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统治了苏格兰300多年,为何还是无法同化苏格兰?
英格兰与苏格兰两个区域关系相当复杂,要理清楚它们之间关系,我们要从两个地区的不同王朝开始谈起。
法国国王册封的诺曼底地区的公爵威廉,这个人一直非常有野心,在1066年,征服了英格兰地区,因为威廉是法国国王册封的诺曼底地区公爵,所以他建立的这个英格兰地区的王朝,就被命名为诺曼王朝。
而几乎与此同时,苏格兰地区也出现了一位雄心勃勃国王,与英格兰地区的国王相比,这个国王出生苏格兰当地,并不是法国的什么公爵,这个国王就是苏格兰著名的坎莫尔王朝的马尔科姆。
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所谓英格兰和苏格兰,他们正式的第一代国王其实就是我上文提到的这两位,也就是我开头所提出来的,他们本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民族和国家。
并且通过我介绍的这一段,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会有英法百年战争一主要原因,因为英国的国王本身就是法国的诺曼底地区的公爵,他当然要与法国发动战争——毕竟诺曼王朝在法国还有大片的土地呢,而法国当然也不允许一个诺曼底地区公爵在英格兰地区建国之后,居然还拥有法国大量的地区这种现象的存在,于是,双方围绕这一大问题进行了多年的战争。
有人会说英法战争的事,和题目有什么联系?又关苏格兰什么事?其实还是有关联的。这个苏格兰在英法百年战争时期,作为一个有志于将土地扩展到英格兰地区的王朝,它积极与当时的法国进行联络,这颇有点我们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远交近攻策略的风范。
有人也许要问了,那为什么英格兰的国王那个时候没有早点打苏格兰呢,毕竟在后方有个一直捣乱的家伙,不早点解决掉,难道不担心直接影响英法战争格局吗?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和打法国一比较来看,当时打苏格兰没有丝毫意义。英格兰的国王对法国更感兴趣,而对苏格兰实在提不起什么精力,因为苏格兰那里实在是太过于贫穷了,先劳民伤财的去打根本没有任何效益可言。而当时的法国广袤的领土才是英格兰国王比较看重的东西,这其实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英法百年战争会持续时间打到将近百年的时间。当时先打完了资源丰富、领土广袤的法国,再对付这个“野人”苏格兰才是英格兰国王所认可的正确战略。
但有趣的是,英格兰对贫瘠的苏格兰不感兴趣,苏格兰却对英格兰那肥沃的土地很眼馋,所以从来没有停止向南扩张的脚步。因此,苏格兰的窥伺行为一直让英格兰王朝感到不安。在早期,英格兰对于苏格兰主要想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于是在1237年双方缔结了一个《约克条约》,该条约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约定两国的边界。
不过在了后来,英格兰在百年战争中丧失了在法国所有的土地,在法国方面没有发展前途了,于是被迫重新重视这位北方的对手,这个时候的英格兰没啥挑剔的了,苍蝇再小也是有肉的。于是英格兰开始寻求机会对苏格兰下手,在后来机会终于出现了,还记得我上文说到的苏格兰坎莫尔王朝嘛,当时这个王朝的王室发生了一件很悲哀的事情,那就是绝嗣了。
英格兰国王发现这个机会后,果断做出了决定,趁着苏格兰的权力交接动荡不安的过程中,立刻挥兵北上。而苏格兰当时正处于权力真空期,苏格兰军队压根无力抵抗气势汹汹的英格兰军队,于是,英格兰军队没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苏格兰。
就在英格兰国王认为局面已经稳定下来之后,关键时刻苏格兰著名的领袖威廉·华莱士站了出来,率领苏格兰人民奋起反击,狠狠地打击了英格兰军队,在华莱士死后,苏格兰贵族罗伯特·布鲁斯继续反抗,经过不懈努力和斗争,终于在14世纪的时候,成功的迫使英格兰王国退出苏格兰的地区,同时承认了苏格兰的独立。
再后来,由于宗教改革的因素,英格兰王国采用新教,所以新教就是简化宗教仪式,认为信仰即可得救,这引起了英格兰地区很多天主教徒的不满,而当时,苏格兰地区依旧盛行的是天主教会,所以在这一时期,很多英格兰地区的人民就愿意与苏格兰进行交流,这种情况下的宗教对立,再加上英格兰苏格兰历史上曾经有过激烈的斗争,这两个王国之间的矛盾从而越来越尖锐。
然而,这个世界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苏格兰王族绝嗣,这次又轮到了英格兰绝嗣。从亨利八世,到血腥玛丽,再到伊丽莎白一世,因为伊丽莎白一世无子,所以绝嗣了。
于是伊丽莎白一世决定把英格兰王位传给苏格兰国王。作为条件,只需要苏格兰天主教改奉英国国教。世界上居然有这种好事,苏格兰的国王詹姆斯一世没有理由不答应。
