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晚年频繁搬家,摆脱不了虱子缠身,到底真相如何?

张爱玲是中国的现代女作家,是少年天才,在很小的时候就出名了,她的家庭出身都很高贵,父亲是遗少型的少爷,母亲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母亲对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她父母两人的观点总是不一致,在一起总是争吵,在张爱玲读六年级的时候就离婚了,她跟她的爸爸一起生活。

之后,她爸爸吸食鸦片,还给她娶了一个也喜欢吸鸦片的继母,她的继母对她并不是很好,经常羞辱她,这对年幼的张爱玲来说是一种折磨。

后来在张爱玲二十三岁的时候遇见了她的第一位丈夫胡兰成,他们是因为张爱玲的小说《封锁》而相识、相知、相恋的,也正是因为这段关系,让她饱受非议,说是插足别人婚姻的第三者,因为当时的胡兰成已经结婚了,是个有名的花花公子,但张爱玲还是很喜欢他。

虽然胡兰成为了她抛弃了自己的妻妾,还与她结了婚,但在两年之后,他们就离了婚,因为胡兰成又出轨了,他给不了张爱玲的现世安稳和一生一世,最终还是选择背叛了她。而婚姻的不成功,让她专注于创作,她在这段时间也创作了许多高质量的作品。

在1955年的时候她远渡美国,再一次遇到了真爱,并且和赖雅结婚,两人度过了幸福的十年,赖雅逝世了,此后,张爱玲就孤身一人度此生。

但有一件事比较奇怪,那就是在晚年孤独的时候,张爱玲总是频繁的搬家,原因说是为了摆脱虱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她身上很容易吸引虱子吗?虱子是真的虱子吗? 其实这里的虱子并不是真实的虱子,张爱玲在她的散文《天才梦》中就有提到过虱子,这句话是“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有些人把这里的虱子解读为是张爱玲的家庭,虽然富贵有钱,但内里却脏乱不堪,父亲与继母因为吸食鸦片而对她毒打谩骂,母亲因为金钱而对她冷漠无情,还有第一任丈夫因为花心而对她出轨背叛。

所以这些虱子其实指的是她的父亲、母亲和继母,指那些给她造成过伤害的人,因为他们的伤害,对她造成了重大打击,加上晚年的创作不得意,不被人欣赏,让她的心理疾病逐渐的加重,并且越来越明显了,使她对待事物和人越来越冷淡,越来越不在意衣食住行,越来越封闭,不与人交流,希望这样可以摆脱心里的空虚和想象中的虱子。

因为她总是觉得身上有虱子在咬她,让她很难受,所以晚年的她经常搬家,想要远离有虱子的地方,还曾经写信告诉过朋友想要去虱子到达不了的沙漠中居住。但很不幸的是她最终死在了美国的洛杉矶住处,在七天之后才被人发现了她的尸体,结束了她痛苦、悲惨的一生。

张爱玲在文学领域造诣很高,尤其是她的小说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点,对女性自身进行探索与批评,为女性文学开辟了新方向,为中国的小说史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张爱玲晚年频繁搬家,摆脱不了虱子缠身,到底真相如何?

她一生都爱旗袍,但旗袍上的斑斑点点却已是虱子的窝。它们与她争夺着旗袍的爱,而她最终还是没来得及消灭虱子,便撒手离开了这世界。张爱玲曾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四年中搬家次数大约180次,一年大概就搬45次,这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而大多数人认为她搬家频繁的原因,是因为她的旗袍上爬满了虱子。

但每一次搬家,那些虱子总是阴魂不散,不论她到哪里, 它们总是能找到她,而她的晚年生活也在与这些虱子进行无休止地战斗。

据张爱玲的朋友回忆声称,张爱玲喜欢穿旗袍,晚年依旧不改。但是旗袍却变了,它不在清香,却早已有了霉的味道。

它不在艳丽,早已是斑斑点点,那先细小如针眼般的破洞应该就是她所说的虱子咬的。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张爱玲喜用比拟,她所说的虱子应当不是我们现实中所说的虱子,应当是那些让她千疮百孔的人。

