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前苏联挖地球,为何到12262米停止了?是发现了什么吗?

提及世界第一大坑俄罗斯米尔纳大坑,想必很多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印象,这个大坑是48年前苏联挖的大坑,一共深12262米。

但是让人疑惑的是当时雄心勃勃的前苏联,却突然在后来停止了挖掘了?原因是什么呢?

有关于这件事,我们还要从二战后的冷战开始说起。当时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了世界上唯二的超级大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更因为利益的碰撞,两国谁也不服谁,势要争出一个谁高谁低。

但由于都有所顾忌,毕竟都没有把握能够战胜对手,因此两国都没有爆发全面战争,大多时期是在冷战。冷战最开始的一个表现就是搞军备竞赛,而随着冷战的深入,这个竞赛不再单单停留在的军事方面,在科技层面也有涉及。

在科技方面比过上天,下地自然也不能被忽略。在下地方面,美国首当其冲宣布了要开启深海钻探计划,下决心要钻到莫霍面之时。什么叫做莫霍面呢?莫霍面即是底壳与地幔之间的分界线。

苏联见美国已经开始了,自然不甘示弱,接着紧跟其上。当时的苏联为了在竞争中战胜美国,花了很大的成本,比如重金聘请科学家,来参与的科学家,每一个都配备了高级公寓,并且每个月还给他们一些奖励,福利简直好的不能再好。而在这些福利的刺激之下,这些科学家们的干劲儿就更足了。当然,苏联不仅在福利待遇方面给的高待遇,在科学家科研硬件上也配备了最好的设备。

集中了全苏联最好的人力、物力,之后他们就开始了,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切进行的十分顺利,甚至是开采到9000多米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底下有大量的黄金和钻石,苏联也算是捞回了些成本。

但自此后,越往下越艰难,当他们转到12262米时,发现温度越来越高,甚至已经达到了300摄氏度,再挖下去所面临的困境越来越大。在后来,竟然还出现了钻头融化的现象,而科学家则没有完全有效的制冷方式,无奈之下苏联只好停下了这项研究。

总的来说,停止研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科技无法再很好的进行下去,即便要接着再进行下去也得需要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于是苏联选择了停止。

不过就这样停止,美国不是会看他们的笑话吗?由于工程费用不足而停止,这不向他国说明自己国家实力还是不足吗?后来据传当时的相关人员透露称在12262米的时候,这个大坑里曾传出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这件事被传的太过于奇怪,所以苏联所挖的这个大坑又被称为“地狱之门”,个人认为关于这个流言或许是苏联自身杜撰的,是当时为了更好的有个台阶下。但不管怎样,即便是停止了,这个被挖出来的科拉超深井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在,深度上依旧能排上世界第三。

48年前苏联挖地球,为何到12262米停止了?是发现了什么吗?

科拉超深钻孔深达12262米,据称里面黄金钻石成堆,为何苏联停止了钻探的步伐?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只有8844米,但是少有人知道,有那么一口井,它的深度居然达到了12,262米,这就是世界上最深的井,科拉超深钻孔。

位于俄罗斯北部的克拉半岛,在那里不仅有美丽的极光,还有这个神秘而恐怖的井,传言这口井直达地狱之门。

那么这个“科拉超深钻孔”是怎么来的呢?

科拉超深钻孔的来历

它是上个世纪美苏大国之间的冷战产物。冷战期间两个国家之间搞除了战争之外的各种比拼,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实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都可能要被比个高低。

而在当时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钻孔比赛。” 当时美苏是搞得如火如荼,一定要在地下分个胜负。

美国选了地壳较软的一个地方挖了4500多米,但后来挖不下去了。苏联当时也不示弱,虽然在同期的登月比赛上落了下风,为了扳回一局,在1970年就正式开始动工挖掘“科拉超深钻孔”。

这项工程聚集了许多的苏联精英科研人员参与这次,而这些科研人员是苏联国家地质局精心挑选出来的,每个人都得到了非常优厚的报酬和一套莫斯科公寓。

在“科拉超深钻孔”的挖掘过程中,到底发现了什么呢?

