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广西省的省会在桂林市,1950年后,为何迁到了中部的南宁市?

自广西建省以来,桂林就一直是其省府治所所在地。但从民国建立到1950年,期间广西省会曾数次在桂林和南宁之间搬迁来回,而这些变迁又与1950年广西省会之变有所联系,所以在谈及1950广西省会由桂林换成南宁之前,笔者以为有必要对之前的几次省会变革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两广总督岑春煊为首的广西地方官员上奏清廷,“桂林地处广西东北部,作为省会城市来说,其地理位置过于偏僻,不利于协调管理全省事务。而南宁位置居中,便于兼顾四方,且其临近北海湾,利于海防”。所以建议清廷将广西省会治所由桂林搬迁至南宁。

但以桂林籍官员唐景崇为代表的中央官员却不认同广西地方官员的观点,最终第一次广西省会变迁之争以清廷“国库空虚,经费不足”的借口不了了之。但这次省会变迁之争无疑从侧面道出了桂林和南宁各自地理位置的优劣。

第一次广西省会变迁:南宁取代桂林

此次南宁成功上位,并非是在广西主政者权衡两地各方面条件优劣的前提下做出的慎重选择,而是受时任广西督军陆荣廷家乡情结所影响的个人非理性选择。

1912年,出生于广西武鸣县的陆荣廷成为广西督军,总揽广西军政大权。因为武鸣县靠近南宁,所以陆荣廷当上督军后就一心想把省会治所搬迁到南宁。随后陆荣廷操纵广西省议会,强力促成了南宁在1915年5月成为广西新省会的既定事实。

第二次广西省会变迁:南宁让位桂林

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以李宗仁和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取代以陆荣廷为首的老桂系,掌控广西军政大权。关于广西省会的再选择问题,李宗仁和白崇禧都认为南宁不足以担当大任,桂林更为合适(二人还一致鄙视前督军陆荣廷以公谋私的不耻行为)。

但由于李宗仁本人就是桂林人,所以如若由其亲自提出迁省桂林,恐有重蹈陆荣廷覆辙之嫌疑,但二人一时也没有好主意,故最后迁省的决议一直搁浅到1936年才开始落实。

1936年“两广事变”爆发,日军加紧了侵占中国的步伐。李白二人考虑到南宁临近北部湾,如果日军从华南沿海登陆,南宁容易成为日军的首要打击目标,加上南宁城内没有岩洞作掩护,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桂林喀斯特地貌显著,天然岩洞充足,加上地处内陆,腹地纵深,所以军事安全性更高。

考虑到事态的严重性,李白二人终于下定决心将迁省的决议搬到联席会议上来谈,并获得一致通过。后来1939年南宁的沦陷,无疑强有力证明了李白二人的高瞻远瞩。

第三次广西省会变迁:南宁成为最后的赢家

建国后,广西省会的选址问题又引起了各方争论。支持桂林的同志认为,桂林是老省会,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应该继续保留省会地位;支持南宁的同志认为,南宁位置适中,便于掌控全局,且南宁靠近越南,有国际影响力;支持新成员柳州的同志则认为,柳州工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利,更适合成为省会。

事实上,南宁、桂林、柳州三个区域中心城市,都有成为省会的潜质。但最后由于毛主席还是更加肯定南宁的军事、政治战略地位,所以南宁在1950年2月8日成为广西省会,一直至今。

历史上广西省的省会在桂林市,1950年后,为何迁到了中部的南宁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华南六省之一,其省会曾长时间在桂林,后来搬迁到南宁,今天丸子给大家讲讲广西“省会”为什么会曾在两个城市之间跳来跳去。

广西之名始于宋代,宋朝时广南路有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西路简称为广西。

1.桂林(1363~1912年,549年)

广西之名出自宋太宗宋至道三年(997年)定天下为15路,将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西路简称为广西,这就是广西的来历,此时广南西路的治所在静江府(今桂林)。

