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经典的灭国级战役有哪些?
战争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扩张之路,在我国甚至世界史上都留下了大量的篇幅。但谈到灭国级的战役,首先想到的是前秦对战东晋的淝水之战。
战争背景西晋末年,太子司马衷迎娶大臣贾充之女贾南风,但没想到的是,贾南风不仅是当代有名的丑女,并且嫉妒成瘾、心狠手辣。司马衷继位为晋惠帝之后,贾南风成为皇后。
司马衷作为皇帝,脑子却不好转,并且家有悍妇,时常受到贾南风的限制,朝中大权掌握在贾南风的手中。 贾南风手握重权后,肆意迫害朝中大臣与皇家子嗣,导致西晋统治腐败不堪、百姓怨声载道,造成后来的“八王之乱”,之后贾南风被杀,西晋宣告灭亡。之后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这时北方因没有统一的政权,各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更迭,在这乱世中却出现了一位英明的君主—苻坚。 苻坚任用贤臣王猛,在王猛的建议下积极发展经济、提高军队力量,国家实力迅速增强,在短时间内称霸北方。一统北方之后,苻坚并不满足现状,一度想要攻占东晋王朝,结束南北对峙局面一统天下。但王猛死前力劝苻坚不要轻易攻打东晋,并且陈明利弊,苻坚才得以作罢。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终于按压不住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不顾大臣劝谏,执意出兵攻打东晋。
战争经过公元383年,苻坚举全国之力率领九十万士兵挥军南下,同时又命大臣裴元略率水师七万向建康进军。近百万的军队气势汹涌向东晋王朝出发,大有不破敌城不罢休之势。 东晋王朝在敌军压境、生死存亡之际,重新启用谢安,并任用谢安之弟谢石、之侄谢玄为大将,带领八万“北府兵”拼死抵抗、保卫建康。
战争前期,由于双方兵力过于悬殊,秦军所向披靡多次取得胜利,攻占了寿阳郧城等地,东晋军队被动迎击,处处被压制。原本晋军一直处于劣势当中,但天佑东晋,危急关头转机出现了。 原来苻坚到达寿阳之后,想要招降晋军,于是派原东晋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劝降,但苻坚过于自大信错了人,朱序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告知了秦军的情况。
正是因为朱序提供了重用的情报,谢石洞悉敌情之后决定改变作战计划,主动出击敌方。 同年11月时,谢玄派遣大将刘牢之率兵五千袭击洛涧,淝水之战就此拉开序幕。在晋军的一阵猛攻下,秦军惊慌失措无力抵抗,士兵争先恐后想要渡河逃命。洛涧一战,晋军取得压倒势地胜利。 秦军与晋军在淝水两岸对峙之后,谢玄见此景长久不是办法,心生一计便派使者去见苻坚之弟苻融,用激将法使秦军先退后,晋军先渡河。
苻坚知晓后本想将计就计,但军队却在后退过程中发生混乱,大量士兵纷纷逃走。秦军乱作一团,苻融在混乱中被杀,失去主将的秦兵更加无心恋战,之后秦军彻底奔溃,晋军趁机反扑。
战争结果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在战争中,前秦虽有百万军队,但却军心混乱输给只有八万军队的东晋。
淝水之战失败后,前秦迅速衰落,君主苻坚被杀,北方各少数民族趁势脱离前秦控制,前秦宣告灭亡。可惜苻坚一世英明,却终究落得个亡国的下场。
世界史上经典的灭国级战役有哪些?
1.崖山之战:1271年开始蒙古分水路两军攻打大宋,1279年南宋在崖山被蒙古大军三面包围,宋军顽强抵抗,仍然不敌蒙古人多势众,宋军大败,战败后陆秀夫背起宋怀宗赵昺投海殉国,十余万军民见宋怀宗已死,不愿投降纷纷投海殉国,大宋灭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沦陷于外族,但是也因此让蒙古人改变了野蛮人一样的统治政策。也的确由此导致中华文明出现断层。
2.山海关大战:在公元1644年,多尔衮八旗军,吴三桂联军和李自成起义军在山海关的一场大战,李自成的军队先和吴三桂大战,就在战斗正激烈时,满清骑兵杀出,李自成的起义军被打了个措不及防,满清借势入关攻占了北京,统治了中国,也导致中国之后几百年国运衰微。
3.高加米拉战役:除了古代中国,波斯帝国也能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帝国,在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领导的4万多骑兵在巴比伦和波斯帝国的百万军队展开了一场大战,波斯虽然兵力有巨大的优势,但是军心涣散,伤亡数十万部队后败给马其顿帝国,君主大流士三世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4.君士坦丁堡之战:拜占庭帝国曾经也十分的强大,在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进军拜占庭,先在海面上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在城外集结了10万兵力,君士坦丁堡只有七千多部队,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君士坦丁堡不断被炮击,土耳其人也开始挖地道企图攻进城,战争开始一个月后君士坦丁堡沦陷,拜占庭帝国灭亡,也使得欧洲中世纪结束。
世界史上经典的灭国级战役有哪些?