就这样,英格兰地区和苏格兰地区就这样以一种非常戏剧化的剧情统一了,咱们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就因为一个小小的宗教问题就能够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层面。但其实,在当时这个条非常致命,苏格兰的天主教会的实力实在是太过于根深蒂固了,这引起已经被统一的日益强大的英格兰教会的担忧。
就因为这种非常深厚的矛盾,后来历史上著名的英格兰护国公克伦威尔直接将苏格兰和英格兰国王砍了,苏格兰也被克伦威尔率领军队踏平。再后来,这位倒霉的理论上统一了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国王的儿子詹姆斯二世虽然成功复辟,甚至把护国公克伦威尔的尸体进行残酷鞭挞,不过还是由于宗教问题在光荣革命爆发后,黯然下台。
之后,苏格兰虽然依旧想要掀起独立的浪潮,但总是打不过英格兰军队,而且,由于英国经济迅速发展,而苏格兰陷入停滞,负债累累。在这样的大潮下,苏格兰开始在经济上依附于英格兰。另一方面,议会权力加强,取代封建王室,成为英国的权力核心。苏格兰的意志可以通过议会议员表达,矛盾也相当程度的缓和。于是根据18世纪的合并法案,英格兰和苏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
所以啊,因为苏格兰和英格兰本来就属于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和民族啊,双方打打闹闹了这么多年,哪是那么容易成为一家人的啊。虽说在18世纪,两方曾走在一起,但也是由于苏格兰国王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等一系列巧合原因所造就的,但由于历史因素,在实质上它们两是俩似乎是完全不同的国家,这也使得在如今依旧矛盾不断。
但是无论如何,目前来说两者依旧在一起,毕竟如今英国全名还是“联合王国”。因此,至于题目说的“同化”一词有点不妥当,英国这个国本质就是“联合王国”,都已经自称是联合在一起的王国了,既然是联合王国,是由多个国家组合而成的,有何同不同化?
英国统治了苏格兰300多年,为何还是无法同化苏格兰?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与北爱尔兰四个主体构成。英国人在外向来不会自称“英国人”,而是“苏格兰人”、“英格兰人”这样的描述。在英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从来就没有“大英”认同,所以自然也不存在所谓的“同化”概念。
苏格兰是联合王国中仅次于英格兰的第二大构成部分,虽然已经加入联合王国数百年之久,苏格兰仍旧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独特性。无论从血缘还是文化传统等方面,苏格兰与英格兰都存在着显著的不同,而且是无法相融的那种。虽说同处不列颠岛,但英格兰与苏格兰人并不是同族,英格兰人属于盎格鲁撒克逊人后裔,而苏格兰主要是早期居住于北方的凯尔特人与入侵而来的日耳曼人混血后裔。从罗马帝国修建哈德良长城开始,苏格兰与英格兰出现明显区分,两者从血统亲缘关系上来说,完全就是两个族群。
更重要的是,苏格兰人与英格兰人的文化也存在巨大差异。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的分支语言,而苏格兰拥有自己的语言叫做盖尔语,属于凯尔特语族分支。相对于英语,盖尔语与爱尔兰语更算同支,而发音也更接近德语。除此以外,英格兰主要信奉新教,而苏格兰信奉的却是在英格兰处境尴尬的天主教,要知道英王室的规定之一就是王室成员严禁与天主教徒通婚,否则削去王族身份。大约在公元10世纪,完整的英格兰王国逐渐形成,而苏格兰则提前在9世纪就已经成型,八百多年岁月里,苏格兰王国一直区别于南部的英格兰王国,而且由于双方一向关系不怎么样,苏格兰为了抵御英格兰长期与法国亲近。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双方关系微妙,虽说为了利益而互相约束,但实际上苏格兰与英格兰相互还是存在敌意的。
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时代,詹姆斯四世迎娶了英格兰都铎王朝亨利七世的女儿之后,斯图亚特王朝之后的后裔就都拥有了都铎王朝的血统。1603年,终身没有婚配的伊丽莎白一世绝嗣而终,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为新的英格兰国王,两者结为共主联邦;1707年安妮女王时代,苏格兰与英格兰的斯图亚特王朝合二为一,从此双方彻底融为一体。秦始皇横扫六国后,进行书同文车同轨,然而英格兰苏格兰合并后却并没这样。虽说当年通过了《联合法案》但苏格兰还是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苏格兰保有自己的议会、司法系统与内阁,加上苏格兰有自己的语言与其他的文化传统,俨然是两个国家。名义上苏格兰是英国的一部分,但实际上苏格兰还是过着自己的日子,保留着一贯的传统。
