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投靠刘备的时候,带了多少人马?马超还有自己的势力吗?

三国中蜀国的五虎上将可以说是人尽皆知,马超身为五虎上将之一。他是刘备手下的重要将领,深受刘备器重和信赖。

我们都知道,马超在三国时期是闻名天下的英雄,并且马家世代为将,也曾经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之一。最后是因为情势所迫,才不得已投降刘备。

身为一方诸侯,那么马超在投靠刘备的时候,到底带了多少手下的人马投奔呢?马超还有自己的势力吗?让我们来细细分析一番。

马超,是东汉卫尉马腾之子,马超早期能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其父亲为其奠定了很大的基础,马腾早期因为战功被封为凉州刺史,征西将军。

东汉末年,时局混乱,马腾马超父子在西凉等地声望很高,深的当地民心。后马腾入京,马超拜将封侯割据雍州,也拥有了自己的势力。后马超起兵对抗曹操,被曹操所打败,退守大本营凉州。

后来因为曹操追杀,无奈投靠张鲁。因为张鲁猜忌多疑,马超不受重用,最后马超一气之下,才转投刘备。

根据当时的背景来分析,马超在投靠刘备时应该是没有带多少人马的,并且马超自己的势力也所剩无几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马超手下兵力本就不多

马超在投靠张鲁前,与曹操大战了几次,胜少败多,最后被逼的退守凉州。从这里不难看出,马超本来或许有一定的势力资本,毕竟敢于和曹操对抗。

但是经过多次失败,手中的人马也会锐减,再加上失去大量地盘,马超在被逼着退守凉州时,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后来大本营凉州还被曹操攻破,被逼的投降张鲁,更可以看出马超这时已经非常落魄了,手下人马肯定没有多少了。

在张鲁手下时,张鲁虽然对他还算不错,让他带兵出征。但是张鲁生性多疑,他知道马超是一个大将,所以害怕马超谋反,所以对于马超他也多有防备,并不让马超独自掌控大量的权力和兵力。

所以马超在投降刘备时,最多只可能带走自己的原本势力,前面就说明,马超手下原本已经兵少将少。所以马超在投靠刘备时是不可能带太多人马的,并且在凉州雍州失去后,马超自己的势力也所剩无几。

二、马超是秘密投降刘备

我们都知道,马超在投降刘备时是迅速而且秘密的。从他受到张鲁猜忌后,马超对张鲁早已经心灰意冷,所以他才会投靠刘备。

马超有勇有谋,他知道如果自己贸然投靠刘备,以张鲁猜忌多疑的性格,不会轻易放过自己,所以他选择只带着身边的马岱和一些士兵秘密的投靠刘备,从连在张鲁那里的庞德都没来的及带走就可以看出来,马超投降刘备时是多么的迅速紧迫。

那么我们联想一下,在如此情急的情况下,马超连手下将领都来不及带上,又能顾得上带多少士兵呢?所以马超在投降刘备时,是不可能带多少人马的。

至于势力上,虎落平阳尚且被犬欺,古代一个没有多少人马的人,又会有多少势力呢?

马超投靠刘备的时候,带了多少人马?马超还有自己的势力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马超没有带去多少兵力。

马超的父亲马腾,其实只是西北叛军的一支而已。在西北地区,有十多支叛军,其中韩遂和马腾实力最强。

但这也是相对而言。而且马腾和韩遂并不是一条心,互相多次火拼。韩遂曾杀掉了马腾的妻儿,二人连年交战。

马腾鼎盛时期,曾经让马超派兵支援曹操,攻击袁绍将领郭援、高干。马腾将主力尽数拿出,马超的兵力也不过1万人而已。

马超后来反叛曹操,同韩遂以及其他西北军阀联手,出兵也不过数万。

后曹操侧翻韩遂叛变,马超前后两次起兵,都被被彻底击败。

当马超走投无路,投靠张鲁时,最多不过几千部下。

如果不是这样,以张鲁固守小小的汉中,哪里对付的了马超,早就被马超吃掉了。

马超也就没有必要,偷偷去投靠刘备。

马超的部下,嫡系的其实不多,有很多是羌族等少数民族。

在和曹操作战时,马超的部队可能一度增加到二三万,但很多是壮声势的。

真正厉害的,还是马超的嫡系骑兵。其他的部队,再多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不会和马超一条心。