曼施坦因镇楼
近代史上灭国战争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二战期间德国三个月灭亡法国。号称世界陆军最强的法国差点成了笑话。
一战时期,德国缩水版的施里芬计划让法国吃足苦头,所以在二战前法国的军事思想从完全进攻变成了完全防守,由此诞生了马奇诺防线。
而且由于战争潜力不如德国,法国人还有一个祸水西引的计划,把战争推到比利时。德国参谋部倒也真如此设计,在施里芬计划的版本上做了些修改。可惜历史是由少部分人决定的,德国出现了一位有卓越战略眼光的曼施坦因,擅长坦克战的古德里安,以及非常欣赏这两位的希特勒。
战前规划:阿登森林中路突破如果按照德国参谋部原定计划,德军可能与英法联军在比利时展开一场一战式的消耗战。
但是德国出了一个曼施坦因,他非常讨厌这个计划,毕竟施里芬计划是一战前的作战方案,与当下不适合。
所以曼施坦因提出一个新的计划,右翼作为佯攻,将英法联军吸引到右翼,进攻主力在阿登森林地带进行突击,攻其不备的攻入法国,合围英法联军,迅速灭亡法国。
曼施坦因的计划在当时的德国参谋部看来太过冒险,根本就没有呈给希特勒。但乘希特勒接见之机,曼施坦因将他的见解直接向希特勒作了陈述,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并且在希特勒的压力下,德军参谋部最终同意了这个方案。
B集团军攻荷兰、比利时,C集团军牵制马奇诺防线1940年5月,德国拉开了法国战役的序幕。
德国空军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机场、城市、交通枢纽等进行轰炸。担任助攻的B集团军迅速攻入荷兰与比利时。C集团军正面对着马奇诺方面开展佯攻,牵制着马奇诺防线的法国部队。
看到德国果然如自己设计的剧本一样开展,法国人也开始自己的动员,拼了命的把军队往比利时填,希望挡住德国的攻击浪潮。
担任主攻的A集团军,用两天时间穿越阿登森林地区,攻下法国色当,马奇诺防线被德国坦克甩到身后德国A集团军的进攻矛头就是古德里安的19装甲军。
在德国出现在法国境内前,谁都没有想到德国人会从阿登山区穿越过来。在南部有马奇诺防线,是法国人重金修筑的要塞;北边比利时是法国人预想中的战场,联军主力所在。。
中部的阿登是森林与山地,法国人判断德国人如果在阿登地区行动,地形就会大大限制德国人的行动速度,法国也有足够的时间调集部队增援色当。
这种大意的态度导致法国人对于色当要塞并不重视,虽然名义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修建要塞(因此还导致部队忽略了训练),实际上要塞根本就没有完成,顶多打了一个地基。
以至于色当之战中,德军直接利用马斯河戈利耶缺口作为跳板发起强渡,攻占色当之后,法国军队实际上已经被分割成南北两个部分。
这对于英法是相当震动,但是马奇诺防线的军队缺乏机动能力只能依靠要塞打防御战,而北上的联军一时无法转向。
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德军出现后,甚至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填补防线争取时间。
之后古德里安的19装甲军狂飙突进,给全世界演示一下什么叫坦克的速度。
5月18日,到达圣康坦;
19日,强渡索姆河;
20日先头部队抵达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紧接着经由阿布维尔继续向北进攻;
22日,攻占布伦。
缺乏纵深的法国在德国坦克面前一路溃败,据说古德里安的突击速度甚至连德国统帅们都没预料到。但是当A集团军与B集团军将70多万英法联军围困在法国北部的几个海港时,古德里安等人接到集团军的命令停止前进,将敦刻尔克等地方的敌人“交给戈林元帅的空军”。
这个命令给了英国人机会从敦刻尔克撤回大批英法军队,虽然损失大量装备但是保留下了反击的力量。
法国灭亡德国占领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北部后,挥军南下发起前面进攻。
B集团军强渡索姆河,隆美尔大展神威;A集团军则强渡埃纳河,古德里安10天俘虏25万法国士兵。
6月10日法国政府撤出巴黎,13日巴黎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德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A集团军左翼与C集团军夹击马奇诺防线法国军队,全歼法国50万人
18日法国宣布投降。
法国战役是一场传统战术与新时代战略的较量,毫无疑问保守的人被碾压。虽然德国法西斯暴行累累,但是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素养与军事行动值得称赞。
世界史上经典的灭国级战役有哪些?
谢邀。请君看下文:
NO1.迦太基灭国——第三次布匿战争
迦太基存在于在西元前8世纪-前146年,位于今北非突尼斯北部,临突尼斯湾,当东西地中海要冲。罗马对外扩张,成为迦太基的劲敌,爆发了古代史上著名的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战败被罗马灭国。
NO2.