她的父亲与继母是侵蚀她童年的虱子,胡兰成是吞噬她青春年华的虱子,而他给她的伤往往让她触景生情,让她逃也逃不掉,避也避不开。

每每遇到相似的场景,她总选择离开,这也许是她总爱搬家的原因吧。这个难得的旷世奇才,她风情万种,最终还是被虱子团所吞噬。她那瘦削的指尖,怎么也抓不完那满旗袍的“虱子”,它们已经剥夺了她一生的挚爱。

而骨瘦如柴的她,最终也敌不过“虱子”的肆意吮吸,倒在了美国公寓里。一个星期之后才被世人发现,孤独的灵魂才得已入眠。

晚年的张爱玲生活甚是凄惨,那么在她纯真美好的童年与正值年华的青春里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张爱玲像是一朵艳丽的罂粟花,她蛊惑着世间,纵然也被这凡俗所蛊惑。

1920年出生在上海那座孤城,曾外祖父是清朝大名鼎鼎的李鸿章,而她的母亲琴棋是书画样样精通,但却少了对她的爱。

张爱玲的童年无疑是苍凉的,她曾经写过这样一个句子:“有太阳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阴凉。”

这句话描写的就是父亲,他父亲是典型的纨绔子弟,终日沉迷于鸦片。太阳还未落山,他的房间就已经一片黑暗,过着他腐朽、黑暗、堕落、寂寥的生活。父亲从未爱过自己,因为父母之间的战争总是让他对她大发雷霆。母亲追求艺术的生活,只可惜,生活给不了她艺术的节奏。

父母的离异,使得父亲对她更是严厉,特别是那个也吸食着鸦片的继母过门之后,她的日子更是不好过了。

继母可谓是把她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永无休止的折磨让她全身是伤疤。冬天的凌厉并不能让继母对她有一丝怜悯,破旧的衣服让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冻疮满脚都是。

继母让她的童年过得如此苍凉,但这还不够,她还要在她的心上划一刀。

一日继母为了一件小事诬陷张爱玲,那时满屋子的男女,都是父亲的朋友,她硬生生地在众人面前羞辱她,父亲不分青红皂白毒打了他一顿。继母并不肯罢休,要求父亲囚禁她。

这对张爱玲来说是极为痛苦的,因为每次母亲和父亲争吵之时,她都会躲在黑暗的角落里瑟瑟发抖,黑夜是她心里的阴霾。而这一次,那个小黑屋让她感觉自己快要窒息,黑暗如同猛兽将她侵蚀。

但是张爱玲没有被打败,她逃了出去,寻找到了自己的母亲。本以为是一丝丝希望,本以为是温暖。

可是母亲却要把性格孤僻的她培养成一个善于交际的淑女,不管她愿不愿意,母亲都把自己的想法强制实施在她的身上,两人的隔阂也越来越深。

幸得母亲供她上学,教她画画,最终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战争去了香港。在香港的日子里,她能平静地拿起她最爱的笔,书写着她全部的情感。

本以为日子将会好过些,可是那个负心男又闯进了她的世界,让她在红尘里飘零、卑微。

胡兰成对她的小说《封锁》是如此热爱,但你对她人却不见得如此。他38岁,已婚。她23岁,未恋。他曾在婚礼上对他说:“愿此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但他从未实现过他的誓言,结婚才一年,他又有了新欢。

国民政府通缉胡兰成时,是她不离不弃地陪伴在身边,可等他安顿好时,另一个女子却早已出现。张爱玲坐着火车去寻他,但他却只是白天陪她,晚上定是去了范秀美那儿。

他给她的不是现实安稳,而是将她爱他的心弄得千疮百孔。第2天,她离开了他,对着江海哭泣,却无人诉说。

他早已是不爱她了,而她始终放不下,但是现实又不得不逼迫她离开。

两年之后,她的伤渐渐痊愈,她在给胡兰成的信中写到: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的了。

为了彻底忘记这段悲伤的恋情,1952年她申请去香港,一个人孤孤单单又离开了大陆。1955年,她又只身一人飞往遥远的国度——美国,而这一去,却又给了她新的恋爱。

她认识了艺术家赖雅,他们彼此倾心,各自欢喜,终于36岁的她与65岁的他开始了异国之恋。他给了她婚礼,给了她家的感觉,这于她而言,无非是最幸福的。但结婚十年,最爱她的人,赖雅与世长辞,留她一人独居在这异国他乡里。

她始终以赖雅夫人的身份居住在美国,直到沧桑地离去,从此给这世界冷冷地留下苍凉的背影。她执笔写下世人称赞不绝的《传奇》,却忘了她的一生,本就是传奇。

正如我们强人所说,那些应该虱子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些痛。可每到一个地点,总是能联想到父亲、母亲、前夫。这些人就像是虱子,所以逼的张爱玲不得不一直搬家。

张爱玲晚年频繁搬家,摆脱不了虱子缠身,到底真相如何?

