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的后代为什么没走进曹魏的政治中心?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看下曹丕的后代是否真的没有进曹魏的政治中心。
曹泰的待遇还算是不错,世袭了父亲的爵位。史书记载,子泰嗣,官至镇东将军,假节,转封甯陵侯。
不过,他属于有名无实,虽然官位摆在这里,但是他手里并没有多少的权力。至于进入曹魏的政治中心,自然是想到不敢想。
曹泰至少还是有名无实,曹泰的弟弟就更惨了,他们只是被封为列侯。史料记载,泰薨,子初嗣。又分封泰弟楷、范,皆为列侯。
平心而论,列侯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官位了。可对于曹仁的后代,用一句比较俗的话说,这个官位就跟闹着玩差不多。就这还是看在曹仁的面子上,曹丕才赏给他们的。
曹仁的后代没有进入政治中心,肯定和曹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曹丕重用谁,谁才有资格进入权力中心。
曹丕对曹仁的后代态度差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史学家对曹丕的评价都是冷血。史料记载,文帝临戎不武,为国好奢,忍害贤良,疏忌骨肉。
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曹丕为了前进,击碎路上所有的绊脚石。哪怕拦路的人是他的亲人,他也会毫不犹豫下手。
曹仁在军队当中有着很高的声望,他的人脉也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曹仁的儿子真的崛起的话,那么他的势力肯定会快速扩大,这对于曹丕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曹丕肯定会拼命打压曹仁的孩子。 如果曹泰等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崛起,那么曹丕的反应绝对不是刮目相看,而是更为忌惮。
曹泰和他的弟弟们注定是不可能进入权力中心的。他们能保留生命,已经非常幸运了。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指责曹丕,说他实在太不公正。
实际上,如果曹丕真的大公无私的话,那么曹仁的孩子爵位只可能比现在低,而不可能比现在高。他们的爵位,是靠曹仁之子这个身份获得的。如果曹丕真的按照能力给予他们奖励,估计他们就连爵位都捞不到。
在曹仁的儿子中,曹泰应该是曹仁的三个孩子当中在史书当中着笔墨最多的人了。不过他留下的可不是什么辉煌的战绩,而是不堪回首的历史。曹泰可以说是输多赢少。比如在面对朱桓的时候,他就因为疏忽大意导致军营被烧。史书记载,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
这场战争告诉曹丕,此人不堪重用,而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个仅是个例。曹丕本就希望将曹泰排除在政治中心之外,而曹泰的表现让曹丕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曹泰无能,军中也没有人为曹泰说话。并不是人性薄凉,而是曹泰确实不争气。如果曹泰各项能力都非常出色的话,那么曹丕将其弃之不用,肯定会遭受到巨大的舆论压力。
可实际情况下曹丕冷落曹泰,反倒是受到了众人的支持。 综上所述,曹仁的儿子没有进入曹魏政治中心,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行,再加上曹丕对他刻意打压,而前者所占比例更大。
曹仁的后代为什么没走进曹魏的政治中心?
曹仁的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曹泰,次子曹楷,幼子曹范。为什么作为权势很大的大将军大司马曹仁之子,在曹丕称帝后并未进入曹魏政治中心,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曹仁后代能力不足,二是曹丕有意打压。下面我简单的分析分析。
曹仁后代能力不足曹仁的儿子从史料记载来看,就已经说明了曹仁儿子几乎无政治成就,先说曹楷和曹范,在史料中几乎就是一笔带过。
“泰薨,子初嗣。又分封泰弟楷、范,皆为列侯。”——《三国志·诸夏侯曹传》《三国志》记载,曹楷和曹范在曹泰去世之后,才被封为侯爵,侯爵在曹魏时期,是比较低的爵位,也反映说曹楷和曹范应该是没有什么才干的,如不是有其父曹仁的光环,恐怕一生连记载都不会有。
再看其长子曹泰,记载略多,作为曹仁的长子,曹仁势必是比较重视的,据记载,唯一一次随军出征是曹丕三路伐吴之战当中,此时曹仁年岁已高,应该是打算培养曹泰,让曹泰立军功,获得威望,但是从战绩上看,曹泰的表现差强人意,吴将朱桓诱曹泰中计,将军常雕阵亡,曹泰军营被焚,全军大败。由此可见,曹泰的军事能力比较一般。
对比同辈里,曹泰及其两个弟弟能力确实比受到曹丕重用的曹真、曹休、夏侯尚差太远的,不受重用,自然进入不了曹魏的政治中心。
曹丕有意打压曹丕专于权术,对于危及到皇位的宗亲必然是不会重用,甚至打压的,除了曹彰曹植兄弟受到排挤之外,还有就是和曹操称兄道弟的夏侯惇曹仁家族了,夏侯惇和曹仁对于曹操来说,不似君臣,更似兄弟,有着这样的一层关系,势必会受到曹丕的忌惮,对于夏侯惇和曹仁的势力必然不敢轻视,出于尊重对于夏侯惇和曹仁这两位叔叔来说,虽然一位贵为大将军,一位贵为大司马,人臣位及,但实际上曹丕还是有后手的。夏侯惇就不细说了,曹丕称帝后,夏侯惇便病逝的,曹丕十分了解夏侯懋,便将其妹嫁于夏侯懋,夏侯懋虽然成为了顶级皇亲,但曹丕知道其只善治家不善军事,因此也无威胁。
再看曹仁,相比来说曹泰还是略有勇武,当在曹丕的权术之下,就是其有才华估计也无法施展,比如曹丕三路伐吴,三路主帅分为为曹仁、曹真和曹休,曹真曹休是曹丕嫡系,重点培养,看似曹仁也依然受到曹丕重用了,但是若观其三路阵容,可以发现曹真曹休是全明星阵容,比如曹休一路,有大将张辽、臧霸,有名臣王凌。曹真一路有大将徐晃、张颌、文聘,还有重点培养的夏侯尚。再看曹仁一路,除了长子曹泰,就只有一个新手常雕,兵还是最少的。就可以看出曹仁实际上受到了曹丕打压,曹泰进不了曹丕视野,也是无可奈何。
综上所述,主要还是曹丕的原因,曹丕重用谁,谁就能进入核心中心,排挤谁谁就进不去。曹彰曹植文武双全,不比曹仁后代还惨?曹真、曹休、夏侯尚那是曹丕势力集团的嫡系,就是没有才华,进入也无可争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