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墓出土的赵云枪和龙胆枪是都是真的吗?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史书记载其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被后世尊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

那作为屡立战功、忠心耿耿的五虎上将,死后究竟被葬在哪里了呢?

据《三国志》记载:“赵云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银屏麓。”据考证,赵云墓位于四川省大邑县东郊的锦屏山。其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面刻有“汉顺平侯赵云墓”七个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

说到赵云的武器,大家都知道赵云生前的武器是一杆长枪,后世称其为“龙胆枪”。据说赵云死后也将此枪带入了自己的坟墓之中。

赵云墓自从被发现后,曾经许多人听闻在赵云墓中出土了赵云使用的武器龙胆枪,并且还有照片为证。那么这件事和出土的龙胆枪是否真实呢?让我们结合史实来分析一下。

史料记载,赵云曾在大邑锦屏山御羌多年。因蜀汉有“赐葬大臣于生地或主要活动地”的葬制。所以赵云去世后,后主刘禅“敕葬赵云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所以结合史实对于赵云墓地的真实性已经几乎可以确定。

当然了赵云在其他地方也发现了几座伪墓,这个我们就不花太多精力去考证了,我们主要来围绕位于四川省大邑县的赵云墓来进行分析。

历史古籍《蜀中名胜记》、清《四川通志·寺观》、《邛州志·祠寺》、《大邑县志·祠庙》中都有记载,这里的赵云祠墓曾经毁于明末兵火,后经多次兴废,一直规模不大。

但是赵云墓虽然曾多次被毁,但是据后世考古学家研究,赵云墓并没有被盗过墓的迹象。一直沉睡于地下。

那么赵云墓为什么没有人盗过呢?

民间曾留下了一个诡异的传说。当年有人曾打赵云墓地的主意,认为里面肯定有价值连城的陪葬品,然而盗墓贼刚想动手发掘墓地时,突然出现了许多蛇,吓得他们不知所措,果断放弃了盗墓的想法,并且从那以后民间便就流传这赵云墓有灵蛇守护的传说。当然了,这只是个传说,没有丝毫真实性。

那么赵云墓既然被发现了,那么它到底有没有被现代考古学家考古挖掘呢?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座赵云墓穴是没有被开发的,首先基于我国的考古技术并不十分发达,而赵云墓是东汉末期三国时期的古墓。距离现在年代太过久远,考古难度更加的巨大。

再加上当初定陵的悲剧一直是个前车之鉴,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考古学家不会随便对其进行挖掘。另外大家也知道的,这也是个历史问题,如果万一挖掘开发出来了,最后赵云却不在这个墓穴里面,会造成很多的影响,当地的文物相关的旅游业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老百姓民间流传的传说也会失去意义。

所以经过许多考古学家商量,权衡利弊,这个事情最终不了了之,他们认为赵云墓还是暂时放在那里成为未解之谜吧。

而对于很多人曾经扬言见过的赵云龙胆枪的出土照片,其实是有人杜纂的,毕竟连墓地都没有被开发考古挖掘,又怎么可能会出土赵云的龙胆枪呢。

赵云墓出土的赵云枪和龙胆枪是都是真的吗?

赵云,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蜀汉大将军,曾经在长坂坡一人独闯曹军,保护了后主刘禅和刘备的甘夫人。由于赵云的完美人格,又长得俊秀,可以说是百姓最喜爱的三国英雄。

赵云最出名的便是那一句: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常山在哪呢?在现在的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由于常山的改名,现在赵云已经被戏称为“石家庄赵子龙”了。

那么这么一位为蜀汉尽忠的将士,死后被葬在哪里呢?

