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
潘岳(247—300),字安仁,所以后人称之为潘安,西晋文学家,祖籍荥阳中牟(在今河南)。潘安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可以说是当时文学界的代表之一。
在夸一个男子美的时候,人们常常以“貌比潘安”来形容,许多文献上都记载潘安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美男子”,可以说是美男子中的美男子。
那么潘安到底有多美呢,这个史书上并没有具体介绍。但却留下两个故事从侧面表明他的美貌,他当时的杀伤力可以说,简直令当时的人们特别是女人们无法抵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神仙颜值。
其中有一个故事形容潘岳姿容美妙,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神采照人。他曾经只拿一把弹弓来到洛阳城的大街上玩耍,当时他年纪并不大也不是什么名门子弟,可是只要他走在街上便会引起高度重视,回头率高的简直没得说,经常会引来妇人们围观,将他围的水泄不通,让他脱不开身。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潘岳因为长得太美,每次出行,都会有妇人就会向他车里丢水果给他,以此来表达对他的喜爱,所以每次出去一趟,他都可以装满一车水果回来。可见潘安的美貌是令当时许多人没法抵挡的。
从潘安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来看,便可以想象到他的“倾国倾城”的美了,可以说是美到窒息。
后来潘岳在晋朝被举荐为秀才做了一个小小的官职,他为人清廉,造福一方。本来可以凭借他的才华和为人,可以得到很大空间的迁升,但是好景不长,就因为他的一首《籍田赋》,造人暗算,被上司冷落,所以一直没有得到迁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回到了洛阳,后来他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变得不再单纯,也学会了官场上的阿谀奉承,趋炎附势。
据说他为了仕途,巴结了当时的贾谧,但是没想到还巴结错了人,贾谧的侄女贾皇后一直没有子嗣,贾谧想要在朝中稳定地位,就必须要杀掉太子,虽然计划成功了,但是一无所知的潘岳却被牵扯其中,加上当时司马伦囚野心昭然,囚禁傻皇帝自立为帝,而且还封了他的亲信孙秀为宰相。当时在朝堂上潘岳遇见孙秀便问他:“宰相可记得我们以前的事吗”,孙秀回答:“一直在心里,一天没敢忘过。”潘岳深知自己免不了灾祸。
原来在潘岳父亲还是孙秀上司的时候,潘岳因为看不惯孙秀的为人用鞭子抽打他,从此结下了梁子,后来孙秀便找了好多罪名按给了潘岳,还说他要联合某个王爷一起造反,杀害太子,最终潘岳被诛灭三族,不得不说也挺悲惨的。
俗话说得好,做人还是要踏踏实实的,不要贪图王权富贵,轻信他人。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就因为得罪了孙秀,第一美男子落得了这么个下场,真是太可悲了。可能在他美丽的头颅落地那一刻,他也有所顿悟吧。
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
潘安是中国古代的美男子,一直流传说他是最帅的帅哥,现在更是把他当成帅哥的标杆,就是这样一个万千少女少妇杀手的奇男子,竟然被夷三族,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国历史上除了美女很出名,就连一些帅哥也很出名,这些美男中当属潘安名气最大,在一些朝代中若有人想要称赞一位男子生得十分英俊,往往会用潘安来进行比喻,虽然我们都知道潘安很帅,但到底潘安有多出众呢?这么来说吧,潘安眉清目秀、相貌柔和,有文人才子的书香气息。
在潘安年少的时候,只要他拿着弹弓出门,就会有许多少女少妇将其围在当中,可见这潘安受欢迎的程度,而且不仅少女少妇,就连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妇都对其有好感。
不仅如此,潘安年轻时驾车在街上走着,许多少女老妇都为他着迷,用水果往车里丢,出一趟门回来,车子里的水果都装满了,这就是成语“掷果盈车”的来历,潘安在当下如同明星般的人物,小鲜肉,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回头率极高。
还有一个事例也能衬托潘安的美貌。据说在当时有一个长得奇丑无比的人,叫左太冲,这个人拿到现在来说就是长得丑还跑出来吓人,他经常模仿潘安的动作,学他走路的姿态,学他说话的语气,而就是因此左太冲每次上街,都会被一群老妇人围殴,还向他吐口水,这就是“东施效颦”的翻版,可见潘安在女性心中的地位,她们是不允许别人玷污她们偶像的形象。
