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日本,假如不侵略其他国家,全力进攻美国,会怎么样?

日本败给美国,很多人觉得是因为日本的兵力太过分散,这才给了美国可乘之机。于是有人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说,那就是日本如果不侵略其他的国家,而是全力进攻美国。

如果这种假说成立的话,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失败得更加迅速和彻底。虽然美国对日本还不能称作是降维打击,但是花式吊打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日本靠侵略发家

在考虑上述问题的时候,如果有人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多半是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日本如果没有侵略其他国家的话,他们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确是成功崛起了。但日本不过是获得了世界战场的入场券罢了,他们自身的实力和那些传统的强国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日本的军事实力之所以能飞速前进,是因为他们不断掠夺周边国家的财富。

日本占领地盘的核心原因就是为了攫取利益。要不是有劫掠的这些收入在背后支撑,他们不可能组建起庞大的军队。如果他们放弃对周边国家的侵略,那么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有胆子和美国叫板。

军事力量悬殊

美国的军事力量远超日本。别的不说,单是钢铁生产量日本就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至于军舰数量的对比,差距甚至要超过十倍。

之所以两个国家差距如此之大,是因为美国地大物博,而日本则是资源短缺,原料供应明显不足。 很多人都觉得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为了削弱对手的实力,可实际情况是当时美国封锁了日本资源的供给,所以日本决定放手一搏。

在两个国家还没有正式对立的时候,美国就已经能做到这种程度了。要是日本敢主动宣战,相信美国肯定会加大制裁的力度。

日本想要取得胜利,光明正大肯定是不可能了,而剑走偏锋这条路也被封死了。对于日本的细菌武器,美国早有提防。至于所谓的闪电战,也有很多证据表明美国早就截获了情报,他们没有阻拦日本士兵不过是为参战找理由。

退一步讲,即使日军真的能和美军战平,他们也注定取得不了胜利,因为美国有原子弹这颗大杀器。投放原子弹就是传说当中的一力破万法。

原子弹能以绝强的力量直接摧毁日本本土,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在前方等待他们的注定是败亡。

地缘优势

如果我们翻看史书,会发现历史当中很少有战争是在美国本土爆发的。这和美国主动避战有关系,但地缘优势肯定也是帮了他们大忙。日本要是想对付美国,只能派军舰远征。

在这个过程当中,军舰肯定会有折损,而美国也可以远距离打击,直接将这些军舰给击沉。 综上所述,日本如果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对抗美国,不会改变他们悲惨的命运,只会加剧他们的灭亡。

二战时期的日本,假如不侵略其他国家,全力进攻美国,会怎么样?

假如二战中日本全力进攻美国,美国会被日本人打下来,然后日本成为了蓝星王者,所有人类都沦为日本人的奴隶,不好意思,以上一切都是意淫,而且也是日本人做的称霸地球的鬼梦。在吐槽君看来,日本人如果一开始就全力进攻美国,不仅会被美国人吊起来打,而且还会死的更快!

一个国家打仗比拼的是什么?当然是工业实力,换在二战时期,那就是钢产量、石油产量!在1940年,美国钢产量6076万吨,日本只有685万吨,整整十倍的差距。再看石油,这个差距就更大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当时只有库页岛产一点点油田,其他都依赖进口,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前,东搜西刮总共也就储备了500万吨,最多够一年之用。而美国在1939年的石油产量达到了1.7亿吨,几乎占整个世界的一半,为什么美国一停止出口日本石油,日本就发动偷袭?就是因为没有石油,日本就成了废物!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具体的军事武器产量,整个二战美国生产飞机262524架,日本62036架,相差4倍。美国生产坦克近10万辆,日本生产不到7千辆,而且大部分都是只能欺负欺负游击队的豆丁坦克,相差10倍以上。美国生产火炮257390门日本13350门,相差近20倍。美国生产卡车238万辆,日本16万辆,相差10倍以上。看完这个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人不装备冲锋枪了,因为穷,冲锋枪消耗子弹太快,他们生产跟不上!所以只能教育士兵:三八大盖是世界上最好的枪,你们一定要确保一枪打死一个美国佬哦!(二战美国轰炸机生产线)

(二战日本砸锅卖铁)

再来看看在太平洋战场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航母,在1941-1945年四年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131艘、几乎每十天就有一艘新航母下水,而当时的日本倾尽全力也总共才造了17艘航母,所以珍珠港事件中美国人虽然损失了太平洋舰队的主力,然并卵,不到半年时间就造出来一只新舰队,难怪山本五十六说:对美国开战最大的可能也就是体面的失败!最后输得裤头子都没了!