据说在赵云的河北老家有一座赵云后人为其建造的衣冠冢,这个衣冠冢后来经过相关专家的考察,发现这个墓并不是赵云墓,而且赵云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将军而建的。而现如今被大众所公认的赵云墓是在今天四川成都大邑县城东1公里的银屏山下。

建兴七年,赵云病故,蜀汉有“赐葬大臣于生地或主要活动地”的葬制,后主刘禅便“敕葬赵云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同时追封其为“顺平侯”。作为一个候级别的人物,那陪葬品不仅有很多精美的古董,还有赵云的贴身兵器。

据说这个墓中曾经出土了赵云枪和龙胆枪,那么这是真的吗?查阅了一些资料以后,我发现这是假的,大邑的赵云墓从来也没有被挖掘过,其他的赵云墓基本都是假的,不可能出土赵云枪和龙胆枪。

大邑县的赵云墓由于历史很久,经过了历朝历代的修复和维护,现如今我们看到的是清朝所重建的赵云墓,但是民国以后又经历了多次维修。这些经过都被记载在了《蜀中名胜记》、清《四川通志·寺观》、《邛州志·祠寺》、《大邑县志·祠庙》等文献中。

赵云墓不仅没有被挖掘,也从来未盗掘过,而作为地位很高的赵云墓,那其中的古董肯定也很多,为什么没有变成盗墓贼的目标呢?

第一,我认为盗墓贼之所以不敢轻易去盗赵云墓,那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赵云的名气,赵云是一个极为正面的人物,在很多方面都是完美无缺的。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心系百姓。受到了大量的百姓支持,那很多盗墓贼都不敢去冒险。

第二,据说只要有人去挖赵云墓,天必下雨。据传说,以前赵云墓因为天灾人祸,需要不断修缮,而在修缮的时候,就要去挖赵云墓,而一挖天就下雨,一下雨刚挖出来的坑就被雨水冲刷填平,一挖三天都是如此,最后第四天作罢以后,天却放晴了。

第三,据说一旦挖赵云墓,一定会出现大量蛇出来守护墓。以前曾经有盗墓贼试图去盗掘赵云墓,但是他们一挖赵云墓,赵云墓中就大量的蛇跑出去,最后这群盗墓贼不得不放弃盗墓,而这个事情也被盗墓贼传言出去,以致很多盗墓贼闻风丧胆,不敢再去盗掘。

不过,个人以为,后两种可能只是传言而已,下雨本就很难挖掘墓,而且赵云墓坐落在山下,多年从未经过修缮,那肯定很多生物。而且蜀中本就天气湿冷,蛇能大量繁殖,出现很多蛇是很正常的,反观第一种是很有可能的,毕竟赵云乃一代忠君爱民的奇才。

赵云墓出土的赵云枪和龙胆枪是都是真的吗?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

熟悉三国的人看了这首诗都知道说的是三国名将赵云赵子龙。

赵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勇冠三军,百战百胜,手撸一杆长枪,捅天、捅地、捅空气!是三国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没有之一。

他起初是公孙瓒的部将,建安五年开始跟随刘备,首战便在新野生擒夏侯兰,并劝降之。

建安十三年,怀抱阿斗,保护糜、甘二夫人,血战长板坡,连戳曹营五十余将,主角光环加身,威震华夏。

建安十六年,截江夺阿斗,捏爆东吴阴谋。

刘备自立汉中王后,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

赵云不但武艺高超,而且品行端正。平定桂阳郡时,拒绝赵范的美人计;刘备占领益州后,欲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力谏应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箕谷退兵时,谢绝诸葛亮赏赐,将赏赐的物资纳入府库,寒冬的时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

剧照:

可以说,不论是德还是才,赵子龙都是三国时期罕见的,杠杠的。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刘禅感其幼年相救之恩,亲自为赵云选定了墓地。

《三国志》记载:“后主敕葬银屏麓。”

就是说赵云葬于四川省大邑县东郊的锦屏山。

赵云墓自建成后香火不断,直至明末张献忠屠川时才日渐破败。

民国时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又拨资重修,到了50年代,这里变成了一所中学,今天这里是一所职业高中。

据说赵云死后,他使用的长枪武器也随他长眠于此。 赵云上阵杀敌,是一付“白马银枪”的装扮。

白马咱们先不谈,这把银枪到底是什么枪?

