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国家对南极有领土要求,南极还剩最后一块地,为何没人要?

在南极这块大陆上,除了几个国家差不多一千人的科考人员之外,没有任何人居住。这里不仅有大量渔业资源和淡水资源,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媒、石油、天然气等等,就连石墨、金刚石等储量也相当可观。

有人觉得同样的气候,北极就有很多人定居,南极为何就不能有人居住呢?事实可不是这样的,不是南极不能有人定居,而是一些特殊的原因。

南极这块大陆,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开始有国家觊觎南极洲这块大陆了,提出了对南极洲的行使主权,即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英国、法国、德国、阿根廷、智利、南非和日本,其中有三个国家退出争夺,分别是南非、日本和德国,南非属于自愿退出,日本和德国属于国际社会强制性将其踢出。

其他的几个国家,最后都没有如愿以偿,出于这些国家利益的不平衡,分赃不均,再加上这些国家互不相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发生,这才有了《南极条约》的生成,随着《南极条约》的签订,目前已经冻结了所有对南极洲领土使用权的主张。

《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为了承认南极大陆是全人类共有的资产,不属于任何一方,这里仅仅用于和平目的,人们有来南极科考的权力。这个条约一经签订之后,之前南极的乌烟瘴气一扫而空,南极回复了往常的状态。

不过细心的人也发现了,条约中有一个词使用的并不明确,“冻结”所有国家的领土要求,而不是废除,那么在未来的某一天条约一旦解冻会怎么办呢?后果大家可以想象的到。

所以之前那些国家虽然签订了条约,也不过是暂时终止了占领南极的行动罢了,不能说他们就会就此罢休,毕竟南极的资源在那里摆着了。

这就造成了在今天的南极,依旧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野心最大的澳大利亚,竟然想要将南极大陆将近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据为己有,近几年来澳大利亚还在南极问题上发表过声明,说明他们的野心并没有消失。

要知道澳大利亚的土地面积也不过769万平方千米,一旦澳大利亚得逞,这就相当于扩充了七成国土面积。

不过虽然对南极的主权问题一直争执不下,但是,在整个南极大陆上居然出人意料的依旧有一块“天然无污”的地方,它没有任何国家索要,名叫玛丽伯德地。

原因是为何呢?

根本原因在于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太恶劣了,和其他地方相比,有国家想要靠近这里都十分困难,不仅是南极山川最多的地方,海岸多陆缘冰,最重要的是资源稀少,开发难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

正因为此,一直以来都不没有国家对这里提出过领土要求,可以说,这也是南极最后一块“纯洁无瑕”的地方了。

七个国家对南极有领土要求,南极还剩最后一块地,为何没人要?

这块土地叫“玛丽·伯德地”,位于南极洲西南部,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因为该地区沿海地区都是高耸的冰崖,船舶难以靠近登陆,因此在最初的时候没有任何国家对这里提出主权声索,至今也没有任何国家对这里提出领土要求

南极洲大陆是世界六个大陆之一(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其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自成一个大洲。

南极洲由大陆、陆缘冰和附近岛屿组成,总面积1424.5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两个澳大利亚),其中大陆面积1239.3万平方公里,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7.6万平方公里。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大陆)

南极大陆是人类最后一个发现的大陆。在1820-1821年,美国人帕尔默、沙俄人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英国人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大陆,不过这三个都没能登陆南极,他们只是在海上看见了南极洲。

目前学界比较公认的首位登陆南极大陆的是美国海豹捕猎人约翰·戴维斯,他于1821年2月7日在西南极洲登陆。1911年11月,挪威探险家罗德·阿蒙森成为到达南极点的第一人。(罗德·阿蒙森)

南极被发现之后,西方各国对其展开了多次探索,不过由于南极的气候太过恶劣,人类根本无法长期居住,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国都没有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但是20世纪之后,临近南极洲的几个国家和欧洲数个强国开始对南极洲提出领土声索。

到二战爆发之前,共有八个国家对南极提出主权声明,这八个国家是: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智利、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这八个国家所声索的南极领土互有重叠,因此矛盾一直不断。

二战后由于德国战败,彻底退出了对南极的争夺,但是身为二战的最大赢家美苏又介入到南极的争夺中。

美国在1945-1947年间进行了代号为跃进的大规模考察,1948年美国邀请英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阿根廷七国共同商讨南极问题。

