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晋国的古都在哪里?现在叫什么?

首先纠正下题主一个小错误,到了战国时期,已经是韩赵魏三家分晋了,三家分晋也被认为是春秋、战国的一个分界点,所以晋应该算是春秋时期的。

晋的开国之君是周武王姬发与姜子牙之女所生之子唐叔虞,可以说是个王姓正统诸侯国。在春秋时期,晋一直是中原大国,领土大致拥有今山西全境、内蒙古的南部、陕西东部、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省西北部,巅峰时期甚至扩张到了山东的西北部。

因为国力强盛,晋在晋文公时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此后实力也较为稳定,因此被众多史书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春秋四强国即秦、晋、齐、楚四个老牌强国)。

晋从晋孝侯时开始定都于翼城。到了晋昭侯时期,昭侯把曲沃之地封给叔叔成师,即曲沃桓叔。而这个曲沃比晋都翼城还要大,严重威胁到了晋国国君地位,导致曲沃与翼城斗争不断,经过几代的斗争,曲沃武公最终代替原来晋国国君,成为了晋国正统,自己则成为了晋武公。

晋献公时期,为防止再次出现曲沃代翼的事件,晋献公不仅杀了原晋国的许多公子,还迁都城于绛。此后八十多年内晋国的都城都是在绛,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晋文公成为了春秋霸主,所以绛都见证了晋最强盛的时期。

晋景公时期,迁都于新田,改其名为新绛。晋平公时期,则在绛设县,绛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县的城市。

所以晋的都城按时间顺序,依次是翼城、绛、新绛。翼城应该大致就在今山西翼城县境内;而绛又称故绛,详细地址还有待考证,不过大多数认同是山西省襄汾县赵康村东侧的赵康古城遗址;新绛在今山西侯马市境内。

晋时期的范围与如今的县治范围都不一样,想知道的相当详细,很难做到,但已知的是晋都应该在翼城、曲沃、襄汾、侯马四县市范围内。

战国时期,晋国的古都在哪里?现在叫什么?

谈秦说汉(280)兴于春秋亡于战国的晋国,它的古都城在哪里,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春秋时期晋国始祖唐叔虞被封为唐地,建都翼城,又修建了陪都曲沃邑;晋献公修筑聚城为都城,改名为绛城;晋景公又迁都重修新绛城;晋文公在曲沃即位后,迁都新绛城。战国时期的晋幽公君权旁落,只剩国都绛城、曲沃,一直到晋国灭亡。

  • 被封为唐地、建都翼城

据说周武王与唐叔虞的母亲交会时,其母梦见神仙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地赐给他。”等到周武王的夫人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一个“虞”字,所以就给儿子取名为虞。

周成王继位时年幼,与叔虞游戏,把一片桐树叶削成珪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分封你。” 史佚于是请求择日为叔虞举办赐封仪式,周成王说:“我和他只是开玩笑呢!”史佚说:“天子无戏言。只要说了就要按礼节完成它,并奏乐章歌咏它。”

于是周成王把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的唐地封给叔虞,在那修筑都城翼城。按照《史记·晋世家》、《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唐地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西南。

《史记·晋世家》:“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所以叫唐叔虞,姓姬,字子于。”

《汉书·地理志》:“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龙山在西北。有盐官。晋水所出,东入汾。”

但明末清初的史学顾炎武提出新的考证,唐地并不是在汾水之东,而是在汾水之西,也就是现在的平阳翼城县。而九十年代在曲沃的曲村及翼城的天马都发现了晋侯墓葬,证实在晋献公之前晋国并未迁都。

也就是说,晋国最早的都城可能是在周成王赐封的唐地方圆百里之内的翼城,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西南临汾市的翼城西

  • 曲沃邑大于翼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把曲沃封晋文侯的弟弟成师,但曲沃邑比翼城大很多,成师又称为恒叔,很多百姓归附于他,影响力大过晋昭侯。到了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消灭了晋缗侯,占领晋国全部土地,定都在曲沃,史称“曲沃代翼”。公元前642年,曲沃武公改国号为晋武公,迁都到翼城,曲沃成为了晋国的陪都。

曲沃邑在曲沃县西北2公里与侯马市交界处的风村附近,距离翼城约30公里,但这个说法有争议。据最新考证,在闻喜上郭一带,发掘出了一批东周时期的墓葬,出土的陶器、铜器,证实古曲沃在山西闻喜县

  • 迁都绛城

公元前670,晋献公修筑聚城当作都城,改名叫绛城,在今天山西省襄汾县赵康村。公元前636年,晋文公重耳在曲沃即位后,在故绛城主政;公元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绛城,史称新绛,在今天的侯马市境内汾河与浍河交汇处的三角洲上。