在张爱玲晚年写给友人的信件中,多次提到自己被“虱子”困扰,几乎一个星期就要搬一次家。

一些人根据张爱玲一星期搬一次家的频率推断,张爱玲在短短四年时间里面,搬家的次数多达180多次。

从张爱玲为了躲避“虱子”不停搬家的举动来看,张爱玲是一个非常洁癖的人,那么一个洁癖的人又怎么会被虱子困扰呢?

其实张爱玲不停搬家,并不是因为张爱玲的身上真的有虱子,而是因为张爱玲患上了心理疾病。

张爱玲换上的这种心理疾病,在医学界被称为“虫爬妄想症”,“虫爬妄想症”的主要表现就是患者一直感觉自己的身上有虫子,却始终无法清除掉身上的虫子。

张爱玲患上心理疾病,同她失败的婚姻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张爱玲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她的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祖父是晚清名臣张佩纶。因为家境殷实,张爱玲幼年的时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3岁的时候就学会了背诵古诗。

张爱玲的文学天赋非常高,她的创作能力主要来源于天赋。在1927年,年仅7岁的张爱玲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当时的张爱玲只受过私塾的教育,却能够写出来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

小学时代和中学时代的张爱玲一直都痴迷于创作,她的作品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上,等到张爱玲完成所有学业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了文坛上著名的年轻作家。在张爱玲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她的爱情却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叫胡兰成,胡兰成是抗战时期的大汉奸,也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作者。

在汪精卫投降日本人后,胡兰成曾经多次公开发表文章为汪精卫洗白,宣传投降言论。张爱玲嫁给胡兰成,在当时受到了很多非议,很多人都站出来批评张爱玲。

在嫁给胡兰成的两年时间里面,张爱玲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张爱玲跟随胡兰成逃难,胡兰成是一个四处留情的人,在逃难的过程中和很多女子发生了暧昧关系。

由于胡兰成已经变了心,张爱玲只能和胡兰成离婚,这场失败的婚姻,给张爱玲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阴影。在1955年之后,张爱玲移居到了美国,开始了第二段婚姻。张爱玲第二任丈夫叫赖雅,赖雅和张爱玲结婚的时候已经65岁,两个人的婚姻只持续了11年。

赖雅去世的时候,张爱玲只有47岁,之后张爱玲便一直保持单身的状态,一直到75岁去世。

孤独的日子让张爱玲逐渐的变得精神恍惚,从1967年赖雅去世后,张爱玲一直都是一个人生活。到了1984年张爱玲开始患上了心理疾病,朋友们写的信也没有时间去看,写作的频率也下降了很多,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到了和“虱子”的斗争中。

除了频繁搬家之外,张爱玲还曾经买过大量的杀虫剂,只是这些方法都没能消灭虱子。其实真正困扰张爱玲的“虱子”,是她长期孤独导致的心理疾病。一直到1995年张爱玲去世,张爱玲始终都是寡居的状态,假如她的晚年不是一个人生活,这些“虱子”可能也就不会出现了。

张爱玲晚年频繁搬家,摆脱不了虱子缠身,到底真相如何?

