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执法严明的包青天一年的俸禄是多少?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钱?
宋朝是我国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国家内部的经济非常的繁盛,农业也非常的先进,但是军队的作战水平表现一般。
宋朝年间文官比较受宠,宋朝的诸多文官中最知名的一位莫过于包拯了。
电视里说他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还可以为黎明百姓申冤诉苦,更是替老百姓喊出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口号。包拯几乎被老百姓给神化了,现在一些寺庙里供奉的也有包拯的神像。
相关史料记载,包拯特别的清廉从不贪污,因此百姓们都觉着包拯过得特别的清贫。
但在真正的历史中就算包拯不贪污,他也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富豪大腕,因为他的工资很高。
那么当年包拯一年能够发多少钱呢?根据《宋史》记载,当年包拯每个月大概能够领到1600两,一年下来的工资近两万白银。
除去这固定的工资发放之外还有粮食布匹以及其他的一些生活物品上补助,这些补助足足够维持包拯的日常所需。
除此之外国家还给他划拨了20公顷的土地,大概也就是2000亩,这2000亩土地包拯可以租给老百姓收租钱,但包拯所得来的这些钱不需要再向国家交税。
可能很多网友对于如此的一个数据没有什么概念,笔者就带大家简单的算一下到底值多少钱?咱们先来算一下这个2量白银是什么概念?当时一辆白银能够买到700斤大米,按照现在一斤大米两块钱来算,那就是1400块钱。
若是经过如此的一个划算空间的话,包拯每年的收入大概是现在的3000万人民币。
如果要考虑到一个现实情况,当年的亩产量并没有那么高一亩地能够接200斤粮食,已经是很高产了,而现在普遍都是1000斤。
若是按现在这个土地产量的话,那时候的米价应该再下降个5倍左右。
若是按照目前的粮食产量来说当年标准所发的工资相当于在现在每年能够买得起1.5亿元的大米。
除了这一个固定收入之外包拯还有2000亩的土地,先不管这2000亩土地的产量能够达到多少,在古代家里如果有20公顷土地,已经是十里八村非常富有的大地主了,
而且大地主还要向国家上交粮税,所以地主的地收上来,租金除去税收之后,并没有落在自己手里多少。
而当时包拯留有2000亩土地,只管收租不用交税,所以他得到的收入要比那些大地主高得多。
而且国家本身还发到有工资,以保证的收入水平来说他即便不贪钱,其生活质量还有存款数都是要在他人之上的。
然后按照最缩水的白银价值来算,假如当年包拯一年能够得到2万两白银,而一两大概是50克,现在国内的银价一克大概是4块钱,就算这么算的话包拯也有达到400万的收入,更何况在历史的发展过程白银的购买力又不断的缩水。
那么如此算来的话那么包拯在当时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高收入群体,何况朝廷还给这些官员补助了那么多的生活用品。
或是再加上一些奖励乱七八糟的,包拯的收入水平其实是非常高的,所以当时即便有人想给包拯送钱,他也未必能够看到到眼里。
古代执法严明的包青天一年的俸禄是多少?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钱?
包青天就是包拯,包拯乃北宋时期的名臣,安徽合肥人氏,包拯为官清廉,一身正气,官居开封府尹。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等地转运使,权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 等职务。并被授予龙图阁直学士,后人称之为“包龙图”。
包拯因肤色较黑,因此又被称为“包黑子”,包拯任职期间,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包拯也确实是做到了为官一任,为百姓做主。三口铡刀上可斩皇亲国戚,下可铡世间恶徒。在包拯这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包拯是一贯秉公执法绝不姑息。在邪恶与正义面前,表现的刚正不阿。
那么这样一个清官包拯,他的年薪是多少呢?
据说当时宋朝还是比较富裕的,正处在一个太平盛世的阶段,所以像包拯这样级别的人员,朝廷给他们的俸禄还是比较高的。
据史料上记载,包拯每个月的俸银大概是1500贯钱左右,按照这个数目算一年也就是18000贯。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见包拯的年薪是相当的高,用现在话讲就是一个大富豪。
那么按照当时宋朝的换算比例来算,一贯钱等于一两白银,那么18000贯就是18000两银子。
接下来我们在来看看这18000两银子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是多少钱?
按照目前白银的市场价格计算:一克白银等于六元左右 ,那么一两银子是五十克,这样一两银子就等于三百元人民币。
18000两银子也就是5400000万元人民币。
这样就得出了包拯一年的俸禄相当于现代人民币540万元。
当然了以上这些只是包拯的薪水,另外朝廷每月还要赏赐给包拯一些物品,这些物品折合成钱那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原来包黑子腰杆子这么硬,是因为他有钱啊,有钱人家就任性,三口铡刀一开,想铡谁就铡谁,当然,包拯铡的都是犯法之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从包拯的俸禄上来看,不得不佩服宋朝的国库是多么的富有。在古代那么遥远的时代就能赚这么多钱,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古代执法严明的包青天一年的俸禄是多少?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钱?