挖掘之前,苏联成立了16个实验室,专门对这些岩石层进行了研究,苏联的地质部长亲自领导这次挖掘活动。 最开始的那一段挖掘过程较为轻松,当挖到7000米之时,遇到了较深的岩层,挖掘一度陷入了困难。

可没想到突破这个7000米的难关之后,当钻头达到9500 米之时,却有了一个惊天的大发现。 这里是一个蕴藏着黄金和钻石的地质层!其含金量居然达到了80克每吨,要知道只要达到了4克每吨,就已经可视为具备商业挖掘价值,80克每吨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概念。

据当时的科研人员回忆,随着钻探的进行,9500米之处的钻石和黄金含金量继续增多,后来直至每吨150克左右。到了1983年之时,钻探达到了1.2万米,突然之间,苏联官方宣布不再往下挖掘,并且将井封住,停止了这个项目。

如此反复的黄金钻石就这么不要了?这是为什么呢?在12,000米的下面,苏联人到底发现了什么呢?

以下内容是根据参与此次挖掘工作的科学家回忆整理,我们知道,总有一种说法,叫做“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也总有神经不那么正常的科学家,总之科拉超深钻孔挖到最后,所谓“真相”便浮出海面。

据说当时科拉超深钻孔下发出了一个神秘声音,还有个别科学家言之凿凿他看到了洞中飞出来的怪兽。

打深井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一般往地下钻井超过3000米之后就会发现发生一些让人难以相信的奇怪的超自然现象。

这些现象用科学家都无法给出准确的解释。 然而相传当苏联人将钻孔钻到12000米的时候,突然从钻井下面,传来了非常奇怪的声音。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并没有在意,慢慢的往下钻,就发现这种声音越来越强烈。于是工作人员就将一个非常耐热的录音器放在绳子上进行录音。然而录音笔的声音放出来之后,让所有都吓住了! 这些声音就像是人的吼声,听那些声音感觉像是有许多人在正在地狱遭受着痛苦一样,令人头皮发麻。 随后这段音频被泄露出去,有网友传到了网上,就是网上特别著名的“俄罗斯地狱之声40秒”。

那么这所谓的“地狱之声40秒”是真的吗? 在当年芬兰有一家报纸,曾经报道过,有一位苏联著名地质学家狄米尔·阿撒哥夫博士参加过这次科拉超深钻孔项目,他对报纸记者透露说:

在挖到将近12000千米之时,突然传出了很多的声音,当时发现钻头的温度急剧升高,不断坏掉。于是他们将这钻头收起来,而收起来之后,突然发现洞口冒出大量的高温气体,接下来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有一只庞大的怪物从下面飞了出来,不停的高声尖叫,盘旋一阵然后飞走了。

博士还说,本来他是一个无神论的科学家,但是,经历这件事之后,他现在非常确信地狱的存在。

这件事是否有可信度?只能说,真是脑洞大开呀。

仿佛是为了配合这些奇闻怪谈,苏联官方立刻封住了这口井,还封锁了消息,对外宣称是经费不够。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时这个钻探计划所花费的经费与其获得的成果相比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发现的黄金和钻石都是真实的,怎么就不值钻井所耗的经费呢,那么,苏联政府所谓的经费不足,就有可能是假的。

至于是不是真正的发现了地狱,我觉得以我的学识,很难解释得通,我觉得更有可能的是,这个钻孔的深处通着地球那一边的五十一区?

48年前苏联挖地球,为何到12262米停止了?是发现了什么吗?

不是不挖,是不敢挖了!

传言,挖到12262米深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很“怪异”的事情,在场的科学家们都解释不了,传言是钻到了恐怖的“地狱之门”,随后,洞口被12吨钢制大门彻底封闭,周围20公里内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飞行器进入,到底是真是假?

