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飞地?
大到省级小到村级,在中国很多都存在着飞地,而在国外甚至国家级的飞地也都存在,故不同级别、不同地区形成飞地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河南因为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复杂,所以很多飞地形成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下面我们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下河南与众不同的神奇飞地。
一、范县——“插入敌人心脏的飞地”
在河南范县县城有一条由南街和北街组成的大街,经常会发生一些让人哭笑啼非的事情。比如住在南街的王婆去北街的娘家却需要“出省”。再比如住在南街的一个人非要给北街的邻居写信,结果这封信先由镇邮政所寄出,再经过莘县、济南、郑州,最后到范县送到那个邻居的手中足足花了15天时间。而如果南街的这位朋友直接把信送到邻居家,只需花五分钟。这就是发生在范县这块飞地上的魔幻现实。
在范县有一大片樱桃园,范县整个县城就被这个巨大的樱桃园包围着。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个樱桃园在行政关系上却隶属于山东莘县的樱桃园镇。所以在这块地界就形成了“山东地里有河南县,河南县里有山东镇”的独特现象。而如此混乱的行政规划背后的故事还得从1952年讲起。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1948年中共曾在豫冀鲁三省交界地带成立过一个平原省。但3年后这个昙花一现的平原省就被撤销了,而其下辖的县市就又划归回原有的省份。范县重新回到山东,隶属于聊城地区,县城驻在今日的山东莘县。时间走到1963年,这一年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地带的金堤河遭遇特大暴雨。面对暴雨成涝的威胁,位于上游的河南省只能开闸泄洪。结果凶猛的洪水一发就不可收拾,直接就把下游山东范县、寿张县的农田给淹了。
两省百姓因为这事就吵起来了,事态严重了起来,为了合理协调好两省的水利纠纷,国家特地发文决定撤销山东寿张县的建制,从而将原分属寿张、范县两县管理的金堤河南部整体划归范县,而原隶属于范县、莘县的金堤河北部就整体划归莘县。
经过重新调整,原本交叉难解的金堤河分段治理难题一下子就变得明朗了。但当时为了更好的防汛,上级部门却把范县县城留在了山东,而县城附近的几个村就顺势成了范县的辖区,但外围更大的樱桃园镇却还是隶属于山东莘县。所以这块隶属关系混乱的地界就像一个洋葱,虽然层次分明,但每一层却属于不同的主人。
二、淅川石槽沟——历史典故传下来的飞地
在河南淅川县同样有一块神奇的飞地——石槽沟,这个村子有点像中国孤悬海外的台湾岛,飞进了湖北的深山里。石槽沟村很穷,只有74户人家,全村加起来一共257人。村里85%的媳妇都是湖北人,包括建筑风格、民俗方言都和湖北荆楚文化很像。而关于这块神奇飞地的由来,据当地村民讲述,是出自一个世代流传的历史典故。
石槽沟贾姓居多,贾姓祖上原本是河南内乡县贾沟村人,当年因为逃难来此定居。有一年贾氏家族与附近湖北省的吴氏家族发生了土地纠纷,因为地方官员处理不了,案子就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哪有多余的时间管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直接就传令石槽沟附近的鄂豫两省地方长官,说谁能了断此案,石槽沟就归谁管理。
当时的淅川县令毛遂自荐,很快就凭借着出众的能力处理好了这事,所以自然石槽沟就归淅川管理了。此后,石槽沟一直隶属于淅川县至今。
河南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飞地,欢迎河南的朋友留言告知。
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飞地?