由于南极已经被七国瓜分的差不多了,美国就效仿当年在中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美国政府在会议中提议南极由八国共管或由联合国托管。但别的国家也不是傻子,其他与会的大多数国家都坚持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没有理会美国人的意见,所以八国没能在会上达成协议。

这八国的瓜分南极的谈判活动也引起了苏联的注意,作为二战的两大赢家之一,苏联在战后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眼瞅着八国要瓜分南极,苏联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于是也加入了南极争夺战。苏联表示沙俄探险家别林斯高晋是最先发现南极的人之一,因此苏联也拥有对南极的特殊权利。

1950年6月8日苏联照会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智利、英国、法国、美国、挪威这八国政府,表示不承认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对南极提出的领土要求,不承认在没有苏联参加的情况下做出有关南极的任何决定。

苏联的突然介入让南极问题更加复杂,为了解决南极归属,1959年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美国、英国、苏联共12国起草签署了《南极条约》。

《南极条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冻结各声索国对南极领土的主张。但要注意的是,《南极条约》仅仅是冻结了各国的领土主张,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围绕着南极的主权问题,时至今日各声索国仍旧时明争暗斗。

(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智利、英国、法国、挪威对南极的瓜分)

不过目前南极还有一块土地没有任何国家声索,就是“玛丽·伯德地”,其范围在南纬73°-85°、西经100°-150°之间。该地区名称来源于1929年来此地探险的美国海军军官理查德·伯德,他以自己的妻子玛丽·伯德的名字命名了这块土地。(“玛丽·伯德地”范围)

玛丽·伯德地境内多山,海拔在800-2000米之间,其沿海地区都是陡峭的山崖和冰峰,船舶很难靠近,因此没有国家声索这块土地。(从海山眺望玛丽·伯德地,一眼望去都是高山悬崖,船舶人员根本无法登陆)

进入80年代后,我国也派出许多勘察团对南极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1983年5月9日,我国正式加入了《南极条约》,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

(《南极条约》签署国家)

在此之后我国对南极的考察研究更加频繁。到1984年年底,在南极正式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长城站)

随着长城站的建立,我国又在南极建立了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七个国家对南极有领土要求,南极还剩最后一块地,为何没人要?

地球上的七大洲中的六大洲的土地已经被世界上大大小小200来个国家瓜分的一干二净,唯有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最南端的南极洲还是一片净土,尚没有被人类跑马圈地所真正染指。

  虽然在当今世界有七个国家提出了对南极洲的领土主张,但是这只停留在口嗨阶段,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冒险对南极采取实际行动,人类在南极洲的活动还是以科研及旅游为主。

  南极洲这片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冻土为什么引得众多国家纷纷折腰呢?

原因就在于南极洲是一个蕴藏着无数天材地宝的宝藏!在厚厚的冰层下面,有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南极所蕴含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能够让所有的国家为之尖叫,在南极还拥有丰富的金、银、镍等矿藏,南极的渔业资源也是极端让人眼馋的。

  既然南极这么好,那为什么各国能够忍住不将魔爪伸向南极这片人类最后的处女地呢?难道是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信念吗?

当然不是,南极那里恶劣的自然条件是阻挡世界各国南极伸手的一个极为重要原因。

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厚度达到数百乃至上千米,不过你以为只要把冰层撬开,就能攫取南极丰富的资源了吗?图羊图森破!冰层的下面还有永冻土在等待着大家呢。在这个极端气温能够达到零下80多度的冰雪世界里,寒风凛冽,最高风速能够达到每秒90米以上,像我这样体重达到0.1吨的死胖子,在这里,借助着狂风都能轻松地打破百米短跑世界纪录。

在这种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区域,进行资源开发,难度之大超乎想象,开发方所要承担的成本压力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者组织而言都是他们不能承受之重。

当然,开发南极所需要付出的金钱成本与将会产生的环境成本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如果有任何组织与企业不计成本的在南极洲进行强行开发,那么将会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很有可能造成生态灾难,环境上的破坏,尽我们人类所能也没有办法进行修补,这才是我们全人类所不能承受的损失,与之相比,南极洲所蕴藏的资源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有鉴于此,1959年世界各国签订了决定南极命运的《南极条约》,规定了世界各国对于南极的权利义务,冻结了各国对于南极的领土要求,南极大陆仅用于和平目的,人类可以到南极考察,但不能声索主权。