这就是著名的“科拉超深钻孔”。

计划开始:

时间回到1956年,那个时候正是苏联和美国的冷战时期,虽然没打仗,但苏联和美国却暗暗在较劲,试图在各方面超越对方,其中包括“上天入地”。

1956年,美国率先开始代号“莫霍面钻探计划”,(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在大陆地区深度约在20-70千米,大洋地区7-8千米,最浅处大约1km左右)。美国计划穿透地壳,到达莫霍面采取岩石样本,考虑到海洋的地壳比陆地要薄很多,所以美国计划花费3亿美元,用库斯勒号钻探船在瓜德罗普岛附近海域打洞。

第一阶段的实验性钻探获得成功,收获了海洋地壳183米深的岩石样本,但很快发现,钻探远比想象要难多了。

当时一位地质学家有个形象的比喻,其难度相当于站在高楼上,拿着一根又细又长的干面条,朝着楼下的柏油马路钻孔。可以想象,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远不止3亿美金。但限于当时情况,1966年,莫霍计划搁浅了。

见到美国出师不利,苏联就对此项目展开了猛烈的攻势。至此,苏联代号“地球望远镜计划”的宏大计划就此开始。

当时苏联的口号是:挖穿地球!

1970年,苏联挑选了上千名科研人员秘密集结在科拉半岛上,据说每一位科研人员的月薪达到了大学教授一年的薪水,并且附送一套房,可见苏联为了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超越美国,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怎么挖?

按照以往的经验,只需要一台旋转转机,一根非常牢固的钻杆,一个非常坚硬的钻头,将这三者安装在一起向地底挖掘即可。但考虑到钻的比较深,各个部件都需要强化,但并不需要像航天那样的高科技。所以苏联觉得既然“上天”干不过你美国(当时美苏的航天争霸也是搞的轰轰烈烈的,这里不多讲),那“入地”一定得超越你老美。

一切准备就绪,开干!

钻探初期,一切非常顺利,因为此前人类已经有过开采石油的经验,打个几千米的孔根本不算个啥,可是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困难也在增加,可这也为难不了在驻的科学家们,要知道,最好的时候科拉井上同时有16个实验室在支持工作,并且他们由苏联地质部亲自督导。

所以一直到7000米深,钻井过程都相对平稳,这个深度,已经钻过了坚硬的花岗岩层。之后进入了较为不坚硬的层状岩石层。

在这个岩层有着不规则的空洞,结果钻柱被岩石卡住,钻头在提升过程中掉落。没办法,还得继续呀,然后他们用水泥固封住钻柱丢失段,往旁边偏离一点继续。

诸如此类的事故不止一次的发生,因此钻井持续了好几年。到1979年6月,钻井深度超过9583米,打破了之前由美国奥克拉荷马州Berthar Rogers超深井保持的记录。

后来在1983年,钻井深度已达到12066米时,因为要准备定于1984年在莫斯科举办国际地质大会,所以这项工程暂停了一段时间。

1984年9月27日钻井继续,但是第一次下放就出了事故——钻柱断落,5公里长的钻柱被扭断无法取出来。钻井又不得不从7000米深的地方重新开钻。

到了1989年,钻孔的深度再次达到12公里,当时科学家设想,他们将会在来年挖到13.5公里深的地方。再过两年,钻孔的深度将会进一步达到15公里。

然而,在1992年,在钻探深度达到12262米时,这项“地球望远镜”计划却戛然而止,最深之处也就停留在了12262米。

一夜之间,科学家和工程人员全部撤走。这口钻井也被12吨重的钢铁井盖紧紧封住了,而且连现场的那些设备都没有带走。据说,那些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员回到家里都沉默了,绝口不谈此事。

为什么不钻了?

1、当时人们最普遍的说法是,遇到了一些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当苏联将钻井深度挖至12000米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大洞——断崖式大洞。经过科研人员的多次尝试,仍然勘探不到洞内的一点情况,于是研究人员放进去一个耐高温的录音设备,却录下了非常奇怪的像“人的嘶吼声”一样的声音。在现场的人们都说,听到的声音就像地狱中罪人的哀嚎哭喊声,仿佛有数不清的人正受到极大的痛苦。