蒙古人灭宋后,将广南西路并入湖广行中书省。到了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元朝政府始设广西行中书省,治静江府(今桂林),此为广西建省之始。

明朝建立之后,将广西省改为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将静江府改为桂林府(今桂林),治所仍在桂林。

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仍承明制,只不过将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广西省,省会驻桂林府(今桂林)。

清朝末年,中法战争清政府不败而败,法国遂占领越南。为了加强对法属越南的边防,1906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和广西巡抚林绍年上表朝廷,要求迁省于南宁。清政府没有同意这个请求,但是同意把广西提督府迁入南宁。

2.南宁(1912~1936年,24年)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清朝灭亡。广西省会迁往南宁又旧事重提,1912年2月,南宁武鸣人陆荣廷当上了广西都督,独揽广西军政大权。上台之后就着手将省会从桂林迁往南宁。不过当时有很多广西官员反对,甚至形成了两个势不两立的“桂林议会”和“南宁议会”,争论持续白热化。

1912年10月17日,广西省“临时参议会”表决同意将省会迁往南宁,虽然当时有些部门以继续停留在桂林作为抗议,但是终究还是迁往了南宁,1915年5月获得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的批准。

3.桂林(1936~1950年,14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迫于形势决定与桂系握手言和。1932年,李宗仁、白崇禧主政广西。出于抗战的准备和安全的考虑,1936年广西又将省会迁回了桂林

4.南宁(1950~至今)

1949年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1950年1月,南宁正式被确定为解放后的广西省会。1958年3月5日,广西建立省一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首府为南宁市

PS.插曲—柳州

1950年6月,有关人员曾提出柳州地处广西地理中心,有铁路通过,交通便利。从交通条件、产业基础还是城市规模都在南宁之上,可以将省会改设在柳州。不过最后由于其他原因的考虑最终将省会停驻在了南宁。

总体来说广西省会的变迁规律:“若守成,则选桂林;若进取,必选南宁。”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历史!

历史上广西省的省会在桂林市,1950年后,为何迁到了中部的南宁市?

在广西的历史上,桂林一直是省会,直到近代才迁到了南宁。但是,广西的省会变迁,不是新中国后才开始的,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变化。

早在清朝的时候,两广总督就提出桂林的位置太偏了,不在广西中央,万一南方有事,省会管理不上:“广西桂林省城,僻处东北,去所辖州县有远至二千五六百里者,平时控制不便,有事更呼应不灵。”

那先讲一下,广西为什么选不在中央的桂林当省会,其实这不是广西一家的现象,这是南方省份普遍的现象,原因很简单,以前是中原先开发,后面中原人慢慢南下,靠北的城市往往先发展起来,形成一个落脚点,然后以这个点为基础再次南扩,然后形成一个省份。我们看湖南江西,它的省会都不在中央,而靠近北方。

在广西的历史上,桂林一直是省会,直到近代才迁到了南宁。但是,广西的省会变迁,不是新中国后才开始的,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变化。

早在清朝的时候,两广总督就提出桂林的位置太偏了,不在广西中央,万一南方有事,省会管理不上:“广西桂林省城,僻处东北,去所辖州县有远至二千五六百里者,平时控制不便,有事更呼应不灵。”

那先讲一下,广西为什么选不在中央的桂林当省会,其实这不是广西一家的现象,这是南方省份普遍的现象,原因很简单,以前是中原先开发,后面中原人慢慢南下,靠北的城市往往先发展起来,形成一个落脚点,然后以这个点为基础再次南扩,然后形成一个省份。我们看湖南江西,它的省会都不在中央,而靠近北方。

广西同样如此,桂林是广西最北的城市,因为跟灵渠相通,是秦军南岭第一站,这里就成为了一个中心点,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也成为承接中央指令的一站。

这是桂林成为省会的原因。

到了后面,这个弊端就显出问题了,就是对更南方的区域控制不力,这也是清朝想把广西省会迁走的原因,当时就提了南宁:在得梧之西、柳庆之南、太平泅城镇安之东,东西适中,实为向来军府所驻之地。今交涉日繁,边防日重。