自从这个协议签订之后,围绕着南极这片处女地的各项纷争与叫嚣,终于偃旗息鼓,南极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南极条约中的措辞很有意思,它用了一个很有南极特色的词汇,那就是冻结,用过冰箱的人都知道冻结的东西可以解冻,冻结不等同于废除。这对于南极的将来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在当今世界上,曾经有十个国家提出了对南极的领土要求,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实力弱小的南非已经知难而退,日本和德国作为二战中的战败国,自然也被剥夺了这方面的权利,所以目前仍然对南非大陆虎视眈眈的分别是来自北半球的挪威、英国、法国,以及来自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阿根廷、智利。

南半球国家对南极洲主张主权,自然是因为离南极比较近,而北半球的国家则因为他们在南极洲附近拥有自己的领土,比如被英国人占领的马岛。不过搞笑的是,除了这几个国家相互承认自己在南极洲的主张之外,他们的主张不一例外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无视。

  按照他们这几个国家划分的势力范围,整个南极洲几乎被他们瓜分一空,只有一块地方没有被任何国家染指,那就是玛丽伯德地,在这片南纬73度到85度,西经100度到150度之间的广袤区域,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对于目前的人类而言,几乎就是一个不可靠近的禁地。

所以,这些国家在划分势力范围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避开了这块地方,而且选择其他油水更大的地方,从此我们能够看出这场逐鹿南极的大戏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利益角逐,除了利益没有其他。

  最后我想说南极是地球就给全世界的宝库,不属于任何国家与个人,希望人类能够善待南极。

  

  

七个国家对南极有领土要求,南极还剩最后一块地,为何没人要?

南极大陆,陆地名,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1]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惊人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沙漠”之称。[2]在全球六块大陆中,南极大陆大于澳大利亚大陆,排名第五。

企鹅是南极的主人,南极是一座总面积139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如此一块巨大的宝库,人类怎么会放任动物当南极的主人呢?

南极大陆之所以没被瓜分,只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南极太冷,开发相对困难。第二,觊觎南极的国家太多,狼多肉少,如果放任争夺,难免擦枪走火。于是为了保护南极,也为了世界和平,人类在1959年缔结了南极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南极大陆仅用于和平目的,人类可以到南极科考,不得声索主权。条约签订后,各种乌烟瘴气的领土要求,好似被南极的冰川冻结,整座大陆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这些美好的变化,南极条约自然功不可没,但条约中有一个词,总让人感觉有些不安。这个词叫做冻结,并不是废除,冻结的意思类似于搁置,冻结领土要求,也就是说,还有解冻的一天,这和废除完全是两个意思。

所以这些对南极有领土要求的国家,虽然签订了条约,但也只是暂时中止了侵占南极的行动,并没有彻底放下对南极的野心。那么哪个国家对南极野心最大呢

在当今世界上,曾有十个国家对南极提出了领土要求,分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英国、法国、德国、阿根廷、智利、南非和日本。不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南非已经主动撤销了对南极的领土要求,而德日两国也因二战失败,被剥夺了相关权利,所以如今只剩下了七个国家。七个国家中,有四个南半球国家,它们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主要是因为本土接近南极,就比如阿根廷和智利两国,南部国土已经接近了南极圈。而另外三个国家,则是因为在南极附近拥有领地,比如英属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法属凯尔盖朗群岛、克洛泽群岛,挪威所属的布韦岛,都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在这些国家中,野心最大的当属澳大利亚,20世纪初,澳大利亚刚刚独立,便对南极提出了58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而澳大利亚的领土,也才769万平方公里。如果澳大利亚的野心得逞,等于是一下开拓了大半个国家。澳大利亚一贯以南极领导者自居,但事实上,澳大利亚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国际承认,在世界上也只有上述几个意欲瓜分南极的国家,相互承认了各自的主张。

在南极条约签订之前,这些国家已经基本完全瓜分了南极,整个南极也只有一块土地,没有被任何国家声索主权。这块地名叫玛丽伯德地,位于南纬73°~85°、西经100°~150°之间,因区域内多山,海拔高,资源少,而且海岸多陆缘冰,人类极难靠近,所以没有任何国家希望得到它。可见只有当利益和付出不成正比的时候,人们才会真的放弃,否则即使有条约限制,也无法彻底遏制野心。就比如2014年,南极条约缔结55年后,澳大利亚还发布一份南极战略计划,更体现了其对南极的觊觎之心没有消失。谁都不能独吞!

