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民国才女陆小曼,为何死后23年未能得到安葬?

陆小曼是一位近代女画家,擅长戏剧,文字功底扎实,会写文章,是个才女,但她最出名的是与徐志摩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甚至牵扯到了她之前的婚姻生活,还有徐志摩死后她的生活,而且她在死后二十三年都没有人来安葬过她,都让人家议论纷纷,这是为什么呢?

陆小曼在认识徐志摩之前就已经结婚了,她的前夫名叫王赓,她十九岁的时候就奉父母之命与他结婚了,所以这桩婚事并不是她自愿要结的,在婚后的第三年里,她就觉得自己的婚姻没有了激情,让自己感到沉闷,这不是她想要的爱情,再加上她在哈尔滨这个地方住的不习惯,这更让她感到不快活了。

所以她想要回到原来住的地方,就与丈夫分隔两地了,感情更加冷漠了,而且她的丈夫一直忙于工作,忽略她的感受,还让她与徐志摩一起玩,他们一直朝夕相处着,渐渐地就产生了感情,而陆小曼与她的丈夫也渐行渐远了,最终发生了争吵,并且与之离婚了。

之后她就与徐志摩结婚了,但他们结婚的过程很困难,因为双方的父母都反对,她的母亲就很生气陆小曼的擅自离婚,而徐志摩的父亲则觉得自己的儿子离婚之后还要娶一个离过婚的女人,这样让他很丢脸,而且也对不起之前的的儿媳,所以徐志摩要想娶她,就要经过前妻的同意,所幸他的前妻同意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有些不情愿,经过了徐志摩朋友的劝说才同意了。

他们结婚的时候所请的证婚人是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在婚礼上用证婚词大骂了他们,让他们受尽委屈,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愉快的婚礼了。而且他们婚后的生活也并不愉快,也经常有矛盾,徐志摩还是很喜欢林徽因,陆小曼觉得他还余情未了,而她也与翁瑞午有暧昧关系,所以陆小曼与徐志摩经常因为这些事情争吵。

后来徐志摩坐飞机出事了,她发现自己依然是深爱着徐志摩的,但她又离不开翁瑞午对她的帮助,因为她需要他推拿技术来帮自己缓解昏厥症,还由于被他鼓动去吸食了鸦片,上瘾了,很难戒掉,就算去坐牢房都没有办法帮她戒掉鸦片,她就更离不开翁瑞午对她的照顾了。

因为翁瑞午喜欢她,自然会对她好,让她衣食无忧,所以她就与翁瑞午同居。也因为这件事情,很多朋友都断绝关系,因为翁瑞午不是一个好人,他本身还是有结发妻子的,两人名不正言不顺的,容易遭到他人的指责,但她还是不想离开他,因为他对她的帮助很多。

所以尽管她对翁瑞午没有爱情,但有感激之情在这里,因此她陪他走完了最后的时间,而她的朋友和家人不能理解她的做法,外界都把她与男人的关系传得沸沸扬扬的,与她有来往都觉得丢脸。

以至于她死后,也没有亲朋好友来安葬她,她的骨灰也无人认领,直到二十三年后她的堂侄子和堂侄女才想起她没有安身之处,才为她打造了一个墓地。

一代民国才女陆小曼,为何死后23年未能得到安葬?

陆小曼的一生可谓饱受争议。

她虽然是徐志摩的爱人,但却不是他唯一爱过的女人,更不是最爱的女人。

她虽然深深爱着徐志摩,徐志摩也是她一生最爱,但是他却不是她漫漫一生唯一的男人。

她是才女,却也曾长时间地堕落过,以致于在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之后,躲在黑暗之中不敢出门,可也在为徐志摩整理文集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生。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陆小曼的一生真的很幸运,一生能得三个男人的照顾和爱护,虽然也有过悲欢离合爱憎恨,但也不枉她在这人间走一遭了。

陆小曼生于1903年,陆家乃书香门第,她一生下来便注定了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不用为生活感到困扰,也不用为前路感到渺茫,她只好做好自己便好。

1922年,19岁的陆小曼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王赓,王赓也是出身于官宦人家,是一个留过洋的高材生,后来成为国军的中高级将领,所以陆、王两人的结合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也被当时的人视为天作之合。