从历史角度来说,苏格兰向来跟英格兰都不是一家人,而不是一家人却进了一家人,而且还都是各过各的,自然貌合神离。英国在内的欧洲人一向都没有大一统的概念,英格兰苏格兰合并之后,英格兰也并没有强求苏格兰跟自己一样,苏格兰的一切几乎都得到了保留。这种状况之下,就算再过千百年,苏格兰仍旧不可能跟英格兰成为真正的一家子。
英国统治了苏格兰300多年,为何还是无法同化苏格兰?
前段时间刚从威尔士旅游回来,在和当地居民聊天时,谈到了一些在威尔士的禁忌,其中之一就是:千万不要称呼他们“ English”(英格兰人)!因为他们是“Welsh”(威尔士人)!他们非常在意自己的“独立性”,这一点苏格兰更加明显。
从中国大一统的角度看,英国,或者说“联合王国”在这方面做得太差了。这一点,从他们的国家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我先给大家梳理一下这方面的地理冷知识:
1. 现在我们普遍意义上的“英国”,就是那个联合国“五常”之一的那个,英文全称为“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简称“UK”。
所以你去世界上任何一个机场,上面显示去英国的信息上,地名写的是UK,而不可能是England。
2. “Great Brian”(大不列颠)=“Britain”(不列颠)=“Enland”(英格兰)+“Wales”(威尔士)+“Scotland”(苏格兰)
所以从英国的国名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由四个不同的“王国”捆绑起来的一个“联合王国”。这些“王国”本身就有很强的独立性,不管是从民族成分上,语言上,习俗上,宗教上。
在中国唯一和英国类似的情况,只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天下虽有共主周天子,但各诸侯国都有独立的政府,有军队,自己收税,甚至可以铸币。
之后随着秦统一天下,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中国大势便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说。一旦合,则必然是中央集权,断无英国这样松散的王国存在的可能。
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谓是两种人类不同发展思路或哲学所致。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走得通的国家模式,就是西方的民主制和伊斯兰世界的政教合一制,以及东方的儒家文化制。后两者都是走的大一统的路子,前者则是分散联合路子,而英国就是典型的西方民主制的代表。
西方民主制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城邦制。当时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很多不同的小邦国,他们普遍国力较小,无法吞并别国。
又加上各自经济存在互补性,比如有些地方只适合产橄榄,有些地方则可以产粮食,于是双方就只能交换。而地中海良好是航行条件又为此提供了条件。
于是商品经济产生了,大家开始做生意。但做生意要将规矩啊,所以大家互相约定,并只和讲规矩的人做生意,于是契约精神产生了。
最终,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诞生了,其精髓就在大家实力保持均势,一切商量着来,制度大于一切。
好了,回到苏格兰的问题上来。现在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英国无法像中国那样搞大一统那样,彻底同化苏格兰了吧?这是由政治传统,文化传统共同决定的。
那英国人肯定也想加强各王国的凝聚力啊,没有统一的文化,甚至统一的语言,别人靠什么呢?
答案是:靠和亲,哦不对,靠亲情。
英国靠的是和其他王国的通婚完成这项工作,实际上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时代,詹姆斯四世迎娶了英格兰都铎王朝亨利七世的女儿之后,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室的血脉就从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甚至到了1603年,终身没有婚配的伊丽莎白一世绝嗣而,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成为新了的英格兰国王。
最后总结一下:
别看英国要不要就搞一个公投,从爱尔兰,苏格兰,甚至是威尔士都“闹过事”。但人家都实际上都是亲戚,打碎骨头连着筋。
而且英国作为国际政治老牌玩家,阴人无数的主,你能相信他们能不放着自己被家里亲戚阴?从英国宁愿选择硬脱欧,也不搞“二次脱欧公投”,就可以看出那帮高层肯定是心理有点B数的。
所以我们最好就是装好小板凳,安心吃瓜便是。
英国统治了苏格兰300多年,为何还是无法同化苏格兰?
