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夜郎自大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么夜郎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他又有何底气,可以与汉朝扳腕子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前半部分,前半部分主要问的是夜郎国究竟在什么地理位置,我们知道夜郎国主要是因为那个成语,什么样的成语呢?就是那个成语夜郎自大的成语,夜郎自大这个成语主要是因为当时夜郎国的国王询问汉朝的使者夜郎国和汉朝谁更大一点,而当时这个使者很明显是去出使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政权。

因此,夜郎国的地理位置一定是在今天的西南边陲,又司马迁曾经出使过夜郎国的经历,他在《史记》记载过夜郎疆域,所以我们查阅史记,可以发现,这个西南边陲大致位置就在今天的贵州一带。

夜郎国与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单纯的主权国家并不一样,他和汉朝并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汉朝是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朝廷或者政权,而夜郎国更像是一场联盟,这个部落联盟起来的一个聚居地统一叫做夜郎,换句话说,夜郎国是很多部落共同组成的一个部落联盟,而西汉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所以我与汉孰大才成为了被后世数以千年的嘲笑对象,这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消息太闭塞了,而且无法想象世界上怎么可能还有比他们更大的部落联盟?

问题是,汉朝并不是部落联盟,汉朝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于是夜郎国就悲剧了,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笑料。我们再看看他夜郎国具体有多大,为什么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个部落联盟会比他的部落联盟更大了?原来,古夜郎国其幅员约占贵州五十四县;云南的二十一县以及广西西北边境的部分县,这么一看的话,夜郎国这个部落联盟确实挺大的。

下面再来简单介绍一下夜郎国是怎么灭亡的?其实它的灭亡属于自取灭亡,由于他是一个联盟,部落之间与部落之间经常会有矛盾跟纠纷,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就有部落联盟的盟主进行调解,但是,随着西汉武帝与他们建交之后,他们的盟主就变成了大汉朝廷,他们以后再有一些矛盾纠纷,就需要大汉朝廷前来调解,但是,这个部落联盟当时的盟主,也就是说,夜郎国的首领并不是每一代人都严格遵从这个规定的,对子,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闹出大乱子,总是和稀泥,时间一长夜郎国又开始自大了。

汉成帝年间。夜郎国的国王兴和其他西南边陲的部落联盟干起来了,打得很激烈,虽然可能汉朝人眼里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但总得把这种混乱的局势稳定一下,于是,汉朝派遣使者过去调解,结果这个夜郎国的国王开始了疯狂作死之路,不听从大汉使者的命令也就算了,还用了一个非常骚的套路,那就是命人用木头制作成大汉使者的相貌的木人,然后放在靶场,给自己和士兵们射。

使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于是使者马上就暴走了——如此藐视大汉朝廷的权威,不严惩对不起自己,哦,不对不起国家,总之一定要把这种苗头扼杀。于是使者去汉朝廷的城市牂柯郡让太守陈立想办法干夜郎国国王一家伙。

陈立这个人一向将朝廷荣耀放在最高,于是在朝廷命令没有正式下达之前,就带着十几个随从,气势汹汹的杀进了夜郎,就当着夜郎国国王那几千人的面将这个得意洋洋的国王兴给剁了。这个被一刀剁死的夜郎国国王兴,就是末代夜郎国国王。

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这里的夜郎主要是指战国后期到西汉后期的夜郎国,夜郎国的地盘曾经也是相当大的,它的疆域主要覆盖今天贵州的西部和南部,在强盛时期还扩张至云南东北部、四川南部和广西西北部一带,当时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国家。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蜀诸国之后,西南地区的夜郎国也臣服于秦,此时的夜郎国已经一个巨大的部落联盟国家,后秦国在夜郎地区设置了夜郎县。

不过,夜郎毕竟山高水远,一直到秦朝灭亡,秦朝能对夜郎施加的影响极其有限,一般就是听之任之的状态。

秦朝灭亡后,夜郎国得以复国,在秦末乱世中,夜郎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国家联盟,以同夜郎国、且兰夜郎国等君长国为首,数十个小国参与。

西汉建立后,由于前几十年采取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策,国家对对外扩张也没什么大兴趣,夜郎国也安安稳稳地度过了几十年的光景。

等到汉武帝即位,并花了十多年时间巩固权力之后,夜郎国自然也就进入皇帝的眼帘,于是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拜唐蒙为中郎将,让他出使夜郎国。

名为出使,实则是去收小弟的。

唐蒙向野狼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夜郎国设置郡县、汉朝尊重夜郎王的地位、西汉向夜郎借兵十万去攻打南越国。