陆小曼因为自小衣食无忧,父亲陆定又在财政部任职二十余年,陆家从不缺钱,所以她过惯了奢侈的生活。

她在嫁给王赓之后,王赓凭借自己的能力,也支撑得起她奢侈的生活,对她更是关爱有加。只可惜,陆小曼想要的从来不仅仅是奢侈的生活和平平淡淡的关爱,她更追求炙热的轰轰烈烈的爱情。

所以,当她没办法从王赓身上获得这份炙热又美丽的爱情的时候,人便变得愈发的忧郁、烦闷。

看到她心情不好,王赓心中也不好受了,但是又常常为公务所累,不能好好地陪她,当发现她喜欢看徐志摩所发表的文章之后,他便想着请徐志摩这个朋友来陪陪自己的夫人,好让她能够从忧郁和烦闷中解脱出来。

只是让王赓没有想到的是,他请来的不只是一个朋友,更是一个“制帽厂”。

陆小曼和徐志摩两人一经相遇,便恍如干柴和烈火一般烧了起来,他们一来二往之下,竟然悄悄生出了情愫,只能说此时的陆、徐恰好需要一个人的爱去解脱自己,所以,他们给王赓制了一顶绿帽。

陆、徐虽然好上了,可陆毕竟已为人妇,他们如果想要在一起的话,不仅要过父母那一关,更要过王赓这一关。

徐的父亲因他抛弃张幼仪一事便已经对他失望至极,这时候他竟然又做出勾朋友之妻的龌龊事,徐父更是气得不轻,说什么也不肯同意,最后徐志摩为了娶陆小曼,和父亲决裂。陆小曼的处境和徐志摩也差不多了多少,最后却也拗不过她。

陆、徐可以为了爱而不顾家人的反对,却不得不考虑王赓的感受,也不得不征得王赓的同意,因为他们惹不起他,也有愧于他。

好在王赓对她足够好,竟然为了让她能够开心起来,同意和她离婚,让她如愿嫁给了徐志摩。

1926年10月,陆小曼和徐志摩在北京的北海公园举行了婚礼,陆小曼嫁给了徐志摩之后,过上了她所追求的生活了吗?

陆、徐两人婚后确确实实过了一段快活的日子,但是,再美好的爱情最终不也有一个保鲜期?再美好的爱情最终不也得归于平平淡淡甚至是吵吵闹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陆小曼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徐志摩哪忍心让她吃糠咽菜?可是,他和父亲决裂,没有徐家在经济上的支持,他怎么才能维持她奢侈的生活?只有不停地奔波,不停地赚钱!如此一来,他们所想象的美好爱情又能持续多久?

徐志摩为了赚钱,简直要累倒吐血,当然了,他对此倒也从来没有过怨言。

只是时间一晃过去了5年,到了1931年的11月19日,徐志摩却因在飞赴北京参加林徽因讲座的过程中遇难身亡。

是的,他虽然也爱陆小曼,他虽然已经和陆小曼结了婚,但他始终忘不了林徽因,他心中最爱的也始终是林徽因,所以他才会不听劝阻地马不停蹄地坐上了飞去北京的飞机。

陆、徐的爱情,也在他们结婚后因为徐志摩的奔波而逐渐变得聚少离多的5年时间里,在徐志摩飞机失事的那一日,突然戛然而止。

此后,陆小曼度过了一段很长很长的黑暗,在那段时间里是翁瑞午在照顾她。

她之所以会选择和翁瑞午在一起,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徐志摩死后,她生活瞬间没了着落,翁瑞午的家境很好,对她也很好,所以为了生活,她只能这么选择,也幸好翁瑞午接纳了她。

她也曾说过自己对于翁瑞午“只有感情,没有爱情”,但是,不论是感情还是爱情,她的行为都为人所不容。

1961年翁瑞午去世后,陆小曼再一次失去了依赖,好在她当时已经走出来阴霾,获得了新生,也有了自己的工作。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

人们对于陆小曼的苛责,也无外乎三点——一是对王赓的背叛,二是对徐志摩的拖累,三是对翁瑞午的依赖。

在许多人看来,她对自己的丈夫不忠,对感情也不忠,否则的话,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自己的丈夫,这也是她饱受争议的原因。

但实际上,她虽然对自己的丈夫不忠,却对感情很忠,她一生所爱只有徐志摩一人而已,临终前她也留下了遗愿——她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和徐志摩合葬。