这个地方一是军镇,二是东西适中,离广西大部分区域距离相同,这样有利于沟通,其实还是有些偏南的。

到了民国初年,广西都督是陆荣廷,他老家离南宁近,是贵港人,而且当时的桂系势力很大,他在这里施展不开手脚,所以,在他的暗中操作下,当时的省议会的大部分议员跑到南宁,另开了一个班子,造成迁省会的事实。

再到抗战时期,广西的大佬是李宗仁和白崇禧,他们是桂林人,当然想把省会迁回自己的老家,就以南宁太靠近海,不安全为由又迁回了桂林。

而这期间,广西的柳州也曾有机会成为省会。

在1927年,柳州开办全省物产展览会,借这个机会修道路,办展馆,其实就是为迁省会做准备,一来基础设施好了,议员们也愿意来,二来展览会结束后,展馆就可以当政府大楼。结果一波三折,先是碰到大火,烧了半边城,好不容易恢复好,又碰上蒋桂战争,蒋介石的飞机把柳州炸了一个稀巴烂,展览会搞不成,柳州的省会梦也破裂了。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柳州还有一次机会,当时的政务院委员黄绍竑提议,迁省会于柳州,因为柳州是真的位于广西之中,而且有铁路。

但新中国后,还是把省会定到了南宁。其原因就很高瞻远瞩了,因为当时就考虑到要从东南亚的发展来看广西,而不是就着广西看广西,从这点出发,南宁更靠近东南亚,将来有可能成为东南亚的中心城市。

直到五十多年后,南宁的城市定位终于是特大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

历史上广西省的省会在桂林市,1950年后,为何迁到了中部的南宁市?

广西省的省会不仅仅变更了一次,历史上广西的省会一直在桂林与南宁来回变更,总共三次,直到1958年才最终定型。广西省发展历史悠久,古代省会搬迁就不说了。但是在近代20世纪初以来,广州的省会竟又变更三次,这是为何呢?

第一次变更原来是有人“动了手脚”

近代广西省会第1次变更是1912年,由广西桂林先到南宁,而主持变更的人就是中华民国旧桂军阀领袖陆荣廷。

陆荣廷之所以要把省会变更到南宁,除了因为桂系军阀势力强大,阻碍自己的政治地位发展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悲惨的遭遇。

陆荣廷出生于广西南宁,家徒四壁,父亲靠耕田和打短工维持整个家庭,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但是因为父亲被诬陷与太平军勾结,被殴打致死,而母亲也随之改嫁,陆荣廷只能跟随养母生活。

可能是养母家出了状况,陆荣廷又去寻找母亲。但是不久母亲便离世,他只能辍学乞讨街头,风餐露宿。对于陆荣廷来说,在母亲送他上私塾的日子是他童年最美好的时光,所以自己有所成就时就又回家乡去了。在陆荣廷的暗地操作下,广西省会就从桂林迁到南宁了,这是近代以来广西省会第一次变更。而第二次变更是在1936年,又从南宁迁回了桂林。

因形式所迫而进行的第二次变更

很多人都说这次也是由当时新的桂系领袖操纵的,但是其实这次变更确实是高瞻远瞩,如果广西没有把省会从南宁迁回桂林,那么广西可能就全部沦陷了。

1936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夕,广西桂系领袖决定将省会迁回桂林。主要原因是由于南宁靠海,海路与陆路交通地带。如果日军从西南入侵,一定先打的是南宁。

广西距离国民党阵地南京遥远,兵力来不及补充,南宁可能迅速沦陷。但是桂林不一样,桂林属于广西内陆地带。与湖南、贵州两省较近,方便调遣湘、黔两省兵力援助。

后来日本攻打广西省时,10天之后确实攻陷了南宁。由此可知,日本对攻陷南宁早就是蓄谋已久之事。幸好当初迁回了桂林,不然整个广西省就真的迅速沦陷了。而桂林因是喀斯特地貌,多溶洞,有利于躲避日军疯狂轰炸,保存军队实力。桂林也多山地,有利于与日军周旋,是天然的防御基地。所以当初再次把广西省会迁回桂林是正确的选择。