学过英语的朋友都知道,英国全称叫做: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无论是意义还是音译都与英国这个叫法没啥关系,那为什么要叫做英国,这还的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说起。
利玛窦生于1552年,1582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彼时的英伦三岛,还没有联合王国的概念,英吉利刚刚吞并了威尔士,并开始与西班牙争夺全球霸权。
利玛窦给中国皇帝介绍欧洲国家的时候,根据读音给英格兰起了个很别扭的中文名字:谙戈利亚,这是有据可查的英国名称翻译的最早记载。
而苏格兰此时还是不列颠岛上一个独立的王国。
一、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合并缘由1603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病死,作为都铎王朝最后一任君主,她为英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她任上,英国国力达到全盛,不仅诞生了莎士比亚、培根等震铄古今的文化大师,还实现了国内经济与对外扩张的双向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为英国历史的“黄金年代”,伊丽莎白一世也被后世尊称为“荣光女王”。
由于终身未婚,没有子嗣,伊丽莎白一世生前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为继承人,就这样,苏格兰和英格兰共主,实现了合法合并。
为什么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呢?因为他们是亲戚!
关系是这样的:
伊丽莎白一世的姑妈嫁给了苏格兰斯图加特王朝詹姆斯四世,生子詹姆斯五世,詹姆斯五世生女玛丽,也就是后来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玛丽·斯图亚特嫁给了表弟法兰西的弗朗索瓦二世,生子詹姆斯一世。
也就是说,伊丽莎白一世是苏格兰玛丽女王的表姑,詹姆斯一世是伊丽莎白一世的侄外孙!
关系是不是很复杂!
老家有句话:一表三千里,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相隔三表,都快到月球了!
其实身为天主教徒的玛丽和信奉新教的表姑关系并不好,甚至因为卷入刺杀案件被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处死,但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去世的时候,她的表亲斯图亚特家族和格雷家族有继承权的成员中,只有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在世,也就是说不管愿意不愿意,只能传位给詹姆斯六世。
人在屋里坐,王冠天上来!
詹姆斯六世就这么中大奖一般成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双料国王,继位后,改称詹姆斯一世。
苏格兰人其实并不愿意和英格兰裹到一起,电影《勇敢的心》讲的就是14世纪苏格兰反抗英格兰入侵的故事,虽然战后苏格兰保持了独立地位,但对英格兰这个贪婪的邻居一直心有余悸。
但这次情况有所不同,自家国王兼职做了英格兰国王,相当于苏格兰吞并了英格兰,怎么看都不吃亏,也就半推半就答应了。
英国人对这次合并也不满意,詹姆斯一世狂妄自大,上位以后鼓吹君权神授,经常与议会发成冲突,比起表姑奶奶差远了!
要说双方都不满意,何必强人所难,但英国人的思维和中国人不一样,他们对契约精神的坚守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小到一针一线,大到国家民族,只要是签了合同,就的认账!
国家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她就是指定一条狗继承,那也的说话算话!
但事情才刚刚开始!