此时的大汉朝国力蒸蒸日上,其实力和军力也是夜郎王望尘莫及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夜郎王同意了西汉的要求。

同年,在夜郎国地区设置了一个犍为郡以及夜郎、南夷二县,就这样,夜郎王的地盘一下子缩水了三分之二,只剩下夜郎国县那么点大的地儿

接下来几十年,夜郎国一直实行君主制和郡县制的双轨制。

公元前111年,汉朝终于大举进攻南越国,同时也向夜郎国发出出兵要求,但夜郎国里的且兰国等几个国家按兵不动,汉军索性灭了且兰国,随后进一步对夜郎地区的土地进行了蚕食。

按照中央的命令,夜郎县和南夷县被进一步分割为29个小县,汉朝直接统治区大大扩充,夜郎王的地盘被进一步压缩,夜郎国从此开始衰弱。

公元前27年,夜郎国和其他国家发生争执,汉朝出面调解,但夜郎国拒不接受调解,最后汉朝官员陈立带人深入夜郎国,斩杀了不服从号令的夜郎王兴,将夜郎树敌全部并入汉朝土地。

夜郎国也算是当时的一个大国,所以会闹出“夜郎自大”的笑话。

当时的夜郎国,方圆千里,雄踞西南,《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载:“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

一个夜郎就能出精兵十余万,这说明夜郎的实力还是相当强悍的,毕竟平时能保持十余万的军队,那可是一笔天价开支。

因为夜郎是一个中小国家的联盟,所以夜郎王也自然认为汉朝是一个拥有很多诸侯的国家,再加上当时双方没什么臣属关系,夜郎王的理想还是很远大的。

当时夜郎王接见汉使,询问汉朝和夜郎谁大,就是误以为汉朝也是一个诸侯国,所以才问哪个大哪个小。

当然了,以夜郎国的体量,在当时世界上也算中等强国了,只是,它面对汉朝又显得太渺小了。

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我们熟知的成语“夜郎自大”其实就是一个古国名称,而这个夜郎国与大理古国和楼兰古国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打古国。

对于夜郎国的最早记载是《后汉书》和《云南通志》,其范围应该大致在现在贵州、广西、云南及四川之地。

对于夜郎国的首都在哪里,如今也是众说纷纭,许多地方为了开放出旅游经典巧借名目、牵强附会,比如:安顺、桐梓、赫章等地,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收入而跟夜郎国拉上关系。

然而,对于夜郎国的所在,几代考古工作中从未停止,他们在离夜郎国最近的范围地区考古出大量的文物,初步认定夜郎国是在贵州的西部偏南地区。

尤其在赫章县可乐遗址出海出现了的大量青铜器、兵器、礼器等,这就更加确认这里可能是夜郎国的中心地区。

为何叫夜郎?

公元前27年,为了镇压部族争斗,夜郎国王被斩首,而夜郎国也从此灭亡。按此记载推算,夜郎国大致存在的时间为三百年左右。

而现在统一的观点认为,古代说的夜郎,即时应龙的意思。应龙氏曾被黄帝邀请参加涿鹿之战,在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后,生活在这个地方。其祖先应该是赤帝和大禹,所以夜郎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夜郎国文化

在已知的历史资料记载,夜郎国是中国稻作、鼓楼、巫傩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也有着千年来延续至今的“竹崇拜”文化。

贵州的仡佬族历史悠久,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而相传仡佬族从前生活的部落就是古夜郎国。

仡佬族在古代被称为“濮人”,仡佬族崇拜祖先,侍奉蛮王老祖,他们认为万物有灵,所以信奉多种神灵,据传仡佬族人到现在还有巫傩占卜的风俗。

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是比喻骄傲无知的自大的行为,而这个故事正式出自夜郎国。

汉城地河平年间,夜郎国也南方小国发生争斗,不服从汉朝调解。汉朝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深入夜郎国腹地,果断斩杀了名为“兴”的夜郎末代国王,并平定了其臣属及附属部落的叛乱,也正式这次的军事行动,夜郎国从此在世界上彻底消失。

夜郎国作为前汉时期倭国西南地区一个苗夷少数民族部落酋长国,因“夜郎自大”这一词而家喻户晓。夜郎在西汉时期以备灭国,虽然后世也有以夜郎命名的地区,但其历史意义并不一样。

夜郎自大的故事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打?”及夜郎候亦然,以道不同,故各一位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这个故事就是家喻户晓的“夜郎自大”的成语,这也是说明当时夜郎国的人骄傲自大,但确实井底之蛙。