巩固政治与发展经济的需要

1950年,广西省会又将省会由桂林迁回了南宁。虽说桂林是防御最佳地带,但却不是能够统筹全局,带动广西省经济发展的最佳城市。

建国之后,面对国内国外的压力,我国需要强化国防与发展经济。为了推动广西省的发展与巩固边疆地区,于是又将广西省会迁回南宁。

从地理位置上看,桂林处于内陆,地形以多山为主,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经济。南宁靠海,陆路与海路交通比较便利,对周边地区经济辐射作用比较大。

而南宁地处广西南部,对于巩固广西南边边疆地也具有强大的作用,所以把广西省会迁回南宁是为了发挥南宁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进一步推动广西省的发展。1958年,广西省取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府为南宁,自此不再变更。广西省府的每一次变更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广西省进一步发展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历史上广西省的省会在桂林市,1950年后,为何迁到了中部的南宁市?

有人云,桂林位置太过偏远,而南宁恰在正中,广西迁省会,就是为了取个恰中正正好。对于这种观点,我的回答是:纯属鬼扯!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古至今,郡选郡治,州选州府,省选省会,都不会拿着比例尺在地图上选个中心点,再定省会。

咱举几个例子:江西的省会是南昌,但南昌在江西中部么?论中间,吉安、抚州显然更合适。浙江的省会是杭州,但杭州在浙江中部么?义乌、东阳才是浙江正中位置。黑龙江的省会是哈尔滨,但哈尔滨在黑龙江中部么?显然伊春、绥化更符合这个概念。

所以可以这么讲,省会跟地理位置,并无绝对联系。

那么,什么城市可以做省会呢?咱实话实说,就是比实力。第一比政治,第二比经济,第三比 文化。

广西的省会为什么是桂林,就是因为桂林当时是广西最牛的城市。

为什么这么讲?桂林的历史地位: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之际,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而南宁呢?一直到东晋才分置出晋兴郡,郡治即今南宁。唐朝贞观八年,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 “邕”由此而来。而南宁之名,直到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才有。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从秦始皇到清朝后期,桂林都是广西毫无疑问的NO。1!

可是为什么后来桂林退居次席了呢?因为民国元年那会,广西首任都督是陆荣廷,而他的老家离南宁近而离桂林远。而今他做了都督,顺理成章,南宁便替代桂林,成为广西省会。

当然,迁居南宁,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第一是地理位置确实比较居中一点,第二是更适合广西与越南的对外贸易。

省会迁徙之后,南宁历经十余年发展,经济水平便超过了桂林。然而,旋即抗日战争爆发,1936年,广西省会又回到了桂林(李宗仁是桂林人)。

应该说,真正决定省会地位的关键因素,还是广西的定位问题。如果广西要发展旅游文化为本省特色,做一个绿色发展的模范,那么桂林就毫无疑问是广西的首席。而如果广西要发展工业,同时考虑与越南的问题,那么南宁就不错。

最终,后一个选项成为了当时广西的选择。由此决定了南宁,成为广西省会。

历史上广西省的省会在桂林市,1950年后,为何迁到了中部的南宁市?

广西省会迁移南宁是中央政府权衡再三,对广西管理布局及宏观规划作出的决策。

南宁属于广西中偏南与越南接壤,西南部又是壮族最多的地区,加上靠近北部湾。

桂林地处广西的东北部,偏离核心区域,又远离海岸线。

地理位置决定新首府的位置,从长远的发展目光,确认南宁为首府是明智的选择。

一九五六年的钦州,北海,防城港从广东划归广西管理,就是为了振兴广西的一大举措。

加上靠近越南,便利对接东南亚,与国际接轨……这就是高瞻远瞩。

今天南宁的蓬勃发展,说明了当初明智的选择,南宁有能力带领广西人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