虽然潘安有如此美貌的容颜,但他绝对不是靠颜值生活,其本人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和学习天赋,十分有才,是当时西晋文坛三大家之一,而且他还极其孝敬自己的老母亲,北宋编纂的《二十四孝》中就有专门收录的潘安辞职回家赡养老母亲的典故,不难看出潘安无论从容貌、性格、品质和文化都值得钦佩,即使放在今天,也可以称为才貌双全,简直是国民男神一样的存在。像潘安这样一位美男子,他的妻子想必也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吧,其实在历史上,美女不一定配美男,美男的妻子也不一定是美女,潘安的妻子叫杨蓉姬,是文人之后,其父亲是当时的大书法家,门第非常高,但这潘安才貌双全,因此杨蓉姬对潘安那是没话说,潘安对妻子也算是相当专一,在杨蓉姬去世之后,潘安由于思念亡妻还作了几首情诗,长得帅还专一,这要放在现在,那可是稀缺之人。只可惜,人生如此赢家,却误入一场宫廷斗争。潘安一直担任县令,直到元康元年(296年)才回到洛阳做了京官,这才有资格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也就是打那时起,他平淡的人生开始走上了一条风雨之路,却未曾想在竟是一条不归路。那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皇后自己没有孩子,她想废掉太子,潘安也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忌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以为太子报仇为名,联合另外七位司马家的皇族一起发动了兵变入宫除掉了皇后贾南风及侄子贾谧等党羽,潘安从前就得罪过司马伦,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后,他立刻抓捕了潘安,并灭了他三族,就这样一个迷倒万千少女少妇老妇的美男子潘安人生就此定格。
潘安在辞职回家照顾母亲的同时,就和好友一起附会贾谧,不久就升迁做到了黄门侍郎一职,潘安也经常替贾谧出主意,他的作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潘安的母亲经常劝他不要趋炎附势,潘安也没有听进去,最后连自己的老母亲也搭进去了。
后世对于潘安的评价褒贬不一,潘安担任过几处县令,每到一处都是勤政廉明,造福当地百姓,对于他与贾氏陷害太子,后人也多有诟病,不过潘安的美貌却都是有口皆碑的,于是人们更多的只记住他的美貌,其他的就忽略了。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在古代,能靠好看的皮囊名传千古的男人,少之又少;如果在“好看的皮囊”上再加一个“有趣的灵魂”,这样的男人简直万里无一。
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潘安,就是这样一位“万里无一”的美男。
潘安的文采不必多说,西晋文坛二十四位大文豪,潘安名列第一;王勃在《滕王阁序》有一句“请洒潘江,各倾陆海”里的“潘江”,指的就是潘安的文采,如长江大河一样广阔。
潘安到底有多美呢?《晋书》里这样描写:
“岳(潘安本名潘岳)美姿仪,辞藻绝丽。”翻译过来就是,潘安容貌秀丽、风姿绰约、仪态万千。
长得好看,又有才华,这样的美男子不管在哪个年代,都像黑暗中的萤火虫一样闪耀。不一样的是,潘安的美貌,不仅能引异性眼光,还能得到同性赏识。
12岁那年,潘安跟着父亲一起去未来的岳父杨肇家里做客。
杨肇有一个女儿,叫杨容姬,年仅10岁,已有芙蓉出水之貌。当时有很多人来和杨肇攀亲家,其中不乏达官贵人,都被杨肇一一婉拒。
可是,当杨肇第一次见到潘安时,立刻就被这个“小家伙”的清秀吸引。聊了几句之后,杨肇确认:潘安不仅长得乖巧可爱,言谈举止非常有才华。遂,杨肇有了姑爷的最佳人选。
很快,杨肇就说服潘安的父亲,两家结成儿女亲家;而潘安凭借自己的美貌征服岳父,与年仅10岁的杨容姬定下婚约。
人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自古而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句话几乎成了“真理”一般的存在,可是在潘安这里,这一“真理”并不适用。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意思是说:潘安因为长得非常俊美,在洛阳城非常受欢迎。每当他走在大街上,都会有很多年轻的妇人围着他转,甚至投怀送抱。这种待遇,让其他男人异常眼红。
此时的潘安,已经和杨容姬定下婚约,面对这种投怀送抱的行为,丝毫不为所动。
后来,潘安的夫人杨容姬早逝,潘安正值大好年华,却发下誓言:终生不再续娶。杨容姬去世之后,潘安非常悲伤,连续写了很多《悼亡诗》思念亡妻(有三篇流传至今),其中有这样几句: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潘安看见亡妻住过的房子,就会想起她,想起过去的一切。妻子死后,屋里的摆设一切如故,桌上的砚台似乎刚刚磨好……仿佛,妻子还活着一样,猛然惊醒,这些幻想被怅然若失代替:原来,她真的走了。
杨容姬走了,潘安写诗悼念;潘安走时,又有几人惦念?