生命就如一朵纯净的火焰,可人们依靠而活的却是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能写出这样一行文字,其心灵世界该是有多么昏暗浑浊,一眼望看不到边际的蒙沉生活又该是多么的痛苦;然而这就是才情过人慧根深种的张爱玲晚年所感知到的世界。从她的一生中可以看出来,人若是对人性的感知太灵敏和聪慧了;那绝对会使自己心灵受伤。若是对情之一道太过执着和用心,往往会伤及自身活不长久。曾经在十八岁的美好年华写下“生命如一袭华美外袍,上面爬满了虱子”的张爱玲可能也未想到,她晚年的生活还真是经常受虱子骚扰缠身;以至于把晚年的她折磨得几近疯狂不停地搬家来摆脱它。

晚年生活的张爱玲临逝前都还在不断地搬家,其次数几乎是每周就要搬一次家。短短的三年多时间内,她就搬了一百八十多次;简直就是想要创造吉尼斯纪录一般。所以别人想要联系她往往都是联系不到的,而且她基本上也不接电话、少写信、不看报刊;犹如“活死人”一般的生活在世界的角落。也是因为如此,最后当警察们推开她公寓的时候,那时的她已经死去近一周的时间;她的遗体都已经腐朽了!为何张爱玲晚年无法摆脱虱子?其中的真相到底如何?这其实她当时精神方面出了问题。

这并非她“有病”,而是她对世界的一种宣泄。当时张爱玲晚年的生活状况向世人展现的时候,在社会上引起了人们的议论;很多读者都在揣测她到底经历了怎么样的人生、是否患上了精神疾病,不然为何她会做出这般令人难以理解的“非认之举”。对此,其实是可以给予否定答案的。虽然她频繁搬家之举挺惹人争议,但是她当时认知很清楚能够很正常地与人交际。若果非要说她与病“沾”边,那也顶多就是精神状态上的不健康罢了。而张爱玲之所以会有这些“非人”行径,一是她一贯以来就是性情冷淡、为人高傲孤僻,从她与父母亲友的关系就可见一斑。

这二来,其实是她经受了人生变故以及小时候的阴影彻底爆发导致。她歇斯底里式的搬家、越加地远离社会群体独索而居、很难对人产生信任和放下防备,都是由此引发而出的。自她的美国丈夫赖雅去世后,她就再也没有可以放心依靠的肩膀;身在美国的她彻底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虽说她在国内还有张子静这个胞弟,但是他们姐弟俩却鲜少会有来往;几乎可以用陌生人来形容两人的关系。可以说那时除了宋淇夫妇这唯一的朋友外,张爱玲就再也没有任何算的上亲密的人了。

可是即便是对于宋琪夫妇,张爱玲也是有隔阂和猜疑的。她认为宋淇夫妇俩不相信她写的剧本,而她自己也不相信宋淇夫妇会依据真实情况给她稿费。因此,到了最后张爱玲几乎没有一个可以真正关心的人;内心孤苦的她自然不会有一个上佳的精神状态。幸好她还有写作这门爱好陪伴,晚年的她可谓是把写作当成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的创作中去。若不是时常面临“虱子”的纠缠,张爱玲的晚年可能是幸福和知足的。然而事事无常,这般才情绝世的女子晚年却得不到安详;这也许就是当上天给了人一种优势之后,就要给她降下一种磨难。

关于张爱玲的晚年生活,人们所能知道的基本都是来源于别人和她来往的信件。晚年与张爱玲联系紧密的夏志清就在其编写的《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收录有与她来往的一百三十多份信;让世人对张爱玲晚年在美国生活的境况有了个较为清晰的了解。而这些信中,张爱玲几乎都有表明她是为了躲避“虱子”才不断搬家的。根据她的自述那些虫子来自南美洲,它们的体型小到肉眼难以看清,可生命却极为顽强。

甚至于她每月都要花上几百美元购买杀虫药剂,但是总是无法完全杀死它们;所以她只能不停地搬家逃避它们纠缠。为了拼命摆脱这些令她恶心的虫子,她不得不在美国四处漂泊租房、住旅馆成了生活日常。甚至为了搬家的时候方便携带,她舍弃家中值钱的物件;仅是带着一双皮鞋几件长裙换洗。而其他的生活用品都是用一次性的,这样她就可以随走随丢。她这样的行为可以说已经不是洁癖能够形容的了,可能是已有洁癖转变为强迫症了。以至夏志清的夫人推测张爱玲皮肤的瘙痒不是“虱子”导致,而是她皮肤上可能患上一种病症。当然了,这个推测并无任何事实根据。