这个仗怎么打?靠日本人的万岁冲锋?有一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没有意义,这句话在冲绳岛战役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日本人充分利用地形排兵布阵,各种坑道工事错综复杂,火力配置合理到位,然并卵!美国人不需要什么战术,就是用炸药填平你,地面用重炮,海上用大口径舰炮,天上有飞机丢重磅炸弹,直到把你工事炸平,把人炸残炸死了再冲上去一块一块的占领!所以日本人在二战中如果一开始就全力进攻美国,不仅会死,而且死的更惨,最多不过两年,日本人连美国西海岸都看不到,就会被美国佬用炸弹填平东京湾!

二战时期的日本,假如不侵略其他国家,全力进攻美国,会怎么样?

二战时期的日本,如果不侵略其它国家,全力进攻美国,那结果只有一个:日本碎了,美国胜了。

日本的综合国力差美国太多

二战前后,日本在亚洲,还是个很牛逼的存在,但比起欧美列强差距还是很大。战争到底打的是什么?综合国力。

美国在1941年,整个gdp两千多亿美元,足足是日本的十倍。工业企业比起日本更是发达了很多,可以年产飞机四万架,年产坦克两万辆。而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总共才造了5000辆坦克。

这是一个巨人和矮子的对决。除非美国所有人都喝多了,否则小日本是绝对占不上便宜的。

日本在侵略中国的时候,消耗很大,橡胶、石油、钢材都远远不够用,因此,日本杀向了东南亚,其目的不言而喻,获得更多的资源。而美国不缺资源,钢材、石油都很丰富。

如果日本敢于远征美国,那几千公里的距离,将会成为日本人的噩梦。派兵少了,不够人家打。派兵多了,消耗将无比巨大,本来就缺资源的日本,根本耗不起。

综合国力的差距,是日本无法战胜美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的武器装备不如人家

(美国坦克)

二战期间,美国各类航母加起来有一百五十多艘,而日本只有17艘。美国的飞机数量很多,而且制造快速。

美国的坦克,数量多而且性能好,美国的战斗机开始有两千多架,美日开战后,很快就增加到了两万多架,而日本只有几百架战斗机。这是绝对的碾压。

(美国飞机)

轻武器方面,美国有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这火箭筒,连德国的装甲部队都曾经吃了亏,更不要说日本的坦克了。美国人自己研制的M1半自动步枪,性能优越,而日军改造的佩德森自动步枪比起名枪M1还是有些差距。关键是,日本的工业水平太低,制造能力太弱,武器装备不如人家,而且数量相对太少。

不说其他,光是美国几万架飞机来回轰炸,就够日本人喝一壶的。而且,此时的日本一缺钢材,二缺石油,三缺橡胶。这种情况根本没有办法和美国对打。

武器装备的差距,也会让日本很难战胜。

日本的整体人口相对更少

日本距离美国太远,另外一个情况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人口问题,日本人口当时有7500万人,而美国人数是1.4个亿。

美国以逸待劳,兵员补给要比日本相对更充足。

有人说,美国人多没用,战斗力不行。人家小日本都打到门上了,你当人家美国大兵还会像在外地作战一样?全球第一大国,眼睁着让别人欺负?一定不会。

如果日本敢杀到美国,绝对不会少出现“铁血巴顿”一样的人物。而日本,甚至都有可能根本打不到美国边上,就被“群殴致死”。

因此,日本就算全面压上,从丰富的兵源补给来看,也很难拼过美国。

综合来说,二战时期的日本,如果全力进攻美国,那么定会失败,原因是:一是日本综合国力太弱,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二是日本的武器装备不如美国;三是日本当时的人口又仅是美国的一半,兵源补给稍逊一筹。

二战时期的日本,假如不侵略其他国家,全力进攻美国,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让日本老兵气得想切腹:什么叫“若全力进攻”?难不成我们在和美国闹着玩?八嘎!