詹姆斯一世死后,嫡长子查理一世继位,此君在中国妇孺皆知,不是因为他有多大能耐,而是因为他被革命党砍掉了脑袋。
查理一世死了,英国王室并未就此中断,护国公克伦威尔去世后,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成功复辟,此公虽然好色,但做事还不错,受到了英国人的喜爱,被称为“欢乐王”。
查理二世死后,王位到了弟弟詹姆斯二世手里,詹姆斯二世是个地地道道的天主教徒,和信奉新教的英格兰贵族格格不入,“光荣革命”后他被英国贵族推翻,王位又到了信奉新教的玛丽公主和荷兰老公威廉三世手里。
玛丽王后与威廉三世共治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依然保持了联合王国的关系,但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1692年,苏格兰爆发叛乱。威廉三世用卑劣手段屠杀了没有及时宣誓效忠的苏格兰麦克唐纳家族,引发了苏格兰人的强烈不满。这一事件也是热播美剧“权力的游戏”中“血色婚礼”的历史原型。
随着航洋时代的到来和英国急剧膨胀的对外扩张,苏格兰对英格兰的意义开始显露,加之苏格兰士兵骁勇善战,英格兰人担心这么下去迟早与苏格兰分道扬镳,于是改镇压为怀柔,1707年,在英格兰答应为苏格兰偿还外债的承诺下,英格兰与苏格兰正式合并,组成大不列颠王国。
两国合并后,苏格兰地方议会遭到取消,伦敦成了实际上的统治者。当然,苏格兰依然保留了相当的自治权利,比如英国议会中苏格兰人享有固定议席等等。
二、苏格兰未能同化的原因!虽然双方签字合并,但苏格兰人依旧不愿意就这么屈服,原因有三条:
(1)双方民族不同
公元前1100年,欧洲大陆的凯尔特人到达不列颠岛并定居下来,成为后世苏格兰人的祖先,此后罗马帝国入侵,但在苏格兰人的顽强反抗下,罗马人并未完全占领不列颠岛,英国境内的哈德良长城就是双方的分界线,用于防止北部的苏格兰人入侵。
再后来,来自欧洲大陆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开始入侵不列颠岛,他们击败了英格兰地区的凯尔特原住民,成为后世英格兰人的祖先。举世闻名的“亚瑟王”其实是凯尔特人的领袖,他领导原住民顽强反抗入侵的盎格鲁萨克逊人。
公元12世纪,英格兰和苏格兰开始形成完整国家,但却是相当敌对,无论语言,风俗,还是种族,都截然不同。
(2)宗教不同
苏格兰人自罗马帝国时代,就沐浴在上帝的荣光之下,但他们一直信任罗马教廷天主教,而大部分英格兰人却是新教徒,在外人看来,无论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都是上帝子民,何必分的那么清楚,但在宗教内部,双方的矛盾却十分尖锐,前文提及的詹姆斯二世就因为信仰问题,被英格兰贵族杯葛,最终遗憾出局,可见教派出身开不得半点玩笑。
(3)欧洲国家没有大一统的概念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盛世最显著的标志,在我们看来,统一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进程,既然英格兰和苏格兰隔得那么近,又是同一个国王,何必分彼此,就此一统岂不是更好。
但在欧洲历史中,“大一统”从来不是一个最优选项,希腊文明就诞生于一大堆的城邦中,大家虽然战争不断,却从未有绝对意愿,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可见欧洲人对“大一统”这一做法自古不待见。
希腊文明虽然早已消失,但现在欧洲国家无一不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英国也不例外,他们虽然不愿意苏格兰独立,但从来没有、也没有办法去大一统苏格兰,同样的做法也适用于威尔士、北爱尔兰,好莱坞著名影星、首任007扮演者肖恩康纳利就出生在苏格兰,且是苏格兰独立的坚定拥趸,在中国人看来,此君无疑是汉奸卖国贼一类的角色,但在苏格兰,许多人有类似想法,即便在英国人看来,也是稀松平常,大家过不到一起去,离婚就离婚,算不上丢人。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这里还要多说两句,为什么英国人不认同大一统理念!
对“大一统”要分开来看!
中国古代,大一统是终止战争,促进社会稳定和平最重要的手段,学历史都知道一句老话,叫做“春秋无义战”,几个国家打来打去,打的人头猪脑,劳民伤财不说,也没打出什么真金白银出来,有意思吗?秦始皇统一六国,搞“书同文,车同轨”,从此四海升平,天下归心,多好!
但这种好,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春秋战国,虽然纷争不断,却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发达的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学派、大师纷纷登场,奠定了后世两千年中国文化的基础,自此以后,再无如此盛世!
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此终结!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推崇“个人自由”的国家,孤悬海外的岛屿环境,让他们天生反感所谓的“大一统”,这种思维看似古怪,却也造就了近代英国人自由创新的理念,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并非偶然,而是英国人自由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
所以说,“大一统”不一定的好事情,人性的自由发展,才是社会进步最大的动力。
但得了自由的好处,就要承担自由的坏处,比如苏格兰人要求独立。
考虑到现在已经是2019年了,纵然英国人不想老伙计分家,也不能像华莱士那个年代,动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谁不服砍谁,大家都是文明人,不要动刀动枪的。
那么,公投吧!