他们确信已经挖通了地表,挖通了地狱之门,进行到这里,官方及科研人员也不敢继续进行下去了,而些事也被列为高度机密,不得外传。

2、科拉钻井1992年彻底停工后,被12吨钢制大门封闭洞口。科拉钻井20公里范围内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飞行器进入。2002年,由俄罗斯、美国、欧盟空间局、日本、加拿大组成的联合地质生物考察小组再次进入科拉钻洞工厂,让他们惊愕的是科拉钻洞的12吨重钢制大门居然被打开,大门内面严重破损,向外拱出,外侧爆裂。钻洞口周围布满密密麻麻的印记,洞口飘出蓝绿色烟雾,并伴有不规律响声。科考队用地质探测器对钻洞口进行激光扫描,发现科拉远东内部比1992年最后一次钻探变深7863米。超声探测器探测后结果显示钻洞内部扔有哀号哭喊声和巨大爆炸声。负责保卫工作的俄方军事人员,用烟幕降雨清楚洞口不明烟雾后,有专家组5人和警卫人员5人进入地下,至500米初深层第一平台地底实验室时,有带状不明波动光亮出现,并伴有空洞的回声。有两名工作人员和3名警卫在进入地下5分钟后倒地晕厥,工作人员紧急上反地面,有蓝色火光自地下深层喷出,至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洞口出现钢架崩塌,不过有17人侥幸出洞。此时立即被俄方封锁消息,专家组送往莫斯科治疗,死亡警卫和专家组成员秘密安葬。而后,俄罗斯将科拉钻洞再次封闭,洞口用钢筋混凝土和钢水封死,周围50公里划为军事禁区和禁飞区。这是出自奥穆雷.德克杰.安德烈 《记科拉钻洞考察记》中的记载。

不过,以上解释过于玄幻,当然只是民间传说罢了。

而真实的原因是: 技术是最大的限制。

从地面往下,在地壳层面,每下降100米,温度高3摄氏度左右,地下一万米的地方,温度可达300多度,在高温环境下,钻头磨损很快,就算及时换装了高温磨损钻头也无济于事,在如此高的温度下,再加上钻机在钻孔时产生的巨大热量,任何钻头都脆弱得像一张白纸。

如果继续往下钻,就需要不停的更换钻头,而一个钻头则需要花费上万美元,耗费的资金太高。

而且,而长达十几千米的钻杆的提升,以及更换钻头再重新下井是最消耗时间的。越往后面,工作人员换钻头的时间越长,这一来一回就需要7,8个小时,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无价值的体力劳动。

最后,也由于资金问题,再挖下去意义也不大,因此这个宏大的项目就此彻底结束了。

写在最后:

有人说,其实挖到地狱之门、录到地狱之声等等这些谣言是苏联故意放出来的的,真实原因是他们再也无力承担如此烧钱的纯科研工程,于是故弄玄虚找个借口停工,以转移自己的尴尬……

你觉得呢?

48年前苏联挖地球,为何到12262米停止了?是发现了什么吗?

深度达12262米的科拉超深钻孔是有史以来最深的钻孔,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和海洋最深处马里纳海沟的深度。科拉超深钻孔位于俄罗斯西北角的科拉半岛,靠近芬兰,直径只有9英寸,是苏联为了科学研究而钻出来的,这个洞是冷战时期的遗留物,最初是苏联和美国之间一场反向太空竞赛的一部分,目的是看看谁能挖到地壳最深的地方。

过去五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想钻一个比以前更深的洞,终极目标是地球的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下方,是驱动地球不断进化的主要引擎,地球的半径为6371千米,地幔占了2900千米,而地壳平均只有5到70千米厚。如果能更好的研究地幔,就可以更好了解火山和地震。

1961年,美国科学家通过“莫霍尔计划”在墨西哥瓜达卢佩附近的太平洋海底钻探首次向地幔钻井,但是国会在1966年停止了对钻探者的资助,那时钻探者还没有到达地幔。

1970年,苏联地质学家接受了这一挑战,在科拉半岛进行了钻探,目标深度为15000米,计划穿过上层地壳,抵达地壳和地幔混合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即莫霍面(Mohorovičić discontinuity;Moho)并取样。