作为二战的策源地之一,日本虽然没有和德国那样“万众瞩目”,但也在东方掀起了滔天巨浪。尤其是从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珍珠港开始,日本和美国在整个西太平洋进行了长达4年的殊死较量,双方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尤其是日本,几十年的积累被美国完全摧毁,彻底失去了问鼎世界大国地位的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说日本没有努力,是对失败者的深度侮辱,不切腹不足以表达愤怒。

但如此“努力”的日本最终还是输得底裤都不剩,究其原因,静夜史认为最根本因素还在于国力上的巨大悬殊。而其他方面如海陆军不和的顽疾以及大本营制定的蹩脚战略等,则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

1、国力不足

国力不足,是日本输掉太平洋战争的最根本原因。

岛国的自然环境,虽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为日本提供了绝佳的庇护,但却在工业文明时期成为阻碍日本更进一步的巨大障碍。

因为地狭人稠且资源匮乏,加上火山地震频发的恶劣环境,日本数千年来侵略东亚大陆的野心被再度点燃。1931年在希特勒尚未上台时,日本便发动九一八事变,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应该说,虽然日本在我国的扩张并未遵循日本战略家石原莞尔制定的“五步蚕食”战略,但因为我国军阀割据的社会环境,加上国际社会的作壁上观,日本在我国的侵略扩张“相当”顺利。

不过,尽管上蹿下跳使劲浑身解数,但日本始终没有在我国境内发现扩大工业生产和发动战争所亟需的石油,而当时已被发现并开采的大油田,一是位于苏联和伊朗境内的里海沿岸,二是美国势力范围下的南洋地区,尤其是何树东印度群岛。

于是,为了获得石油资源,日本面临着极其艰难的抉择,是北上攻苏还是南下袭美?

在当时美国国力空前强大的情况下,理论上北上苏联应该是较为可行的方案,除了共产主义路线的苏联从来都是世界各国的众矢之的,更因为1936年德意日结成轴心国同盟,以反共为宗旨,更重要的是,美英等国为促使轴心国攻苏,疯狂采取绥靖政策,这更有利于日本攻打苏联。

于是日本关东军在中苏中蒙边境频频挑衅,相继爆发了1938年的张古峰事件和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为了彻底粉碎日本北上的野心,朱可夫在诺门坎战役中强势出击,将关东军打得满地找牙。

而就在苏日僵持不下时,德国为横扫欧洲,于1939年8月23日和苏联缔结《苏德互不侵犯协定》,也使苏联短暂避免了两线作战的窘境,于是日本北上苏联的企图遭到更大的阻力。

当然,就算日本成功北上,也需要千里迢迢到中亚运油,怎么看都像是脑子有病,所以诺门坎战役后,感觉打不过又划不来的日本彻底放弃了北上企图,转而继续南下,开始将矛头对准美国。

1940年德国横扫西欧,法兰西亡国,英国被打得奄奄一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趁机向英法在亚洲的殖民地发动进攻,夺去了包括香港在内的广大区域。

日本的做法,使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害,于是美国逐渐放弃中立立场,开始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资产。高速运行的日本战争机器被极速刹车,面临着随时倾覆的巨大危险。

在即将车毁人亡的情况下,日本索性孤注一掷,一不做二不休地挑战美国,于是将炸弹扔向了珍珠港。

不过,在狂热的日本人中,终归有清醒之人,特别是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他认为日本必败,珍珠港突袭只能为日本争取最多三年的优势时间,可惜他错估了美国的愤怒,仅一年时间不到,美国就在中途岛海战中让日本血债血偿,战局也被迅速扭转。

而当美国夺取太平洋战争的优势后,日本就开始了迅速的毁灭。

2、战略短视

战略短视,是日本输掉太平洋战争的次要原因。

从日本崛起的历史来看,岛国环境不仅阻碍了日本的膨胀,更限制了日本人的智商,这种智商的天花板体现在日本始终没有出现具备世界眼光的战略大师。

参与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虽然看透了日本只有蚕食才能征服中国的现实,但九一八事变的成功很快使少壮派的狂热淹没了理智,石原莞尔也不能幸免。