只不过,让陆小曼没想到的是她不仅没能和徐志摩合葬,甚至在去世23年之后,她的骨灰才得到了安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虽然想和徐志摩合葬,但是这事却遭到了徐的儿子的极力反对,在徐志摩的家人看来,张幼仪才是徐的夫人,她想和徐合葬?休想。

后来,又恰好遇上了10年运动,她的家人朋友生怕葬了之后遭到破坏,所以只能将她的骨灰寄放在别处,一直无人认领,以致于最后不知所踪。

1988年,风波早已经散去了,她远在台湾的堂侄陆宗枬这才想起来要为自己的姑姑修坟建墓。

陆小曼死后之景,不可谓不凄凉。

一代民国才女陆小曼,为何死后23年未能得到安葬?

说起陆小曼,除了会想到才女外,大多人肯定想到的是一些不光彩的评价——挥霍无度,吸鸦片,私生活混乱。

但仔细回想一下,她的一生仿佛只为自己而活,无论是感情还是物质生活都没有委屈自己。没有留下任何子女和钱财,人间这一遭只为自己,以至于最后自己的尸骨流浪了二十三年才找到了归属。

胡适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但有时候,风景也不一定是美的。

陆家有女初长成:早年的陆小曼有多优秀

陆小曼幼时生活在上海,六岁时随父母到了北京,在当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读,后来入北京圣心学堂读书,家里还专门为她请了外语教师,正是因为良好的教育,使得陆小曼在当时成为新时代的知识女青年。

年仅16岁的她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且掌握英法两门外语,当时的陆小曼,总会让人想到风光无限的赞美之词,但她却自嘲说:我自己什么都不懂。

她出身名门,父亲陆定,晚清举人,毕业于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母亲吴曼华也是名门闺秀。陆小曼的出生上天仿佛是卯足了劲儿要把最好的都塞给她:绝世美貌,出生名门,才学出众,性情灵透。

在此之前,陆家一连八个孩子都夭折了,这个独苗偏偏让陆小曼赶上了,全家上下无一不视如珍宝,天上的月亮恨不得摘下来给她。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陆小曼的才学来自于她父亲的一个巴掌。九岁时,陆小曼爱玩,品行顽劣,父亲一怒之下给了他一巴掌。自此,陆小曼闭门苦读,不到几年,琴棋书画外语诗文样样精通。

十七八岁时,因为精通英法两国语言,而成为外交部的翻译,见识的都是各国顶级要人。并且参加外交部的舞会,身姿婀娜的他翩翩起舞更是让人为之倾倒。

陆家也因此名震京城,转眼,陆小曼也到了嫁人的年纪。来陆家提亲的人把门槛都要踏破了。

异地恋多可怕,陆小曼与王庚因此离婚

在父母千挑万选后,1922年陆小曼嫁给了当时的青年才俊王庚。

在我们现在看来,王庚并没有徐志摩的名气那么大,但是这个王赓也绝非等闲之辈。1915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后,转入美国西点军校攻读军事。

与美国后来的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级,在民国时期能够在西点军校攻读军事的,回国后如果有一个好的机遇,以后混个元帅都挡不住。毕竟艾森豪威尔日后成为欧洲盟军统帅和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

出身于普林斯顿和西点两所高等学府的才俊,在20世纪初的中国似乎再无他人。名校毕业,志大才雄,前途无可限量,当时的两人可谓是郎才女貌,十分般配。

但王赓的心思全都在事业上,且不解风情的王赓对陆小曼的爱情憧憬毫无意会,一周工作六天,陆小曼觉得他很不体贴,这让陆小曼失望万分,尤其是王庚曾经当众辱骂陆小曼,这让娇生惯养的陆小曼十分生气,为二人的离婚埋下伏笔。

不久王赓去哈尔滨任警察局长,陆小曼没有与丈夫同去,结果陆小曼出轨徐志摩,与徐志摩发生了热恋。

王赓听闻了徐、陆二人的事,他便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如念夫妻之情,请马上与我南下团聚,倘若另有所属,决不加以阻拦,希望你能过得幸福。”

按照道理来说,这个王庚是文科出身,应该懂得一些风情的,在新婚之后就舍弃妻子,远走他乡,老婆不跟人跑了才怪,毕竟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民国,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发生。

陆小曼与徐志摩,为什么一开始就不被众人看好!