上次公投,苏格兰人有些摇摆,最终独立失败,留在了联合王国内。但随着英国脱欧步伐的加快,苏格兰独立派又开始蠢蠢欲动!
苏格兰想要独立是个十分现实的选择,与英格兰相比,留在欧洲一体化范围内,对苏格兰经济利大于弊,一旦跟随英格兰脱离,苏格兰将受到极大影响,本就不情不愿,还要面对经济损失,苏格兰独立的愿望就变得迫切起来,以至于许多苏格兰人想要再来一次公投,彻底摆脱英格兰人。
至于什么时候公投,会不会最终分手,日慕乡关认为这事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只不过在中国人看来,红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以这样一种屈辱的方式分裂,实在是见鬼!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英国统治了苏格兰300多年,为何还是无法同化苏格兰?
其实这个问题从开始就是错的,英国这个主体本身就涵盖苏格兰,压根就不存在同化不同化的问题,就如同你不能说美国为啥没同化阿拉斯加一样。所以问题的正确提法应该是英格兰为啥没能同化苏格兰。
卖身还债的苏格兰苏格兰和英格兰在18世纪以前的种种恩怨纠缠吐槽机就不细说了,大抵那属于太过遥远的时代,叫嚣“freedom"的华莱士同志都变成了廉价汉堡的代名词。至于宗教、文化、民族、饮食等种种区别也不细论,咱们这边吃豆腐脑也分甜党和咸党的(甜党完全就是邪道,不解释)。
总之苏格兰最终决定和老对手联合是因为欠了一屁股债,而且吐槽机确定他们卖了屁股也还不起。事情还得从发现美洲说起,那时候欧洲发现新大陆后玩命的去那边抢钱,殖民地建的不要太嚣张。
长期男耕女织的苏格兰土帽见到这么赚的生意也想插上一脚,于是他们借了一大笔钱去巴拿马搞殖民地。奈何这世界上的事儿大多知易行难,在那边他们遭受了传染病和西班牙的双重打击,顺便还有擅长搅屎的英格兰东印度公司挤兑。
于是苏格兰人的殖民计划仅仅两年就彻底破产,唯余一笔高利贷需要偿还,问题在于他们压根就还不起。逼于无奈的苏格兰只好像现在被套路贷折磨的小青年一样,走上一条卖身的不归路。
那么现状已经很明显了,买得起且对苏格兰有野心的也就南边的英格兰而已,而且卖给他们苏格兰人也相对好接受一些,因为早在1603年两边就共用一个国王,只是这个国王有两个王号而已。
最终在1707年,经过投票苏格兰决定与英格兰联合,国王继续用一个,王号也统一算逑,唯一的要求是财大气粗的英格兰帮着还债。这笔债务的总数是398,085英镑,也被戏称为“苏格兰之价”(the Price of Scotland)。
是联合不是吞并1707年5月1日《联合法案》开始执行,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联合法案,也就是说两个政治主体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国家——不列颠王国,但政治主体的独立性不变。虽然双方议会合署办公,但苏格兰在议会中是有保留席位的。
所以即使在联合之后,苏格兰依然保持着足够的独立性,随后的英伦全球崛起中他们也跟着吃足了油水,享受王国所有殖民地的一切权益。当然他们也是出力了的,骁勇善战的苏格兰战士绝对是合格的炮灰。
到了1998年,著名逗逼布莱尔根据投票决定,恢复了消失300年的苏格兰议会,这帮大爷在英国的独立性就更强了。之后在北海油田被狠抽、英国作死脱欧这类事件的煽动下,苏格兰重新独立的声音渐起,但吐槽机估计这帮孙子也就是起起哄而已。
那么总结起来吧,300余年的联合时光为啥没能让苏格兰被英格兰同化?原因很简单,双方是处在一个对等的地位上,没有绝对优势主体,只能互相影响,没法彻底吞并同化。扯淡完毕。
英国统治了苏格兰300多年,为何还是无法同化苏格兰?