所以曹操听到马超增兵反而笑了,知道马超用不了多久就会内乱。同时,增加的部队不但不能作战,还会消耗马超宝贵的给养。

事实也是如此,一旦马超战败,这些少数民族就纷纷自行脱离。

其实,我们看看刘备对马超的待遇,就知道马超没有什么实力。

马超虽被封侯晋爵,位列平西将军、前都亭侯,西凉统领等职务,但并没有被重用,也没有在统帅过大军作战。

甚至马超的部队也被刘备安排马岱指挥!

如果马超真的有二三万大军,相比刘备当时不过五六万人马还是很多的,刘备不可能不重用他。不然,马超完全可以反叛。

之所以不重用,说来说去还是马超没有太多实力。

况且,他的数千部队之所以纵横西北,主要是依靠骑兵。

进入汉中和蜀国腹地,骑兵的用处就不大了,更需要的是山地步兵。

以马超区区几千人失去了自己的特长,也难怪刘备不重用。

马超投靠刘备的时候,带了多少人马?马超还有自己的势力吗?

先上答案再阐述:马超带到刘备阵营的兵马,估计也就有几百骑而已。

马超之投刘备,是在向张鲁借兵反攻凉州未果、又担心被张鲁部下所害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无奈的自救行为。

在此之前的马超,因为杨阜等人的反叛不但丢掉了陇上的地盘,他本人也在叛军的围攻中侥幸脱身,不得不依附了汉中太守张鲁。

也就是说,先后在潼关、凉州治所冀城、祁山(反攻凉州)被曹操、杨阜、夏侯渊、张颌打败的马超,手中握有的兵力只会越来越少。

转投刘备时,之所以说马超的兵马大概只有几百骑,我们可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向张鲁借兵围攻祁山时,被张郃五千兵力逼退的马超,有多少兵马呢?

依附张鲁前,马超的名号为自立的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而张鲁不过是镇夷中郎将、汉中太守。心高气傲的马超之所以投奔级别要低很多的张鲁,实在是没有活路了。

不甘心在凉州失败的马超,向张鲁借兵反攻凉州、围攻祁山。夏侯渊派张郃为前部前来救急,马超败走。

张郃带了多少兵呢?《资治通鉴》说的很清楚,“(渊)使郃督步骑五千为前部,超败走”,《三国志夏侯渊传》说的则更详细,“使颌督五千步骑在前,从陈仓道入。超将氐羌数千逆郃。未战,超走”。

看到没,二者都清晰记载着马超帐下有几千氐羌兵马。这几千氐羌兵马,应该不是从张鲁处借来的,就是马超个人的军队。

再联系到一说是马超战败退走,一说是未战就主动撤走了,都足以说明马超的氐羌兵应该不会超过三千,否则以马超的尿性绝不至于打不赢张郃。

转投刘备时前,马超离开南郑前往氐中避祸,等于是逃亡了,私兵自然不多

其实起初张鲁对马超还是很信任的。后来一方面因为马超反攻凉州失败,利用价值打了折扣,另一方还有人在张鲁面前中伤为人自私,说马超“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加之还有人想图马超性命,马超只好“辞兵”开溜到武都郡,然后又去了氐中。

既然是逃亡,跟随马超出走的兵马不是很多了,顶多是一些亲信私兵。

我们不妨再根据与马超有类似经历的吕布的情况,来推断一下马超带到刘备处的到底有多少兵力。吕布在长安被李傕、郭汜打败后,“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吕布出逃,跟随他的只有几百名骑兵而已。