在王庚到外地任职期间,新婚燕尔的陆小曼就感受到了婚后的孤独,曾经是众星捧月,如今却是孤家寡人,内心自然是有点想法的。

千不该万不该,王庚在上班的时候,让他的好友徐志摩照顾陆小曼。当时的徐志摩感情生活处于低谷,他苦苦追求的林徽因跟梁思成喜结良缘,自己则成了路人甲。

徐志摩这样的多情种子,遇到陆小曼这样的风情女子,一接触就变得形影不离。

比较有意思的,在陆小曼最为孤单的时候,想要王庚陪同,结果王庚却说:“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

徐志摩天生就浪漫多情,遇到喜欢风花雪月的陆小曼,无疑是心生欢喜。两人一起吟诗作画,会心处,四目交接,电石火光;逸兴遄飞时,两人开怀大笑。

就这样,两人之间的爱情火花越烧越旺。

1925年陆小曼与王庚办理了离婚,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举行婚礼。

正因为这段爱情来得太狗血,徐志摩是渣男,陆小曼是渣女,合在一起成了渣渣!

在二人婚礼的时候,双方父母大概也都感觉面子上过不去,因此都没有出席。

就连梁启超,胡适等人也是再三邀请才答应的,证婚人梁启超在主持婚礼时,还略带嘲讽的说:希望这是你们最后一次婚礼。

陆小曼与徐志摩为何婚后矛盾重重?

有些时候,别人不看好的婚姻,不是别人的问题,可能是自身的原因,渣渣的爱情,哪有几个好结局的,果然,婚后不久两个人就遭遇各种各样的矛盾。

新婚燕尔的时候,还算不错,两人在徐志摩老家的老宅子里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隐居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矛盾就出现了了,徐志摩的父亲因为看不惯小曼奢靡的生活方式,果断切断了两人的经济来源,这让他俩的日子很快捉襟见肘。俩人只能靠徐志摩的稿费和讲课费来维持生活。

后来,他们移居上海,陆小曼喜爱上海十里洋场的夜生活,结识了一批新朋友。

但过惯了奢侈生活的陆小曼并没有改变的意思,她依旧时常盛装打扮出入各高档场所,过着大手大脚的生活。

在陆小曼享受的同时,徐志摩却累的不可开交,写作、兼职,忙得分身乏术,入不敷出的窘迫把他搞得疲惫不堪。再加之性格差异以及生活方式及习惯诸多迥异,夫妻俩的婚后生活并没有想象的诗情画意,反倒是矛盾不断出现。

1931年11月19日,他们又爆发了冲突,不肯听劝的她竟将烟枪向他投掷,气愤至极的他拂袖而去,徐志摩搭乘了一架飞往北平的飞机想去看望林徽因。

结果,因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党家庄地区触山爆炸,机毁人亡。徐志摩的死在各界引起震动,沈从文、金岳霖、梁思成、张奚若等昔日好友前往吊唁。

得知噩耗,陆小曼立刻昏厥过去。在灵堂上,她更是哭倒数次,醒来的她仍难以自持,悲恸欲绝,她总是觉得是自己间接杀死了徐志摩。

陆小曼为何死后23年才得到安葬?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一直与有妇之夫翁端午同居生活,他照顾陆小曼的各种开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他还出钱让陆小曼继续学画画。

他们俩也有很多共性吧,爱戏剧,爱交友,直到翁端午去世。

1965年4月3日,63岁的陆小曼因病去世,离世前,陆小曼曾提出想与徐志摩合葬。

但这个要求却遭到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的拒绝,徐积锴给出的理由是:陆小曼虽是徐志摩妻子,但一直不被徐家人承认,而且徐志摩死前,两人关系几近破裂。

更重要的是,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一直与有妇之夫翁端午同居。所以徐积锴觉得陆小曼没有与徐志摩合葬的资格。

陆小曼晚年时,她依赖半生的“情人”翁端午也已经离世,由于一直有病在身且吸食鸦片,陆小曼的生活一直不好。

她去世殡葬时,竟还穿着一件满是破洞的旧棉袄,赵清阁见状目不忍睹,便送了她一套新的绸衣衫裤穿上,如此,方得体面入殓。

火化后由于陆小曼一生并未留下子女,所以她的骨灰一直无人认领。

直到1988年,陆小曼的堂侄和堂侄女想到姑姑陆小曼死后还没有墓地,于是便在苏州东山华侨公墓为她建造了纪念墓(衣冠冢)。

墓碑上的照片竟还是陆小曼学生时代的照片,总之,陆小曼总算是被下葬了。

只不过,这一天,陆小曼等了整整二十三年。

一代民国才女陆小曼,为何死后23年未能得到安葬?