赵云生平有记载的武器只有2把,一是自己本身的枪,名唤“涯角枪”,何为涯角?乃是天涯海角,唯此一枪之意。这是清人汤球、黄奭编撰的《九家旧晋书辑本》中的记载,可信度很高。

二是青釭剑

曹操有两把宝剑,一把叫倚天,另一把就是青釭。

平时曹操佩带倚天剑,这把青釭剑由侄子夏侯恩保管,长坂坡赵云枪挑夏侯恩,夺得了这把宝剑。

其他演义、评书中说什么赵子龙的武器是龙胆枪、无影枪、点冰梨花枪、白银龙枪等等,这都是后人的附会。

有的还是现代网络游戏公司为了开发游戏而编出来的,毫也无根据。

我们郑重宣布,一切否认赵云使用涯角枪的言论都是耍流氓。

赵云墓自建成至今,从未被人盗掘过,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赵云去世时,刘禅追封他为“顺平侯”。

我们知道在那个年代,侯爵是最顶级的爵位了,一个侯爵的墓葬,通常里面古董肯定不少,为什么没有盗墓贼打赵云的主意呢?

赵云墓:

民间传说中,说赵云的墓只要有人盗挖,必然会天降大雨,万蛇涌出。

这明显是一种神话了的传说,没有科学依据的。

君不见文革中,赵云的墓被毁成那样,也没见到哪怕一条小蛇出来作怪。可见这两种说法不足取信。

真实的原因我想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赵云的人格魅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盗亦有道”。

盗墓贼利欲熏心不假,不择手段也不假,但历史上有少数人的墓地,还是少有人打主意的。

比如刘备以仁义治天下,诸葛亮以智计冠古今,他们在民间有着独特的地位和道德楷模作用,他们的墓就没有人动过。赵云也一样。

赵子龙是集忠义、勇敢、谦逊于一身的道德完人,一生百战无一败,功高不欺主,位显不欺卒,三国人物里面,他是最少有人黑的。

他基本上没有被人吐槽的负面东西。

所以历代盗墓贼都对他有着敬畏之心,不动他的墓,是完全可能的。

二是赵云一生节俭,家无余财。

每次赵云立功后,都会把赏赐分给手下士卒,自己从不拿一丝一毫。

在五虎大将里面,他是人品最好的。

他的地位又是最低的。这样就注定他不可能有很多财产,更不可能有很多贵重的随葬品。

所以这位三国名将很幸运,自他长眠之后,没有人来打扰他。

现在网络上有种传言,说赵云墓中出土了龙胆枪,这就是个笑话。(这是被网络小说和日本三国无双系列赵云的武器所误导,毫无根据。)

游戏编的:

赵云根本没使用过龙胆枪,他的墓也没有被盗过,这龙胆枪莫非是自己长脚从墓里跑出来的? 请造谣者勇敢的站出来,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参考:《九家旧晋书辑本》

作者:歪眼小史工作室 ——冯生

赵云墓出土的赵云枪和龙胆枪是都是真的吗?

三国名将赵云,常山真定人,曾被刘备赞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赵云因此也有了“虎威将军”的美誉。演义中,赵云位列蜀汉“五虎将”,享有极高的声誉,被众多人所喜爱。用现代的流行语来说,赵云那是圈粉无数。

据《三国志》的记载,公元229年,赵云安然而逝。但陈寿在《三国志》中却没有记载赵云墓的具体位置,这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谜团,让很多人有了遐想。到目前为止,著名的赵云墓主要有三处,河南南阳赵云墓,河北正定赵云墓和四川大邑赵云墓。

河南南阳赵云墓,位于南阳市城南三十里屯村,墓前有碑,上刻“蜀汉翊军将军赵子龙墓”几个大字。这碑文就明显有问题,刘禅给赵云树碑的话,绝不会以“蜀汉”自称,而会直接自称“汉”。“蜀汉”、“季汉”之类的,都是后世史书,或者当时魏、吴等国的人称呼在蜀川的汉政权。