春秋末期,因“六卿世袭制”,晋国的国政大权旁落,六卿为争夺土地相互残杀,连晋君的土地也开始残食,社会进入了战国时期。公元439年,晋幽公自己只剩下绛城、曲沃,其余土地都被六卿兼并。六卿最后又只剩下魏氏、韩氏、赵氏三家,

也就是说,晋献公迁都到今天的山西省襄汾县赵康村,晋景公迁都今天的山西侯马市境内汾河与浍河交汇处的三角洲上。

  • 写在最后

从晋国始祖唐叔虞获封唐地开始,晋国定都于今天的山西省西南临汾市的翼城,同时在今天的山西闻喜县修建了陪都曲沃;晋献公定都于在今天山西省襄汾县赵康村,晋景公迁都在今天的山西侯马市境内汾河与浍河交汇处的三角洲上

公元前376年,晋静公时期,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所有的土地,晋国正式灭亡。请注意,春秋与战国是以“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为时间节点划分,大约公元前403年的样子,也有争议说是公元前476年。所以说,晋国的灭亡是在战国时期。

2020/11/14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恳请您点个赞呗,谢谢!

战国时期,晋国的古都在哪里?现在叫什么?

题目描述不太严谨,通常以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且诸侯地位被周天子承认为标志,意味着战国时代的开始,所以晋国应存在于春秋时期。

晋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的创建者为周成王姬诵的弟弟唐叔虞,父亲为周武王姬发。晋国历经684年,共43位国君,在此期间国都多次变换。如今有说在山西太原、晋阳,也有说在山西翼城县、曲沃县、绛县等。

那么,晋国国都到底在哪里,又有怎样的变换历程?1、唐叔虞时期的国都

唐叔虞,名姬虞,因被封于唐国,历史上称其为唐叔虞。《史记》中记载唐叔虞封地在河汾之东,方圆百里,而班固在《汉书》中记载唐叔虞的封地在太原晋阳。但此时的晋国疆域远没有到达太原,太原之晋阳也不在河汾之东。最重要的是太原并没有发现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因此太原之晋阳不是其封地。

根据唐叔虞分封之前的唐国陶寺遗址可知,唐叔虞的封地大致为北至襄汾、南至闻喜北部,东至翼城东大河口之地。但唐国都城至今没有定论,大致被认为有翼城北遗址、翼城西南唐城遗址、浮山桥北遗址等,可能性较大的为崇山周围。

2、晋侯燮到晋孝侯时期的国都

晋侯燮,唐叔虞之子,晋国第二位国君。晋侯燮继位后,将国号“唐”改为“晋”。原因有翼城晋水之说、给周天子献嘉禾之说等,其中唐叔虞给周成王进献嘉禾之说颇为流行,改为晋侯以示感恩。晋侯燮将父亲之国都迁至翼,翼在晋孝侯晋之前一直作为晋国的国都。

那么晋国都城翼城在如今什么地方?根据史书记载,翼城的位置处于临汾盆地东侧三面环山的区域。又据北寿城遗址判断,晋国这一阶段的国都翼在今山西翼城县西北二十里的区域,翼作为国都历时近300年。

3、曲沃代翼后的晋国国都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后称曲沃桓叔。公元前738年,晋昭侯被杀,晋国开始处于内乱之中。公元前724年,晋孝侯被曲沃庄伯杀于都城翼。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杀死晋侯并吞并晋国,大肆贿赂周釐王,获取了晋国国君之位并位列诸侯,改称晋武公。

这一事件被称为曲沃代翼,曲沃武公吞并晋国后,便从曲沃迁往晋国都城翼居住,纪年仍沿用曲沃武公纪年。公元前677年,晋武公去世,其子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

4、晋献公到晋成公时期的国都

晋献公即位后,诛灭了晋文侯子孙,巩固了统治地位。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听取大夫士蔿的谗言,将原晋国的公子们全部诛杀,随后建立了新的都城“绛”,从此绛就作为晋献公的国都,一直延续到晋成公。国都绛应在今山西翼城东南部。

5、晋景公时期晋国的国都

晋景公,为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公元前599年继位,晋景公在晚年将晋国国都由绛迁往新田,并改称为新绛,一直延续到晋国灭亡。新绛是今山西侯马。

综上所述,晋国的国都经历了从翼到绛再到新绛的过程,曲沃应是陪都。翼和绛大概都在今山西省翼城县周边,具体还没有定论;而新绛应在今山西侯马,曲沃应在今山西闻喜县。

战国时期,晋国的古都在哪里?现在叫什么?