理科男答历史。

陆小曼,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这个名字,她是近代文化界的大名人,同时和徐志摩也是夫妻关系。

关于陆小曼,且听我慢慢说来。

1903年,陆小曼出生;6岁时跟母亲去了北京;7岁读小学;15岁入北京圣心学堂;17岁任职外交翻译。

19岁嫁给王赓;21岁,在一次交际上认识了王赓的朋友徐志摩,很快与之恋爱;23岁,与王赓离婚;24岁,与徐志摩结婚,同年去了上海;25岁认识了翁瑞午。

29岁那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去世,之后陆小曼便一直单身,整理有关徐志摩的东西。

36岁,与翁瑞午同居。

直到1965年,也就是陆小曼63岁那年,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1988年,她的家人为她在苏州建造了纪念墓。

从上面介绍我们能够知道,陆小曼一生经历了三个男人。

分别是王赓,徐志摩,翁瑞午。

对于徐志摩我们相当了解,他喜欢过3个女人,分别是张幼仪(离婚),林徽因(没在一起),陆小曼(结婚),而陆小曼是最后一个。

一开始徐志摩和陆小曼是非常恩爱的,可是结婚后就发生了变化。

陆小曼因为吸食鸦片,变得非常慵懒,没有活力,和徐志摩再也没有激情。

而吸食鸦片,是因为他第三个男人翁瑞午。

当时陆小曼生病,而翁瑞午又擅长推拿,可以缓解陆小曼的病态。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机会,两个人感情直线上升,但是介于有徐志摩,也不敢明目张胆。

陆小曼害怕以后自己又旧病复发,翁瑞午就给她出主意,说吸食鸦片有效果。

陆小曼一开始是拒绝的,不过看翁瑞午吸的很过瘾,就慢慢沾上了。

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和翁瑞午一起躺在客厅吞云吐雾。

陆小曼自身毛病挺多的,因出生于大家庭,而且还是独生子女,所以就有了公主病。

当时那个年代,人均年薪5块大洋,而徐志摩年薪足足有几百块大洋,尽管如此仍然不够陆小曼的花销。

1931年,徐志摩去世,陆小曼伤痛欲绝。之后几十年,陆小曼一直都在整理徐志摩的相关作品。

徐志摩和陆小曼是自由婚姻,有爱同时也有伤。

徐志摩去世7年后,陆小曼终于和翁瑞午同居。

这种情况在当时是备受谴责的,很多人都不同意陆小曼的做法。

而且翁瑞午还有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说陆小曼是个“小三”。

有人也劝说过陆小曼,让陆小曼和翁瑞午分开,但是陆小曼一意孤行,委婉拒绝。

她和翁瑞午后来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虽然不算那么幸福,但也是合伙持家,给了陆小曼许多的安慰。

陆小曼曾在去世前,说过自己想和徐志摩合葬在一起的愿望。

但是被徐志摩的儿子拒绝了。

原因有二。

第一,徐家人从始至终没有接受过陆小曼。

第三,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和翁瑞午同居。

陆小曼去世后,因为没有子女,所以骨灰也无人认领,后来就不知所踪了。

直到1988年,陆小曼家人为她建立了衣冠冢。

陆小曼晚年的生活让人有些心疼,但是这些却都是陆小曼一手造成的。关于她,真的是说不尽,理不清。

一代民国才女陆小曼,为何死后23年未能得到安葬?