不过呢,南阳的赵云墓倒是有一个传说。满清入关之后,顺治成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当时的人,都相信人是可以投胎转世的。顺治为了笼络汉人,就宣称他是刘备转世,还说夜间遇到关羽显灵,来参拜他,说三弟翼德在辽阳(满清在关外时的都城,号东京),四弟子龙在南阳,之后消失了。

满清自此开始大力推崇武圣关羽,用关羽庙替代了很多岳飞庙。同时,顺治派钦差在辽阳和南阳两地开始寻找张飞、赵云的转世人。

钦差到了南阳,还真找到了一名叫做赵走军的人。走和军加在一起,就是古体的运字,谐音云,而且此人长相跟赵云画像及其相似。钦差认为此人就是赵云转世,决定带他进京面见顺治。结果呢,这个赵走军一听要见皇上,十分害怕,晚上就自杀了。

顺治听闻消息,哭着说此生再也见不到四弟了,就传旨将赵云按照王侯的规格安葬在了三十里屯,并修建了子龙庙,立了赵云墓碑。

南阳赵云墓,肯定不是真的赵云墓了。就因为不是真的赵云墓,南阳的赵云墓里面倒是真有可能放有龙胆枪(赵云枪)和青釭剑。因为后世可以根据演义,锻造好了放进去作为陪葬品。

河北正定赵云墓,这是赵云故里的墓葬。这座墓,即使是河北正定的乡亲们也都认为,这应该不是赵云的埋骨地,很可能是家乡后人纪念赵云的衣冠冢。毕竟赵云去世的时候,河北一带是曹魏的地盘。赵云作为蜀汉大将,刘禅也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在曹魏地盘上,给赵云修建陵墓。这样子,魏明帝曹叡岂不是太没面子了。更不要说,赵云去世的前一年,还跟随诸葛亮进行第一次北伐,在跟曹魏作战,害的曹叡要御驾亲征,坐镇西安呢。

不过呢,现在的正定赵云墓真假没人争论,而正定是不是赵云真正的家乡,却起了争执。因为正定县出土了1863年所立的赵云故里石碑,而隔壁的临城县,也同样出土了1898年所立的赵云故里的石碑。

临城还说,他们那里的澄底村还有一座疑似赵云墓的土冢。传说是三国归晋后,赵云后人将四川大邑的赵云遗骸运回了家乡,葬在了澄底村。还用了疑冢的方式,同时有几十口棺材,建了几十个大土冢。另外一说,这是赵云的衣冠冢。

但是呢,不管正定的赵云墓,还是临城的赵云墓,都没有发掘呀。所以,里面到底有什么,不知道呀。现代考古,一般都坚持不主动发掘的原则,谜底的揭开就需要等待了。

四川大邑赵云墓,这个是赵云最初的埋骨地,相对靠谱,而且基本上被史学界所公认。这里的赵云墓地和祠堂、庙宇,因为战火,数次被毁,又数次重建。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一度成为了当地的中学所在地。

关于这座墓,也有很多传说。说是当年有人盗墓,结果一开挖,就遇到了连续数日的大雨。刚刚挖了一点的洞口,被雨水灌满,无法继续。而在天气转好之后,赵云墓旁边又出现了很多蛇,盘踞在那里。自此之后,盗墓贼们再也不敢去盗挖赵云墓了。

盗墓贼们之所以不去盗挖赵云墓,据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关羽。关羽在明清时,被彻底神话,成了武圣,财神。盗墓贼只为求财,自然不想得罪财神关羽。而那些天天拜关羽的人,盗墓贼也得罪不起,怕被追杀呀。

那赵云跟关羽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按照《三国志》记载,关羽在成都的后人,在蜀国灭亡时,全部被庞德之子庞会所杀。但是,据清朝《江陵县志》和《关氏宗谱》的记载,关羽在江陵(现湖北荆州)还留有最后一支血脉,关平“娶镇东将军女赵氏。生子樾,世居江陵。”镇东将军就是赵云,所以,赵云和关羽是亲家。