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围城两年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又称新罗马,帝国核心位于君士坦丁堡和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145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的包围,奥斯曼帝国攻占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宣布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NO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战失败,被列强蚕食瓜分
奥斯曼帝国,为土耳其人所创立之国。始王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其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之陆上交流达六世纪之久。奥斯曼帝国于一战之后被欧洲列强作为战利品相继瓜分,最后灭亡。
NO4.法兰西第一帝国——滑铁卢之战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法文:Premier Empire français)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度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在19世纪的欧洲影响甚大。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战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正式告终。
NO5.纳粹德国——诺曼底登陆和斯大林突击战
在1944年苏联发动十次斯大林突击、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德国城市遭到盟军大规模地轰炸,面临着严重地资源短缺问题。1945年初,盟军自西向东,而红军则自东向西不断推进。4月,苏联红军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纳粹德国宣告灭亡。
(2017/11/22阿曾)
世界史上经典的灭国级战役有哪些?
近代世界史最经典的灭国战,应该是袁世凯率军灭亡大韩王国!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韩王李熙和闵妃的统治被大院君推翻,闵妃集团参残余分子到北京哭诉,求清廷出兵镇压兵变,恢复韩王统治。
此时,年仅23岁的袁世凯,跟随淮军大将吴长庆,率军3000进入汉城。袁世凯初出茅庐,就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气魄,三招灭亡韩国,朝鲜半岛成了大清朝的殖民地!
袁世凯灭韩,用了三招,分别是——第一招,擒贼先擒王。袁世凯单刀赴会,在韩军大营和大院君把酒言欢,第二天请大院君来访,直接拿下!挥军出击,韩国内乱被平定!俘虏大院君?押回保定问罪!
第二招,反客为主。袁世凯到朝鲜,娶了朝鲜媳妇,学了朝鲜话,很快就成了朝鲜的“太上皇”,据说闵妃都不得不委身与他!
第三招,编练新军。韩王和闵妃,形势所迫,只好对袁世凯委以重任,让他主持朝鲜军事改革,编练新军5500人,靠这支军队,袁世凯建立了对朝鲜完全的统治,不管是朝鲜人还是日本人,对袁世凯都是又敬又怕!(壬午兵变灭朝鲜的袁世凯)
壬午兵变之前,朝鲜几乎是被日本独自的殖民地,引起朝鲜士兵哗变和市民起义的原因,正是日本侵略者的不合理政策。当时日本人帮助朝鲜王室训练军队,待遇远高于旧军队,并且欺压人民,才引起了这场大动乱。(朝鲜的明成皇后,其实就是闵妃)
壬午兵变之后,朝鲜成了清廷独占的殖民地,当时袁世凯向清廷建议,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朝鲜设置郡县,成为中国的领土。但胆小怕事的李鸿章和慈禧,只敢维持现有的宗藩关系,并且还不敢“不拘一格降人才”委任袁世凯全权处理朝鲜事务,以至于十二年后爆发甲午战争,清廷被彻底打败!(韩王李熙的生父,摄政王大院君,被抓到保定三年才放回国,后来成了最坚定的亲华派)
从这件事上来看,袁世凯的能力,不亚于汉代的班超,唐朝的高仙芝!关键是那一年,袁世凯才只有23岁!
世界史上经典的灭国级战役有哪些?
千年来有几次大的会战,其胜负基本决定了王朝的国运,对胜者而言是灭国级战役,对败者而言是亡国级别战役。1、太原会战
金与北宋作战的关键点就是太原,第一次金军南下,东路军长驱直入,直接打到开封城下,但西路军被阻挡在太原城下,无法完成会师与对开封的合围。反而宋军援兵源源不断地到了开封城下,金军东路军只能撤军。
(靖康太原作战)
在金军第一次南下后,宋金围绕太原围困与解围展开了作战,李纲亲自指挥的太原解围战失败,并且损失大量援兵。之后金军南下,西路军直接渡过黄河,占领洛阳,西塞潼关。开封孤立,只能投降。
2、鄱阳湖之战元末群雄并起,最初都是反元作战。到了1360年前后,元朝内部各地方诸侯混战,反元群雄地盘逐步扩充到了边界,开始决战。
(鄱阳湖决战)
实力最强也最有野心的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围绕江西双方展开了争夺,陈友谅主力兵团围困南昌达八十天,在朱元璋援军到达后,双方在鄱阳湖水陆作战,以陈友谅阵亡、陈军失败告终。
之后朱元璋实力得到巨大扩张,天下再无对手。
3、山海关之战1644年,迅速崛起的大顺军相继占据了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成为东亚大陆最有实力争夺皇权宝座的政权。
由于吴三桂的反覆,吴三桂率精锐向山海关进发,吴三桂向清朝请兵,多尔衮率清军主力赶到山海关。
(山海关之战)
4月21日,大顺军与吴三桂血战一日。在22日。清军加入,双方经过惨烈厮杀,大顺军败退,清朝成为最有实力夺取天下的政权。
总结:类似这样的战役还有很多,如野狐岭战役、三峰山战役等等,一战而定国运,天命从此走。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