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汉语的胡志明,为什么在越南建国后立马下令废除汉字?
胡志明这个人,他在历史上还是很有名的,胡志明刚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祖父以及他的整个家族都是地地道道的儒家知识分子,所以说,他也理所应当的应该成为一个儒家知识分子。事实上,胡志明他几乎就要成为一个地道道的儒家知识分子了。
胡志明这个人,如果只听他的说话,你会发现这个人精通中国的四五种地方方言,精通汉学文化,他的汉语天赋简直强到无以附加,照着这个发展轨迹下去,一定是一个儒家分子,但是有时候历史就是喜欢开一些玩笑,恰恰是这位胡志明,他在位时期宣布在越南废弃了汉字。
对于这一举动,从当时到现在一直有人在议论到底,当时废除汉字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其中站在中国的角度有一种相当流行的观念,由于当年越南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它受到中原王朝朝贡贸易体系的辐射影响,那就使得汉字成为他们国家的官方语言,对于衰落的中原王朝,他们没有必要继续使用这种语言,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讲,这却是一种非常不友好,非常不友善的行为,毕竟,中国只是暂时的衰落了,他们就忙着改庭换面,多少有点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感觉。
但是,从曾经使用中国汉字作为官方语言的越南为代表的这些国家的角度来看,自打有了历史以来,中原王朝就一直一直自以为世界中心,从来是一副傲慢的盛气凌人的天朝上国的态度,从来不会平等的对待他们这些小国。
认真想想,很多时候中原王朝确实因为封闭的地理环境,并且由于中原文明相当长一段时期是整个东亚最为先进的文明,所以,中原文明很长一段历史是停滞的,没有进步的。
缺乏强而有力的外部文明影响则造就了清朝闭关锁国,狂妄自大,总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这种封闭自大,唯我独尊的历史观和先入为主文化观念不值得提倡和效仿。
我们看待问题一定要客观,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站在越南当时的具体情况角度,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原来胡志明的举措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道理首先体现在废除汉字可以快速扫盲。
有人可能会质疑,为什么废除汉字后可以快速扫盲?之前不是用汉语用的很好吗?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胡志明之所以恨,用得好,是因为他出生于一个儒家传统的知识分之家,这种好人家又能有几个呢?
这种汉文化的家庭,在当时整个越南占的比例相当之低,广大越南民众一直是不识字,别说汉字了,就连本民族的许多语言都无法发出,越南要想变强,就一定要实现工业化,要想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将文盲率大大降低,与其劳心费力的进行普及汉语还不如直接废除汉语,选择用英语里的拉丁希腊日耳曼词根。
这种用法对于下层普通百姓十分的有效,可以速成。而既然可以速成,那将极快的削减消灭文盲,那对于实现工业化将是一大助力,越南早就想摆脱落后的农业国这种大帽子了,也知道自己的工业基础非常差,所以只能想方设法的削弱文盲率。
此外,越南消灭汉字还有这么一种特别的作用,那就是提升民族自信心,摆脱之前的民族自卑,由于当年的朝贡贸易体系辐射,导致越南长期处于中华文明圈,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独立之后依旧使用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将会特别不利于越南本民族主义的建设者,不能干净利落的切断和中国的联系,就没有办法获得精神层面上真正的独立。
而被他们采取的拉丁字母在世界范围上是比较普遍的语种,简单好学,没有明显缺点,一经采用立刻深入人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胡志明下令废除汉字,而采用拉丁语系。
精通汉语的胡志明,为什么在越南建国后立马下令废除汉字?