夜郎国地理位置

对于夜郎国的典籍记载中只有一句话:“临牂牁江”。牂牁江是汉代时期的水名,其江西面是滇过。

根据其向西可以到达南越国番禺的推算,考古人员推算其地理位置在贵州的北盘江和南盘江,而多数人认为夜郎国苏在地就是今天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和广西西北部一些地区。

但直到现在还找到确切夜郎国地址的证据,也未有该国出土的文物,所以对于真正的遗址,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给考古专家们时间,夜郎国总有一天会再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一睹它曾经的风采。

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历史上对夜郎国的地理位置记载不是很清楚,《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夜郎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一个国家。今天的历史学家考证夜郎国的大体位置在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要明确知道夜郎国的四界,无疑需要更多的考古资料现世,否则争论会延续不断。

夜郎国首府当在贵州黔北地区,历史上黔北地区属于较为发达的地方,因此夜郎国当在这些地方建都。汉武帝建元年中,汉朝派郎中将唐蒙出使夜郎,与夜郎国约定共同对抗南越国。史料记载表明,唐蒙到夜郎,是从今天的四川合江进入夜郎国,只能是进入到今黔北的赤水、习水、桐梓(现在的遵义市)等夜郎故地。在桐梓境内,尚有蒙渡桥的历史遗迹,这可以表明夜郎国的统治核心区域在贵州黔北地区。

史料记载夜郎国有精兵十多万,因此国民当在五六十万以上,属于一个较大的诸侯国。夜郎国主要由四个部落组成:鳖部夜郎(今仡佬族、土家族)、苗部夜郎(今苗族、瑶族)、彝部夜郎(今彝族)、越部夜郎(今布依族、侗族、壮族、水族)。汉朝巴蜀之地的枸酱就是通过夜郎国卖到南越国的,可见当时夜郎国跟巴蜀关系良好,且距离得比较近。

夜郎国建国于春秋战国时期,灭亡于公元前27年,约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公元前135年唐蒙率万余军队进入夜郎国,给夜郎王多同讲了讲汉朝的强大,于是夜郎国臣服于汉朝,并产生了夜郎自大的成语。公元前111年,夜郎国出兵协助汉朝攻灭了南越国,汉军同时攻灭了且兰国。公元前27年牂柯太守陈立将夜郎国国王斩首,至此夜郎国灭亡,土地人口皆并入汉朝。

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如今提起夜郎这个古国往往最先想起的是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然而事实上夜郎并非一个小国——《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实夜郎本名耶朗——所谓耶朗乃是当地土话“唱诵”之意——在祭祀活动中以半朗诵半咏唱的形式,宣读氏族盟誓,因而成为一种口头立法,凡是参加“耶朗”的氏族都是“耶朗”大团体的成员。大体上可以理解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组成联合王国以及各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前苏联或南斯拉夫。出使夜郎的汉使并不了解夜郎的政体,只看到夜郎王直辖的地区就以为夜郎就只有这么大。事实却是“九真徼外夜蛮夷,举土内属,开境千八百四十里”,只是由于耶朗制下部族相对分散,没汉朝那么大的凝聚力。不过在西南地区夜郎是当之无愧的一方霸主——夜郎拥有一支高达十万人的常备军,尽管这一数字在汉人眼中算不得什么,但在西南夷中却是绝无仅有。要供养这样一支军队花费自然不小,为此夜郎和南越、身毒等国长期保持着外贸关系,因而成为由蜀地通往身毒的西南丝绸之路和由南越出海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

在彝族人民的传说中夜郎几乎和中原地区的夏朝同时兴起,曾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4个朝代:武米夜郎的国王采默将周边的4个小国相继置于受夜郎控制的联盟体系,这一时期的夜郎同中原地区的周朝也开始接触。继采默成为夜郎国王的多同将联盟成员国扩大为6个;继多同成为夜郎国王的兴将联盟成员国扩大为10个,其中有7个后来被纳入夜郎王直辖的领地;苏阿纳成为夜郎王后又将附近6个小国纳入联盟体系。苏阿纳之后夜郎部族联盟体系的盟主之位由武米部落转入洛举部落,由此开启了洛举夜郎的历史。洛举夜郎曾统治过周围10个方国,但洛举夜郎王朝在首领佐洛举死后就断了香火,来自于武部落的撒骂继任盟主,建立撒骂夜郎。撒骂夜郎曾经非常强大,但频繁的战争消耗了这个王朝的实力,它统治下的幕帕汝舍磨部逐渐强大起来,其首领金竹逐渐掌握了夜郎的军政大权,成为夜郎盟主,建立金竹夜郎。事实上夜郎并非一个弹丸小国,而是地跨西南数省之地,以致于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声称在自己境内发现了夜郎古国的遗迹。关于夜郎古国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置存在贵州长顺县广顺镇、湖南沅陵、贵州毕节赫章可乐等多种说法。