飞地,指的是不和本土相联系但又在行政上受本土管辖的土地。在国际上,著名的飞地有加里宁格勒州(属俄国)、阿拉斯加州(属美国)。
在中国国内,也存在很多飞地现象——比如青海省的海西州,就有很大一块土地不和本土相连,当然国内最著名的飞地,莫过于河北省境内被北京和天津所分割的那块飞地。
一般来说,国内各省中,飞地数量最多的是河南省。河南省历史悠久。传说中的夏朝,既位于河南,因此河南有“最早中国”的说法。
河南有十块飞地,其中,导致飞地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移民因素南阳市荆紫关镇所管辖的石槽沟村,被湖北全面包围。但是行政属于河南。有说法认为,起初这个村没有人居住,是湖北境内的荒地,最先在这里定居的是河南人。最终,到底这个村弥漫河南风气,因此被划归河南——当然这个原因只是传说,真实原因待考。
类似情况还有周口留福镇管辖的小武沟村。
水患影响中国历史上,黄河有过多次改道。改道原因中,包括人为泄洪情况。河南范县的老县城和几个城镇,位于山东境内。
起初范县归属于山东,后来因为便于水利管理,于是将范县大部分土地划入河南,但是范县的老县城和多个城镇,却被包围在山东境内,出现飞地。
行政规划商丘城厢乡行政上管辖19个村,但是,其中有15个村位于其他城镇境内。这是因为在行政划分的时候,出现规划混乱而导致的。
其实这类原因导致的飞地,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存在,不足为奇。
地理因素郑州高山镇管辖的杨桥村。杨桥村系行政村,管辖13个自然村。其中,有3个自然村被其他城市的附属地区所包围。这是因为杨桥村境内山地、丘陵太多,将杨桥村分割成了若干个单元,于是出现飞地情况。
产经因素平顶山石龙区归属于平顶山管辖,但是石龙区并不和平顶山本土相连。起初石龙区归属于其他市县,后来由于石龙区发现了煤矿。为了能够整合煤炭开采,节约人力资源压缩开采成本,于是,将石龙区划归平顶山。
类似这种原因导致的河南飞地还有很多,比如平顶山管辖的舞钢市。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总体来说,河南飞地产生的主流原因,是为了整合产经。
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飞地?
感谢邀请,河南一共有3个非常典型有趣的飞地,几乎都是人口迁移所致。
一、河南濮阳范县老县城飞地从地图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位于北部的范县老县城四面不与河南接壤,是真正意义上飞地,而它与山东的樱桃园镇也融为一起,这里的人们从新县城到老县城也要跨省,非常有趣。
而范县飞地的形成是由于1964年的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当时为了泄洪需要,就将范县金堤河以北的区域划归山东,山东和河南在此也是以金堤河为界,但范县县城却在河的北边,因此便形成了飞地。
二、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石槽沟村荆紫关镇是当地有名的古镇,而石槽沟村距离河南边界最近也有两公里,据说石槽沟村原本无人居住,在明初时候从山西过来的两家人在内乡居住后,后又迁徙到石槽沟。至今这里的人们还保留着河南吃面条、听豫剧的风俗习惯,在行政区划也是属于河南,因此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飞地。
三、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小武沟这个飞地是这三个飞地中最小的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位于安徽省临泉县张营乡武沟行政村内,供电也是由安徽供给,但在行政区划上却属于河南周口。这块小型飞地的形成是由于1975年河南中东部遭遇洪灾,位于河南姜营乡的几户居民迁徙到了附近的张营乡,从而形成了小武沟,如今武沟行政村中得自然村也是分属河南安徽两省管辖。
总之,河南这三个飞地最为典型,但距离河南边界都非常近,在生活习惯上也没有过多的差别。
至于还有什么飞地,欢迎在评论区补充留言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飞地?
