上的巨大差异。在中原统治者看来,两广地区是不同于中原的化外之地,这让两广有天然的亲近感。

其次,两广历史上就是难兄难弟。在秦朝以前,两广地区是同属百越;秦征南越后,秦朝移民、军人戍边都广泛分布在两广地区,无分彼此;赵佗建立南越国后,两广同属南越;西汉后,两广都由“交趾刺史部管辖;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建国,领土又是以两广为主。在宋以前,两广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揉来揉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到了宋朝,由于广西少数民族经常发生叛乱,统治者感觉应把广西单独出来,设置政府机构来统辖。于是以当时的治所“广信”为界,贺江、云开大山以东属于广东、以西属于广西,从此基本奠定今日两广的分界线。

至于两广的“广”字,来自于“广信”,而“广信”二字,则来源于汉武帝。汉武帝当年平定南越后,下诏要求“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于是岭南的治地就叫“广信”,即今天的封开。

因此,由于其文化、历史、习惯等方面的同一性,广东广西历来就被统称为“两广”,而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省份,由于其并没有高度一致性,故没有“两湖”、“两河”之类的叫法就不奇怪了。

国内这么多省份为什么只有广东广西称为两广地区的说法?

先解释下两广的意思,广:乃广信,“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

南越国被汉武帝平定后,在原南越国设置了交趾刺史部,位置就在两广的中心地带(广信)。那为什么叫两广不叫一广?只因他们都处在岭南地区,即五岭之南,而两广就是把岭南分为两半。

在古代,长江以南居住着许多民族,这些民族被统称为“百越族”。
  • 秦,朝统一岭南后,在岭南设立三郡,南海、桂林、象郡。

  • 秦朝末期,岭南三郡独立。

  • 汉朝时,又再次被统一,南海郡管辖区域不变,此时海南,越南被纳入中国版图。而新的行政单位开始出现,岭南为交趾刺史部,交州。

  •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东吴把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

  • 唐朝时,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十个道。两广为岭南道。唐朝中后期,岭南有四个藩镇,广东为一个藩镇,广西分三个藩镇。此时岭南分东西两道,两广分离此刻出现端倪。

  • 五代十国时期,岭南又再次统一。

  • 宋朝时,行政单位又次改革,唐朝时的道被该为路。全国分成十五路,岭南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此刻两广分离。

  • 元朝时期,行政单位再次变革,全国分为十个行中书省,广南西路属于湖广行省,广南东路属江西行省,此时两广分离更深。

  • 明朝时期,广西、广东从湖广,江西行省分离出来,之后两广分开已成定局。

  • 新中国成立后,两广边界略作调整。

广东、广西自古以来作为战略要地,各个朝代一直在两广上面做文章,因各个原因才有了现在的两广叫法。

两湖:指的是湖南、湖北,不过很少人会这样称呼。古时管辖湖南、湖北的封疆大吏叫湖广总督,所以湖南、湖北也称湖广。

中国省市自治区速记口诀表: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

海有内台北上天。

两湖:湖南、湖北。两广:广东、广西。两河山: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五江:江西、新疆、黑龙江、浙江、江苏。云:云南。贵:贵州。福:福建。吉安:吉林、安徽。四西:四川、西藏。二宁:宁夏、辽宁。青甘陕:青海、甘肃、陕西。海有内台北上天:海南、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天津。再加上重庆、澳门、香港就齐全了。

希望这个口诀对大家有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