在贵州长顺县广顺镇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故事:上古之时一位女子浣衣于遁水之滨,见到有巨竹三节漂流到她的足间,推之竟不肯去,竹子中还隐约传出婴儿的啼哭之声,于是她将竹子带回家中剖开之后发现里面果然有一个男孩。男孩长大后资性聪颖、武艺超群。某日男孩出游时在一块大石上小憩,命随从之人作羹,从人说:“此地无水。”男孩抽出宝剑击穿巨石,水即从石穴中涌出。男孩以竹为姓,后来他发展出雄长一方的势力,于是建立了夜郎国,自称夜郎侯。如今的贵州长顺县广顺镇坐落在天马山下,左有美女山,右有郎山、夜合山。当地流传着据称是延续自夜郎时代的”竹崇拜“习俗,在当地人口口相传的传说中金竹夜郎的王府就坐落在这里。这里也的确发现过占地2平方公里的一座古城池,当地人认为这就是夜郎国当年的王府遗址。该古城池遗址有4个出口,内有两道城墙,用土石筑成。近代人们在郎山西侧山下垦荒时还曾挖出金剑、方印、青铜匙等多种文物,也挖出过多处古夜郎时代的坟墓。

2000年5月考古学家在湖南怀化沅陵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巨型墓葬群,其年代在战国至汉代之间,大部分墓葬规模超过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和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沅陵虎溪山1号汉墓,墓主被推断为极有可能就是夜郎王,而沅陵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为夜郎古国文明中心。考古学家们提出了他们的依据: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于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朗州(今常德),在此期间他曾作《楚望赋》云:“武陵(西汉初年幼黔中郡改名)故郢(楚都,代指楚国)之裔邑,夜郎诸夷杂居”——这指的是古黔中境内为夜郎各族杂居之地。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闻王昌龄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里的夜郎指的是今天的湖南沅陵。这首诗被收入明代万历年间的《辰州府志》和《沅陵县志》。《唐人七绝诗释》一书为这首诗注解时特别说明:“此夜郎在今湖南省沅陵县。”

在《夜郎史传》等彝文文献中古夜郎的中心被指为贵州毕节赫章可乐,在这里曾发现过大量战国、西汉、东汉文物。这一地区地处滇、黔边界,交通发达。据文献记载:这里曾是进入贵州的彝族默部(黔西北彝族水西始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在当地发现的古墓葬大体存在三个特点:墓葬分布范围达3.5平方公里以上、墓葬分布高密集中、墓葬时间从战国一直延续到东汉。

由于历史上夜郎王曾一度扩张到云南、四川、湖南等地并在这些地区建立城池和居住,因此在上述地区都留下了部分夜郎古国的遗迹,这也给今天确定夜郎古国的具体位置留下了谜团和争议。目前史学界一般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夜郎国故地主要位于今天的贵州西部,全盛时期的夜郎疆域包括今天的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四川东南部、重庆南部、广西西北部。公元前135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南越国的唐蒙了解到夜郎位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便捷的水路可通抵南越的都邑,于是上书建议朝廷开发包括夜郎在内的西南地区。公元前111年夜郎派兵协同汉朝征伐南越反叛,随后夜郎遣使入朝,汉王朝授予夜郎王金印,此后汉朝开始在夜郎设置郡县,夜郎被纳入汉朝版图。汉朝在夜郎的统治实行的是二元模式:一方面汉朝在当地设置郡县进行管辖,另一方面夜郎王仍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与南方小国发生争斗,汉王朝遣使调解,夜郎王不仅不服从汉朝的调解,还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汉廷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深入夜郎腹地斩杀了名叫兴的夜郎末代国王并平定了其臣属部落的叛乱。此后夜郎之名不再见于史籍,仿佛人间蒸发,据说一部分夜郎人被流放到贵州镇宁一带。如今贵州境内的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奉竹为神灵的习俗。

传说中的夜郎国在哪里?它有多大?