更要命的是,即便石原莞尔想到了我国历史上统一中原的各种可能,但依然忽略了美苏等国际社会的影响,这也决定了日本的所谓战略,即便看似很完美,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即便很小,也有可能极端致命。

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没有战略大师的民族看似可怕,实则可悲。

因为崛起时间太晚,且始终没有更加先进高效的殖民方式,纵然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前期占据了总面积达8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陆地面积,控制了约1/4的太平洋,但在美国这个名副其实的大国面前,日本始终难以摆脱小国的设定。

而小国想要击败大国,在日本看来只有赌博,只有偷袭。

包括偷袭珍珠港在内的几乎所有对外战争,日本始终以赌徒的身份出现,赌赢了则名利双收,赌输了就重头再来,山本五十六就是出了名的赌徒。连海军最高领导都尚且如此,日本赌博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而他们的赌资,是整个日本的国运。

但日本先天存在的巨大缺陷,导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难逃一败涂地的宿命,这就是海陆军不和。

海陆军不和在国际上并非个例,但像日本这样水火不容的情况世所罕见。还是因为日本国力有限,无法海陆两开花,所以陆海军的矛盾,表面上是争宠,实际上是争有限的资源。

而因为始终没有强有力的人物进行调和,天皇更是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使得日本海陆军的矛盾在二战期间更加激化,出现了陆军造军舰,海军造坦克的奇闻。

李宗仁曾评价日本的陆军和海军都首屈一指,但放在一起就一地鸡毛。因为信息不共享,日本不仅错失诸多战机,更导致了整体战局的溃败,而无论海军还是陆军,最喜欢听到的还是对方被盟军痛扁的消息。

日本从北上苏联到南下珍珠港的转变,实则是日本高层陆军派掌权到海军派掌权的转变。而无论如何,日本终归是无法同心协力面对美国,所以美国只是用了一半的力量,就将日本打翻在地。

等到1943年太平洋战争接连溃败,着急上火的日本大本营才开始将大量关东军抽调到太平洋岛屿上防守美国进攻,而在注定的失败中,这些所谓的陆军精锐最终都成为美军的炮灰。

“东京快车”的狼狈,不仅是日本军队的狼狈,更是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的末日剪影。

事实证明,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对日本从来都是碾压级别的存在。当美国开动战争机器时,其每周下水一艘航母的恐怖速度,是日本被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最终原因。

所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日本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二战时期的日本,假如不侵略其他国家,全力进攻美国,会怎么样?

假如日本、德国不侵略其他国家,联合起来进攻美国,也照样打不赢美国。美国当时从工业能力上来说,早就已经具备碾压其他国家的超级大国的实力,无非只是不习惯于介入全球事务而已。

珍珠港事件等于帮助美国上层改变了美国民意,使美国开始对外派兵,再次介入世界大战。以日本以及德国的实力,都无法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去进攻美国本土。美国以逸待劳的话,可以同时在东、西海岸轻松击败来犯之敌。

事实上,当时能在全球同时投送兵力,不管是在亚洲,还是在欧洲、非洲与中东,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其他国家都做不到。日本与德国,在当时都是陆军强大,而海军、空军实力一般的国家。原因是什么?工业能力都跟不上。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美、德、日三国在1940年的经济总量:

1940年,美国经济总量妥妥超过2000亿美元,德国为560亿美元,而日本才90亿美元左右。美国一国的经济总量是德、日之和的三倍不止。

战争,说白了就是拼国力,而国力拼的就是工农业实力。在当时,无非就是谁更具有工业消耗能力。德、日当时想打美国的话,等同于未发育健全的小孩在挑战人高马大的大人而已。就因为惹了美国,美国才跨洋过海来揍它们,而且照样将它们揍趴下了。

我们要知道,主动进攻方的消耗永远是大大超出防守方的。因此,在当时德、日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不要去惹美国,更何况是全力进攻美国。

二战时期的日本,假如不侵略其他国家,全力进攻美国,会怎么样?