由于袁术不收留,吕布只好去投奔河内太守张杨,随后又去了袁绍处。后来,帮袁绍打败张燕的黑山军又被袁绍派了三千壮士“礼送出境”时,吕布的兵马就只有几十人了。

马超的情况也基本类似,由于是不断逃亡,跟随他跑路的应该只是骑兵,步兵被丢弃了。到转投刘备时,估计马超拥有的私人兵马也只有几百而已了。

几百名私兵,再加上一个堂弟马岱,还不足以支撑起马超在刘备集团形成山头

马超的问题,在于他的个人信用“破产”了,以致让部下认为跟着他混没什么前途,其中就包括猛将庞德。

作为落魄的曾经的一方诸侯,马超的尴尬在于:带来的这点亲信实力还不足以在刘备集团形成独立的山头势力;同时又无法融入其他已经成型的山头。

而刘备,也仅是把失去实力的马超当成“吉祥物”,位可以高权不可以重,到必要时还要扯出马超这张“虎皮”当当大旗。

马超要是真的有权有势,也不至于在47岁就郁郁而终了。

总体来说,马超的人生就是典型的高开低走,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他的个人悲剧,虽有时代的原因,但更多还是他个人的性格缺陷造成的

马超投靠刘备的时候,带了多少人马?马超还有自己的势力吗?

马超在投靠刘备时,手下没有多少兵马,更没有势力范围。马超出身西凉,是西凉太守马腾的儿子,,许昌一战,马腾和马超的两个弟弟马铁马休都被曹操杀了。渭口之战,尽起西凉兵的马超被曹操击败,失去根据地西凉,只带了三十几个骑兵和从弟马岱副将庞德逃到了陇西临洮。两年内,马超结好羌兵,在陇西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并在冀城杀了太守韦康,自己做了冀城王。可是不久后的历城之战,杨阜又把借助夏侯渊,把马超的妻儿并至亲十多人全部都杀了,使马超只带了马岱和庞德以及五六十个骑兵逃忘汉中投靠了张鲁。后来为了助刘璋对付刘备,张鲁给了马超二万兵马,双方缺斗子葭萌关,并最终被李恢游说成功,做了刘备的帐下臣。也,葭萌关之战,因为是马超和张飞的单挑为主,再加上刘备以仁义待人,双方并没有损兵折将。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马超在投降刘备时,马超最多只带了两万零六十个士兵,外加堂弟马岱,而最厉害的付将庞德,因为生病,留在了汉中并最终归降了曹操。

马超投靠刘备的时候,带了多少人马?马超还有自己的势力吗?

《三国典略》记载:建安十六年,超与山东诸将候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

建安十六年,西凉地方军阀势力首领马超、韩遂率领关东诸将,聚众十万,举兵造反,很快就占据了黄河上游及关中潼关一带。同年曹操率军西征,与马超激战。马超先胜后败,溃逃至定 安,韩遂则逃奔凉州金城。曹操下令诛灭马超三族。

马超、韩遂反西凉后,被曹操镇压,韩遂逃到金城,被部将所杀,马超则先逃安定,后至凉州。马超父马腾本已归附汉廷,却因受儿子造反牵累,被夷灭三族(正史记载和小说《三国演义》描述的完全相反)。

很显然,是马超铤而走险、举兵造反在前,其父马腾被杀在后,是马超的谋逆之举直接导致了老父被杀、二百余口亲族被诛灭的悲惨后果。

《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记载,姜叙老母曾经唾骂马超是个“背父叛君”、天地不容的逆贼,可见其人虽武艺高强、勇冠三军,但不忠不孝,人品很次。

还是言归正传:马超举兵造反,是联合了西凉大小十个武装集团共同举事的,也就是共纠集了十万之众。在这些军阀中,以马超的实力最强,麾下至少有数万兵马。但几经血战,他的实力受损严重,关东诸将也作鸟兽散。尤其是在陇上被曹军再次击败后,他无奈率残部辗转逃到汉中,依附汉中王张鲁 。

《典略》记载,张鲁久闻马超威名,收留他后欲拜其为都讲祭酒(张鲁自设官职),还想将女儿嫁给他为妻,有部下谏阻道:“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此人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岂能爱别人)?鲁乃止”。由此可见,马超投张鲁时,因所部伤亡惨重,最多只剩一、两万人了,实力大不如前。否则,凭其绝世武功与精兵强将,张鲁怎会不重用他?人品次并非个中重点。

马超在汉中时,无时无刻不想复夺凉州、报曹操杀父灭族之仇,他好几次向张鲁借兵,北攻西凉,均遭挫败,无功而返。张鲁部将杨白等人嫉妒马超之能,欲谋害他,马超预感到危险,遂从武都逃往氐中(羌、氐等游牧部族聚居地)避祸,刘备伐益州时,他率部转奔往蜀。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末,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各路大军分别从北、东、南三个方向会合于成都城下,准备发起夺取益州的最后一战。