夜郎国,应该不是传说——而是确确实实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它的面积也不小。所谓“夜郎自大”,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是因为交通不便,以及深山里小国的国君无缘出访或观光,因此不知道外面还有“诗和远方”——这很正常。不知者不怪,笑话人家反而显得咱们不厚道。

1,古文献对“夜郎”有记载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等。

《史记》的记载最早,相对也最详细。太史公在《史记.西南夷列传》里说:“西南夷少数民族的部落有几十个,其中夜郎最大;它西面是靡莫的几十个部落,其中滇国最大;滇国北面,又有几十个部落,其中邛都最大。这些少数民族,全都结着椎形的发髻,耕种田地,生活在一些小城邑和村落里。它们外面的同师往东,北到楪(dié)榆,那里有国叫嶲(xī)和昆明”。 2,司马迁说了,西南夷的部落里,夜郎最大。多大呢?古今中外的一些学者认为,战国至汉时,夜郎主要位于今贵州西北、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广西北部这一地区。

吕思勉先生认为,夜郎主要在现在的贵州桐梓县。但是,司马迁说:“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牂牁江于今六盘水市,距离桐梓县不近,看来,夜郎很可能不仅是现在的桐梓县那么小。

3,司马迁《史记》关于夜郎的记载是可信的。因为,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 他“奉使西征巴、蜀,南略邛、笮、昆明”。

当时,汉武帝采纳张骞的建议,连派四次使节,以求打通与身毒(印度)、大夏的交往,但都被阻于邛、笮、昆明。司马迁的使命,是查办历次使节被阻的案件,同时也调查通往印度的道路。这次出差西南,司马迁做了大量考察,写成了史记中的《西南夷列传》。 4,司马迁在这次考察中,基本都是亲眼所见,所以叙述大多真实准确。

但也有例外。他只到了当时的昆明,古昆明在洱海地区,不在现在的滇池。所以,他对楚庄蹻(qiáo)的记述出了一些偏差——一是他把楚国两个同名的庄蹻混为一谈了;二是把庄蹻借道夜郎去任滇王的时间搞错了。徐中舒先生考证说,两个庄蹻,一个是楚国贵族,一个是楚国在滇的代理人,后面那个才对;另外,庄蹻走夜郎到滇任王,是岷山古国的最后一个庄王,时间约在楚威王后十一年——公元前316年前后。这也说明夜郎并非仅是传说。

5,司马迁说,夜郎、滇、邛这些部落的人,都结着椎形的发髻,耕种田地。这也应该是他亲眼所见。

《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夜郎”的条目里说,秦汉时期的夜郎,“经营农业,已经入奴隶制社会”。不知这个说法的依据何在,但这个百科全书素以严谨准确著称,当有其根据。不过,国内学者认为,当时的西南少数民族,亦已进入王国时代,那说奴隶制时代是不错的。

彝族和苗族,一直都有夜郎为其祖先的传说,专门有彝族和苗族的学者考证这件事,所说应该不全是空穴来风。《不列颠百科全书》就说,夜郎不仅是国还是族。6,司马迁还记载了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汉使唐蒙在南越被以蜀产的枸杞酱招待,回长安后得知南越人是从夜郎人手里买来的,从四川经夜郎可下南越,于是上书武帝修治夜郎道路, 用夜郎精兵以征服南越。

这一段,司马迁说得很细,这正是司马迁去西南之前的事,打败南越恰好是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可见其所说不假。

7,《史记》和《汉书》,都记载夜郎有精兵十万。

一般来说,夜郎供养十万常备军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类似古希腊罗马那种情况——蓄兵于民,平时种地,需要时打仗。如此计算,夜郎国有五六十万人口是差不多的。

或许因为有这“实力”,才会像司马迁说的——“滇王曾同汉朝使者说道:‘汉朝和我国相比, 哪个大?’汉朝使者到达夜郎,连夜郎这样的小国也这样问过。这是因为道路不通,这些小国的君主各自称霸一方,所以不知道汉朝的广大。使者回到京城,极力陈说滇是个大国,值得让它亲近和归附。于是武帝开始注意滇国了”。

8,汉武帝同时注意的还有夜郎,亲赐竹姓夜郎侯财物;在“犍”那个地方设郡;修僰(bó)道至牂牁江,置邮亭于途,即南夷道。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后置牂牁郡(辖今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封夜郎侯为王,授王印——夜郎国至此就没了。西南夷诸多部落或王国里,册封授印的还有滇王。 这大约是公元前100年前后。9,后来,晋永嘉五年,牂牁郡被分成牂牁、朱提、建宁三个郡——管辖云贵两省境内的北盘江上游地区。南朝梁大宝以后废。唐天宝元年改称珍州,管辖约现在的贵州桐梓及正安西部地区。乾元元年又改为珍州。汉代的时候,在现在云南宣威县设过夜郎县,也是南朝梁大宝以后废。唐武德四年,在现在贵州貴州石阡设过夜郎县,贞观元年废。唐贞观五年,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设过夜郎县,五代时废。北宋大观二年复置,宣和二年又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