潘安的本名叫潘岳,字安仁,所以,潘安的正确称呼应该是潘安仁。潘安之所以没有被后人称呼为潘安仁,是因为他不配拥有“仁”字。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曾如此评价潘安:
“潘岳之流,皆寡廉鲜耻贪冒骄奢之鄙夫……潘岳之死,自贼者也。”王夫之形容潘安的死,用了“自贼”二字,换成现代汉语就是:自己作死。这两个字形容潘安,真真贴切无比,潘安的死绝对是自己“作”的。
潘安年轻的时候,父亲在朝廷为官,属下有一位叫孙秀的下人,非常喜欢拍他父亲的马屁。潘安非常看不惯他,有事没事就会骂他,有时候还会拿着鞭子抽打他。孙秀因为官卑位浅,只好任由他打骂。
潘安的母亲常常劝他不要欺负下人,潘安只是嘴上答应,却从未将母亲的话放在心上。
后来,风水轮流转,孙秀官至中书令,成了潘安的顶头上司。潘安心中非常害怕,就去找孙秀套近乎,两人聊得非常“投机”。聊到最后,潘安试探了一句:“孙令还记得过去的那些不愉快吗?”孙秀冷笑,答道: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这时,潘安才知“莫欺少年穷”之深意,为时已晚。
不久,孙秀以谋反罪(潘安曾参与谋划废立太子),将潘安株连三族,连他七十老母都没有放过,一同押赴刑场处决。行刑当日,潘安看到刑场的母亲,大哭不止:“负(辜负)阿母、负阿母…”
潘安兼有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这本该是他的优势,奈何他的情商太低,生生将一副好牌打烂,还连累了他的母亲,最终背负不仁不孝的骂名。
可叹!可叹!潘安若是一心深耕文坛,不闻政事,世人提起他的名字,又怎会只记得他是个美男呢?
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
中国第一美男,潘岳,字安仁,俗称潘安,西晋文学家,河南巩义人,多少年来,提起古代美男子潘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今,潘安已经成为美男子的符号。可以说潘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的人物。据记载,他17岁时驾车出游洛阳城,全城的女子群起围观,并投掷水果表示爱慕之情。他19岁那年,与同为美男子的夏侯淳同游洛阳,更是风头一时无两。潘安除了美貌外,他还是太康文学的首领人物,是中原文士的先锋。不过潘安虽然美貌,但他用情专一,与自己的妻子相爱终身,他的妻子去世后,他再也没有续娶。后来西晋,因八王之乱,潘安被杀害。
八王之乱,潘安因参与过贾南风的废太子风波,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以太子报仇为名,联合另外七位司马家的王族一起发动了兵变,入宫除尽贾氏党羽。而潘安从前就得罪过赵王,赵王司马伦得权后,潘安的罪自然难免,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俊男美女在任何时代都会成为众心捧月的标杆。说到美男,潘安完全可以胜任“外貌协会”的颜值担当,他就是帅哥的代名词。
洛阳街上的美少年,惊动整座城,倾倒万千佳丽看一个人帅不帅、美不美,需要观察他在街上的回头率,颜值高的自然让人流连忘返,《世说新语》记载: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也就是说,潘安长得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每次出门,都能吸引无数女生。她们为潘安痴狂,甚至不顾女生该有的矜持,忘情地追逐他(类似现在女生看见超级帅哥求合影)。
潘安的美不仅让女生动容,也能让男生嫉妒。
同时代有个名叫左思的才子,就是写了《三都赋》而洛阳纸贵的那位文学家。左思长得很一般,也想有潘安那种关注度,于是跑到闹市游玩。妇女们看了都向他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溜了。这完全可以看做是男版的“东施效颦”!