刘备等人认为,刘璋经营成都城日久,城池高耸、坚固,兵精粮足,假如硬攻必将付出惨烈的代价。

就在此时,马超遣使抵达刘营,表示愿意归降。刘备听说马超欲降,心中大喜,及忙派人告诉马超不要操之过急。他暗地里派人马与马超部会合,然后授意马超率领增益混合在一起的大队人马大张旗鼓、浩浩荡荡的开到成都城北屯驻下来。

刘备这样做,无非是想给刘璋造成两个错觉:一、刘军又增强了力量,有许多精兵猛将加盟进来。马超悍勇绝伦,当世闻名,他曾在渭滨之畔杀得曹操“割须弃袍”、闻风丧胆,曹操也曾夸他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之心” ,如今他又率领大队人马帮助刘备攻打成都,令刘如虎添翼。二、刘备可能与汉中张鲁暗通曲款,并取得了张鲁的支持,因为刘璋知道马超是张鲁的部将,而刘备遣李恢招纳马超是秘密进行的,刘璋困守成都,对这一切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刘备派大批人马混入马超队伍中,一方面是大造声势,给刘璋造成一种错觉,加大震慑力,动摇其坚守信心,但从另一方面看,彼时马超的兵马并不多,最多只有万把人,否则刘备也不会增兵为其造势了。

这样一番虚虚实实操作下来,刘璋的信心果然受到进一步动摇。刘备不失时机派简雍入城劝刘璋投降。简雍极善辞令,他对刘璋晓以利害,刘璋生性暗弱,很快被说服,便下令打开城门,与简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刘备不费一兵一卒就取了成都。

马超取成都有功,被刘备封为平西将军,驻守临沮,赐爵前都亭侯。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马超归附刘备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地位,但他无时无刻不纠结在“背君叛父”的自责中。因为自己,连累老父和二百余亲族被诛,令期长期难以释怀,郁愤之情难以排遣,很快就走完了自己47年的人生路程。

《三国志·蜀书·马超传》载:章武二年,马超病卒,年四十七。临终前,他上疏刘备,说:“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祭,深托陛下,余无复言”。将族弟马岱托付给刘备后,马超溘然长逝。死后,他被追谥威侯,子承嗣。

马超投奔蜀汉后,虽然也受重视,但毕竟败军之将不言勇,又受关羽、张飞歧视、排斥,除参与汉中争夺战外,始终没能发挥太大作用,更不要说形成自己的势力了。

马超死后仅仅六年,诸葛亮就开始发动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战争了。假如马超仍在,凭他的能力与赫赫威名,加上与曹操的不共戴天之仇,是完全能建功立业的。如果真的那样,马超那段不清不白的历史或也将被改写。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

马超投靠刘备的时候,带了多少人马?马超还有自己的势力吗?

马超的势力来自他的父亲马腾,马腾虽然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但在东汉末年原本没有担任官职,凉州发生叛乱时,马腾应征入伍加入政府军,之后因为立功做到了偏将军,凉州刺史被杀后,马腾联合韩遂、王国等人摇身一变,成为反对东汉的叛军,马腾等人引发的叛乱被称为三辅之乱,导致洛阳附近大量民众流离失所。

马腾手下的军队构成复杂,一部分是原来东汉的政府军,一部分是附近的氐人、羌人等少数民族,还包括招募而来的各族士兵,但马腾军队的性质是与东汉政府为敌的,相反,后来为害朝廷的董卓却是凉州正儿八经的政府军,与马腾是对立的。

马超

但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官匪勾结那是很正常的事,董卓在进京前曾经拉拢马腾、韩遂等人,但是等到马腾、韩遂进到长安时,董卓已经被杀,朝廷由李傕与郭汜控制,马腾被任命为镇西将军,镇守郿县。

不久,马腾、韩遂与李傕、郭汜发生矛盾,但被李傕、郭汜的军队击败,之后双方又讲和,当时的凉州、陇右及长安一带,几十支军阀的军队经常发生混战,互有胜负,马腾和韩遂算是其中最大的两支军阀武装。