陆小曼是民国的四大美女之一,也是民国的十大才女之一。容貌秀丽,满腹文采。却也一生情路坎坷,爱恨交织波折。胡适曾言“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陆小曼: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民国短短十几年却是留下了许许多多文人才子的八卦绯闻。那个时代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等名人的才华和故事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陆小曼1903年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家书香门第,其父陆定有钱有权又有才华。所以陆小曼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白富美。

而她自幼也是受母亲影响十分喜欢画画,且具有天赋。作为有名的交际花,陆小曼的感情方面也是很有自己的想法。

1922年,19岁的陆小曼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王赓。不过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三年的时间。

蜜月期过后的陆小曼对自己的婚姻感到了疑惑郁闷。她觉得和王赓之间没有共同的话题,也找不到爱情的甜蜜。

王赓作为一名动荡时期的军人,每天十分忙碌,自然无法照顾妻子的感受。而陆小曼显然不是一直金丝雀,王家注定是留不住她的。▲王庚与陆小曼

这个时候,孤寂的她遇到了情场失意的徐志摩。起初,王赓将前来陪同工作的妻子交给了好兄弟徐志摩照顾。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二人竟日久生情。直至一天,徐志摩直白的用文字告诉王赓“我发现,我喜欢上你的妻子了”。

短短一句话,光明正大的觊觎自己好兄弟的妻子,真可谓是文人里的“勇者”。军人出身的王赓也没与之纠缠,反倒坦然“离婚就是了,此后对方的婚丧嫁娶与我无关。”

可更令人气愤的是,陆小曼为了能和意中人长相厮守,竟然偷偷打掉了与王赓的孩子,这件事,王赓也是后来才得知。

离婚后的王赓一直未娶。陆小曼也因这次堕胎落下了病根,不再生育且体弱多病。这也算是报应了吧。

如果说徐志摩给了陆小曼梦寐以求的浪漫和爱情,那王赓曾给她的则是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以保证她的纸醉金迷。

养活一个陆小曼是很费钱的。她不仅喝人奶,还吸食鸦片,更是过不了苦日子。▲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

嫁给徐志摩后,她住的是别墅,坐的是豪车,佣人保姆十余个,吃的用的都是极好的。

睡觉睡到自然醒,梳洗打扮过后就去逛街跳舞。偶尔约约小姐妹打打牌,全职在家负责貌美如花。

另一头,为了维持娇妻的日常开销,徐志摩开始了拼命赚钱养家模式。身兼数职,省吃俭用,甚至向前妻借过钱。

直到死在去见女神的路上,他也坐的是蹭来的廉价飞机。也有人说,陆小曼是上帝对徐志摩花心最好的惩罚。

1931年,失去丈夫的陆小曼拒绝了众多追求者和施舍援助。但是一辈子离不开男人的她怎么可能独自生活,于是她选择了已有家室的翁瑞午。

翁瑞午虽有家室,可和这位情人之间也没藏着掖着,悉心照顾陪着陆小曼走出丧夫之痛。极力满足她的物质需求,甚至为了她喝人奶的特殊癖好给她专门雇了一个奶妈。▲翁瑞午与陆小曼

将近三十年,翁瑞午倾家荡产的供养着这个好友“托付”给他的情人。直至临终之际他还在担心陆小曼以后的生活。

那么这个痴心汉是否收获了女神的感动呢?答案是有,不过也仅仅是感动而已。陆小曼曾说对于翁瑞午,她只有感情没有爱情。

二人同居期间,她还坚持不许翁瑞午离婚,因为她是不会嫁人的。她安于自己小三的身份,不羞不闹。

陆小曼这一辈子的追求者远不止以上三位,可最终谁也没能给她一个圆满的结局。同样是爱过徐志摩的女人,可是比起林徽因,陆小曼死后连个像样的墓地都没有。

翁瑞午去世后,她原本羸弱的身体更加糟糕,就连吸鸦片都无法抑制疼痛。原本就被败光的家底也再也没有经济来源,晚年的陆小曼过的可以说连乞丐都不如。

没过几年,她也在疾病和伤痛的双重打击下离世了。临终之时身上只有一件破烂的棉袄,生前风光,死后荒凉。

因为这一辈子没有一儿半女,所以她的骨灰23年无人认领。最终还是她的侄子为其建立了一个衣冠冢,只因她的骨灰早已丢失。究其一生,负了忠心之人,也被所忠之人辜负。民国的爱情,渣还渣出了文化。一手好牌算是被她自己打的稀烂,就连晚年都不得善终。

一代民国才女陆小曼,为何死后23年未能得到安葬?