《语林》记载:
“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想和潘安搭话的不仅有少女,连老太太都因他的美而点了关注。潘安坐车出门,街头老太太都满怀爱慕地送水果给他,每次都能装一满车回家。成语“掷果盈车”因此而被创造出来。此处虽有夸张成分,却也能反应出潘安的颜值确实很养眼,在当时吸引一大批女粉丝。
潘安十九岁的时候,与同为美男的夏侯湛在洛阳游玩,两位帅哥并行,出尽风头,由此产生一个“连壁接茵”的成语。
自西晋以后,历代文人对潘安容貌的赞誉越来越多,如“美如宋玉、貌若潘安”、“花惭潘岳貌”、“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才过宋玉,貌赛潘安”,“貌若潘安”已经成了千百年来对美男的不二好评。
貌若潘安的主角不是包装出来的,名副其实的能让少女惊呼“帅呆了”。
以潘安的条件完全可以三妻四妾,然而他没有任何小妾,也没有沾花惹草。
潘安长得帅、有才华,对待爱情还能矢志不渝。潘安十二岁就与妻子订婚,婚后两人关系融洽,家庭和睦。杨氏去世后,潘安也没有续弦,还留下许多情真意切的悼亡诗。潘安和杨氏这段佳话,又创造一个成语“潘杨之好”。
貌比天高,命比纸薄上天给了潘安颜值,却没有赋予他为官的智慧,他的仕途比较坎坷。
入仕之后,潘安马上以大无畏的精神写了一篇《藉田赋》,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写法把司马炎热爱劳动的精神歌颂了一番。
潘安因此名声大噪,锋芒毕露也带来许多副作用。出众的相貌与过人的才华放在西晋官场上,成了潘安的绊脚石。他被人嫉妒,因而被排挤出洛阳,到地方当县令,十年得不到升迁。
经过多年的冷藏,潘安也学会了趋炎附势。回洛阳后,潘安先是攀附太傅杨骏,结果杨骏被贾南风扳倒。潘安作为门人差点小命不保,幸好被朋友公孙弘所救,被贬为长安令。
再次回京后,潘安投靠贾南风集团,充当御用文人。他与巨富石崇、陆机、左思等纠集为“贾谧二十四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每次贾谧外出,潘安等人为了表忠心,看见尘土就开始跪拜,这就是“望尘而拜”的由来。可见此时的潘安,已经成了“官迷”,丝毫没有文人的风骨。贾谧很看重潘安的才华,许多奏折都由潘安代笔。
贾氏不得人心,潘安的母亲多次告诫潘安,让他不要攀附豪门。潘安表面上答应,实际上置若罔闻。
贾南风集团想扳倒太子司马遹,潘安也参与其中。司马遹喝醉之后,潘安哄他抄写一篇文章。太子烂醉如泥,就随手一抄。完事后,潘安拿着司马遹的墨宝进行技术处理,很快就成了一篇大逆不道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潘安虽不是策划人,却也成了从犯。
司马遹被废后,赵王司马伦以给太子报仇的名义,联合其他宗亲一起发难,带兵入宫清理所有贾南风的势力。潘安是贾南风团队的重要成员,自然难以幸免。
潘安当初年少轻狂,多次羞辱过一个叫孙秀的人。如今孙秀成了赵王的亲信,还当了宰相,对当年被潘安欺负的事情记忆犹新。这能放过潘安吗?
不久之后,潘安被夷三族。
潘安是绝顶的美男,始终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他是一流的文人,悼亡诗的开山鼻祖。本该当个网红作家的他,却成了别人的棋子。
参考文献《世说新语》、《语林》、《晋书》
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
历史时刻录带您观历史,大家好,我是小历!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之美胜若天仙,秀丽的脸庞透露着英气,精致的五官内含霸气,完美的身材隐含贵气。潘安作为中国第一美男,至有他的道理!
正面描述潘安之美,不能使人信服,我们从侧面来看潘安之美。潘安在每次出行的时候,周围的女子们,全都抛花献媚,左右围观,均想来看一看潘安,由此可见潘安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
如果一个男子仅仅靠美是不能使人信服的,潘安除了美之外还有十分耀眼的才华,只不过是被其美所遮盖了而已。所以潘安是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男子,还是一个忠义孝顺之人,所以才能有千古美谈。
潘安也是一个具有抱负的人,想做官为国家做贡献,但是在官场上却是处处失意,最后无奈便奔走于权贵之间。先投奔了太傅扬骏,成为了他的门人墨客,不就扬骏获罪被杀,潘安险些被株连。后又投奔贾充门下,参入诬陷太子一事,太子获罪称为庶人。赵王司马伦借报仇之名,发动兵变,进宫除尽贾氏一党。而潘安也因跟司马伦亲信有仇被诬陷迫害,株连三族,可以说落下了一个悲惨的下场。
总结:一个美男与才华存于一身的男子,却不擅长官场上的明争暗斗,置身投入其中,最后落个株连亲人的下场,也是可悲可叹!
你们如何认为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