她虽有着惊世的才华和异于常人的慧根,但内心却一直被孤冷、凄凉笼罩。张爱玲一生中有过几次托付,胡兰成是一次、桑弧是一次、赖雅也是一次。当时年仅二十有四的她与胡兰成一见倾心,可在这场爱情中低到尘埃的张爱玲还是被他抛弃了。逃亡中的胡兰成愿和别的女子结合,却不愿守住他们之间爱的誓言。当张爱玲冒着生命之危去找他,结果却是让她和其他女子共享一个他;所以张爱玲最后走了,她明白尘埃中的爱情只会被随意践踏。之后,她结识了倒仰桑弧并逐渐交往在一起。张爱玲于桑弧而言,可能是生活要大过爱情;性格上两人是不合适的。

最后,桑弧在两人没分手的情况下和他人结婚。张爱玲一句话也没说,就自然而然地离开了。十年后的一场偶然邂逅,张爱玲遇见懂她爱她的美国戏曲家赖雅。年龄相差二十多岁的爱情中,张爱玲感受到了什么才是被爱护的感觉。可是很不幸,他们结婚几个月赖雅就因病而半身瘫痪。不过张爱玲却并未埋怨,她努力照顾和为丈夫的医药费四处劳累奔波。这段时间虽苦但却是张爱玲最幸福的时刻。可惜赖雅陪伴了十二年后,就撒手离她而去;只留她一个人在世间忍受凄苦。正是因为没有人再给她光明驱散心中的虱子,所以张爱玲晚年才会一直无法摆脱“虱子”的纠缠吧!

张爱玲晚年频繁搬家,摆脱不了虱子缠身,到底真相如何?

真相往往很哀伤,套用一句她自己的话,“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懂得现在的我”。

张爱玲是人尽皆知的大才女,她的很多作品都脍炙人心,可以说他没有哪一点是不受人们关注的。

张爱玲的曾祖父是晚清大臣李鸿章,也算是出身于名门望族,这就让她本人更是充满神奇感,而张爱玲更是少年得志,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自己的写作天赋。

她的《半生缘》,《色戒》,《倾国倾城》,《滚滚红尘》等都被拍成电视剧或电影!

但是张爱玲的晚年却凄惨无比。

据悉,张爱玲晚年的时候有被虱子缠身的困扰,她感觉自己每天都被无数的虱子叮咬,受不了这个折磨的她几次搬家,躲避虱子,甚至还想搬到沙漠去住。

友人去探望她,她提到自己身上的虱子,有人奇怪,哪有什么虱子,这才明白,张爱玲的精神不对了!

张爱玲所说的虱子并没真实的存在过,只是此时的她精神脆弱,敏感到神经质的地步,所以总觉得哪里都是虱子,此后在1905年的时候,人们在一栋房子里才发现一具已经发臭了的尸体,距离死亡时间已经一个星期了。

她就是张爱玲,无不令人叹惋!

造成这样悲剧的原因其实在张爱玲很小的时候就有了!

张爱玲小时候父母的关系就不是很好,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没人关注这个敏感的孩子当时的心里有多脆弱。

父母离婚后,张爱玲和继母的关系并不和谐,得不到母爱也得不到父爱,张爱玲在没人呵护的境遇下独自成长。

长大后,她遇到了自以为给予了她安全感的男人胡兰成!

却不想胡兰成给她的爱也是有期限的,很快胡兰成沾花捻草的本性就显露出来,张爱玲痛苦万分,再加上胡兰成汉奸的名声也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万般绝望之际,张爱玲选择了结束自认为美好的婚姻,只身前往美国,远离那一切悲剧的根源!

到了美国后,张爱玲与作家结婚,不多久作家也去世了,张爱玲又是孤独的人一个人了。

无儿无女的张爱玲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的孤独,连蚊子也不能排遣她的孤独了,她 的神经就对一切事物产生了抵触!

这个大才女就在悄无声息中离世!让人叹息!