七个国家对南极有领土要求,南极还剩最后一块地,为何没人要?

虽然7个国家提出领土要求但是能正真控制的确一个也没有,除了自身实力,另外两个原因就是气候环境和国际环境了。

南极是唯一一片没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其本身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石油,天然气,金,银,镍,铀等,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虽然是一个宝库,但是南极气候条件极其恶劣,常年被冰雪覆盖,全球八成的冰都在南极,厚度几百上千米,地下还有永冻土,少有植物能生存,气候酷寒,最低可达零下80度,寒风肆虐,风速可达每秒90米以上,是集气温最低,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地方,及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可以想象要想开发得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

南极不开发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1959年签订的《南极条约》,条约规定南极只能进行科学研究,禁止带有军事性质的一切活动,同时也禁止一切对南极领土要求,这已经在国际产生共识。

七个国家对南极有领土要求,南极还剩最后一块地,为何没人要?

七个国家几乎瓜分了南极所有领土,为何留下一块地没人要?

南极被世人称为“第七大陆”,由于气候严寒四面皆是冰雪覆盖,为此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带。不过之前有7个国家强行瓜分了南极的领土,唯独剩下的最后一块地没人问津,那为什么没有国家要这块地呢?

18世纪初,西方的探险家们十分痴迷去南方寻找没发现的南极大陆。首先是英国有一个叫库克的船长带领船员于1772年出海,历经3年8个月时间围绕了南极航行了一圈,曾数次想进入极圈,可他运气不好未能真正发现南极大陆。到了19世纪末期,这种寻找“南方大陆”热潮更加疯狂,各地探险家纷纷组队航海前去寻找南极,而历史上也把这个狂热时期成为“帆船时代”。

一战结束后,人们渐渐发明出新的滑雪机械装备在雪地远征,从而取代了猎狗拉雪橇的旧方式。到了1928年英国人威尔金终于成功驾驶飞机飞越南极半岛,而第二年美国的伯德也驾驶飞机到达南极点。而大部分所认同的南极大陆发现者是法国人杜蒙、·杜维尔,他在1840年1月18号发现了南极。

自从南极大陆被人类发现以来,有多达7个国家宣传自己拥有南极领土的权利,但是这些宣称都是口头形式而已,并没有付诸前去占领的行动。目前的去往南极大陆的人,部分是搞科研的科学家还有旅游者。虽然目前技术,令诸多国家很难征服南极,但是部分国家还是强烈的宣称自己拥有南极领土主权,其原因就是南极雪地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其所埋矿物质多达221种,雪地下分布着大量:金、铜、锡、铁、铝、银、石墨、金刚石以及天然气、石油、煤矿等等。

除此之外,南极虽然被冰雪覆盖,植物无法生存,但还是不时能看到一些苔藓植物,还有沿海周围生活着许多企鹅、北极熊、海狮、海豚、鲸鱼等海兽,南极的海洋下还有蛋白质总足的小虾,据说年捞量高达10.5亿吨,高度满足了人们对海鲜的需求。所以哪个国家只要获得南极的领土,无疑是占据了大量天然资源使得国力大幅猛涨,一跃而超过竞争对手。

虽然南极是一块“宝地”,但是众国家都不敢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原因是南极大陆是恶劣气候问题,南极一直以来都被冰雪铺盖,该冰雪的厚度高达100-1000米,不是非一般的厚,所以人类到那里挖坑的话,需要挖上一百多米才能遇见泥土,运气不好的话挖出来的都是冰跟雪,因此想要挖地下的矿产简直难过登天。不过就算如此,七个国家还是想先入为主,把南极领土占下来等以后技术成熟再说。因此南极的领土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可唯独有一块土地,是所有国家都不想要的。

这块无国问津的土地,名字叫玛丽伯德,位处西经100°~150°,南纬72°~84°左右,其地势独特拥有众多高山,但资源缺乏,更重要的是在该地域的海域中漂浮着许多跟陆地连接的浮动厚冰层,使得船只无法靠近,因此根本没有国家想去抢夺这样的“不毛之地”。

因为你辛辛苦苦的开船破冰而去到玛丽伯德,面对白茫茫的高山且资源贫瘠,反倒得不偿失。所以当年在《南极条约》可以签下之前,七国几乎把南极大陆给瓜分了,唯独留下玛丽伯德没有去抢夺,其就是因为上述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