我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根据史料记载的最低待遇应该就是明朝,而最高待遇就是包拯所在的宋朝。而包拯为人熟知的就是开封知府,但在史籍里的包拯的官职更为准确的叫权知开封府事,而这个官职只是做了不到两年就高升了。那么包拯从开封知府之前到之后的仕途中分别担任了很多官职,不同的官职享受的待遇也大为不同。
宋朝官员俸禄概况宋代官俸制度中对于实职和虚职区分并不大,只是实职官员会比虚职领的正俸会多出个五六十贯;并且在职官员兼职另一处职位时也会增加相应的正俸作为补贴(比现在企业用人合理的多),为了区分挂职还是专职,会在官职前加上守、试、判、知的称呼,守和试说明所挂职位要比本身职位还高,这种补贴就低一点,判和知说明所挂职位要么与本身职位同级,要么比本身职位低,这种补贴相对要高一点。
众所周知官员的俸禄中会发钱,这叫正俸,正俸里还包括粮食和布匹等,但除了正俸,北宋还会给官员发放衣服、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必须品,更有甚者会给官员发马匹饲料、派驻地方的官员还会配有职田。另外有差遣职务的官员享受津贴和职务补贴等。这样计算的话过于麻烦,后文所算俸禄一律按照正俸的三倍计算,比较符合所有福利加起来的总和。
任职低位包拯在仁宗天圣五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开始了仕途。后来因父母年迈然后去世守孝等事辞官回家,在景祐四年又赴京听选,被任命为天长知县。这个知县的位置包拯是做了四年之久,并且这个县是属于京城外的县,宋时称望县,这样的知县在北宋是正八品官员,月俸为15两白银,如果按三倍计算所有福利的话,大概就是45两,那么年收入在540两。任职四年,总收入约2160两白银。
庆历元年的时候,包拯被调任为端州知府,这个知府是离开了京城的,属于外派地方锻炼,而包拯是正八品知县挂任知府,属于上挂,补贴并不高。两年后回京担任殿中丞,然后被举荐为监察御史里行,两个月后就改任监察御史,这个监察御史是从七品官员,月正俸在30两,总体收入就是90两,年进1080两。任职四年,总收入约4320两白银。
任职高位庆历五年,包拯迎来了平步青云的机会,那就是出使辽朝,这在当时是没有人愿意去的,辽国的脾气是摸不透的,羞辱宋使都是平常之事,若是丢了小命也是有可能的,但包拯顺利的完成了使命。此后便被提拔为三司户部判官,一跃为从三品大员。之后出任京东路转运使、陕西转运使、河北路转运使、皆为从三品官阶。在北宋,从三品官员的月正俸为55两,总体收入165两,年收入1980两。而期间所任官职还有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这里有虚职也有实职,并且都由职位补贴,这样算,包拯在此十年间每年收入不会低于2000两白银,总体收入能达到20000两白银。
至和二年时,包拯担保举荐受连累,被为贬为兵部员外郎、知池州。嘉祐元年复职刑部郎中、知江宁府,同年年底,被召回京任权知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也就是说包拯拿了一年的从六品的工资,后又恢复为从三品。而从六品的工资与正七品差异不大,年入1080两。嘉祐三年,包拯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也都是从三品的待遇,三年间收入约为5940两。
嘉祐六年,包拯升任给事中,任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成为了正三品官员,月俸为60两,总体收入180两,年入2160两。但只干了一年不到,嘉祐七年,包拯便病逝,被追赠礼部尚书,从二品,但这就没有俸禄了。
总体算出包拯为官生涯中共计能够获取俸禄35660两白银,但不能按照白银价值来估算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读了一篇文章写到,北宋1两银子就是1贯钱,也就是1000文钱,武大郎的炊饼3文钱一个,现在的烧饼两元钱一个,这么折合一下,北宋1文钱相当于现在的0.7元,所以北宋的1两银子差不多是现在的700元,那么包拯为官生涯的总收入折合为现在的人民币就是2496.2万元。得到这个数字后才知道北宋的公务员是真的幸福。
参考资料:《宋史·职官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古代执法严明的包青天一年的俸禄是多少?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钱?