胡志明,是越南的一位战略奇才,是一位现实派的爱国主义人士。胡志明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可以说流利的汉语甚至还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字,但是在越南统一后他却与中国渐行渐远,甚至在全国下令废除汉字,这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在越南没有统一之前,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两国的藩属关系已经存在了1000多年,根据规矩,越南人也需要习宗主国的语言文字,所以在刚刚独立的越南看来,学习汉语就是一种被殖民被统治的耻辱的标志,不破旧永远不能立新,所以严令打击汉字,甚至有会说汉语者不可参与干部的竞选。
和中国联系起来,中国在建国以来先后开展了扫盲运动,通过建立扫盲班等来帮助国民们认识汉字。知识就是力量,越南人虽然也曾长期学习汉字,但在新航路开辟后曾被法国殖民,殖民期间的那一代人学习法语,所以汉字就与时代有一定的脱节。而且,汉字是世界上最高深最复杂的文字,全民学习汉语实行起来非常的困难,所以身为越南统治者的胡志明就放弃了汉语去学字母了。
中国和越南两国之间存在着矛盾,在印度问题上,越南一直有一个统一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梦想,建立印支那联邦的梦想,但中国一直对这个持反对的态度。二战时期,美国在印度支那事务上的核心盟友是中国,美国把印度支那和泰国都划入中国战区,保留了中国军队对北纬十六度线以北印度支那的受降权,虽然之后让英国要走了一半,但中国依然握有一半的受降权,越盟的高层对此心十分的不安。
为此,她们采取了类似于中国古代“远交近攻”的手段。他们不惜去接近法国,企图通过法国来挤走华军。他们曾说:“我宁肯多闻五年法国人的屎,也不愿余生天天吃中国人的屎。”还说:“上一次,他们来了一千年才肯走,这次不能在这样了。”刚刚统一的越南真的对中国抱着十足的警惕,他们不愿意甚至抵制汉语和这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吧。
还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苏联的兄弟情意渐行渐远,二者开始逐渐争锋相对。之前,越南就离不开中国和苏联的帮助,在两个国家关系恶化的初期,越南还能从中周旋,与两方共同交好。但是越南革命后,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胡志明等越南领导人必须从中选其一,开篇已经提到,胡志明是一个现实派的爱国主义人士,在20世纪6、7十年代,苏联是世界强国,中国也只是一个新生的政权。越南当然选择去抱苏联那条又粗又壮的腿而与中国疏远了。
统治者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统治者的喜恶和决策都是从国家的角度上出发的,从古今和国际考虑,胡志明的做法不无道理。
精通汉语的胡志明,为什么在越南建国后立马下令废除汉字?
我们首先看下胡志明的个人履历:胡志明本名阮必成,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从小接受了非常系统的教育。自青年时候起,游历欧洲,接受了进步思想,并加入法国共产党,成功与共产国际拉上了关系。
大革命时期,胡志明跟随苏联顾问鲍罗廷来华,从此与我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利用我党的组织关系,在香港成立了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劳动党的前身)。并利用我军的资源,成立了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利用这只军队胡志明驱逐法国殖民者统一南越,又击败美国的干涉,使越南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胡志明精通汉语,与我党领导人有深厚的友谊,他的成功亦离不开我党的援助。但胡志明显然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越南在历史上一直属于华夏文化圈,并曾长期接受中国政府统治,要想隔断这种长期形成的依赖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文化割裂。胡志明废除汉字,创建越南文字,就是想彻底摆脱中国的制约。
胡志明倒还好,生前与我国一直保持友谊,继任者黎笋就是彻头彻尾的白眼狼了,他任内对多次援助自己的老大哥拔剑相向,可谓恩将仇报了。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精通汉语的胡志明,为什么在越南建国后立马下令废除汉字?
1945年的八月革命后,越南民主共和国宣布成立,新成立的北越政府即时宣布,废除汉字和喃字,坚决推行字母式的国语字。
从此,汉字和改编自汉字的喃字逐渐隐没在越南人民的主流生活里。到了今天,除了历史典籍和一些佛教寺院还常见汉字,其他地方已了无踪影。
国语字替代汉字之路,其实早就已经“行百里者半九十”,政府打通的这最后十里,也无非是落下的第二只靴子,早晚有一天会走到这个地步。
与朝鲜和日本类似,越南在古代也通行汉字,上层人物甚至也学说汉语,但总体来说,底层群众的汉语水准不敢恭维,原因之一就是汉字太难了。而且和中国人使用汉字相比,越南人还要面对汉字音与口语音并不一致的痛苦。
到了十二世纪,为了解决这种痛苦,越南人发明了喃字,喃字也叫字喃,意思就是“南国之字”,是借用某些汉字的单体字或部首新造的字,一半表音、一半表意,使之读音与越南口语接近,便于理解。在我们看起来,这些喃字很像是汉字中的乱码,像汉字又不是汉字。
法国殖民者占据越南后,为了切割越南人与宗主国大清的联系,同样也是为了让越南人加深与新宗主国的联系,确定了法籍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编纂的《越葡拉字典》中的字母文字为越南国语字,禁止官方文书中使用汉语。亚历山大·罗德创造的国语字并非一人之功,也是集合了葡萄牙人当年的努力,最终把越南文字拉丁字母化。
在法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尽管越南上层文人有过不屈不挠的抵制,但总体来说,这种越南国语字还是得到了有力推广,你们爱也罢恨也罢,总之是站住了脚跟。
新的越南语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那就是识字率提高、文盲率降低,拼音文字当然比汉字要容易上手的多。
为什么胡志明自己精通汉语,却在革命成功后依然推行国语字,把它作为唯一标准?一、这已经是越南民间的共识,的确国语字已经是越南文字的潮流,很难逆势而行。并不是胡志明一人能够决定得了的。
二、越共的主要支持者肯定不是以前的官绅世子阶层,只有他们才怀念汉字,而真正的底层支持者不会对汉字有过多留恋不舍。
三、国语字确实有利于推行扫盲工作,效果一针见血,很快就能看到功绩,学习汉语是个事倍功半的长期研究过程。胡志明自己汉语纯熟,还能写汉语书法,自己更明白这个道理。
四、当时的东亚一带,都有简化汉字、甚至把汉字转化成字母文字的潮流。不说朝鲜也是自创的拼音文字,就连当时汉字的老家中国,从三十年代开始,文化界也有许多巨子、领袖、大佬跳出来,指责汉字是使中国陷入落后状态的罪魁祸首。从政府到民间,也开始有字母代替汉字的很多研究工作在进行,胡志明当然了解这些情况。
综上所述,北越政府当时的废除汉字之举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至于背后有没有切割与中原王朝的文化纽带之意,联想到之前蒋委员长曾经关押胡志明一年多,刚刚被放出来不久,胡志明做出这种判断也是常理。精通汉语的胡志明,为什么在越南建国后立马下令废除汉字?