英国的简称就是大不列颠群岛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所以,英伦三岛就包括了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这三个部分。现在,英国和苏格兰无法同化原因,有这些:
苏格兰是英格兰用婚姻联姻的,不是武力打下来历史事实证明。只有用武力攻打下来的领土,才是最牢固和稳定的。当把一个民族用武力攻打下来之后,可以用强硬的手段,对该民族做货币上统一、文字上统一、服饰上统一、语言上统一等等,民族之间的差异就会自然融合。然而,英格兰和苏格兰合为一个国家,不是用武力,也就是用联姻合并的。两个国家共同一个国王,自然就变为了一个国家。
话说到1603年,英国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去世。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是世界上著名能力卓越的女王,为英国成为享誉世界三百年的“日不落帝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伊丽莎白女王在任期间,英国全面繁荣,诞生了莎士比亚、培根等震撼世界的文化大师,也打败了海上霸国西班牙,为英国获得了海上霸权,实现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殖民地扩张的双向发展。这一段时间,也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年代”。所以,伊丽莎白一世也被后代英国人光荣称为“荣光女王”。
但是,这个伟大女王死之后,英国皇室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这个女王因为生前末婚,没有可以继承皇位的子嗣。所以,伊丽莎白一世就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为皇位的继承人。这样,苏格兰和英格兰就实现了共主,合法并做为一个国家。
为什么这个伟大女王要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一世为皇位继承人呢,因为两人是远方亲戚的关系。关系就是这样:伊丽莎白一世的姑妈,与苏格兰图加特王朝詹姆斯四世联姻,生下儿子是詹姆斯五世。然后,詹姆斯五世生下了女儿玛丽,也就是后来著名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玛丽·斯图亚特就嫁给了自己表弟,法兰西的弗朗索瓦二世,生下儿子詹姆斯一世。
可以看到,这个亲戚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血缘关系是很远。其实简单来说,伊丽莎白一世就是苏格兰玛丽女王的表姑,詹姆斯一世就是伊丽莎白一世的表侄外孙。
民族不同,使苏格兰民族与英格兰民族没能同化这两个国家的合并,是签订了协议,也有着法律效应的。苏格兰享有者崇高的地位,在民族、内政、立法等方面拥有高度的自治权,所以苏格兰就保存了自己的文字。语言和风俗习惯,两个国家依然属于有着不同文化风格的民族。
实质上,苏格兰人是不愿意和英格兰合并在一个国家的。在电影《勇敢的心》讲述就是十四世纪苏格兰人英勇反抗英格兰民族侵略的故事。虽然苏格兰一直保留独立的民族文化和独立地位,却对英格兰这个贪婪的邻居都是很厌恶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也反映苏格兰人是很厌恶与英格兰人为一伍的。欧洲人都知道,苏格兰人也很厌恶别人说他们与英格兰为一家。
从民族起源分析,英格兰民族与苏格兰民族也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在公元前1100年,欧洲大陆的凯尔特人先迁移在英国领土大不列颠岛,经过历史发展成为苏格兰人的祖先。之后,虽然罗马帝国入侵,但是由于苏格兰人的反抗,罗马人末能占领大不列颠岛。英国境内的哈德良长城就是苏格兰人与罗马帝国的分界线。
之后,罗马帝国消亡。来自欧洲大陆的日耳曼人分支格鲁萨克逊人侵略不列颠岛,并且击败了原先居住在英格兰地区的土著居民—凯尔特人,这些格鲁萨克逊人就是后来英格兰人的祖先。世界闻名的“亚瑟王”就是凯尔特人反抗盎格鲁萨克逊人的领袖。
其实,无论是苏格兰人的祖先凯尔特人,还是英格兰人祖先盎格鲁萨克逊人,长得也都是一样,看不出民族上差别。但是,却是属于两种不同的民族。在历史上,由于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都称之为欧洲三大野蛮民族,由于起源不同,风俗相差很大。如苏格兰人说的是盖尔语,与英语差别是很大,英语与德语相似程度却是非常高。
宗教不同,决定了两个民族很难同化宗教通常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不同的宗教也决定了民族文化走向的差异。苏格兰人信仰是罗马教廷的天主教,英格兰人却信仰新教。由于天主教和新教的矛盾,所以是两个民族很难产生精神上认同感,自然是很难同化,成为一家人。
欧洲没有大一统的概念“大一统”是中国的民族文化观念,也是最显著特征。由于中国古代汉族华夏文明的强大,征服了其他少数民族,使得少数民族也认同了华夏文明的理念,与汉人同化,成为中华民族一份子。
但是,欧洲自古也没有大一统的观念。从古希腊文明开始,欧洲人就喜欢城邦自治,没人愿意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这也是苏格兰人虽然与英格兰人都是英国人,却不愿意被同化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