在接下来的24年里,他们不停地钻探地壳,在1989年达到了12262米。此时气温上升速度快于预期,井底的温度达到了180摄氏度,由于太热而无法继续,高温对设备造成严重破坏。而且温度越高,周围的液体就越多,如果钻孔延伸到计划的深度,预计的温度将是300摄氏度,远远超过钻头的最高工作温度,钻井工作不得不于1994年正式停止。

上图是科拉超深钻孔在开挖时期所处的上部结构,耸立的那座巨大的塔实际上是钻井平台的所在地。

尽管钻探已经完全停止,整个项目直到2005年才正式关闭,在2008年,所有的设施和上层建筑都被拆除了。

尽管这个洞有12.262公里深,但它只穿透了波罗的海大陆地壳的三分之一,这个洞底部的岩石大约有27亿年的历史,从接近底部的地方带来的样本对当时的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此外科学家们在7公里深处发现了单细胞生物的微观化石;在几乎相同的深度,科学家们发现了水。

48年前苏联挖地球,为何到12262米停止了?是发现了什么吗?

苏联确实挖了,没想到却挖到了哭声。这可是他们自己说的。

1970年5月24日,苏联开始组织科学家挖地球了,这个项目做“地幔钻探计划”,可当挖到12262米时,那些地质科学家却听到了“俄罗斯dy之声40秒”,所以,苏联的挖地球计划到此而止。

很多人都说,苏联的这个行动其实是模仿美国。美国的科学家沃尔特.曼可在1956年就提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那就是挖地球,从地壳一直挖,挖到莫霍界面。具体而言,就是地壳与地幔之间的这个界面。

这个界面有多深呢?

莫霍面,它的深浅不一,有的深度约在20到70公里左右,有的仅七八公里。

美国人说了,也挖了,挖了4500米,就悄悄不挖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也许挖不动了。

可苏联还真挖了。

国家的地质部部长牵头这件事,组织了全国顶尖的地质学家进行研究,能够参与研究的都是当时苏联国内顶尖的科学家,人数不多,荣誉很高,而且待遇也不错。据说一个月就是大学教授一年的工资,还在苏联的首都分配到一套房子。

怎么挖呢?

当然是打一口井,然后用钻头挖。地点就是在科拉半岛,靠近挪威国界的地方。

参与的科学家都很兴奋,因为这项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且比较有趣,代表着人类向奥妙的地球探索的起点。他们也希望能在这一次钻探地球计划中发现一些奥妙,或者是发现一些宝贵的矿产资源,甚至其他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们组织人员在科拉半岛搭建了一个钻控地球的平台,钻探地球的工作开始了。

开始时候,地壳相对起来比较软,所以挖起来也容易,进度也快,科学家们和负责具体钻探施工的工作人员都特别有斗志。

但是事情总会有波折,不可能给你一帆风顺。科学家在钻探第1口井,挖到1000多米时,钻头掉到了地下,出不来了,要拿出来很麻烦。还好当时苏联在准备阶段,又预备了几口井。

这一次总算顺利了。

苏联的科学家从头开始,这并没有打击到科学家们的信心,因为这一次就一直挖,挖到了7000米。

7千米是一个关卡,突破7千米后,科学家们又挖到了9500米。到1983年这口井已经挖到了12000米。

从1970年到1983年,13年期间挖了12000米。这个速度,在当时全世界上可谓是惊人的。因为美国也只挖了4500米,就没再挖下去了。

如果照这样的速度,不用13年,就能够挖到地壳与地幔之间的莫霍界面了。那时,苏联就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能够具备有装探到地幔技术的唯一一个国家,美国也不能与它媲美了。

可遗憾的是,1983年,苏联暂时停止了状态。因为钻井出现了倾斜的问题。

也就在这一年,苏联又重启了钻探地球的计划,可速度并不如之前那样快。

从1983年到1993年,10年,挖了多少了?262米?