关注【历史怪诞说】,更多精彩内容在等你~

张爱玲晚年频繁搬家,摆脱不了虱子缠身,到底真相如何?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美国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逝世,离开了这个伤害了她一生的世界。

(张爱玲)

张爱玲去世时,她的公寓空荡荡的,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要不是在她的口袋里发现一份遗嘱,根本没有人相信,这个躺在地板上的瘦得不成人形的女人,就是影响了几代人的女作家。

她悄悄的来到这个世界,又悄悄的离开,她的绝代风华,她的清高,她的传奇,她的凄凉,全部在此刻化为烟尘。

晚年的张爱玲,独在异国他乡,经济窘迫,病魔缠身,她的牙、眼、胃都有严重的疾病,她还经常彻夜失眠,最让她不能忍受的是皮肤病的困扰。

她一生都爱美,但在病魔的淫威下,她不得不屈服,她剪去了三千烦恼丝,终日顶着假发,她的心早已死去。

(胡兰成与张爱玲)

最严重的是,张爱玲晚上患有很强的精神疾病。

她并没有疯,但她有强迫症,还有臆想症,这一点,在她晚年的所作所为上可以清楚的看到。

她在三年零七个月间,几乎是每周都要搬家,经常处于上午搬家,下午看病的状态。

而导致她频繁搬家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她脑子里臆想出来的、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跳蚤。

她 “每月要花两百美元买杀虫剂”,但是她总感觉四周到处都是跳蚤,所以每个住处住不几天,她就会再一次搬家。

她17岁那年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一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衣袍,爬满了虱子”,没想到这竟成了她的箴言。

(张爱玲剧照)

张爱玲是个成功的作家,但不是个成功的女人。

她1943年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使得她名声大振,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疯狂的爱上了大汉奸、有妇之夫胡兰成。

这个男人伤她太深,她的一生几乎就是被这个男人毁了。

1955年,张爱玲来到美国,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可是美国文学圈并不接纳她。

在她最失落的时候,她认识了大她二十岁的美国人赖雅,两人结婚后,张爱玲本来憧憬新的生活,可是生活又和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结婚不久,丈夫突然中风,从此张爱玲服侍了他十来年。

这十来年的生活彻底击跨了她,她只有沉浸在过去,沉浸在与胡兰成在上海大世界那些繁华旧梦中,才能使她的心稍稍感到籍慰。

丈夫死后,张爱玲越发孤僻,她的心理疾病也越来越严重。

她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任何人交往,所有的生活物品对她都没有意义,不断的搬家,不断的抛弃,只有笔,才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她不停的写着,为了过去,为了纪念,也为了现在的自己。

(张爱玲与赖雅)

可是,人是无法摆脱过去的。

她那么爱那个胡兰成,但他背叛了她;她也想过从此和赖雅白头到老,可是赖雅也丢下了她。

她想忘记,可是忘记不了,她用笔写下自己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但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痛苦的回忆,所以直到死,这部小说也没有真正完成。

对张爱玲来说,过去的生活,是她沉迷其中不想出来的,也是她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

她一辈子都在逃避,但她就是逃避不了爱情,也忘记不了爱情。

爱情这个东西,就像是虱子一样,缠着她,围着她,渗入她的骨髓。

(在美国的张爱玲)

张爱玲说过,在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特别是她的爱情在政治和世俗的冲击下,轰然倒塌,她惶恐,她迷失。

她是个极爱美的女子,极爱穿旗袍,可是她总认为旗袍上爬满了虱子。

她就是日复一日的在这种焦虑和矛盾中,她爱旗袍,旗袍上有虱子,这好像是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折磨得她要疯掉。

每次她纠结的时候,她就会搬家,搬家是一种逃离,她想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可是她找不到这个安全的地方,也可以说她直到死也没有找到。

都说女人是缺乏安全感的动物,张爱玲就是这种女人的代表。

她一生的追求只不过是隐世索居,和爱的人在一起,浇浇花,写写字,可是她一生都没有获得这样简单的幸福。

(穿旗袍的张爱玲)

对张爱玲来说,虱子就是她的过去,她想摆脱,但没有人能摆脱。

“过去”是人生的一部分,已溶化在她的血液里,她仿佛看得到,又仿佛看不到。

她的作品中,也充满了这种恐惧和寻找。

《红玫瑰与白玫瑰》说的是两性之间恋爱和婚姻的差别,《色戒》是一个女人从害一个男人转而爱上一个男人,最后为这个男人而死,全是充满了矛盾。

这就是张爱玲,一个充满矛盾的女性,一个伟大的女作家,一个可怜的女人。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冯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