推测,关平跟随关羽镇守荆州时,妻儿应该在江陵。吕蒙白衣渡江,占领了江陵之后,善待蜀汉将领的家属。所以,关平虽然随关羽一起被抓处死,但关平的妻儿却得以幸存,也为关羽留下了最后一支血脉。因此,赵云的女儿就成了关羽嫡系后代的远祖奶奶,而赵云就成了关羽嫡系后代的远祖姥爷。这得罪了赵云,不就等于得罪了关羽。

盗墓贼因此也就更加不敢盗赵云的墓了。

现代大邑赵云墓,已经被妥善的保护了起来,而且并没有计划进行考古发掘,墓中到底陪葬了什么,也就不得而知了。

最可靠的赵云墓并未被发掘,那些所谓出土的赵云枪,或龙胆枪之类的,就不足信了,全都是吸引眼球的噱头而已。

赵云墓出土的赵云枪和龙胆枪是都是真的吗?

三国时期的赵云赵子龙是蜀国刘备手下的“常胜”将军,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云的故里有赵云庙。

赵云白袍白马银枪,潇洒英俊帅的掉渣,有万夫不挡之勇,为救小主人阿斗,单枪匹马、马踏曹营杀的七进七出。

<赵云>

赵云用生命换来了阿斗的毫发无损,刘备从赵云手中接过儿子,却出人意外的把阿斗扔在地上,很生气地说道:“为你这小儿,差点折损吾一员大将”。

刘备为何摔孩子呢?原来刘备在作秀,意思是心疼将领超过心疼儿子,无非是笼络赵云罢了。

其实刘备胳膊很长,史书说“刘备双手过膝盖”,这样想来阿斗不会摔的太重。从这以后有了一句歇后语:“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

刘备的表演无疑是成功的,在随后的日子里,赵云成了刘备的看家将领和私家保镖。

赵云一生追随刘备东挡西杀,经历过无数血雨腥风和刀光剑影,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赵云到了晚年身上竟然没有一处伤痕。

有一次,晚年的赵云在家中沐浴,他让夫人、马超的妹妹马云禄为他添点热水。马夫人看到赵云白皙如女人的肌肤,不由问道:“老爷身上没有半点伤疤,难道没有受过伤吗?”

<赵云和马云禄>

赵云得意地说道:“实不瞒夫人,我赵云一生就没见过自己流过血”。

马夫人好奇心大动,于是就在他的后背用绣花针扎了一下。

二人纯属夫妻之间的开玩笑,谁知道赵云看到自己流血后竟然吓死了。

这正是“好奇害死猫”,马夫人痛悔不已,埋葬赵云不久,马夫人也因思念夫君忧郁而死。

赵云死后并没有葬回原籍河北正定,而是葬在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蜀地四川。

据史书记载,后主念赵云生前曾在四川成都大邑县带军队防羌兵的进犯,特敕赵云葬在大邑县城东一公里银屏山下。

<赵云墓址>

赵云墓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

笔者曾在去年暑假游历过赵云墓,想不到一世英名的常胜将军赵子龙,身后竟如此苍凉和破败,让人不由得唏嘘不已。

据当地人讲,“文革”之前在赵云墓旁边还有一座赵云祠。在那个“破四旧”火红的年代,人们拆庙建学校。

赵云庙在劫难逃。

讲真当地的百姓不愿意拆庙,但是盖学校没有更多的资金,无奈选择了拆赵云庙。

相传拆庙那一天,银屏山上的蛇都出来阻拦,庙前庙后到处都是蛇。人们急手忙脚,三天之内就拆平了赵云庙。据说下了三天大雨,拆完也就晴天了。人们说老天爷哭了……

直到现在一些老人说起往事惋惜不已,赵云庙里的许多古物遭到了破坏。

<老照片:赵云祠>

说实话,赵云墓地具体在哪没有确定,因为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赵云墓的神道和地宫入口。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赵云墓遗址在今大邑县晋原镇子龙街343号这个地方,也就是“大邑县高级职业中学”的所在地,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围上了栅栏。