晋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更是春秋五霸之一,然而最终被三家分晋开启了战国的序幕,自此晋国已不复存在。

有人问,晋国的古都在哪里?现如今叫什么?

这个问题也还得细细道来,晋国早期的地方行政主要是“都”、“邑”两种,“都”一般指有宗庙的城市,“邑”则没有,随着晋国土地的不断扩大,春秋时期又出了一个叫“县”的行政单位,县主要是通过灭亡其他的小国家而形成,国家的君王将其分封给有功的大臣,一般位于国家边缘。

而晋国的古都也比较多,根据历史记载,先后有唐、翼、绛、新绛等地,唐叔虞受封时的古都就是在唐;然而《左传》中记载晋国最早的都城是在翼,而这个唐和翼很有可能是一个地方,《晋国史纲要》有考证出翼和绛是同一个地方。

有穆候迁都绛和晋献公迁都绛这两种说法,公元前585年,晋景公又迁都新田,也称新绛,这也是晋国最后的都城,所以今天就谈谈这个“新田”。

既然知道了晋国的都城最终是在新田,那么这个新田又是如今的哪里?有文史学者考证,这个新田就是现如今的“新绛县横桥乡”。

以前一直有文史学者认为“新田”是在侯马,其实并非如此,晋国都城新田在新绛是有证据证明的。

首先,历史上许多朝代的文献都记载晋国王宫虒祁宫,它就是在现如今的“新绛县横桥乡东升庄”;

其次,《左传》记载明确,公元前585年,晋景公需要迁都,询问韩厥的意见,韩厥称“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污。”晋景公听闻大悦,便采纳了韩厥的意见。

此后晋国的国都在新田,经历了十三世,直到公元前376年三国(韩赵魏)分晋才结束。

不过从此后却出现了一个问题,到了宋朝时期,新田这个地方竟然无人知晓?清朝乾隆年间有个曲沃县的知县张坊还哀叹,不知新田究竟在何方?

之所以现如今说新田是在“新绛县横桥乡东升庄一带”,也是有众多原因的。

其一,就是根据虒祁宫的位置得出,虒祁宫是晋国迁都新田后所建,《水经注》也表明“又西南过虒祁宫南,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南四十里”,这是最有力的证明。

其二,新绛县横桥乡出土的晋国文物也表明这里就是古代的新田,1979年考古学家在对新绛县西柳泉南坡上的晋国墓葬群进行考察和挖掘,这里面出土了许多晋国的文物,而且最后证实,这些墓葬群大多都是新田时期的“公墓”。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战国时期,晋国的古都在哪里?现在叫什么?

太原晋祠为晋卿赵鞅伪作?晋候大墓出土证实赵简子墓在金胜晋阳湖畔。

侯马,临汾才是晋国发源地。(桐叶封弟故事实为临汾地区)今晋祠名扬天下,是后人附会成型。研究晋祠还有待深入。

太原实为多民族交汇,融合之地。是中华民族血缘交融的主要地区,游牧民族与西亚人,中东人在此都留下丰富的文化记忆。省博物院的王郭村虞弘墓,王家坟北齐大墓等说明了这一切。

李渊,李世民父子是鲜卑人,太原五代十国时契丹人占主体,所以说晋阳历史本身便是多民族混血历史。

2021.12.22.作于山西太原

战国时期,晋国的古都在哪里?现在叫什么?

西周时期,始封晋国时,都城为翼城。如果你说战国时期,晋国都城为绛。

《史记.晋世家》载:晋穆侯时,太子名仇,少子曰成师。晋人师服说,国君给太子起个″仇”,少子起个“成师”,成师大号,成之者也,今适庶名反,此后晋国能不乱吗?

太子仇为晋文侯,文侯于周王室有大功。文侯卒,子昭侯立。昭侯封成师于曲沃,就是曲沃桓叔。曲沃邑大于晋君都邑翼城。桓叔好德,民众多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曲沃桓叔卒,子曲沃庄伯立,庄伯卒,子曲沃武公立。曲桓叔、庄伯、武公这三代人反复不停地攻打晋,曲沃武公三十七年,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贿赂周釐王,周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晋国归其所有。

曲沃武公即位,更号曰晋武公,始都晋国。武公卒,子献公诡立。献公八年士蒍对献公说,晋国原来公子众多,如不诛杀,恐有祸乱。献公逐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

也就是说从晋献公时,晋国都城就为绛。公元前54|年晋平公始置绛县,绛县是中国第一个“县“。

后来考古发掘的翼城遗址,天马曲村遗址,绛县遗址都与司马迁《史记》所载一一印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