飞地,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通俗地讲,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在河南很多地方都有“飞地”现象的存在,其中最著名的有四个,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1、郑州市上街区
上街区
上街区位于郑州市辖区西部38公里处,周围与荥阳市接壤,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根据“二五”计划建设第二个铝工业基地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工业型城区,亚洲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基地,现在的上街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5万。
2、洛阳市吉利区
吉利区世纪广场
吉利区位于洛阳东北部黄河北岸,距洛阳主城区19公里,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26.9万人。吉利,古称河阳,1982年因建设洛阳炼油厂(今洛阳石化总厂)而设立,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
3、平顶山市石龙区
石龙区与平顶山市
平顶山石龙区又叫平顶山西区,总面积为37.9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与平顶山主城区隔着宝丰和鲁山。石龙区风景名胜有娘娘山、青草岭,祖师庙岭等。
4、范县老城
1964年,国家为解决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地区水利问题进行区划调整,将范县及所辖金堤以南地区划归河南省,将县城搁置在距县界5公里外的山东莘县境内,区划使金堤河水顺利流入黄河,使豫、鲁两省矛盾缓解,但使范县失区税源中心,范县老县城长期被困山东境内阻碍了县城的发展。
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飞地?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河南那些事儿。(约500字,阅读需2分)
听到“飞地”这个名字,很多人会疑惑,难道地还会飞了不成。还真有这样的地,本来属于这个省或者市的,非要跑到别的省市,就好像长了腿一样,故称飞地。
在今天的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浪镇,有一个名叫石槽沟村的小地方,若是你去当地,问他们是哪里人,他们定会说,我是河南人。
没错,他们的身份证上,写的是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石槽沟村。这个属于河南的村子为什么会孤悬于湖北呢?这要从一段特殊的历史说起,几百年前,石槽沟这片土地上并无人居住。有王、贾二姓人家,明初从山西大槐树南迁至河南内乡的师岗,以为师岗地区处于秦岭余脉伏牛山中,所以当地生活条件也不太好,于是就向外寻求出路,到了与河南相邻的湖北石槽沟这个地方。
几百年来繁衍生息,这个1400亩大小的地方,人口三百人左右。这个地方堪称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周边都是山,进出不易。
解放初期,湖北省洋溪乡政府工作人员来动员石槽沟村民隶属湖北,但是村民坚持认为他们是河南人,世世代代都是,故而坚决不归于湖北。
这块地就这样成为河南省的地盘,飞落在湖北省。虽然这个村子四面都是湖北人,小孩上学、医疗卫生、婚娶,都有诸多的不方便,但是河南人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始终是这些人战胜万难的动力,一直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根,守护这河南的风俗文化。
石槽沟村
这只是河南众多飞地的一个例子。其他的诸多飞地,如河南濮阳范县的城关镇,飞入山东境内;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小武沟,飞入安徽省境。等等。每一块飞地,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宝藏,更多河南历史文化原创内容,值得期待。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飞地?
河南为什么有这么多飞地?这真实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什么是飞地,就是指完全被行政管辖权与自不同的土地包围的土地。世界上最著名的飞地莫过于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这块徒弟濒临波罗的海,地理上处于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包裹之中,跟俄罗斯完全不接壤,但它却是俄罗斯地地道道的飞地!相同的情况还是直布罗陀,虽然跟英国很远,跟西班牙很近,但却属于英国管辖。
如题主所说,河南的确有很多飞地,粗略统计一下竟有十块之多!在山东、河北、湖北,都有河南的飞地。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河南濮阳市范县老县城,该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全国一大怪,县城设在省界外。”“山东省里有个河南县,河南省内有个山东乡,山东乡里有个河南村,河南村里住着山东人”。这是说河南范县的县城以及镇政府坐落于山东省境内,成为了一块飞地。范县之所以处在山东地理范围中,主要是当年治理黄河的需要。在建国之前,范县其实是属于山东省。建国之后由于泄洪的需要,就把范县以及其他几个县级地区划给河南,至于原先属于范县的几个城镇则是被“落”了下来,还是归属山东,因此就被包围了起来。
除此之外,造成飞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历史。地理上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反是历史越悠久、文明越复杂的国家,其边境线就越复杂。如果不信,我们可以去翻看一下世界地图。在东亚、西欧、阿拉伯地区,都是历史悠久的有灿烂文明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国界线一般都比较复杂,走势蜿蜒曲折,甚至飞地也不少!但是在北非、北美、中亚这些历史相对不那么久远的地区,其国境线就没有多少弯曲,有的甚至直接就是一条直线!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无非是历史越悠久的地方,其边境上的你争我夺就越多,地块的归属就远比历史段的地方复杂,所以划界就越复杂。
话题回到河南。河南为什么那么多飞地,毋庸置疑,这跟历史也有很大关系。因为历史上,河南长期都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在这块土地上诞生和湮灭了大大小小数量数不清诸侯国,诸侯国之间都你争我夺,恩怨情仇,都对今天河南的划界有着间接影响。曾经的战国第一强国——魏国,只要就是今天河南的范围。魏国就是一个飞地众多的国家。翻看一下当时魏国的地图,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河南也飞地众多了!
个人观点,欢迎关注一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