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陈近南是什么样的人?

『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中陈近南当之无愧是一个英雄。书中陈近南,陈舵主是天地会创始人,也是韦小宝的师傅,领导天地会一直对抗清朝,成为清朝头号大敌。他一生都在为反清复明而努力,但却因台湾郑家的恩惠,把对明朝忠心等同于对郑家忠心。

受制于郑家,陈近南被郑克爽呼来唤去,不能分清公私主次,最终被下阴手悲惨而死。陈近南被自己人杀死,无异于郑家自毁长城。如果有陈近南在,郑克爽最少也能在台湾称王称霸,而不是被迫投降。

小说源于生活,但终究不是生活。

历史上的陈近南,原名陈永华,以“玄天上帝”信仰为掩护成立天地会,用“反清复明”为口号,滴血为盟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尊天为父,敬地为母,视郑成功为领导人。

清军攻陷明朝同安,陈近南的父亲陈鼎自缢,陈近南无奈逃窜,后归顺郑成功,想要借此收回明朝江山。郑成功与之交谈,称其是当今的卧龙先生,赞叹不已。

陈近南在职期间,使台湾民心归一,以利民生,教民煮糖晒盐,把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到台湾,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教化民众,百姓能安居乐业,陈近南把台湾经营的固诺金汤,深受民众敬仰。

陈永华平日不善言辞,只有在部分政见等政治方面的谈论才能发挥。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陈近南掌握的权力太大,遭人嫉妒,被夺军权,没有权利,陈近南终日无事可做,最后郁郁寡欢而死。

历史中陈近南是什么样的人?

《鹿鼎记》中韦小宝的师父、天地会的创办者兼总舵主陈近南,并非是虚构的,他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的。历史上的陈近南并非是一个武林高手,而是一名玉面书生,他辅佐郑氏父子反清复明,功比诸葛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真实的陈近南。

陈近南,原名陈永华,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石美人。郑成功攻克同安后,他的父亲陈鼎被郑成功授为教谕。清军攻陷同安,陈鼎自缢身亡。在这样的国仇家恨之下,15岁的陈近南投靠了郑成功,经人引荐,他见到了郑成功。两人谈论时事,郑成功对他高度赞赏,将其比作当今之卧龙先生,留在身边辅佐。不久之后,陈近南创办了天地会,尊化名为“万云龙”的郑成功为龙头大哥,从事反清复明的行动。

1658年,郑成功与众人讨论北伐之事,诸将都反对北伐,而陈近南力排众议,支持郑成功北伐。郑成功很高兴,派他留守厦门,并辅佐世子郑经,并告诉郑经要他以老师之礼对待陈近南。随后,郑成功三次北伐,特别是第三次北伐在定海之战中几乎全歼清军水师部队,威逼南京,令清廷大震,惊慌失措,但是由于清军偷袭,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1662年,郑成功攻克台湾,授予陈近南咨议参军。不久之后,39岁的郑成功英年早逝。郑经发动政变,成为新的延平王,陈近南辅佐郑经,被升为勇卫,并加监军御史之职。陈近南在此期间,辅佐郑经,苦心经营台湾。他考察台湾地区,颁布屯田制度,进行屯田垦殖,训练士兵。同时,在他的坚持下,在台湾创建了一套自上而下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

后来,在三藩叛乱时,郑经率师伐清,郑经子郑克臧监国,陈近南留守,协助女婿郑克臧总管台湾政务。但不久之后,陈近南遭到冯锡范、刘国轩嫉恨排挤。1680年3月,陈近南自请解除兵权,因忧悒成疾,当年在台湾病逝。

陈近南的一生跟诸葛亮非常相似,他一生辅佐郑成功父子30余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也落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下场,可悲可叹呀!

历史中陈近南是什么样的人?

天地会和陈近南在小说中或许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在真正的历史中,他们之间并没有多大关系。

陈近南此人是金庸小说中的人物,而此人的原形被认为是陈永华。

天地会最早出现在清朝官方资料里的时间是1757年,也可以理解为此时的天地会才成功引起了清王朝的注意。

然而,陈永华却是出生于1634年,去世于1680,他的在世时间明显与出现天地会的时间不同,甚至是在他死后70多年,天地会这样的组织才得到了清政府的注意。

陈永华生前得到了郑成功的重用,被郑成功称为有“卧龙之才”,在陈永华的出谋划策下,郑成功成功的收复了台湾,陈永华此人,平时不发一言,关键时刻,往往一鸣惊人。

若非要认为陈永华就是陈近南,并且和天地会有关系,那也是可以的,毕竟陈永华有卧龙之才,建立个什么秘密组织,提前做好部署,让其在自己死后多年还能大爆发,这也勉强说的通。

那这样的话,只能说天地会的陈近南在历史上确实是个人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