现在学校已经搬迁去了新校区。学校要拆除,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依稀还能看到曾经拆下来的赵云墓殿前大殿的红色梁柱。

综上所述,关于赵云墓的具体位置在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

换言之赵云墓从来没有被挖掘过,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所规定,古代墓葬只能被动式的挖掘。

<正定赵云庙>

至于赵云墓什么时候发掘,那要等以后明确地方,还要经过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到时候也许能发掘出赵云所使用的武器。

至于说赵云墓里出土了赵云枪和龙胆枪的说法,纯属网上造谣胡说八道,赵云墓没有发掘,何来的赵云枪和龙胆枪呢?赵云的龙胆枪只是游戏中的兵器,说实话赵云用的什么武器,还要等赵云墓发掘才能见分晓。(码字不易,请伸出小手点个赞吧!欢迎留言评论和关注,让我们互动起来吧)

文/秉烛读春秋

赵云墓出土的赵云枪和龙胆枪是都是真的吗?

说起赵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陌生,甚至而言,他足以称得上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一。因此关于他使用的武器,大家自然也都很清楚,是一杆红缨长枪,后世又称之为龙胆亮银枪,简称“龙胆枪”。

据说,这杆龙胆枪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枪之一,仅次于霸王枪,其锋利可直接穿透铠甲,百米之外都能让人感受到这杆长枪上的深深寒意,让人望而生畏。

后来,在赵云去世后,这杆龙胆枪被一同埋入赵云的坟墓之中,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

直到最近几年,赵云墓被发现后,社会上便开始兴起各种传言,说是在赵云墓中出土了赵云使用的武器龙胆枪,并且还有照片为证。那么,这个所谓的出土的龙胆枪是真实的吗?让我们结合史实来分析一下。

据《三国志》记载:赵云生前曾在大邑锦屏山御羌多年,所以等到他死后,后主刘禅便下令将赵云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今大邑县锦屏山麓),并建立祠堂,四时享祭。

但等到明末时,赵云的祠墓因战乱被毁,后来其祠堂被重新修复,但坟墓却已找不到确切位置。等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多数的祠堂、庙宇被用来办学校,赵云祠堂也不例外。

上世纪50年代,这里是一所中学,到了80年代改为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当然,在办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拆除一些老建筑。

据说,当时人们在拆除赵云的祠堂时,曾想着将赵云的坟墓一并给挖出来,于是大家就围绕着赵云的祠堂附近大肆挖掘,但在动工的当天,便开始下起磅礴大雨,刚挖出的土很快就又被冲到地下,就这样人们虽然挖了三天三夜,但是什么也没有挖到,更别提什么龙胆枪,最后人们在第四天放弃,大雨也随即停了下来。

还据说,有盗墓者曾打赵云墓地的坏主意,认为墓里边肯定有价值连城的陪葬品,正当盗墓贼刚想动手发掘墓地时,突然出现了许多蛇,吓得他们惊慌失措,快速逃离,果断放弃了盗墓的想法。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来挖赵云的坟墓。

当然,这更多应该是民间故事。但不管怎么说,当时人们并没有找到赵云坟墓的所在地,也没有人对其进行挖掘。

后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赵云墓的大致位置才被人知道,但也只有一个大概的范围。随后,当地政府便将赵云墓的遗址保护起来,同时着手重建赵云祠堂,于是大邑县高级职业中学被搬到离此不远的新校区。

现如今,新修复赵云墓位于四川省大邑县东郊的锦屏山。其墓前建有一座子龙庙,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面刻有“汉顺平侯赵云墓”七个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

从这层意义上说,到目前为止赵云墓应该是还没有被发掘,甚至赵云墓的准确地点,大家都还无从得知。所以说赵云墓出土龙胆枪,纯粹是一个博取眼球的说法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