谢谢邀请,包拯,北宋时期名声显赫的重臣、忠臣、孝子,具有铁面无私“包青天、黑包公”之称,受到人民爱戴、贪官污吏的克星……合肥也为出了一代名臣而骄傲自豪,现在合肥包公祠以作为国家廉政教育基地。那么,北宋时期包青天一年的俸禄是多少?折合人民币是多少钱?据《宋史·职官志》资料记载,包拯每月的俸禄为: “每月粮三十石,其中米和麦子各一半;柴禾二十捆(每捆十三斤)、干草四十捆;冬天外发十五枰(每枰十五斤)木炭;月发“公使钱”一千五百贯、“添支钱”一百贯。”据资料查找,包拯每月的俸禄大概是在1500贯钱左右,一年就是18000贯。另据《宋史食货志》“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记载:“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一两银子的价值就相当于现在的800到1800多元人民币之间。如包拯一个月1500贯,也就是1500两银子,以一两银子兑换1000人民币来计算的话,包拯一个月的工资就是一百五十多万元,一年就是一千八百多万元。所以说,包拯作为一代重臣,担任了许多职务,无论俸禄多少,都是他应该所得,但他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畏压力的正直作风,使他名留青史,他的事迹受到后人尊重和敬仰。
古代执法严明的包青天一年的俸禄是多少?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钱?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而且为人至孝。他出生于泸州合肥,即今天的安徽合肥肥东县。公元1027年,28岁的包拯高中进士,被任命为建昌知县[今江西永修],因距离家乡较远,所以包拯希望朝廷可以任命自己在合肥附近地区。
朝廷当时感念其孝心,所以改任包拯为和州监税[今安徽和县]。但包拯认为还是较远,所以便放弃了官职,回家赡养父母。父母去世后,包拯开始丁忧守孝,守丧期满后,包拯于公元1037年入京听候调派,开始了其25年的宦海生涯。
在包拯25年的宦海生涯中,第一个官职是天长知县,每月的俸禄为铜钱30贯,各项补贴60贯左右,共计90贯铜钱。粗略计算1贯等于1两银子,所以此时的包拯每月共计有90两白银的收入,一年有1080两白银收入。
《宋史·食货志》中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文),《宋史 职官志》中也说每斗米折价30文上下。也就是说宋代的米价大约在300~700文左右。取中间值500文钱,一两银子可以购买2石米,宋朝一石66斤,相当于1两银子可以购买122斤米。今天的大米在5元一斤左右。通过计算得出,1两银子相当于61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包拯做知县期间,年薪为658800元人民币。
公元1056年,57岁的包拯被朝廷授予权知开封府,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开封府尹。同时包拯还有一个头衔,为龙图阁直学士。下面我们看看这两个头衔的工资。
权知开封府;《宋史·职官志》记载,每月有1500贯公使钱、100贯的添支、15石米、15石麦、20捆柴、40捆干草。
另外作为地方高级官员,朝廷划分20顷土地给包拯,相当于2000亩土地。每年能够收入2000石米的租金。
龙图阁直学士;每年有1656贯的货币收入,10匹绫、34匹绢、2匹罗、100两绵。
【宋朝一匹绫1600文、一匹绢1200文、一匹罗4000文、一两绵85文、一捆柴50文、一捆干草19文】
通过计算,实物收入合计1112.42两白银,货币收入20856两白银。
【20856两+1112.42两】×610元人民币≈1340万人民币。
以此可见包拯的收入确实非常高,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因此他也没有任何必要去以身试法,自然为官清如水、明如镜。后来包拯还升任了任给事中,担任三司使,枢密副使,薪水定然有了更高的提升。
古代执法严明的包青天一年的俸禄是多少?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钱?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脍炙人口的一句话传遍大江南北。包拯,宋朝著名官吏,因为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且清廉奉公而流芳百世。因为生活在宋朝,包拯的俸禄也高得相当惊人。
封建王朝施行“秩禄制度”,也就是按照等级官阶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俸禄。而宋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富庶,当时宋朝社会的富足也体现在官吏的待遇上。宋朝官阶最高俸禄每个月是400贯(每贯一千文钱),是汉朝的十倍,是后来清朝的六倍。
包拯身处北宋最强盛的仁宗时代,这一时期,宋朝的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巅峰。由于官阶每个阶段都有所不同,包拯不同时期的俸禄也不尽相同,而最高的还是包拯临终之前。
当时的包拯,已经位居枢密院副使,兼给事中、东海郡开国侯,官阶爵位仅次于当时的当朝宰相。而在此之前,包拯坐镇开封府的时候,还拥有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书郎中的头衔,最后才是权知开封府事。
按照仁宗时代的典籍记载,龙图阁直学士一年的货币收入就是1656贯,这还没有算上大量的实物补贴。另外作为外任高级官吏,包拯在京畿还有2000亩可以不纳赋税的良田,直接收租。综合一下,包拯当时一年的货币收入就超过20000贯钱,还有2000多石大米,小麦、绫罗绸缎等还有很多。
如果按照购买力来折算,宋仁宗时代100文钱相当于今天大概60块钱的购买力。而一贯钱是一千文,也就是600元,包拯每年货币收入两万多贯,就可以算一下包大人每年的俸禄有多少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