马腾被曹操所杀

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后,招揽了马腾与韩遂, 两人把各自儿子派到曹操处为人质,臣服于曹操,并且在参与了曹操部下钟繇军对战袁绍部下郭援的战争,马超与庞德率军迎战郭援,其中庞德还亲手斩杀了郭援,这是马超第一次在大战中露面,当时只有27岁。

马腾后来在曹操手下张既的劝说下来到邺城为官,说是为官,其实是当人质的,马腾迫于曹操的压力,只能带着宗族来到邺城,同时把手下的嫡系军队交给马超掌管,这就是马超军队的来由,来自于继承其父马腾的军队

曹操

马超的军队在当时只是凉州众多军阀中实力较强的一支,但在曹操军队的数次打击之下,马超的军队几乎是全军覆没,遭受了灭顶之灾,第一次是公元211年曹操借攻打张鲁之际,准备进入关中,结果引发了关中所有军阀的集体反对,马超、韩遂等十部军阀联合起来对抗曹操的军队,这便是潼关之战和渭南之战,但被曹操以离间计击败,马超逃回凉州。

马超在这两战中,只是主力被击溃,基本盘还在,况且马超的根基在凉州,所以这一战之后,马超很快就在凉州征兵后卷土重来,同时马超还得到当地氐人武装:百顷氐王杨千万与兴国氐王阿贵的起兵支持,所以马超很快就攻下凉州治所冀城,逼降并斩杀了亲曹操的凉州刺史韦宽。

第二年,韦宽的部下杨阜、姜叙等人联合起来反叛马超,同时在夏侯渊的支持下,马超兵败,被迫率领少数残兵败将逃到汉中张鲁处,没多久马超还向张鲁借兵,再次想反攻凉州与关中,但在祁山被阻,无功而返,只能再次回到张鲁处。

马超

这一次的战败,马超就彻底失去了反攻凉州的机会,只能在张鲁处虚度时日,刘备听说马超在汉中张鲁处,曾派出使者秘密会见马超,马超同意了刘备的请求,于是南下益州投降刘备,刘备听说马超到来后,特意派了一支军队给马超,马超就率领这支军队来到成都,逼降了刘璋。

现在的问题是,马超南下益州时,带了多少人?

答案是:不超过十个人,其中有马岱,庞柔等人

为什么说不超过十个人呢?因为马超南下投降刘备,是一次秘密行动,马超没有带走他留在张鲁那里的残余势力,如果马超想带走这些人,估计马超自己也走不了,马超不仅没有带走手下人,甚至连自己的儿子和妻妾都没有带走,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马超与曹操交兵

马超有一个妻子董氏留在张鲁那里,后来被曹操所俘虏,被曹操赐给了阎圃为妾,马超还有一个儿子也留在张鲁那里,后来被张鲁所杀,马超宁愿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不带,却南下投靠刘备,这说明两点:一是马超无情无仁义,马超的父亲马腾及其家族几百口人都是因为马超的任性和无情而被曹操杀害的,马超一向如此,就连南下投靠张鲁时,马超的另一个妾与儿子还在冀城被杀。

二是马超想秘密离开张鲁。人多不合适,再说亲近的人也被张鲁所监控,马超与张鲁的关系并不好,原本张鲁还想与马超结成亲家,但被手下人阻止,马超数次被曹操击败,再加上整个家族被曹操所杀,马超与曹操有着血海深仇,而张鲁对于自己未来的命运显然做了安排,前面张鲁手下阻止张鲁与马超结亲的原因就是他们打算投降曹操,所以张鲁是要投降曹操的,估计还有把马超献给曹操的打算,马超敢继续留在张鲁那里吗?还不赶紧找机会逃走,为了逃走,只好放弃自己妻子与儿子的性命了,这就是马超。

马超投靠刘备

所以,马超从张鲁处逃走走得很急,没带几个人,只知道马岱肯定在,另外,庞德的兄长庞柔也在益州,说明马超带了庞柔,但是庞德没有去益州,所以马超投靠刘备的时候,就是个光杆司令,手下不超过10个人,而是刘备给了马超一支军队,才让马超有了容身之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