很多人开始怀疑苏联了,这是怎么回事啊?难道苏联的钻探技术不行了吗?当时的苏联,可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科技在全世界也只有美国才能跟它相提并论。

前后两个阶段,钻探的进度相差近50倍。

这还不止,1994年,俄罗斯宣布了科拉井钻探工作结束了。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原苏联的计划失败了,他们未能挖到莫霍画界面,但这不影响苏联在这方面还仍然是世界第一。

一夜之间,科学家和工程师施工人员全部撤走了。这口原本想通向地幔之门的钻井被12吨重的钢铁井盖紧紧封住了。人们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么急?因为现场的那些设备都没有被带走。据说,那些参与这个项目的科学家、工程师、施工人员回到家里都沉默了,不提这件事。

可是要停下来,也得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啊。当然作为世界大国的苏联,他们一般不会说资金短缺啊,技术有限之类损面子的理由。可这次,他们竟然说了。

后来,又有一些参与钻探的工程师开始“揭秘了”。他们大概是这样说:在挖的过程中,从钻孔里听到了地狱的声音,好像g哭狼嚎一样,声音凄厉,又好像是人哭的声音。他们认为可能挖到了“dy之门”。他们还把话筒放进去,录了一小段,话筒融化了,也就是那个凄惨怪啊的声音。

科学家们退出现场,据说那晚就有一束超强光从钻孔喷薄而出,像是一只有翅膀的生物。

2002年,由俄罗斯,美国等组成的联合国地质考察小组来到科拉钻洞,也听到了同样的声音,甚至据说那块12吨重的井盖也平白无故被翻出来。这是出自一个叫奥穆雷.德克杰.安德烈的人所说。

至于真相是什么?大家就见仁见智了。这个在文章的结尾小编再提一下。

我们来说说,苏联为什么挖到了这个深度就停下来了?

1.资金确实出现问题。

但这并不是主要问题,1991年苏联解体了,解体后的俄罗斯又来应付这个庞大又花钱不眨眼的项目,确实不容易。因为国内国外用钱的地方很多。

随着钻探越来越深,钻探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还有那些钻头,其实也贵得很,一个钻头1.5万美元,而且也用不了多久,因为地下温度那么高,钻头其实也要花掉一大笔资金。当时苏联靠的是进口,向瑞士进口相关的设备,据说单进口就花去了数十亿美元。

2.技术出现了瓶颈。

随着越钻越深,地下的温度也越来越高。在地下1万米的时候,温度已达300多左右。这个时候就考验着钻头的质量,开始钻探的时候,问题还不大,但这个时候钻头的质量如果不大大提升,钻探进度和质量可能会大打折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频繁置换钻头,也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你要把钻孔从地下拔出来,然后再把坏掉了的钻头卸下,装上新的钻头。这个过程可不像我们平时在换十字头那么简单,这个钻孔有一万米长啊,怎么换,也在考验着工程师的智慧和技术啊!

再说了,地下温度这么高,10年才挖了200多米,再挖个10年,会不会也有这个速度呢?这也是当时苏联的那些地质学家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之一。

技术无法支撑再钻探下去,也是停止这个项目的重要原因。

3.挖下去的价值何在?

至于钻探地球的最初本意,我们大家都知道。可现在,问题是勘探下去的意义有什么呢?

工程师们在钻探到9500米的时候,发现了黄金,还有一些矿产。

黄金的含量倒还是挺高,比很多地方都高。当时科学家、工程师兴高采烈,可下一秒他们就纳闷了:这么深,怎么把黄金矿产搬上来呢?一算成本和技术,大家都面面相觑。这可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就像海市蜃楼一样,看着美好,却摸不着。

如果挖下去,是为了保持世界吉尼斯纪录,那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个深度在当时,或者放到现在,都是世界第一。

当时的俄罗斯还有很多事情有做,所以这个项目就被搁起来了,其实也就是停下来,永远停下来了。

4.科学家们也不乐意干了。

我们应该钦佩、感谢这些地质科学家,还有工程师,以及现场的那些施工人员。正因为他们的奇思妙想,坚持不懈,我们才能知道大自然的奥妙之处。

后面10年,才挖了200多米,所以科学家们也有点垂头丧气,没有信心了。

再加上环境的恶劣,长年累月地在那里工作,其实也是挺累,身心疲倦。

再加上根本看不到希望的曙光。

部分科学家就打了退堂鼓,慢慢的,大家也觉得再钻探下去,意义也不大,当年牵头负责这项工作的地质部长也已经退休很久了,其他人可能就没有那份热情和坚持了。

写在最后:

“俄罗斯dy之声40秒”,联合国考察小组也听到同样的声音,当然,这好像没有什么有力的佐证。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有几点需要说明:

1.当年那个钻井直径90厘米,庞然大物能飞得出来吗;

2.一万米深,温度可达300度,话筒是否能够到达?