二战时期的日本,假如不侵略其他国家,全力进攻美国,会怎么样?我的回答是,结局比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时还惨。

一方面,日本偷袭珍珠港把美国拉入太平洋战争,是自不量力。本来,日本跟美国是八杆子打不着,两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仅有的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利益问题根本不值得两国使用武力解决。但是,由于日本一直自明治维新以来秉承着侵略扩张政策,在亚洲获得丰厚的扩张利益以后,膨胀的野心得不到满足,就把胃口瞄向了浩瀚的太平洋,因为那里有丰富的橡胶石油和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加上德国在欧洲打得风生水起的,日本军国主义也在想南线打出一片天地。

但是,凭借当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日本并不具备挑战美国的条件。无论是从装备武器还是科学技术上,包括军事理论,日军都不能与欧美国家相提并论。日本之所以敢挑战美国,一是有前期占领亚洲国家和南下入侵东南亚的基础。在日本陆军看来,朝鲜半岛、人口众多的中国大陆都没挡住日军的铁蹄,加上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海军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与清朝北洋水师作战,日俄战争与俄国舰队作战,日军都没费太大麻烦,尤其是抗日战争以来,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并没遭遇到有力的打击,而且还由于在中国战线太长,牵扯兵力太多,对补给和装备物资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向南发展反而成为日军掠夺资源的一个良好选择。

二是偷袭珍珠港是日本向世界展示军事力量的一个契机。1939年德国在欧洲发动闪击战,并于1941年在闪击苏联的作战中所向披靡,并于9月底发动了莫斯科战役,日本认为德国占领苏联统治欧洲近在眼前,只要日本在南线对美国发动一场毁灭性的打击,将美军太平洋舰队歼灭,那整个世界形势就会发生重大逆转,德意日同盟统治世界的格局就会形成。因此,日本陆军权衡利弊,认为北上西北利亚不如南下占领太平洋有利,不仅太平洋诸岛有丰富的战争资源,还可以与德国形成南北呼应的局面,尤其是日本想独吞亚太广大的区域,其野心昭然若揭。

三是凭日本海军的实力,硬拼是不行的,只能采取偷袭和闪击战的打法。由于德国采取闪击战术在欧洲每战必胜,客观上也给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勇气,虽然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并不认可向美挑战,无奈陆军和天皇全力支持,他也只好做了个冒险的计划,采取偷袭和瞒天过海的战术,最终在1941年12月展开了偷袭珍珠港的行动。应该说,日军的这个举动是冒险和赌博,跟能不能打赢美军是两回事,实际上在山本五十六看来,偷袭如果没成功,日本海军就完了,他知道这是一场自不量力的挑战。

另一方面,日本如果进攻美国本土,只能是自找苦吃,输得更惨。一战以后,世界各国加强了装备武器的更新换代,一大批飞机、坦克和大炮走上了战争舞台,如果说一战是冷兵器向热兵器过渡的一场战争,那么,二战就把热兵器和军事技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世界军事装备的一个质的飞跃和将战场带到残酷激烈程度的试验场。

但是,从冷兵器向热兵器、尤其从轻型武器向重型装备的过渡,都必须依靠强大的经济支撑和钢铁工业资源,而这一时期,美国经济不仅在一战和二战前期得到充分的发展,其工业化水平以及以华尔街为标志的经济复杂也得到了全面振兴,因此,二战爆发前,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军事打击能力的国家,尤其他的远程打击能力方面是其它国家所不具备的,比如远程轰炸机、航空母舰的数量都是世界上最多的,不仅装备军队服役的多,而且其生产能力也非常强劲。

单从这个方面来比较,日本就没有能力可以与美国抗衡,拿日本进攻美国本土来说,全日本加起来的航空母舰也才17艘,而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共建造了131艘航空母舰,还有近千艘轻型舰只投入战场,这还不算,作战飞机和装甲坦克、大炮都是数倍于日本,光美国生产的吉普车卡车不计其数,不仅大量供应到苏德战场,还在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以及中国战场得到广泛使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即使不侵略其它国家,全力进攻美国也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无论从综合国力还是军事力量角度,日军都不是美军的对手。当然,即使日本有这个能力挑战美国,还存在一个同盟国对阵轴心国的问题,在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的天平下,德意日轴心国的美梦始终是实现不了的。

参考文章: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为何急于南下开辟新的战场

二战太平洋战争,为何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个重大战略失误

太平洋战争虎虎虎行动,山本五十六如何做到瞒天过海出奇制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