1965年,上海,62岁的才女陆小曼香消玉损。临终前,陆小曼向堂侄女表达了希望与徐志摩合葬的愿望,但徐氏后人没有松口,所以其愿望没有达成。而且陆小曼无后,无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其堂侄和堂侄女也感觉很无奈,直到二十三年后,才将其安葬到苏州东山华侨公墓,入土为安。

陆小曼与唐瑛并称“南唐北陆”,都是出名的交际花。唐瑛曾是宋子文的旧爱,而陆小曼与徐志摩也一样爱得炙热。但是,陆小曼与徐志摩因为均是离婚再嫁再娶,注定在那个年代得不到祝福。

甚至在婚礼上,陆小曼和徐志摩都被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数落了一顿,说是希望这是徐志摩的最后一次婚姻。

陆小曼和徐志摩陷入热恋之前,陆小曼的婚姻虽然她自我感觉无味,但是丈夫王庚高学历,从事着不错的工作,在别人看来也是郎才女貌,佳人配才子。而且,此时,陆小曼已经有孕在身,为了新的爱情,她飞蚊扑火般把肚子中的胎儿打掉,导致了她以后不孕。而徐志摩向贤淑的夫人张幼仪提出离婚时,张幼仪肚子里还怀有他们的次子。

陆小曼出身于书香世家,举人出身的父亲陆定是老师,母亲吴曼华擅长作画,才女。陆小曼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受到了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和后期良好的教育。陆小曼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在晚年,她成为了上海中国画院的专业画师。陆小曼还对昆曲有研究,会演奏皮黄,而且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陆小曼在最好的年华——十九岁时,听从了父母大人的安排,嫁给了“高富帅”的王庚。此人不但是清华高材生,而且去过国外几所声誉很高的高等学府进修过,曾在北洋政府陆军部任职。

但是,陆小曼觉得王庚不懂女人心,不浪漫,再加上两地的分居,二人的距离越拉越远。后来,追求的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爱的陆小曼结识了诗人徐志摩,二人立即擦出了爱的火花,火花如星星燎原般燃烧在二人的心房,越燃烧越炙热。

于是,为了爱,陆小曼和徐志摩各自离婚,相互结合的义无反顾,毫无退路。但是激情过后,却是一地鸡毛。陆小曼爱奢靡,徐志摩的高收入依然不能满足她的高消费。于是,徐志摩不得不坐着飞机,为了生计奔波着赚钱养家。

在徐志摩坐飞机去听林徽因的讲座之前,二人之间还爆发了大战,陆小曼用东西砸了徐志摩的眼镜。

此前,作为陆小曼推拿师的翁瑞午在给陆小曼缓解身体疼痛的同时,二人竟然发生了暧昧的关系。而且翁瑞午还让陆小曼吸食大烟,目的是为了缓解疼痛。但是吸大烟是容易上瘾的。作为医生的翁瑞午为何会如此做?令人匪夷所思。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争吵的原因中,是否有上述原因?还是只为无法满足物质生活的无奈?

徐志摩在飞机失事身亡后,陆小曼像是彻底变了一个人。心里全是徐志摩的好,她将徐志摩的遗像挂在了卧室墙上,开始整理徐志摩的诗文。对徐家人来说,感觉陆小曼就是那个致使徐志摩走上不归路的幕后推手,他们对她冷眼相待,拒绝让她送徐志摩最后一程。

陆小曼再次独身之后,对她有情有义的前夫哥王庚又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复婚,却遭到了无情地拒绝。在别人看来,尤其是胡适先生看来,只要陆小曼离开翁瑞午,他就会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但是也遭到了拒绝。

陆小曼与翁瑞午一直同居了三十年,没有婚姻,没有名分,没有许诺,只是搭伙过日子,只是有个说话的人。陆小曼与翁瑞午在一起,是因着他的推拿技术,还是他的甜言蜜语?还是曾经的承诺?

翁瑞午早陆小曼而去,之后,陆小曼身体也越来越差。但她却戒掉了大烟,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并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任参事,做画师。

到了1964年,陆小曼的身体每况愈下,哮喘、肺气肿一直折磨着她。但是陆小曼还常和人回忆如果徐志摩还在世,会怎样怎样。陆小曼临终前,还托付朋友一定做好《徐志摩全集》的出版事宜。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做了后事的安排后,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享年62岁。陆小曼的骨灰在寄存处一放就是23年。其葬礼之简陋,其死后几乎无人去吊唁,均令人唏嘘。

直到1988年,陆小曼去世二十三年后,陆小曼堂侄和堂侄女把她的骨灰安葬在了苏州东山华侨公墓。

陆小曼终于入土为安了。

校书郎工作室出品,柒月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