3.谁会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dy之门”。

所以停下来的原因,我们还是要多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去理解。幸好,俄罗斯没再挖下去!

48年前苏联挖地球,为何到12262米停止了?是发现了什么吗?

俄罗斯临近挪威边界,有一个美丽的科拉半岛,那里不只有迷人的北极光,还有前苏联留下的神秘科拉超深钻孔。

苏联曾放言要挖穿地球,据说科拉超深钻孔钻到12000米时,工人听到了超自然异常声音,于是他们将一台耐热录音机,顺钻杆放入洞中,录下了凄惨哀嚎的人声。甚至还有现场人员言之凿凿地说,钻井口突然喷出热雾,随之出现了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

于是有人说苏联钻到了人间地狱,那段录音被人称为“俄罗斯地狱之声40秒”。随之苏联紧急封井叫停钻井工程,留给了世人无尽遐想空间。

其实这些录音经音频专家分析,是录音室合成作品,而音频来源于1972年美国电影《血腥男爵》。而且地壳内部温度极高,井口有热浪喷涌而出,雾气弥漫貌似怪物亦是正常现象。也许这些传说只是苏联为钻井工程停工寻找借口,因为他们早已骑虎难下,不知该如何收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与苏联皆想做世界老大,遂展开超级军备争霸赛。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率先将宇航员成功送上月球,在美苏太空争霸赛中拔得头筹。血性十足的苏联人怎甘落后,美国上天,他们就放言要入地打通地球,顺便勘探一下地下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苏联雷厉风行说干就干,1970年正是列宁诞辰100周年,籍此意义非凡的科拉超深钻孔工程开工了。

苏联为召集最优秀的地质专家简直不惜血本,不但送给每位专家一套别墅,而且每位专家月薪,就抵大学教授一年收入。

要说钻井原理简单,就是钻杆带着钻头在地壳打洞。可做起来并不容易,随着钻井深度增加难度越大,尤其是钻井越深地壳温度越高,对钻头要求也越高。

据说每个钻头成本就是几十万美元,每日毁坏的钻头就价值不菲。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国,试着钻井到9000米就放弃了。

苏联为争霸只注重发展军备,其经济并不发达,科拉超深钻孔工程超高额费用,早已压的苏联喘不过气,可为了战斗民族的颜面不能言弃。

1983年,科拉超深钻孔已达12000米,可苏联专家们誓要钻到莫霍界面才肯罢手。但是苏联从1983年至1994年停工,十年时间只挖进了262米,相当于一年只挖26.2米。

可见科拉超深钻孔工程,除了耗资惊人再遇技术瓶颈期。曾有专家比喻科拉超深钻孔的钻杆,就像人们站在高楼上拿面条戳地一样,可想而知钻杆易碎到何等程度。

同时钻头在地壳近三四百度高温下易损,而且换钻头要从一万米以下提出再送回,工人每天做如此无用功就需耗费七八个小时。由此苏联也开始考虑科拉超深钻孔工程的存在价值。

尤其是1991年,戈尔巴乔夫将前苏联政权交给叶利钦,随即苏联解体。原来地质专家团队已分属不同国家而分崩离析。其次俄罗斯经济实力锐减,再也无力承担如此烧钱的纯科研工程,于是故弄玄虚找个借口停工,以粉饰自己骑虎难下的尴尬。

如今科拉超深钻孔周围一片荒芜,废弃的设备只能拆毁按废铁回收,只有井盖上大大的数字,无言述说着昔日的辉煌与骄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