这不由的让我想起几年前越南一些学者呼吁恢复汉字的新闻,当时的原因是越南考古发现的一些古籍,他们已经无人可以解释和将其大意翻译通畅,这就意味着越南的文化发生了断层,已经同历史上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胡志明当年统一越南之后,废除汉字其实也是为了越南的去汉化,也就是不甘愿成为中华文化的附庸,这不利于越南民族主义的形成。而越南在当时需要强大的凝聚力来发展,包括当时创造自己的文字,这都是胡志明不愿意使得越南成为附庸。
历史上的中华文明圈中,没有废除汉字的只有日本而已,当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有不少人认为需要废除汉字和儒家、道家文化,但是最后却以“儒道为体,西学为用”方式进行着维新变法,这是因为当时日本的一些进步学者认为,日本若是要崛起,必然不能放弃自己的文化,全盘西化只能让自己成为西方的附庸。
而历史也证明了,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民族魂,其结局就是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成为其他文化的附庸,那么成为不了一个由影响力的大国。在二战前,日本代表东亚文化,一直被西方视为东亚古典文化的继承者,这使得日本人十分自豪,一直到中国这些年崛起,世界才开始正视中国文化。
越南去汉化多年,一直想要构建自己特有的文化,但是越南却没有韩国那样的经济实力。韩国去汉化多年,直到经济腾飞之后才形成所谓的韩流文化,然而这种文化西不西、中不中,是一种典型的四不像文化。而越南则更加悲催,由于历史上受中国文化熏陶太久,以至于去汉化后的越南,一直是难以产生像样的本土文化,乃至于现在一切都是从中国照搬,但是只学到皮毛,没学到精髓。
精通汉语的胡志明,为什么在越南建国后立马下令废除汉字?
胡志明曾经在中国居住了20年,不仅仅汉语说起来非常顺溜,还能写一手好看的毛笔字。而说起和中国的关系,胡志明也是一直持有比较友好的态度,毕竟中国曾经给过越南无私而强大的帮助,两国之间更是十分亲密的兄弟国关系。
越南独立建国之后,胡志明就立刻下令废除汉字,推行以字母为基础的国语字。为了保证执行的坚决,越南宪法之中规定了只有学会了国语字的国民才拥有选举权,汉字由此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和韩国一样,越南独立后废除汉字,一部分原因还是急于告别依附中国的历史,脱离汉字文化圈。说白了就是强烈的民族自卑心在作怪,在这一点上韩国还要明显一点,他们甚至宣扬汉字是他们发明的。这两个国家自古就是中国的附庸,汉字的输入就是宗主国文化统治的一种方式。而相对比较独立的日本就不觉得汉字有什么,只当作自己文化的一个部分。
对于越南来说,无论是汉语亦或者是根据当地语言习惯改造出来的喃字,在法国侵略的时期内已经被废除过一段时间,导致了两代人文化的脱节。在越南新政府成立之后,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让他们全部学习难度较高的汉语明显不切合事实,而由汉语发展而成喃字其实难度更大。于是相声的拼音文字就很快得到了政府的推广,因为这些文字对于老百姓来说学习的周期更加短,可以加快社会脱盲的进程。
短期内,推广国语字的优势还是明显的,但是长期来说还是有着不小的麻烦。最主要的还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读懂古籍,甚至连自己家的家谱、胡志明时期的文献都看不懂。还有就是拼音文字始终不能避免的问题——同音字。同音异议字增多,生活之中的正式文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韩国的宪法只能用汉字编写,而且他们的身份证上依旧要印上汉字。还有一点就是拼音文字始终是平庸而单调的,我国也曾有有一段时期,很多知名文人提倡要全国使用汉语拼音,只是汉字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最终难以改变。
记得此前看过一个日本学者的报告,国家的强大靠得是自强,国家弱小不能让汉字来背锅。日本人倒是看得很清楚,而韩国和越南则不同,他们急于撇清曾经附生于中国的历史,这反而让他们和自己的祖宗文化产生了断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